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 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加速成型成勢

2020-12-18 每日經濟新聞

▲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凌雲灣規劃效果圖

1992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卡薩達教授提出了著名的「第五波理論」。他指出,機場將取代過去的海港、內河、鐵路和高速公路系統,成為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由此誕生的「機場城市」,將對全球城市現有格局帶來「第五次衝擊波」。

在中國,如何利用機場造城正成為城市新一輪發展的重要課題。今年3月,上海發布《虹橋商務區規劃建設導則》,提出從接軌國際一流商務區標準等五個方面打造產城融合的國際城區。即將開啟「一市兩場」時代的成都動作更為急迫。今年3月,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開展了一場特別的網絡直播推介活動。根據計劃,經過3~5年,空港商務區將建設成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空港商務區,而虹橋商務區正是其對標對象。

機場造城的背後,是「流量」經濟正在向「留量」經濟轉化。在新一輪競爭中,如何拔得頭籌?對於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而言,雙流以「臨空商務集聚地、國際跨境消費城、品質生活新典範」三大定位「應戰」。而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利好下,「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是成都最重要、最獨特的國家定位,也將是空港商務區的「制勝法寶」。

從中心商圈到空港商圈 再造「中央活力區」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從世界最新的發展趨勢來看,機場正在成為城市新的商業中心。

去年,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的「星耀樟宜」商業項目正式投運。除了服務長時間轉機和機場購物的旅客,星耀樟宜的目標是打造新加坡的商業新地標——據其負責人預計,星耀樟宜每年將接待4000萬至5000萬人次,而其中有60%的顧客來自當地。在全球買家源源不斷湧入位於市中心的烏節路購物街時,星耀樟宜獨特的品牌和航空體驗仍能收穫擁蠆。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作為城市的「流量入口」,機場與商業有著天然的相通性。而對於城市而言,機場則是拓寬商業版圖的新戰場。

眼下,機遇降臨到了坐擁「流量大戶」的成都。

去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客運吞吐量以5.5%的高增速增長至5586萬人次,進一步鞏固了全國第四的位置。而在受疫情影響、國際航線驟減的情況下,今年3月,成都雙流機場展示出了更強的韌性——其以198.02萬的客運吞吐量一躍居於全國首位,超過北京、上海兩座城市的雙機場數據。

2018年,成都提出將在2022年建設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並將原先春熙路-鹽市口單商圈擴充為包含三個國際化頂級商圈的商業結構,雙流國際空港新城商圈正是其中之一。包含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在內,又一個「國際化高品質中央活力區」將在此誕生。

在雙流國際空港產業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看來,消費是成都的傳統優勢,也是雙流實現流量轉化的重點。2009年入駐雙流的成都時代奧特萊斯,距機場僅10分鐘車程,區位優勢明顯,已連續多年位列全國奧特萊斯銷售額前五、蟬聯西部第一。

機場如何成就新商圈?空港商務區產業規劃的編制方、仲量聯行戰略顧問部負責人鄒麗娟指出,只有一個奧特萊斯是不夠的,還需要打造像「星耀樟宜」這樣的項目載體。使雙流變成流量節點,一面通過機場連接全球旅客,另一面則輻射西南的廣大市場。

根據現有規劃,除藉助自貿區、綜保區等優勢打造的跨境電商集聚中心,雙流還計劃到2023年,打造3個以上集大型購物、商務辦公、星級酒店等於一體的綜合性項目。

從適空商貿到航空新經濟 探索「城市型機場」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隨著成都城市半徑延長到50公裡的超長尺度,明年即將投運的天府國際機場帶來「一市兩場」差異化發展的要求,雙流國際機場作為「城市型機場」的特點也開始凸顯。

與浦東國際機場形成有效分工的虹橋,是同時享有臨空與城市雙重發展要素的典型案例。它不僅是上海最早集中發展涉外商務的區域,還形成了服務業總部經濟集群。包括萬科、龍湖和瑞安等企業均將其全國或地區總部遷至該區域。

機場如何從遠離城市、專攻適空商貿的專業載體,轉變為城市配置資源的中心地區?鄒麗娟團隊進行了詳細剖析。他們發現,與城郊型機場相比,由於城市型機場距市區近,享受航空商旅與城市居住、高校等複合型人口紅利,更適合企業城市總部以及專業金融服務、臨空購物、城市文旅、物流、教育等產業入駐。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TOD團隊負責人陳學海更形象地指出,「今後,會有越來越多對時間敏感、需要經常跨國出差的公司對機場周邊的辦公場所產生需求,比如貿易、專業服務和技術行業。」

在雙流現有規劃中,這些「關鍵詞」隨處可見。例如,空港商務區正在建設的國際會議中心,距離機場僅5分鐘車程,能夠滿足商旅人士對國際性行業會議快節奏參會、當天來回的需求。

美好的藍圖已然繪就,雙流能否吸引企業總部紛至沓來?

