「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利可共而不可獨」(曾國藩)。
知識共享,歡迎轉發。
內容群發時間:星期一(語言文字)7:00,星期三(出版、編校)9:00。中文編輯校對[1](QQ群:302032982)、中文編輯校對[2](QQ群:236902340)、中文編輯校對[3](QQ群:684024204),編輯校對的家園。文末有二維碼。
您希望幾點鐘發布公眾號文章(請投票)
——▲以上內容非正文▲——
❋
如何撰寫一篇優秀審讀報告
——以《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程》審讀報告為例編者按:《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程》審讀報告榮獲「2014年度全國優秀審讀報告評比活動」二等獎,本文由作者在獲獎審讀報告基礎上整理而成。[摘要]文章以《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程》書稿為例,從稿件總評、編輯加工等方面闡述如何撰寫一篇優秀審讀報告,以期增加廣大理工科編輯撰寫審讀報告的積極性,拓展編輯加工工作的思路,以及提高編輯與作者的溝通效率。我國在國家出版管理制度層面和出版社實際運營層面歷來都十分重視編輯加工工作,將其視為保障出版物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將剛剛過去的2014年確定為「出版物質量專項年」,並重申管理機制,特別是三審制度、責任編輯制度和責任校對制度等對於保障出版物質量的重要作用。各個出版社也都設有類似質量檢查辦公室的機構,定期、常態化抽查本社出版物,對編輯加工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相關學會和研究機構經常性組織編輯出版從業人員參加培訓,編輯加工業務經驗和教訓交流常常是培訓工作的重要內容。好的編輯加工工作是撰寫一篇優秀審讀報告的前提,而撰寫審讀報告是對編輯加工工作的梳理和總結,對於編輯人才隊伍建設、圖書質量管理等工作也具有重要意義。一、撰寫審讀報告應該注意的主要問題一篇圖書審讀報告應該包括編輯對於稿件的總體評價、編輯加工的詳細內容,以及編輯—作者溝通情況,特別是作者對於編輯加工意見的反饋。稿件總體評價體現了編輯對於稿件的總體認識,恰如其分的稿件總體評價不僅能夠讓二、三審編輯儘快了解稿件情況,使其在二、三審環節中有針對性地對編輯加工工作進行補充和完善,而且能夠切實增進編輯與作者的交流。編輯加工應該以有所作為、尊重作者、多就少改、改必有據等作為原則,出色的編輯加工能夠大幅提高稿件質量。所謂有所作為,是指編輯應該堅信任何稿件都確有編輯可以做工作的地方,並且能夠實實在在使質量較好的稿件更上層樓,一般的稿件質量有所提升。所謂尊重作者,是指沒有原則性問題、表述在兩可之間、編輯的意見只是「另一種」選項時,應該充分尊重作者意見,切忌強行修改。所謂多就少改主要是指能不改的儘量不要改、能少改的儘量不多改,這一方面體現對作者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減輕編輯工作量,而且有些在編輯看來不夠常規的表述或許隱藏著作者的獨特風格或創新。所謂改必有據是指修改時必須有明確的依據,對於文字、標點、修辭等問題要重視工具書的作用,就某一專業問題而言更要多查相關專業書,值得一提的是,「據」也存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遷,編輯要對此有一定的敏感性,並隨之更新自己的認識。編輯—作者溝通是成就高質量的編輯加工工作的必要條件,也是撰寫優秀審讀報告的保證。大多數書稿進入編輯環節之初,常常已經通過同行專家的評議,編輯在發現尚存問題時切忌簡單粗暴地一棍子掄過去,籠統指斥作者「不用心」或「寫得不行」等,而應該與作者「並排」站在真知的面前,有較為具體的問題指向,「對事不對人」。編輯加工工作所涉問題不外乎兩類:一類是編輯通過查證覺得比較明確可以直接修改的問題,對這類問題編輯一般會直接修改,並徵求作者意見以最終確認;另一類是編輯覺得有疑問或不夠恰當或比較費解,但是自己又無從下手進行修改的問題,對這類問題編輯必須清楚地向作者描述問題所在,或從邏輯,或從修辭,或從內容更新等方面來描述。作者的反饋如果是肯定修改或否定修改,則較好處理,如果遇到「不宜修改」「可不修改」等表述則需要進一步辨析,必要時大可與作者進一步溝通。本文擬以《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課程》審讀報告為例進行闡述。