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德國行納粹禮,真是太愚蠢了

2020-12-12 騰訊網
德國國會大廈。近日有兩名中國遊客在此擺出納粹禮姿勢

近日,兩則新聞同時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先是2名中國遊客因在德國國會大廈前拍照時行納粹禮,被柏林警方逮捕,並將面臨刑事訴訟;隨後網上爆出,有4名中國男子在上海四行倉庫前,身穿日本侵華時期的軍裝合影。輿論感慨:在德國,展示納粹標識,是明確的違法行為,可依法處置;在中國,卻尚無此類立法,以致難以對4名男子做出相應處罰。

德國法律中,關於納粹的相關規定,究竟是怎樣的?具體又是怎樣操作的?

法律規定:禁止宣傳納粹思想、禁用納粹標識物品

為避免納粹破壞德國民主、人權的歷史重演,《德國基本法》(相當於憲法)使用「防禦性民主」原則,第一條即規定「人的尊嚴不可侵犯」,一切國家權力都要維護人的尊嚴。為此甚至不惜犧牲部分言論自由權——任何反對現行民主秩序、有損個人尊嚴的言論,都被嚴格限制。宣傳納粹思想或使用有納粹標識的物品,即有危害民主的嫌疑;而否認納粹大屠殺等言論,則毫無疑問是對猶太人受害者尊嚴的侵犯。

在基本法的基礎上,德國1994年通過《反納粹和反刑事犯罪法》,嚴禁宣傳納粹思想,或使用其標誌、口號、禮儀等。《刑法典》中明文規定,製作、散發「可斷定為企圖繼續追求戰前納粹組織目標的宣傳品」者,將被處3年以下徒刑或罰金;對納粹大屠殺等行為「公開地或在集會上予以贊同、否認或粉飾的」,會被處5年以下徒刑或罰金。

按照《刑法典》的規定,只有在藝術、研究、教學等領域,或對歷史事件的報導中,使用納粹宣傳品的行為,才不會被追責。①

具體操作尺度:相當嚴厲,同時也注意與保障言論自由相區分

1、取締從事暴力活動的新納粹組織,但對國家民主黨之類,憲法法院仍持容忍態度

近年來,德國出現了一批新納粹組織,他們奉行種族主義,仇視猶太人及移民等。德國警方2011年破獲了一個「納粹地下組織」,他們在幾年的時間裡,先後殺死1名德國女警、8名土耳其人和1名希臘人。新納粹分子毆打、搶劫外國人的案件,時有發生。2011年統計顯示,德國有新納粹組織6000個,成員22400人,進行了16412起具有右翼動機的犯罪活動,其中暴力犯罪755起。②在德國政府的打擊不下,德國人民社會主義運動、「鮮血與榮譽」德國支部等,相繼被取締。

不同於從事暴力活動的新納粹組織,德國國家民主黨(NPD)一直試圖通過合法手段,推行納粹主義。NPD的思想核心是種族主義,宣揚「德國屬於德國人的」,但刻意迴避使用納粹標識。2011年柏林邦議會選舉時,NPD的一張海報上寫著「油門全開!(Gas geben!)」,而在德文中,這兩個詞也可以被理解為「灌毒氣!」,暗示當年納粹的猶太人集中營。③

德國聯邦政府、參議院多次將NPD告上憲法法院,希望判其違憲(基本法還規定,一個政黨若「試圖破壞或廢棄自由民主的基本秩序」,即是違憲),從而將之解散。由於NPD對納粹思想的宣傳有隱蔽性,這一目標遲遲未能實現。2017年,憲法法院判決,「雖然國家民主黨追隨敵視憲法的目標,但是不具備顛覆德國民主的『潛力』;雖然具有恐嚇和威脅力,但是沒有證據表明該黨可以使用武力實現其目標的『基本傾向』。」這一判決,主要著眼於尊重法律,限制政府對法律解釋權的濫用。

在德國政府持續的壓力下,NPD目前僅有黨員5000人,影響力相當有限。

德國憲法法院審理德國國家民主黨違憲案

2、「否認納粹大屠殺的存在」這種事實性錯誤,在德國不屬於言論自由範疇

德國政府致力於打擊否認納粹大屠殺的各種言論。

比如,託班(Frederick Toben)是一名出生在德國的澳大利亞人,是一個研究所的負責人,他質疑納粹大屠殺的存在,並在歐洲各地尋找證據。1999年,德國政府在曼海姆市逮捕了託班。最終,託班被按《刑法典》判處10個月有期徒刑。移居加拿大的德國人欽德爾(Ernst Zundel )崇拜希特勒,他長期通過自己經營的出版社宣傳納粹思想,否認大屠殺。2005年,欽德爾被加拿大驅逐出境,隨即在德國獲刑5年。欽德爾的律師西爾瓦(Sylvia Stolz)後來也因「大屠殺是世界史上最大的謊言」等言論,在2009年被判刑。

