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雙流:臨空經濟示範區 國際一流空港城

2020-12-18 中國網·錦繡天府

  新時代雙流「三步走」目標任務

  到2020年▼

  基本建成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到2035年▼

  建成產城一體、宜業宜居的國際空港城市;

  到本世紀中葉▼

  全面建成現代化、可持續發展的國際一流空港城市。

環境優美的新城公園 王鴻明 攝

  雙流,作為國家級天府新區和四川自貿試驗區重要承載地,去年3月又成功獲批全國第六個國家級經濟示範區後,雙流如何站位新時代,更好發揮國際空港優勢和自貿先行優勢,為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多作貢獻?成都商報記者特邀成都市雙流區委書記周先毅、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二所總規劃師王宏遠博士就雙流四級規劃體系進行解讀。

  作為成都國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區,雙流承擔著「中優」「南拓」雙重使命,是中西部唯一同時擁有樞紐機場、綜合保稅區、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城區。2017年預計通過空港口岸進出口貨值超過2600億元、佔全省的60%以上。因此,確立雙流城市定位,關鍵要緊扣增強成都「五中心一樞紐」支撐功能,著力在發揮「空港」優勢上謀篇布局。

  在城市規劃中,雙流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堅持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理念,聚焦「中優」、融入「南拓」,規劃建設「臨空經濟示範區、國際一流空港城」,努力為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作出雙流貢獻。

  構建「一核一軸兩翼」城市空間布局

  圍繞落實成都主體功能區戰略,發揮空港樞紐區位優勢,雙流提出構建「一核一軸兩翼」城市空間布局,拉開城市未來發展總體框架。

  「一核」是指在機場周邊,依託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和自由貿易區,建設臨空經濟核心區,重點集聚高端臨空產業功能,有效發揮雙流在臨空經濟和內陸開放發展方面的先行示範作用。

  「一軸」是指以五環路為載體,構築城市發展主軸,串聯雙流的三大產業新城和兩大城市中心,這條主軸是城市核心產業與功能的重要空間載體,也是實現機場東西兩翼聯動發展的功能紐帶。

  「兩翼」是指要引導機場東西兩翼的城區,在基本城市功能體系和支撐系統方面各自構建、相對完善,在城市高端功能方面各有側重,形成發展合力。西翼重點培育高端生活服務和總部商務功能,建設生態科技新城。東翼側重培育創新研發和高科技產業功能,建設現代產業新城。

  在「一核一軸兩翼」城市空間布局整體框架下,雙流還規劃了以環空港城市中心、怡心湖城市中心、楊柳湖城市中心、永安湖城市中心為主體功能區的「一港三湖」城市中心體系,著力形成「多中心帶動、差異化協同發展」的城市格局。

  是「再造一個產業成都」主陣地

  產業是推動城市發展的內生動力,雙流的產業發展基礎雄厚。在成都新一輪經濟發展中,雙流也是「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的主陣地,雙流產業這篇文章怎麼做?該怎麼布局?

  據介紹,未來3年內,雙流將堅持規劃引領、項目支撐,優先推進重點片區開發和重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重點確保民生保障與生態建設,著力抓好重大產業、生態景觀、公服配套、市政配套等領域100餘項重點項目建設,未來3年內投入約1000億元,打造怡心湖、中國電子、成都芯谷、中央公園二期、區一醫院(華西雙流分院)、雙流中學、幼兒園等項目。

  雙流按照全市產業發展大會精神,將重點打造航空、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四大千億級主導產業生態圈」,力爭到2020年產業總產值突破3500億元。

  專訪雙流區委書記周先毅

  把「民生清單」當作群眾的「幸福帳單」

  雙流為百姓呈現美好生活

  在城市規劃建設中,我們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特別注重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建設了15000畝空港中央公園,現已建成4500餘畝,今年將新啟動建設4500畝;在機場跑道端頭規劃了1.4萬畝「空港花田」,今年3月一期1萬畝就將初步呈現,屆時大家到成都的第一眼將看到具有天府特色的秀美大地景觀。我們相信,通過持續努力,「綠滿雙流、花重廣都」的空港勝景很快就將實現。

  此外,我們堅持把「民生清單」作為群眾的「幸福帳單」,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今年將新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35所、新增學位3900個,有效緩解「擇校熱」「大班額」問題;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優質醫療資源缺乏問題,我們把投資15億元、1500張床位的新建區一醫院整體交由華西醫院運營管理,同時在西航港片區啟動華西國際醫院建設,努力讓廣大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多優質公共服務。

  在交通出行方面,重點圍繞機場交通「零換乘」,規劃建設怡心湖、楊柳湖、九江片區直達機場快速路,打造「環機場10分鐘通勤圈」;加速軌道交通成網,雙流規劃地鐵線路16條、總裡程238km,去年10號線一期已建成通車,3號線二期將於今年底調試運行,到2020年通車線路7條。

