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的脾氣,決定著一個人的人生高度,這話一點也不過分!
脾氣就是一個人的情緒表現,脾氣不好,表現出易怒、暴躁,激動。
我們常常說一個人的脾氣不好,就是指情緒失控,易發火,輕者口頭傷害人,重者甚至會出現打人等匪夷所思肢體行為。
無論你是在在職場上,還是在官位上,如果你的脾氣不好,都會得罪人,失去朋友,失去信任,一般人知道你脾氣不好,都會敬而遠之!你的執業生態及工作氛圍不會很好,即使你已經是高高在上的領導,下屬們對你敢怒不敢言,無奈的言聽計從,但經過你無端語言傷害以後,背地裡也會恨,如果你是這樣一種人,你的人生註定不會有多大的高度的。
所謂大人大量,宰相肚裡能撐船,就是說的忍耐性好,沒有脾氣,態度和藹。平易近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做大做強經營,才能升遷!才能飛黃騰達!

仔細想來,脾氣不好的時候或者說發脾氣的時候,都有因為遇到一些正常的小事情而出現情緒失控,如領導的善意批評、下屬工作出現小瑕疵、客戶投訴、個人工作不順心、同事或朋友開玩笑、受到一點小委屈、夫妻或家人的小責問等等,凡此種種,都是人的不成熟,浮躁表現,年輕人較多,年長一點的人脾氣會有所改變的,再者,社會上普遍存在著的:幹部越大脾氣越好,水平越高的脾氣越小,資歷越深的脾氣越少!
所以脾氣大者,不會有多高的人生高度。
日常,我們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脾氣並沒有必要,也不值得,可情緒來了,擋也擋不住。那麼,有沒有快速緩解不良情緒的方法呢?

美國心理學家Roy Martina博士在他的著作《改變,從心開始: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中提到,「瞬間調適情緒法」也能平復心情。當處於壓力狀態時,要放慢呼吸,同時儘量往後捲舌。這一方法能隨時使用,並能在數秒鐘內平衡任何情緒。
心理學家從大腦分析了情緒失控的原因,發現在情緒出現的那一刻,理智還未產生,失控的情緒很容易導致我們做出不理智的事。
因此,心理學家建議:當我們的不良情緒產生時,要耐住性子等6秒鐘後,情緒與思考才能彼此溝通,並能做出「高情商」的決策與行動。讓自己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不讓情緒暴發。
其次,當我們情緒失控後,可以平靜下來問問自己:「我這樣發脾氣有什麼意義,有沒有必要,能不能解決問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我出現不良情緒,是否自身也存在問題等?」當你在脾氣來了問一下自己這些問題,時間久了變成了一種習慣,那麼慢慢的,你就能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脾氣了!
最後。但願你今後脾氣越來越好,心平氣和地對待每個交往的人,以此來創造你人生的一個新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