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事物都是多面的,至少有兩個面,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好事中有壞事,壞事中有好事。我們對一件事情的價值衡量,要全面地思考,宏觀地看待。站得高一些,用大視野來看待人生,困惑就會少。信仰就是一個臺階,在此基礎上看問題,就能突破見識、時空和偏見的束縛,做到真正的客觀、真實、不偏不倚。
一個人的視野高度,決定了他看到事物的樣子。有巴菲特黃金搭檔之稱的查理·芒格,曾經講述自己收集了一百多個思維模型,就是為了讓自己更深刻地看清事物的真實面貌。我們沒有時間去做那麼複雜的研究工作,只要我們有正確的信仰,經常閱讀經訓,就能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我們的人生也會因此少走彎路。
一個人的情懷格局有多大,也就是說他的舉意有多大,他能承受的委屈就有多大,並且對待是非曲直的理解與一般人不一樣。一個人若被欲望羈絆,為權、為利、為名、為滿足自己的私慾而不擇手段,不管他是多麼聰明,知識多麼淵博,也不會有好的結果。所以,聖人把舉意放在人生的首位,它決定一切事情的價值。
舉意以服務蒼生為己任,善待他人,謙恭做人,崇尚真理,敬畏主宰,力行拜功,仁愛萬物,以善為美,這樣的人無疑是幸運的,他們擁有外人看不見的永久財富,所以,他們擁有兩世吉慶。仁慈主說:「他們寧要今世,而不要後世,並阻礙主道,而且想在其中尋求歪門邪道,這些人在深深的迷誤之中。」(14:3)
文/馬石頭,圖/十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