編輯主要從學科發展態勢對編寫本教材的推動,本教材相對於其他同類教材的先進性和創新性,以及本教材滿足課程教學要求等方面來做總體評價;然後分類闡述、逐一羅列稿件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再將作者意見逐條體現在審讀報告中。二、稿件總體評價環境問題是高度複雜化的,環境汙染絕大多數也是複合型的,所以,環境學科實驗有從單一項目檢測實驗向綜合實驗發展的趨勢,南京師範大學鍾文輝教授主編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程》將環境科學專業和環境工程專業的實驗教材合為一本,有利於實驗教學向這種綜合化方向發展。全書分為環境監測實驗、環境化學實驗、環境微生物學實驗、環境生物學實驗、環境物理實驗、廢水處理工程實驗、廢氣處理工程實驗和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實驗等八篇,有利於讀者從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整體考慮實驗內容,與各個學科都編寫一本實驗教材相比,減少了重複性內容。全書內容全面,可供不同類型院校選擇,對推動實踐性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實驗內容包括目的、原理、儀器、材料、方法、步驟、數據記錄和報告,以及思考題等,編寫規範,符合教學要求。本教材實驗項目的選擇不但全面,而且具有前瞻性,對於學科實驗創新具有推動意義。例如,PM2.5、電磁輻射等因為其常見性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反滲透和離子交換是汙水深度處理技術,是滿足持續提高的環保要求的技術保障;臭氧氧化法等高級氧化技術對於高濃度、難降解、有毒廢水具有較好的處理效果,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三、編輯加工的詳細內容書稿行文較為流暢,表述較為清楚,體例較為統一,但第六篇講述自由沉澱實驗等內容時對物理量的闡述不夠準確,第七篇旋風除塵器、布袋除塵器、電除塵器三部分物理量較為混亂,表達不夠清晰。這些問題需要主編與相關章節的作者溝通進行處理。其他較為明確的細節性問題由編輯根據查證結果直接修改,供作者審核,主要包括實驗項目所依據的國家標準未更新,以及少數化學反應式、數學公式和知識性錯誤等。行業標準或相關數據及時更新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書稿內容是否處於學科發展的前沿,如果這方面做得不好,將會大大降低讀者的閱讀興趣。稿件中多處提到「我國生活飲用水標準(GB 5749—1985)規定……」,但我國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已經修訂並於2006年再次發布,且於2007年實施,是一部環境學科和社會大眾都十分關注的行業標準,新標準不僅更新了標準號GB 5749—2006,而且稿件中提到的有關內容也發生了變化,例如具體的規定「飲用水中細菌總數應不超過100 cfu/mL」修訂為「飲用水中菌落總數應不超過100 cfu/mL」;「飲用水中總大腸菌群應不超過3 cfu/L」修訂為「飲用水中總大腸菌群應不得檢出(cfu/100mL)」等。文中存在個別標準的張冠李戴,例如「我國室內空氣中細菌總數衛生標準(GB/T 18204.1—2000)規定……」中提到的標準號對應的是《公共場所空氣微生物檢驗方法 細菌總數測定》,正確的表述應該是「我國《室內空氣中細菌總數衛生標準》(GB/T 17093—1997)規定……」。本書稿涉及學科多,化學反應式和數學公式多,少數式子存在紕漏。例如公式(1.4-2)上面的正文表述為「以甲基紅-亞甲藍為指示劑,用鹽酸標準溶液滴定餾出液中的氨氮(以N計)」,但是化學反應式卻誤為2(NH4)3BO3+3H2SO4=3(NH4)2SO4+2H3BO3,實際上應該是(NH4)3BO3+3HCl=3NH4Cl+H3BO3。化學反應式CrO42- + 2H+→ 2HCrO4-→ CrO72- + 2H2O不正確,因為不存在CrO72-離子,所以正確的反應式應該是2CrO42-+2H+→ 2HCrO4- → Cr2O72- +H2O。對數式lg((Cs-C0)/(Ct-Cs))存在錯誤,因為(Ct-Cs)是負值,所以對數式不成立,正確的式子應該是「ln((Cs-C0)/(Cs-Ct))」。