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你又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你又是如何看待事相人心的?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你對待事物的認知狀態是什麼樣子的!這個世界,人類競爭比拼的不是什麼學分成績,不是名師名校,不是專業科目,而是你對自我與社會的終極認知!
一個人認知的層次,局限了他的層次。有這樣的故事:一個村子每年都要分紅薯,把紅薯歸攏成一堆一堆的,看似差不多,但又好像有區別。所以為公平起見,全村人抓鬮,抓到哪個就是哪個。有這麼兩個人,一個抓著了6,另一個抓著了9,。抓到9的這個人硬是說6,這兩個人就為了這麼兩個紅薯起了爭執,兩個人寸步不讓,甚至動手廝打,鬧到了村支書那裡。結果村支書看到這就明白了,從自家的紅薯堆了拿了兩個放到了少的那一堆,結果這才平息了紛爭。村支書冷冷的說:這兩慫貨,也就是一隻紅薯的出息了!後期,也就可想而知了,這兩戶人家,一戶門楣破敗,一貧如洗,另一戶家徒四壁,空無所有!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曾經有父母向大學教授請教孩子大學畢業了,要出國留學,去哪個國家好的問題?結果,教授說:出國,千萬別把上課當回事,重要的是旅行,與人接觸,交談,到處去看看!而結果,這個孩子就不知所措了,當時就崩潰了!教授說的對:不同認知層次的人,是會有交流困難的!
認識人性,說透了就是認識自己。認識到自己心中的糾結與殘缺,就是認識到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苦痛;認識到人在社會上的表現,充滿了無盡的矛盾與困惑;認識到人之幼年的缺憾,會構成他終生走不出的陷阱。與其充滿怨言,不如每天開心一點!
認知不足的人,必困於自己的心,舉目所見,只有一些毫無意義的東西,拼命求索,卻無改於自己的命運之分毫!如果你不寬了,不開心,總是感受到壓力或者是痛苦,又或是對自己的際遇自艾自憐,那就好好梳理自己的內心吧!
人生苦短,壽命有限,舉凡心懷痛苦行至終點之人,莫不是錯過了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