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浙江卷,第24題】
在中緯度地區五千至一萬米高空盛行著波狀的西風氣流。我國華北某氣象測站放飛探空氣球進行大氣觀測,並記錄氣球從地面上升到萬米高空時與氣象測站之間水平漂移距離,下圖為多年平均水平漂移距離統計圖。完成24、25題。
24. 測站在冬季冷鋒過境後進行一次放飛氣球觀測,記錄氣球從地面上升到萬米高空過程中的漂移軌跡。下圖最接近此次氣球放飛過程的地面投影軌跡是( )
25. 符合該測站萬米高空冬、夏季氣球漂移方向及水平氣壓場的是( )
答案:A、B
精講精析:(1)分析氣球在冬季的升空軌跡。①該觀測站位於我國的華北地區,因此在冬季盛行西北季風(近地面),因此氣候在升空過程中,會先由西北向東南飄拂,即選項ACD正確;②升到高空時,該地區位於盛行西風帶(西南風),因此氣球會出現由西南向東北的飄拂,及選項AC正確;③從題目第一幅圖可知,氣球在冬季,飄拂距離將近60km,因此選項A符合條件(選項C的水平飄拂距離太小)。
(2)分析萬米高空的氣壓、風向。①在萬米高空,不受地表摩擦力的影響,因此風會持續向右偏轉(該地為華北地區,即北半球,向右偏轉),一直偏轉到與等壓線平行,因此選項BD正確;②風由高壓吹向低壓,並向右偏轉(北半球),因此選項B正確,而選項D中的風向,應該為a—>c,然後向風向的右側偏,偏到與等壓線平行,即應該為東風,而不是西風。因此選項D錯誤。
由於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和風帶的季節移動,我國夏季、冬季的盛行風向並不相同:
①夏季:西南季風+東南季風,由印度洋、太平洋吹向大陸,水汽充沛,為我國帶來豐沛的降水;
②冬季:西北季風+東北季風,由大陸吹向海洋,空氣乾燥,水汽較少,常帶來大風降溫天氣。
圖1 我國的夏季風、冬季風
假設地球是一個光滑的球體,則地球上存在著「七壓六帶」。春分和秋分時,氣壓帶的緯度位置為:
①赤道低氣壓帶:分布在0°±5°,盛行上升氣流;
②副熱帶高氣壓帶:南北半球30°±5°,盛行下沉氣流;
③副極地低氣壓帶:南北半球60°±5°,暖空氣爬升;
④極地高氣壓帶:南北半球85°~90°,盛行下沉氣流。
氣壓帶之間為風帶,風向的判斷可以通過以下3個步驟:①垂直於氣壓帶;②由高壓指向低壓;③北半球向右偏轉,南半球向左偏轉。
另外,氣壓帶與風帶的位置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會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夏季向北移動5°,冬季則向南移動5°。
圖2 氣壓帶與風帶的分布(春分/秋分)
本節例題的難度較大,解題思路為:①根據冬季風的風向(西北風)、盛行西風的風向(西南風),分析氣球上升過程中的軌跡,並根據飄拂的距離(60km),確定最終的軌跡;②由於在高空中,氣流受到的摩擦力較小,因此會一直向右偏轉(北半球),直至與等壓線平行。
根據等壓線的數值、疏密,可以判斷風力、風向。具體的步驟如下:
①畫出氣壓梯度力。垂直於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藍色箭頭);
②畫出風向。考慮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右南左),在北半球向右偏轉(紅色箭頭),即為風向;
③寫出風向。風吹來的方向,即為風向;
④判斷風力。等壓線越稠密,風力越大。
圖3 風向的判斷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