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犯罪心理學專著,不過,在寫作過程中,考慮了將本書作為大學教材和自學讀物使用的需要,在論述內容和寫作技術方面也注意了一些相關問題。
論述內容。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對於論述內容的安排,特別注意了下列方面:首先,增強心理學特色。犯罪心理學是犯罪學的一個研究領域,更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在研究和論述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其心理學的特色。為此,在本書的寫作中,最大限度地增強其心理學內容,例如,大量使用心理學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研究和闡述犯罪心理問題。又如,在涉及犯罪問題時,不僅論述其法律方面的內容和特點,更重視其心理學的意義,努力對犯罪問題進行心理學的解釋。
其次,淡化社會學傾向。犯罪心理學研究的社會學化,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例如,在論述中較多運用社會學的概念和原理分析犯罪問題。又如,在分析犯罪問題時,重視統計數據的使用和宏觀方面的論述等。但是,犯罪心理學不是犯罪社會學,以往在論述和研究中存在的社會學化現象,衝淡了犯罪心理學的學科特色。因此,在寫作中儘量淡化社會學特徵,例如,儘量控制對社會學宏觀概念的使用;不僅羅列相關統計數據,也重視闡述心理學原理。
再次,促進學科融合。犯罪心理學是在犯罪學科和心理學科相互融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門學科的大力發展有賴於這些學科的深度融合。因此,在寫作中,重視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特別是重視了下列方面的內容:第一,努力促進犯罪學科與心理學科的相互融合。犯罪學科包括犯罪學、刑法學等研究犯罪問題的學科;心理學科包括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研究心理現象的學科。在本書寫作中,注意不同學科的概念、原理等的關係,努力貫通不同學科的內容,指出不同學科的概念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將它們整合到犯罪心理學中。第二,努力促進犯罪心理學與其他心理學學科的融合。心理學是一個包含眾多分支學科的學科群,在寫作中,努力查閱心理學相關分支學科的文獻,吸收其中有益的成分,將它們融入到犯罪心理學之中。
最後,重視中外貫通。犯罪心理學是一門在國外產生的學科,自產生之日起,在國外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要想提升我國犯罪心理學的研究水平,必須了解國外犯罪心理學的研究狀況與研究成果。同時,在國外的犯罪心理學研究中,不同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研究風格與特色。為此,在寫作中不僅重視西方國家的犯罪心理學研究成果,也重視蘇聯一俄羅斯的犯罪心理學研究成果。
主要特色。通過重視對相關內容的論述以及其他方面的努力,筆者力求本書在下列方面呈現較為明顯的特點。第一,提煉概念。在長期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本書論述了一批犯罪心理學概念,這不僅增強了犯罪心理學的理論性,有利於提升犯罪心理學的學術水平,也為這門學科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第二,深化認識。本書對於很多犯罪心理學話題的論述,特別是對於相關機制的探討,都在已有的研究基礎上有所深入,這些內容有助於更加深刻地認識犯罪行為和犯罪人。第三,學科整合。本書通過將多種學科融合到對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將大量相關學科的概念和學說整合到犯罪心理學中,使犯罪心理學有了更加堅實的理論基礎。第四,擴展視野。本書對於國際社會的關注,有利於擴展我國犯罪心理學研究者的視野,使我們能夠更多地看到國外同行的研究成果,有利於收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第五,推陳出新。本書是筆者長期學習和研究犯罪心理學的成果,對於許多問題的論述,都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有所創新。
(節選自:吳宗憲,《犯罪心理學總論》,商務印書館2020年版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