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篇文章不是那麼輕鬆有趣,但絕對讀到就是賺到。
如果能有所悟,恭喜你,你的思維境界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軒腦師表示,面對同一件事情,我們做出的決策不同,則行為不同,行為的不同,又會導致結果的不同。
不同結果再進一步影響到個人,眾多的不同結果,也就最終導致了我們每個人命運的不同。
簡言之,人和人一旦產生認知差距,就會做出完全不一樣的決定,最終走向不同的人生命運。
1.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低,就會表現得越固執
在生活中,很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和體會:
和一些人聊天,即使你拿出了特別有力的證據,即使你說得再中肯;
但他就是不信你說的,堅持自己的觀點,特別地固執。
比如,你推心置腹建議他人生要不斷自我成長,對自己的事業、人生都有幫助;
而他卻認為學什麼都沒有用,遇到事情還得靠錢、靠關係、靠運氣。
再比如,你好心告訴她教育孩子不能一味打擊、掌控,這樣反而適得其反;
但她卻固執地認為自己的教育方式沒有問題,孩子不打擊就會飄。
於是,你所有的建議壓根就不會起作用,他總會固執地尋找理由,固執地放棄努力。
每當這個時候,我們都會感慨:
「從來就沒有見過如此固執的人,明明都是為他好,他怎麼就是不懂呢?」
對此,軒腦師表示,其實很大原因就在於其認知能力。
《莊子·秋水》裡有這麼一句話: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之所以說不要同井底之蛙聊大海,和夏天的蟲子聊冰雪。
是因為它們不曾見識過,沒有經歷體驗過。
所以你即使講的都是實話,他們是不會聽相信你說的。
這就是認知局限造成的。
軒氏全腦軒腦師表示,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低,其想法就越單一,越缺乏判斷力,人就會表現得越固執。
2.固執並不是張揚自我的個性,而是一種人格缺陷
有很多人會覺得固執沒有什麼不好,它代表有所堅持,不被同化。
軒腦師想說的是,固執在此並非正向的執著、堅持原則。
而是當你面對不同意見時,異常敏感,異常自尊;
拒絕反省、拒絕傾聽、拒絕學習的行為。
它甚至會演變成過分的偏執、執拗。
而這時,你就很難再進步、再成長。
也有很多人把固執當成一種張揚自我的個性。
覺得一旦不固執了,就會變得隨波逐流,變得毫無特點可言。
軒腦師認為,這其實也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錯在把固執這種稜角當成了個性,將稜角和個性相混淆。
有些阻礙成長的稜角是應該被磨平的,使自身變得更加圓融,但這不影響你個性的形成。
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會保持其獨特的個性。
因為他們認識到,所謂的固執並不是獨特的個性;
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人格缺陷。
恰恰是固執阻礙了一個人良好個性的形成,它往往使得你越來越偏激。
缺少寬容和智慧,阻礙了你學習、思考以及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凱利曾經提出過「個人構念論」的觀點。
個人構念即由個人過往的見識、期望、評價、思維等等所形成的觀念。
當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場景時,一個人的腦海裡便會呈現出他以往的經驗來對該問題或者場景做出判斷。
當你的認知能力很低時,腦海裡的個人構念就會趨向於單一,缺乏彈性。
因此遇到問題時,你的個人構念所提供出來的對策就很狹窄,但卻成為了你的全部。
你誤認為這就是所有的、最好的對策,沒有其他的可能。
當你的認知能力高,見識的多、讀到的多、經歷的多、有獨立思考能力時;
你就會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和經驗,你的個人構念就會越豐富、越飽滿。
在同樣的問題面前,你便不會只是執著於一種答案。
軒腦師表示,一個人認知能力越高,接納度就越高,格局也就越大。
3.你的認知水平越高,越能明白自己的無知
軒腦師表示,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低,越抗拒接受和學習。
他們往往自以為是,活在自己的小天地裡。
而越是如此,對世界的認識越局限,越不容易成長和進步。
這樣惡性循環下去,人生就可能進入死局。
軒氏全腦軒腦師給大家舉個例子:
認知水平低的人固執地認為讀書、上大學沒用;
大學畢業生賺的錢還不如小學沒畢業的人賺得多,他們的衡量標準就只是金錢。
而認知能力高的人,往往更樂於提高自己。
認知水平高的人的衡量標準中除了金錢之外;
還有工作機會的選擇,自身潛力的挖掘,精神趣味的提升,多元化的學習等等。
於是一段時間後,當他們返過來再看自己做的對策或者思考時,往往還會補充更多的可能性。
因為他們的認知水平還在不斷提升。
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人知道的越多時,越明白自己的無知。
因為認知水平越高,越明白外面的世界之大,知識是學不盡的。
你沒法固執起來,只有謙虛地走在學習、領悟的道路上。
因此,真正厲害的人物,反而很謙虛。
就像蘇格拉底所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4.認知水平相當的人,交流起來往往輕鬆自如
軒腦師表示,認知水平相當的人,交流起來往往越輕鬆自如。
而認知水平差距大的人在一起交流時,往往會有「時間怎麼過得如此之慢」的艱難。
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再見面時,有時會感覺無話可說。
其實並不在於其生活環境的差異,所經歷人事的變遷。
其根本的原因是個人認知差異的不斷擴大。
有些人以飛快的速度成長,其認知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而有的人卻在原地踏步,自然會以多年前的思維、認知做判斷。
軒腦師表示,固執的人,缺少反省能力,更缺少及時的覺知能力。
自以為是,不肯學習和接受新事物,情緒又不穩定,這樣的人生,想想都可怕!
5.軒氏全腦軒腦師寫在最後:
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固執,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改正。
除了刻意的提醒自己及時反省之外,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去學習,去接納,努力提高自己的認知。
人生這場修行,就是不斷提升自我格局的過程。
而你的認知到哪裡,格局就到什麼層次。
最後,以軒腦師很喜歡的一句話作為本文的結尾:你認知的高度,決定了你一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