「……用Excel進行擬合獲得的直線斜率即為KLa」公式正確,但是按照此公式繪圖得到的直線斜率為KLa/2.303,而不是KLa,為了前後自洽,必須將公式中的2.303改為1,lg改為ln。「澱粉溶液(0.01 mg/L):稱取1g可溶性澱粉,用少量水調成糊狀,加沸水至100 mL……」中濃度不對,應該是「10 g/L」。類似的問題還有「乙酸鈉(3 mol/L):稱取溶於80 mL無菌去離子水中,並定容至100 mL」中缺少稱取的物質及其質量,實際上應該在「稱取」二字之後補上「分析純乙酸鈉24.609 g」。再如「(10%過氧化氫):取過氧化氫10 mL,加入20 mL水,混勻」忽視過氧化氫的不同濃度規格,根據前後文應該明確為「取30%過氧化氫……」。邏輯不當問題有的較為明顯,有的較為隱蔽,常見的有句子內的邏輯不當、段落內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甚至章節與章節之間的邏輯不當。例如「乾熱滅菌有火焰燒灼滅菌和乾熱空氣滅菌兩種。火焰燒灼滅菌適用於接種環、接種針和金屬用具如鑷子等的滅菌。塗布平板用的玻璃棒也可蘸上乙醇後進行燒灼滅菌。乾熱滅菌是利用高溫使微生物細胞內的蛋白質凝固變性而達到滅菌的目的。乾熱空氣滅菌是利用電熱乾燥箱,加熱到160℃~170℃保持1h~2h進行滅菌。與溼熱滅菌相比,乾熱滅菌所需溫度較高,時間較長。此法適用於玻璃器皿如培養皿、移液管等的滅菌。」一段中「乾熱滅菌是利用高溫使微生物細胞內的蛋白質凝固變性而達到滅菌的目的。」一句放在句首更符合前後行文邏輯。再如「測定殘餘固體的重量,與MLSS相減得到……」比較含糊,因為MLSS的值更大,所以應該修改為「測定殘餘固體的質量,用MLSS減去殘餘固體的質量得到……」。有些說法大家經常在口頭表達中使用,但是用在書中就顯得概念不夠準確。例如Cr6+的寫法不準確,一般來說,鉻在Cr2O72-中顯六價,但並無六價的鉻離子,所以稱「六價鉻」更合適,或者寫為Cr(Ⅵ),而且文中的Cr(Ⅳ)不正確,因為鉻無四價;「被吸附物質」想要表達的準確概念對應於「吸附質」;「98%純硫酸」提法不正確,應該是常見的「98%濃硫酸」;其他類似的問題還有「苯氰」應該是「苯腈」或者「苯甲腈」、「比重」應該是「相對密度」、「配合物」應該是「絡合物」等。書稿中存在一些誤拼、錯用,例如「桔紅色」應該是「橘紅色」、「腐植酸」應該是「腐殖酸」、「融化」(常用搭配為「冰雪融化」)應該是「熔化」(常用搭配為「固體高溫熔化」)、「無芽胞桿菌」應該是「無芽孢桿菌」、「檔位」應該是「擋位」等;存在少數英文拼寫錯誤,例如「Christain Gram」應該是「Christian Gram」、「Fruendlieh吸附」應該是「Freundlich吸附」等;存在個別物種拉丁文名錯誤,例如青海弧菌的拉丁文名誤為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實際應該是Vibrio qinghaiensis;存在個別單位標註不準確,例如微西門子每釐米「us/cm」應該是「μS/cm」;另外,個別名詞表述在全書各篇章間「長距離不統一」,例如「玻棒」「玻璃棒」混用,按「玻璃棒」統一,少數圖片與正文對應名詞「短距離不統一」,例如「臺測微鏡」須統一為「物鏡測微鏡」等。本書稿的總體質量不錯,但因為涉及環境科學與工程幾乎所有領域的實驗,對於很多內容筆者自感把握起來比較困難,所以,筆者常常通過電話和電子郵件與主編鐘文輝教授溝通、向其請教。有關標準、參考資料的更新等因為已有相關的國家標準,所以主編在表示感謝的同時立即做了修改,但是對於有些整體性層面的章節編寫問題,比如前後章節的同一物理量解釋不統一、不準確、或者表達形式不統一等,以及具體的某一細節問題,比如顆粒物的自由沉澱實驗是廢水處理領域的重要實驗,本書稿對於沉澱實驗的重要物理量沉降速率解釋不夠清晰、準確,凡此種種,鍾教授都會耐心地解答,或與各章作者溝通,協調統一和改進。必須要指出的是,主編也指出了編輯所提不正確意見,從反面保證了編輯工作得當。編輯的基本功、責任心、編輯實務、知識結構等是高質量的編輯加工工作和優秀的審讀報告的基礎,但是只有編輯的自說自話,缺了二、三審的把關,沒了作者的反饋,那麼編輯工作和審讀報告都是一廂情願、不夠完善的,有些甚至可能會出現嚴重錯誤。編輯除了練好專業和業務內功,也需要有意識地積極練好編輯—作者溝通等外功。只有內外結合才能產出好的編輯加工工作和優秀的審讀報告。[1]鍾文輝. 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雷群明. 編輯修養十日談.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以下內容非正文▼——
「編輯校對」微信公眾號,提升語言文字水平!