在否定納粹大屠殺的人裡,英國作家大衛·歐文(David Irving)最為知名,他曾在德國國家民主黨組織的一次遊行中,受邀演講,否認大屠殺的存在,並稱奧斯維辛慘案是一場騙局。慕尼黑地方政府要求NPD採取措施,確保遊行中不再出現否認大屠殺的言論,否則就要承擔刑事責任。地方行政法院和聯邦行政法院都對慕尼黑政府的處置表示支持。④

對判決不服的NPD於是上訴至國家憲法法院。在審理中,法院區分了「事實」和「見解」的差別。簡言之,基於事實表述的「見解」是主觀的,其正確與否無從判斷,受到言論自由條款的完全保護;但事實表述是客觀的,錯誤的事實「對憲法保護的見解形成無所貢獻」,因此「錯誤的信息並不構成任何值得保護的利益」,不在言論自由保護的範圍之內。「納粹大屠殺不存在」是一個偽造出的錯誤事實,要受到《刑法典》的追責。

2005年,大衛·歐文在奧地利境內演講時被逮捕,後因同情納粹、否認大屠殺,被判刑3年。按照奧地利法律,美化、否認大屠殺最高可面臨20年刑期,1999年~2004年,奧地利共有158人因散布否定大屠殺的言論被判有罪。捷克等國亦有此類立法。

2005年,英國《太陽報》刊登哈裡王子身穿納粹軍裝的照片,此事引起軒然大波

3、歐美普通人穿用納粹物品,通常被處大額罰金或短期服刑

對於普通人使用納粹標識的處罰,在德國較為常見。此次兩名中國人因納粹禮被警方逮捕,即是一例。如果德國按照《刑法典》的規定判決,他們最高將面臨3年刑期。除德國以外,歐洲很多國家都有法律限制民眾公開展示納粹標識。

在法國,如果不是影視和教學需要,展示納粹標誌,或穿納粹軍服,要被罰1500歐元。2013年,保加利亞一些球迷觀看比賽時,因揮舞納粹標誌,被該國足球協會罰款1.9萬歐元。同一年,希臘足球運動員凱惕迪斯(Giorgos Katidis)進球後,因興奮做出一個納粹手勢,而被希臘足球聯盟給予終身禁賽。⑥

在歐洲以外的地區,使用納粹標識,通常也會受到譴責和懲罰。2004年,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的3名新生身穿納粹軍服參加萬聖節派對,被罰在宿舍裡禁足2周。2016年,有臺灣中學生身穿納粹軍裝出現在學校活動中,隨後校長引咎辭職。⑦

中國「元首粉」或許不知道,希特勒對中國人也滿懷種族歧視

德國、奧地利等國嚴格限制有關納粹言論表達的做法,一直存有爭議。

儘管國家憲法法院從「事實」和「見解」層面區分了關於納粹問題的相關言論,認定宣揚「納粹大屠殺不存在」等偽造的錯誤事實,不屬於言論自由的範疇,但仍有部分學者認為,這種限制是對言論自由的破壞。⑧

但另一方面,德國對各種納粹標識、言論的嚴格管控,使希特勒及第三帝國在德國人心中的地位大為降低。2015年,一項民意調查要求德國人指出和德國密切相關的人和或事物。結果顯示:民眾最先想到的是大眾汽車,然後是歌德、默克爾、國歌、足球國家隊及勃蘭特,希特勒的得票數隻排在了第七位。⑨

遺憾的是,在遙遠的東方古國,近些年卻開始流傳這樣的故事:希特勒貧困潦倒時,曾受過一對中國夫婦的援助。所以他喜歡中國人,喜愛中國文化:「希特勒罵所有國家都是劣等民族,唯有稱讚中華民族是優秀民族。」「曾提出了『二分天下』的設想。……全世界由德國和中國共同管理。」

這些「元首粉」顯然並沒有讀過《我的奮鬥》。希特勒在書中唯一一次提及中國人,充滿了種族歧視:

「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認知錯誤:認為黑人或者中國人可以變成德國人,因為他學會了德語,並願意在將來講德語,甚至為德國政黨投贊成票。我們的布爾喬亞主義者永遠不能清楚地看到:這種『德意志化』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去德意志化』。……這種過程不是『德意志化』,而是在摧毀德國的元氣。」