  我們將依託城市有機更新,精心打造一批歷史文化街區、建築群落、文化景觀,重現山寺聖燈、湧泉山瀑等「雙流古八景」,今年將啟動打造「古蜀廣都」特色風貌街區3~5條。還將依託現代五項賽事中心、國家羽毛球訓練基地等一流體育場館,辦好雙流馬拉松、國際網球大師賽等知名賽事活動,啟動2019世界警察運動會籌備工作,打造空港文創賽事名城。

  專 /家 /專 / 訪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二所總規劃師王宏遠博士

  雙流的生態安全格局為:「一山一園、兩楔多廊」

  在本次規劃中,雙流嚴守生態底線,落實成都總體規劃的剛性保護要求,並根據雙流的生態本底特徵,確定雙流的生態安全格局為:「一山一園、兩楔多廊」。

  一山是要強調牧馬山的生態保育和生態修復。一園是要突出空港中央公園的生態服務和休閒遊憩功能。兩楔和多廊是重要的生態控制區、生態廊道,實現引綠入城的重要載體。基於這樣的生態格局,規劃構建「生態區、綠道、公園、小遊園、微綠地」五級綠化體系。規劃至2035年,城市綠化覆蓋率超過45%,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10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大於18㎡/人,在城市內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成都商報記者 雷浩然 圖據雙流區

