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為大家提供高考地理氣候知識點總結,供大家高考地理備考。
討論氣候類型的分布中,要著重說清幾點,一是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分布是有具體緯度範圍的;二是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副熱帶大陸的中部和西部,其東部降水多屬亞熱帶季風(或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三是各類季風氣候只分布在亞洲,其他洲以及南半球是沒有季風氣候的;四是南半球除了無季風氣候,還缺少苔原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可按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極地5個地帶性分類,並特別關注非地帶性的氣候。
氣候成因的影響因素有:緯度、海陸位置、氣壓帶風帶和氣團、洋流、地形五類。具體的某種氣候的形成並不一定全受5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審題時要注意判斷主導因素是什麼。
①緯度——決定了氣候的熱量帶
②海陸位置
大陸東岸-風向和洋流類型——主要影響降水量的多少
大陸西岸-風向和洋流類型——主要影響降水量的多少
內陸和沿海-大陸性和海洋性——主要影響降水量的多少
③氣壓帶、風帶和氣團
a.氣壓帶和風帶分布的緯度範圍
b.氣壓帶
赤道低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容易成雲致雨,多陰雨天氣
副熱帶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多晴朗、乾燥的天氣
分析時抓住高氣壓帶和低氣壓帶氣流運動方向和天氣狀況的聯繫這一關鍵
c.風帶性質
信風——溫暖乾燥,但如果是從海洋吹向陸地,則變性為溫暖溼潤
西風——溫涼溼潤,帶來溫差小的陰雨天氣
極地東風——寒冷乾燥
d.氣團:掌握海洋氣團和大陸氣團的性質及具體氣團對氣候的影響。
歸納如下:
1)單一氣壓帶、風帶、氣團影響下形成的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
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
冰原氣候——極地高氣壓帶
溫帶海洋性氣候——西風帶
2)不同氣壓帶、風帶、氣團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溼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乾季受信風帶控制
熱帶季風氣候——雨季受赤道氣團(西南季風)控制,旱季受東北季風控制
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
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受夏季風(南季風和西南季風)控制,冬季受冬季風(西北季風或東北季風)控制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受東南季風控制,冬季受西北季風控制
3)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氣候(4種):
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苔原氣候。
4)大陸東岸獨有的氣候(3種):
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5)大陸西岸獨有的氣候(3種):
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6)氣候類型分布最多的大洲:北美洲11種,亞洲10種。
7)分布大洲最多的氣候:地中海氣候(除南極洲外),高山氣候(除南極洲和大洋洲外)
8)各大洲有或缺的氣候:通過畫氣候分布圖來記憶(下圖是亞歐大陸示意圖)。
④洋流
暖流——增溫增溼 寒流——減溫減溼
⑤地形:地形輪廓、山脈走向、地勢高低等對氣候的影響。
要與氣候類型的複習聯繫起來,根據不同氣候類型的成因和分布去分析特徵。
①理想大陸氣候分布模式圖。
②各洲氣候實際分布圖。
(5)特殊天氣和氣候分析
分析產生的原因、影響地區、可以採取的措施,主要有溫室效應、臭氧層空洞、酸雨、熱島效應、颱風、厄爾尼諾、拉尼娜、嚴重的水旱災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