中國人在德國的公共場合行納粹禮,如果只是純粹感覺好玩,那需要補的還只是法律課。如果是「元首粉」式的情不自禁之舉,那恐怕還需要再補一門歷史課。

2016年,一些臺灣中學生在學校活動中打出納粹旗幟

注釋

①《德國刑法典》,徐久生、莊敬華譯,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年;②楊雲珍:《德國極右勢力的現狀、成因及影響》,《德國發展報告 2013》,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③邵允鍾:《「民主會允許有敵人嗎?」德國解散新納粹政黨爭議錄(三)》,界面新聞2016年3月26日;④⑤⑧龔豔:《仇恨言論法律規制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134—179頁;⑥《希臘球員行納粹禮》,《東方日報》2013年3月18日;⑦《玩過頭了!臺灣高中生校慶扮納粹引批評校長辭職》,BBC中文網,2016年12月26日;⑨(奧地利)阿諾德·蘇潘:《德國與奧地利的歷史反思》,《抗日戰爭研究》2017年第2期

相關焦點

  • 在德行納粹禮中國人被德國警方逮捕 兩人將面臨刑事訴訟
    在德行納粹禮中國人被德國警方逮捕 兩人將面臨刑事訴訟來源:環球時報 青木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青木】兩名中國遊客5日因在柏林國會大廈前行納粹禮相互拍照,被德國警方逮捕處罰。德國電信網9日報導稱,目前警方已向德國司法當局移交該案,這兩人將面臨刑事訴訟。  據報導,柏林警方8日接受採訪時稱,這兩名中國遊客在交保獲釋前,在警察局錄下口供,之後已隨所在旅遊團離開柏林。警方目前已向德國司法當局移交該案,由司法部門日後做出判決。柏林警方估計,兩人可能將被處以罰款。對於他們目前是否已離開德國,警方表示「並不知情」。
  • 德部隊行納粹禮!德國精英部隊再傳醜聞,為何行納粹禮被嚴厲禁止...
    打開APP 德部隊行納粹禮!德國精英部隊再傳醜聞,為何行納粹禮被嚴厲禁止?小編記得前段時間有兩個遊客行納粹禮被捕的事情,那麼這次是德國的精英部隊這麼做又該如何解決呢?為什麼會對行納粹禮制定了如此嚴苛的法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最新的消息。
  • 中國遊客行納粹禮為何驚動德國警方?
    國際在線消息:這幾天,兩名中國遊客在德國國會大廈前行納粹禮被捕的消息在網上廣為傳播。雖然當事人已經在交納保釋金後被釋放,但此事再一次引發輿論對中國人旅遊陋習的關注。與此前曝出的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等不文明行為相比較,這一次兩名中國人被捕,著實犯了一個嚴重的政治性錯誤,他們的舉動破壞了德國在戰後通過行政和司法等手段確立的「去納粹化」制度。
  • 不作死就不會死——兩中國遊客在德國行納粹禮被拘捕,來看看還有...
    原標題:不作死就不會死——兩中國遊客在德國行納粹禮被拘捕,來看看還有哪些標誌在德國是被命令禁止的
  • 納粹禮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被禁止 納粹禮在哪些國家違法
    納粹禮」又稱「德意志禮(der Deutscher Grueszlig)」。方式為高抬右臂45度,手指併攏向前。意為「德意志及其人民和利益高於一切」。行納粹禮有什麼後果?  新華社維也納8月23日電(記者潘旭)奧地利維也納地方刑事陪審法庭日前作出公開判決,一名39歲男子因在公眾場合行納粹禮被判處18個月監禁,不得假釋。
  • 希臘金色黎明黨支持者遊行 行納粹禮鼓吹極端主義
    希臘金色黎明黨支持者遊行 行納粹禮鼓吹極端主義 2014-02-02 15:13:01 來源:中國日報網 當地時間2014年2月1日,希臘雅典,極右翼組織「金色黎明黨」的支持者們行納粹禮於街頭遊行。自希臘陷入難以自拔的金融危機以來,右翼和新納粹的支持者數量不斷增加。
  • 比利時女警虐死外籍男子後行納粹禮,涉事警察毫無懲罰
    華輿訊 據德國生活報報導 本周三,一段比利時警方執勤時的錄像被公布,引發了舉國震動。這段錄像不禁再次讓人聯想到美國的弗洛伊德。只不過,視頻上的比利時警察做的更加出格,更加肆無忌憚。在披露的視頻中我們看到,5名警察用一塊布纏住一名男子,用盡一切力量壓制他,其中一名警察甚至一屁股坐在他身上16分鐘之久。
  • 為什麼敬納粹禮在德國會被捕?