  原標題:雙流:臨空經濟示範區 國際一流空港城

相關焦點

  • 借力「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 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加速成型成勢
    在中國,如何利用機場造城正成為城市新一輪發展的重要課題。今年3月,上海發布《虹橋商務區規劃建設導則》,提出從接軌國際一流商務區標準等五個方面打造產城融合的國際城區。即將開啟「一市兩場」時代的成都動作更為急迫。今年3月,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開展了一場特別的網絡直播推介活動。
  • 比肩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武漢空港新城,到底有多N?
    黃陂這邊的臨空經濟產業區是在宋家崗周邊打造的「武漢臨空新城」,現在已經改名為「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簡稱「空港新城」,是實實在在的結合航空運輸打造的集會展、商務、會議、酒店、文化旅遊等多種產業協調發展的臨空經濟。
  • 渝北雙流組CP!兩座臨空城結伴「比翼飛」
    2019年,位於成都雙流區的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5585餘萬人次;位於重慶渝北區的江北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4478餘萬人次——成渝「兩雄」,共同躋身全國前十大機場。
  • 「花香引蝶至 蝶來花更香」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投資環境推介活動在...
    人民網成都11月18日電 16日上午,由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雙流國際空港產業促進中心承辦的「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投資環境推介」活動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成都市雙流國際空港產業促進中心圍繞「高質量建設成都國際空港商圈,打造國內一流空港商務區」做主題推介。吸引了當地100餘家企業前來參加。
  • 成都雙流「國際空港商圈」海外秀走進新加坡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已開通110餘條國際航線,與新加坡、東京等城市實現「天天航班」。5月7日,一場推介會讓成都雙流區和新加坡的聯繫更加緊密。  這場「成都市雙流區投資環境暨空港商圈推介會」由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主辦,在新加坡舉行,旨在更好地宣傳雙流營商環境和擴大雙流的對外影響力。
  • 上榜四個「百強區」奮進雙流立潮頭
    四個全國「百強區」,無疑是對雙流區40年來櫛風沐雨、銳意改革、砥礪奮進的最好註腳。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站在新起點,雙流區開啟高質量建設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奮力把雙流打造成為航空經濟之都、生物產業之城、電子信息之谷,加快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塑造城市發展新格局、形成全面開放新優勢、開創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努力成為全省「一幹」連「多支」的重要節點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的重要支撐。
  • 成都天府空港新城8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
    ,打造一流的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和臨空經濟示範區。  9月6日,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8個重大產業項目在成都高新東區集中開工。此次集中開工項目總投資近470億元,包括「雲錦天府」新經濟產業項目5個、航空物流項目2個以及航空維修製造項目1個,標誌著空港新城三大主導產業——航空產業、臨空現代服務業及臨空新經濟產業發展進入全新階段。
  • 站在城市「流量入口」C位 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打造全國高端商務...
    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位於成都雙流區,是雙流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中國航空經濟之都的重要區域,也是成都市規劃的三大國際頂級商圈之一。作為機場所在地,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也成為了「城市流量入口」,而在當下「流量經濟」時代,空港商務區以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為標準,以場景營造為關鍵抓手,著力打造機會場景、生產場景、生活場景、生態場景,正努力成為全國行業引領、功能聚集的高端商務目的地。
  • 為美好而來,新空港孔雀城,建設臨空經濟區
    致敬城市奮鬥者大興機場是空地一體化的綜合交通樞紐,通過多種空地交通接駁,周邊28座城市旅客可通過高鐵網和高速路網3小時內到達大興國際機場,交通圈覆蓋城市人口達2億多。隨著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的不斷深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及其輻射帶動的周邊區域將打造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高地,乃至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示範者和引領者。
  • 蕭山新一輪轉型升級 發展臨空經濟打造天空之城
    新一輪的轉型升級,蕭山就圍繞天空做起了文章,發展臨空經濟,打造天空之城。11月17日,第九屆全國網絡媒體蕭山行,就走進了現代化臨空新城瓜瀝和杭州空港經濟區,感受臨空經濟給蕭山發展帶來的蓬勃生氣。    插上臨空城翅膀,瓜瀝走向全省最前列    蕭山瓜瀝,空港省門第一鎮,如今,瓜瀝這個「生活著的千年古鎮」,借著小城市培育和臨空經濟兩張「金名片」,正全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現代化臨空新城
  • 中日韓示範產業園:助力雙流國際範兒 譜寫新篇章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14日訊  於光之處,從不缺追逐者;於城之中,從不缺造夢者。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無數追光者和創造者,正在奮力譜寫雙流的新篇章。雙流正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中國航空經濟之都,構建與中國航空經濟之都城市能級相匹配的適航產業生態。
  • 杭州臨空經濟示範區獲批一周年 建設浙江大灣區的開放大平
    今天,「示範區」更用總投資687億元的「三十大」項目獻禮「國家平臺」獲批一周年,全力打造杭州、浙江國際開放大平臺。Ⅰ 浙江之門,杭州之窗無論臨空經濟示範區發展規劃,還是三年行動計劃,杭州臨空經濟示範區都被定位為「浙江之門、杭州之窗」。
  • 香楠國際——全業態複合社區 打造雙流低密舒適住宅
    2018年10月8日,人民日報刊發了2018年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指數研究成果,顯示成都雙流區榮登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名單第37名。
  • 臨空經濟:跟飛「廣州經驗」
    為了分享臨空經濟區的建設經驗,11月28日至29日,包括國內14個臨空經濟示範區的管理機構和所在地的發展改革委代表齊聚千年商都廣州,現場參加了2019年全國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聯席會議及相關調研交流活動,並共同籤署了《臨空經濟發展廣州倡議》。
  • 為美好而來,新空港孔雀城,臨空經濟區成就夢想的樂土
    為美好而來,新空港孔雀城,臨空經濟區成就夢想的樂土 2021-01-04 11:42:25|來源:北京樓訊
  • 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26個項目集中簽約動工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穗空港宣)6月18日,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項目籤約動工活動順利舉行,26個項目集中簽約和動工,臨空經濟發展再結碩果。這些重大項目的落戶與建設,將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電商樞紐港建設,加速實現高端臨空產業集聚集群,對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全力完善基礎設施、優化產業結構、形成產業集聚,全面推動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建設:新上線6個項目
    本報記者郝飛攝4月8日,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全球網絡推介會舉行,吸引海內外60家知名企業及高校代表齊聚雲端,6個項目線上簽約,投資總額達214億元。就在一周前,這座新城剛過三歲生日。2017年,尋求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成都提出「東進」戰略,跳出盆地在更大範圍拓展載體和空間,推動城市跨越龍泉山向東發展,重塑城市經濟地理。
  • 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再結碩果 跨境電商樞紐港未來可期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鄒錫蘭) 6月18日,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項目籤約動工活動順利舉行,臨空經濟發展再結碩果,這是當前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認真貫徹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舉措。
  • 【壯麗70年】臨空經濟為白雲帶來新「機」遇
    15年來,白雲國際機場客貨兩翼並駕齊驅,實現了基礎設施建設、運行保障能力、旅客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全面提升,世界一流航空樞紐建設邁入快車道,2018年旅客吞吐量躍居全球機場第13位。到今年底,年旅客吞吐量將超越7000萬人次,為轉場當年的3.5倍。 「現在的白雲國際機場,已不僅是廣東廣州的一張城市名片,更是撬動區域臨空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 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產業加速集聚 經濟振翅騰飛
    7月2日,湖南紅土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湖南紅土航空」)正式落戶湖南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由此改寫了湖南沒有本土航空企業的歷史。湖南紅土航空的入駐,使長沙航空業撥開雲霧,長沙乃至湖南的臨空經濟都將迎來質的提升。「湖南不靠海,不沿邊,走向世界靠藍天。」2017年,規劃面積140平方公裡的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獲批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