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犯罪心理學:給犯罪心理畫像
從馬加爵,到藥家鑫,到高承勇,無數個「為什麼」需要我們去探尋。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專訪了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 當時我對白銀案的分析,現在看許多都是對的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您對白銀連環殺人案的作案者做過犯罪心理分析嗎?
-
犯罪心理學哪個大學好 犯罪心理學考研科目
每當看到警匪片裡那些犯罪心理學專家通過現場的一些證據等經過縝密的分析之後,抓到犯人的時候都無比佩服他們,覺得他們簡直就是大神,也激發了一部分人學習犯罪心理學的興趣,想要為社會做貢獻,那麼犯罪心理學好一些大學有哪些?
-
犯罪專家李玫瑾:我從未對被害人有任何不敬
作為犯罪心理學學者,她的研究領域與量刑無關。■人物李玫瑾1958年出生,教授,中國警察協會學術委員、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分會副會長等。現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系犯罪心理學教授,二級警監。
-
我國犯罪心理學主要奠基人、法律心理學開拓者羅大華教授去世
羅大華教授開創先河,奮發圖新,是新中國法律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學科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對中國法律心理學事業的創立和發展有突出貢獻。他自1979年開始從事犯罪心理學研究與教學,1983年至1999年擔任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教研室主任,現任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
-
犯罪心理學:犯罪是尋找替代性滿足的象徵,其本質是一種返祖表現
,才能獲得其犯罪心理形成的客觀結論。根據犯罪心理學家的研究結論,具備反社會人格的罪犯通常都有過童年心理創傷。心理學家解釋說,當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自然生長,習得健康良好的家庭社交關係和習慣後,會在一定程度上完全覆蓋和阻止人類的犯罪返祖狀態。
-
聽犯罪心理學博士張蔚講述:犯罪與心理的蛛絲...
內心的各種疑惑不斷困擾著張蔚,他發現許多犯罪行為的成因都超乎想像的複雜,犯罪嫌疑人當時的心理是什麼樣的,持續多年的親密關係為什麼會變得撲朔迷離,他想弄明白許多問題。這個案子對張蔚的衝擊很大,也為他打開了研究犯罪心理學的開關。
-
薦書|吳宗憲:《犯罪心理學總論》
本書是一本犯罪心理學專著,不過,在寫作過程中,考慮了將本書作為大學教材和自學讀物使用的需要,在論述內容和寫作技術方面也注意了一些相關問題。論述內容。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對於論述內容的安排,特別注意了下列方面:首先,增強心理學特色。犯罪心理學是犯罪學的一個研究領域,更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在研究和論述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其心理學的特色。
-
【學術報告】翱翔名家講堂——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報告會通知
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曾對許多個案進行過詳細調查,由此提出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擔任過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學科帶頭人,後晉升為專業技術二級警監。兼任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心理學會法制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以及北京市未成年人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等。
-
司法心理學與心理諮詢師的不同之處
針對服刑人員的心理特點和活動規律,運用心理學、心理諮詢的工作原理去改造犯罪,提高服刑人員心理素質,幫助服刑期滿後更好地回歸社會。這一塊工作,也非常複雜,內容也是覆蓋極廣。與犯罪心理學不同,司法心理學這塊側重於如何針對犯罪心理,配合政府部門開展司法工作,心理學在這裡面主要是配合做一些輔助性的事務。
-
犯罪心理學:犯罪是尋找替代性滿足的象徵,其本質是一種返祖表現
犯罪分子之所以有犯罪行為,不能僅靠個體生理素質來決斷,而要通過對個體的綜合考察,才能獲得其犯罪心理形成的客觀結論。 根據犯罪心理學家的研究結論,具備反社會人格的罪犯通常都有過童年心理創傷。 心理學家解釋說,當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自然生長,習得健康良好的家庭社交關係和習慣後,會在一定程度上完全覆蓋和阻止人類的犯罪返祖狀態。 原生家庭的自然生長關係,往往就決定了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態與程度。
-
外國人在中國大陸涉嫌犯罪怎樣委託辯護律師?
