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焦點效應」:指出人們往往高估自己受關注程度,從而對自己的行為舉止過分在意。
心理學認為,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所以焦點效應當是人類的普遍心裡現象。
而我們知道,當太過於在意某件事的時我們就會表現的更加緊張,導致我們狀態不好,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沒發揮好」。其實,這是因為體內皮質醇含量大幅度上升所導致的。
一個人的狀態主要由兩種激素決定:一個是睪酮,另一個是皮質醇。睪酮含量高時,一般自控力很強,整個人狀態是積極向上的,一般情況下都會發揮很好;而皮質醇被稱為壓力激素,當其含量過高時,往往會產生壓抑、自卑、焦慮等負面情緒,會導致表現低於預期。
其實,我最近剛經歷了一件由於焦點效應而導致整個人狀態不好的事。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商科生來說,能親身參加投資項目是一次很棒的經歷,我非常非常想表現好。於是,在第一次正式討論會前,便花了很長心思畫了個妝,還帶了直徑較大的美瞳。我當時只想各方面都表現好一點,覺得漂亮一點會更有自信。結果,因為當天大家都很樸素,便覺得自己太過了…再加上美瞳卡眼睛,眨眼時還在動…我只能說我整場會議很「僵硬」,不敢說話,全程尷尬的微笑。本人是一個挺外向的女生,可那場會議,很深刻的感受到內心對說話的恐懼,不敢也不知道怎麼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會議結束後,感覺人很累,陷入了一種較為低迷的情緒。事後,導師說這是因為缺少歷練,要學會開口。
我於是便想:怎麼學會開口?
有時,人們會不懼溝通,誇誇其談,見解獨到;而有時,卻畏懼表達,恐懼溝通。
其實,一個人的表現跟他當時所處的狀態息息相關。最近看了一本書《高能量姿勢》讓我對此深有感觸。
書中討論到「焦點效應」是擁有好的狀態的一大障礙,而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我們日常的姿態來克服障礙,獲得能量,從而擁有好的狀態。
這是他們通過實驗總結出來的5種高能量姿勢和低能量姿勢。
這些姿勢偏向於西方,有些姿勢中國人並不常用,但歸結而言,高能量姿勢偏向於舒展型,而低能量姿勢則傾向於內縮。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擁有強勢心裡的人,或者自信的人,他們的姿勢都有異曲同工之妙。社會心理學家丹娜·卡尼團隊曾深入研究過關於強勢心理和弱勢心理的肢體語言。她發現強勢心理的人在姿勢上一招一式充滿自信,並且招式多高能量姿勢。弱勢心理的人則相反。
舉個例,比較有名的高能量「塔尖式」手勢:
即雙手手指接觸,指尖朝上,雙手像搭成了一個塔尖,這也是自信的表現。FBI前特工及肢體語言專家喬·納瓦羅說:「塔尖式手勢是最典型的高能量姿勢了,它代表著堅決和確定。」
翻翻馬雲的照片,可以看到他經常使用這一手勢。
歐巴馬也是,他演講的時候總是散發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
書中有句話說到:
我們可以偽裝一種情緒,直到我們真正體會到他
嘗試每天兩分鐘的高能量姿勢,你會發現自己內心在潛移默化的改變。或者可以通過練瑜伽來改變個人的姿態,從而改變這個人的狀態。
高能量姿勢可以降低體內皮質醇含量,增強睪酮含量,從而達到好狀態。
以後,面試時,重大會議時,或者比較重要場合之前,我們都可以提前雙手叉腰、雙腳分開、下巴微揚站立兩分鐘,將身體調節到好的狀態。
當然了,還是很推薦大家去看看《高能量姿勢》這本書的,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嘛。
看到這兒,不妨留個贊呀,感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