高品質群,廣受讚譽〔中文編輯校對[2](QQ群):236902340,中文編輯校對[1](QQ群):302032982〕可在QQ中搜索群號,也可直接用手機QQ掃描下方二維碼加群:
中文編輯校對[1]
(QQ群):302032982
二維碼
中文編輯校對[2]
(QQ群):236902340
二維碼
中文編輯校對[3]
(QQ群):684024204
二維碼
〖●◉編輯校對◉提升語言文字水平●〗
延伸閱讀:
北大課堂| 漢語修辭學
(下列標題可點擊)
新版《標點符號用法》的變化和標點符號的誤用
【權威】標點用法疑難全解(圖)
英文、數字與標點校對知識
夾用英文的中文文本的標點符號用法(全圖)
標點符號疑難20例
標點符號的誤用與修改
數學符號與數學公式的規範表達
圖書中常見圖表的編輯規範與錯例分析
香港文聯:繁體、異體、古今字用法
《人民日報》文字差錯50例
數字的正確書寫方式
容易用錯的50組詞語(圖)
編輯校對常見疑難問題彙編(第1期)
【重磅】總編室:容易寫錯用錯的字詞
編輯校對
「查看歷史消息」方法(任選一):
1.可直接點擊本文頂端標題下方的「編輯校對」;
2.手指按住下方二維碼;
3.點擊本公眾號(「編輯校對」)右上角三個小黑點。
中文編輯校對(QQ群):302032982[1]
高品質群,廣受讚譽
900多篇編校及文字類經典文章,新聞出版專業書籍、國標、辭書等共115個共享文件(免費下載)。分欄目查詢地址:http://qgc.qq.com/181617928 (群英薈萃,除了編輯校對外還有漢語言文字學研究生、社科院語言文字所研究員等等)。附:職業資格考試真題。〔此群已滿,請加中文編輯校對[2](QQ群):236902340,一樣的資料,一樣的專業。對內容作了進一步精選,並持續更新、上傳。〕
寫作是重要的技能
文章千古事。「寫作即成長!」「寫作可以成為終生的事業!」關注微信公眾號「寫作教程」(微信號:writer-CN),學習寫作技巧。內容權威,來源可靠。
關注方法:可以在微信中搜索writer-CN,也可以掃描下面二維碼。
寫作教程微信公眾號
(手指按住二維碼,可自動識別,然後關注)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和QQ空間)
專業知識、國家標準、業內資訊。內容權威,來源可靠。歡迎關注「編輯校對」微信公眾號:editor-CN,可搜索帳號關注,也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後,點擊「查看歷史信息」,可以讀以前的文章。
編輯校對微信公眾號
(手指按住二維碼,可自動識別,然後關注)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和QQ空間)
分別複製以下英文(或拼音)字母到微信「公眾號」欄搜索,關注:(步驟:微信——右上角「+」號——添加朋友——公眾號——複製其中一個公眾號的全部字母填入——搜索——關注)編輯校對:editor-CN
廣告合作請直接在文末留言或者發信息給本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