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位朋友給我說過一句話,在我從屌絲逆襲賺到自己人生第一個百萬的時候,花費不到一年,我感覺不真實。當我發現自己的賺錢能力和收入不對等時,我應該去學習了。於是這位朋友前往香港,學習商學。今天在朋友圈他發了這樣一張課件PPT:
我非常的有感觸,到現在我都還是記得,在深圳學習英國初中生商務課程的時候,就感受到思維不同的魅力,起點不通的迥異。那時接觸到香港教育出來的同齡人,他們的想法資源的整合能力也完全大相逕庭。真的是起點,就決定你看世界的高度,站的層次不一樣,想法格局就完全不一樣。
比如現在市面上出現的很多外匯公司,雖然國家法律是不允許的,但是這些公司通過海外平臺的方式,一樣的在運作,但大部分的人,可能認為是一個未知的行業,以及風險的存在,無論他說這個行業再怎麼天花亂墜,還是不會輕易進入;再比如現在存在的一些基於網際網路金融衍生的眾籌模式,比如成立影視公司,把電影的版權拿出來分,通過銷售告訴客戶投資佔比的方式,最後根據電影的票房進行分成,大部分的人對於這樣的模式一定是觀望甚至是排斥的。
深圳
我200X年畢業就去了深圳,第一次思維的衝擊,是接觸了X先生,那個時候的他才剛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在玩無人機,起初的想法,是做電影的航拍,在和他的技術合作過程中,對於我這樣在國內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學霸」來說,做任何事情尤其是技術上的,都喜歡刨根問底,鑽研透徹,恨不得所有的新興技術都可以融會貫通,如魚得水,完全掌握。而他做事情,一定是抓核心,宏觀統籌,什麼是這個項目最核心的地方,那麼則集聚最優的資源,全力研發並控制。至於周圍的技術點,或者外圍的設計,通過資源整合的方式,或者技術外包,或者現有技術買進,保證了總進度高效快速跟進並且核心把控在自己的手裡。這是我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了思維高度的魔力。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以後企業做得那麼大,那麼成功的原因。
英國初中生的商務課
後來有機會學習商務英語,見識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機緣巧合下認識了一個從小在英國教育體制下長大的人,有幸看到了他在初中學習的商務英語課程,第一次接觸了到營銷,4P,niche market。這完全是不同於以前學習的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的全新領域,而是真正的明白了什麼叫做經商。明白了其中核心的要素,和營銷的側重點在哪裡。更領悟經商不是空洞的理論,沒有實踐相結合,需要數據表格,報表財務等知識的融合,全局把控一個項目。這一次又讓我感受到了思維質的飛躍。
接觸到香港商學
最近,學習網際網路金融,學習自媒體,有幸接觸到了香港的商學,很多點其實讓我反思也讓我沉思。金融運作就是推動資源流入到最有效率的行業和地區,最有效率的企業,最有效率的個人,從而實現資本的增值和擴張。
我很感激自己能有這三次思維迭代的突破,也很開心能把他沉澱成文字,作為成長的記錄,未來將需要更多的知識進入,去反思去沉澱去進步。
對於思維上的更新迭代,於一個人的成敗至關重要。如果你像清政府那樣閉關鎖國,無論你現在生活在那個階層,那麼很可能,你將會重蹈中國近代史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