,於是便通過公司登記留存的聯繫電話與該名澳籍技術總監的妻子取得聯繫,告知其澳籍技術總監因涉嫌犯罪被刑事羈押的情況,並最終取得其信任並委託我們擔任其丈夫的辯護人,而其用以證明與澳籍技術總監是配偶關係的身份證和結婚證也被辦案機關接受,並沒有因為澳籍技術總監是外國人而「差別對待」。
-
張扣扣辯護律師:不管怎樣 他已經做好心理準備
(原標題:張扣扣辯護律師:不論二審什麼結果,他已經做好心理準備)
-
辯護律師需要了解案件真相嗎?
確實如此,但筆者認為,辯護律師沒有挖掘真相的義務,但是要善於挖掘案件真相。辯護律師需不需要窮追真相和需不需要揭露真相,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問題。因為案件事實往往具有兩面性,既可能對被告人有利,也可能對被告人不利。因此辯護律師需要窮追真相。但是,辯護律師沒有揭露不利真相的義務,更沒有證明的義務。
-
李玫瑾:繩之以法不是解決犯罪的句號
我分析的目的是想說明:他這種犯罪的動作其心理問題不在眼前,不在被害人身上,而在他的過去經歷……但這一解釋被一些富有想像發揮力的學者總結為「把殺人當彈琴?藝術?」,這真的讓我無奈……當然,理解專業分析需要相關的背景知識。問題是,不是所有的聽眾都具有這種背景知識的,因此,也就不能讓所有的人都理解這段分析。這就是我後來反省的「語境」問題。
-
刑事案件,辯護律師能提供哪些關鍵服務?
辯護律師能提供諸多服務才是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需要的,那麼在刑事案件中,辯護律師能提供哪些關鍵的服務呢?今天普豐律師事務所資深刑事律師、所主任,張獻偉律師為您講解刑辯律師在案件中起到什麼關鍵作用。
-
慈谿刑事辯護律師 : 什麼是刑法中的過失犯罪?
慈谿刑事辯護律師陳亮: 與故意犯罪相對的就是過失犯罪.本文主要介紹刑法對過失犯罪的一些規定;過失犯罪是否要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的罪與非罪的界限等,供大家參考.慈谿刑事辯護律師: 什麼是刑法中的過失犯罪?一.
-
心理解惑生活第二集:為什麼需要心理學?心理學研究什麼?
生活中處處都有心理學,精英階層都在學習心理學,那些搞管理的人在學習心理學,搞銷售的人在需要心理學,教育機構在學心理學,我們會發現都在學心理學,只有普通大眾自以為是的不學心理學,於是成為了收割的對象。它們都是製造出來的心理需求,懂得心理學的人會用各種方式暗示那些分辨判斷能力不足的人,指引他們掏空自己的腰包,就是這樣,教育機構賣的就是焦慮,通過恐嚇,考試等一系列手段使家長喪失理性,或許一開始就不具備理性,而甘願掏高昂而無用的學費。
-
李玫瑾:走出「犯罪漂白專家」的迷思
中國警察協會學術委員、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分會副會長等。主要研究領域:犯罪心理學;犯罪心理分析與畫像;等。作為犯罪心理學研究領域的權威,曾多次在中央級媒體中解析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司法案件,如馬加爵、藥家鑫、李某某案等。因提出「激情殺人」、「鋼琴強迫殺人法」等解釋,引起了較大的社會輿論爭議,被指為專替「官二代」犯罪嫌疑人脫罪的「漂白專家」。
-
B2B優選:公職人員犯罪辯護律師收費
公職人員犯罪辯護律師收費 案發當天21時許,鄧某基到已建起三層高的毛坯房查看時,房屋突地轟然坍塌了一半,倒塌的天花板將鄧某發砸傷,在房屋內扇灰的鄧某生則被壓在坍塌的瓦礫底下,造成一死一傷。 經鑑定,該房屋結構布置存在嚴重缺陷,且無相應的技術保證措施和構造措施,承重牆體無法承受上部不斷增加的荷載產生的效應,終導致牆體發生瞬間失穩倒塌,引致樓面整體塌落。
-
媒體披露吳謝宇自述弒母動機 犯罪心理學專家:符合將犯罪行為合理...
12月25日,犯罪心理學和人類學領域等專業人士,從不同維度向紅星新聞記者進行了解析。如何看待吳謝宇在法庭上的表現?其陳述或在掩蓋真實的作案動機「根據媒體披露的吳謝宇在庭上的陳述,我的結論是,他在法庭上這些所謂陳述辯解,邏輯清晰程度很高。(陳述的目的是)逃避也好,掩蓋也好,這種邏輯是非常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