    日前,有兩個中國遊客在德國敬納粹禮被捕,引起輿論譁然。也使得我們對於德國獨特的歷史教育與清洗納粹餘毒的法律規範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 德國嚴查軍中新納粹分子:一士兵大喊「希特勒萬歲」
    參考消息網4月11日報導 英國《每日快報》網站4月10日報導稱,有報導稱,德國軍方正在對275名被指為極端分子的軍人展開調查,其中包括一名據稱喊出「希特勒萬歲」口號的士兵。 據悉,軍方去年收到了143起此類事件舉報,今年收到了52起,其中包括一名士兵被控喊出「希特勒萬歲」、「領袖萬歲」等納粹口號。
  • 008《德國商務之行》
    酒店內拍攝的街角一景在德國,其實在歐洲很多國家,即使在美國的郊區地帶,感覺都是差不多,沒有咱們國內那麼多人,整體比較安靜,偶爾有行人和車輛通行,但是絕對沒有那種人來人往的感覺-當然市中心區除外杜塞道夫也有不少中餐館,但是中餐館在國外往往價格比較高,也有一些臺灣人開的飯店,鑑於中國人的強大影響力和輻射力,基本上在任何一個地方都能見到中國人,經商的留學的等等。
  • 為什麼中國人很少到德國旅遊或定居,聽完中國人回答,原因太現實
    於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前往世界各地旅遊、留學、定居等等。對於人們來說,英國、澳洲、美國等等都是中國人熱衷的選擇,但是選擇德國的人卻比較少,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中國人很少到德國旅遊或定居,聽完中國人回答,原因太現實。眾所周知,德國作為一個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社會高度發達,社會制度也是非常完善,同時德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較高,各種體系先進。
  • 《德漢法律詞典》在德國首發
    本報柏林8月10日電  (記者馮雪珺)8日,首部德漢法律語言專業工具書《德漢法律詞典》在德國柏林舉行首發儀式。   這部詞典收錄了德文法律領域的專業詞彙和專業詞組約2.1萬條,內容涉及法理論、法史、憲法、民法、刑法等法律學科。
  • 我要上觀網|德國堅決反納粹 新納粹活動卻屢禁不止
    雁南飛桂林解讀 記得觀網幾年前報導過,有個波蘭人境德國,因不滿德國海關的官僚主義行了個舉手禮,結果被扣。 奧斯卡·格倫寧 圖片來源:中新網 2008年底,德國基社盟前官員馮布蘭登施泰因在16年前一個派對上行納粹禮的老照片被公布在報紙上,立刻被上司開除。
  • 愚蠢與聰明,在一線之間
    愚蠢與聰明僅一線之隔,聰明往前走一步就是愚蠢;愚蠢往前走一步就是聰明。有時候愚蠢與聰明是一體兩面,正面是聰明,反面一定是愚蠢。大家想想,有沒有判斷愚蠢和聰明的統一標準?我覺得是沒有。我們大家都認為的聰明就一定是聰明?大家認為的愚蠢就一定是愚蠢?不要忘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 疫情下的德國人到底歧視中國人嗎?
    那麼,德國人在面對這場疫情時,歧視中國人嗎?小編覺得,看完例子,相信大家都會有自己的理解。接下來就是這一天各大留德微信群裡傳的很開的疫情下終於放開了一點的杜塞道夫的法國主廚在德國米其林餐廳裡發表的不歡迎中國人的言論。不歡迎中國人!!!這個73歲的法國主廚很快收到了各方的批評。
  • 德國城市為中國打開歐洲大門:中國人太拼了
    【編譯/觀察者網 徐乾昂】身處魯爾區、坐擁萊茵河,依山傍水的德國小城杜伊斯堡,自古都是德國、乃至歐洲的重要貿易、工業中心。不過隨著鋼鐵行業的整體沒落,這座「鐵鏽之城」的光芒越顯暗淡...圖自EIA杜伊斯堡及所在的魯爾區,同時也是德國現代工業的發源地,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堪稱「德國工業的心臟」。如今當地很多工廠已經改建成公園近半個世紀以來,當地的經濟發展在從重工業(鋼鐵和煤炭)到高新科技和服務業的轉型間,吃了不少苦頭。
  • 84年前,那位不向納粹敬禮,還雙手抱胸的德國市民,最後結局如何
    2018年,德國西部瓦森堡鎮拍攝的一張球隊隊員合照上,7名球員在合照中出現了不應出現的「納粹禮」手勢,照片發布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響,網上罵聲一片,最終該球隊俱樂部董事長溫肯斯立刻召開了一次董事會,將這7名隊員全部開除處理,包括建議隊員做出這一動作的贊助商烤肉店老闆也被警方逮捕,或將面臨3年有期徒刑以及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