成都城市能級的提升,已使雙流機場步入新的發展階段。數據顯示,2019年,雙流全年航空經濟產值1663億元,與之相比,電子信息、生物產業產值分別為653億元、200億元。在其帶動下,雙流2018年綜合實力在全國百強區排名中從37位上升至32位。

空港商務區的打造,則將帶動整個區域產業產生「蝶變」。

雙流的設想,是通過土地騰退以及引導存量項目轉型升級等辦法,推動產業結構轉變。按照鄒麗娟的說法,就是要對全區的現有產業進行整體的提能改造,發展航空經濟。體現在規劃中,包括匹配航空產業需求的生產性服務業,比如航空租賃、航空金融等產業,以及商貿展覽、都市旅遊等產業,均將成為空港商務區加速布局的產業門類。

從城市機場到機場城市 豐富「第三級功能」

▲一港四區城市規劃效果圖 圖片來源: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供圖

如鄒麗娟所說,機場的產業輻射效應,總是先從第一級近港功能開始,主要體現在基礎物流、基礎乘客配套等領域。而隨著機場能級的提升,就出現了包括臨空商貿、商業、專業服務等第二級功能。到第三級時,就會進一步衍生出公共服務、特色文旅等功能。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在分析「機場城市」概念時指出,未來機場本身也會成為一個旅行目的地,可以進行一些娛樂活動,也可以放鬆休閒。由此,機場「不再是一站式的旅程」。

雙流的「機場城市」之路正在成型。據雙流國際空港產業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園型國際商圈」的理念已被植入雙流空港商務區的規劃建設當中。在機場西側,一個可供舉辦體育賽事及市民活動的空港體育公園即將開園迎客;國際商品進出口展銷中心擬引入運營商,與中央綠軸串起新的購物街,聯通至時代奧特萊斯。若視線放遠,空港商務區不僅與錦城公園僅一路之隔,還和雙流萬畝中央公園相連。

充滿綠意的城市生活場景,大大改變了機場周圍的原有生態。如今,環繞機場行走,過去散亂的飯店已不見蹤跡,取而代之的是一條綠色的邊界線。從已現雛形的「空港·雲」開始,連接國際會議中心與空港體育公園,一條集商務服務、場景體驗與空港觀光於一體的聚集區已然成型。

更重要的是,一種「先策劃、再規劃,先規劃、再設計,先設計、再建設」的觀念被運用於城市打造當中。

在「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建設要求下,城市規劃思維、建設方式、管理體系和營城模式正在經歷變革。具體到空港商務區規劃中,呈現出了一種「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生活方式低碳化」的國際門戶樞紐——綠色空間為底色、功能組團為單元、綠道體系為脈絡、公園街區為場景,為世界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產業與城市的結合,在起步區的規劃中格外明顯。在雲溪帶,重點布局商展體驗、生態遊憩等功能;在凌雲灣,則承載商務服務、航空金融等功能,加之發展臨空購物、科創商貿的雲商谷以及聚焦會展的商展廊,「一帶一灣一谷一廊」均與公園城市理念完美融合。有規劃、有目標,在「一年強基礎、三年出形象、五年見成效」的總體要求之下,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的美麗畫卷正按規劃藍圖緩緩展開。文/楊棄非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站在城市「流量入口」C位 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打造全國高端商務...
    其中2020年5月,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躍居全球機場起降架次首位,5月起降架次2.53萬架次,旅客吞吐量達到294.38萬人次,位居全球第一,成為全球最繁忙的機場。 就在離「全球最繁忙的機場」5分鐘車程的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也在2020年迎來了繁忙時刻——包括空港·雲、國際會議中心、空港體育公園等多個項目全力建設推進中,年內這些項目要麼完工投運,要麼取得階段性進展。
  • 「花香引蝶至 蝶來花更香」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投資環境推介活動在...
    人民網成都11月18日電 16日上午,由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雙流國際空港產業促進中心承辦的「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投資環境推介」活動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成都市雙流國際空港產業促進中心圍繞「高質量建設成都國際空港商圈,打造國內一流空港商務區」做主題推介。吸引了當地100餘家企業前來參加。
  • 成都雙流:臨空經濟示範區 國際一流空港城
    到本世紀中葉▼  全面建成現代化、可持續發展的國際一流空港城市。行優勢,為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多作貢獻?因此,確立雙流城市定位,關鍵要緊扣增強成都「五中心一樞紐」支撐功能,著力在發揮「空港」優勢上謀篇布局。  在城市規劃中,雙流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堅持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理念,聚焦「中優」、融入「南拓」,規劃建設「臨空經濟示範區、國際一流空港城」,努力為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作出雙流貢獻。
  • 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
    時隔兩年後,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對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出重大戰略部署,明確要求支持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近年來,成都堅定把公園城市作為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城市發展的高級形態,持續推進城市營城理念、發展方式、建管模式變革,科學組織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堅定推動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公園城市形態初步呈現。從「公園城市」到「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成都在探索現代化城市建設上迎來了新篇章。
  • 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建設:新上線6個項目
    隨後,依託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成都高新區託管簡陽12個鄉鎮,建設天府國際空港新城,要使之成為成都東部新區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戰略支撐。3年羽翼漸豐的過程,是如何走過的?如今以網絡推介方式站上舞臺中央的空港新城,又呈現出了什麼樣的面貌?
  • 成都將添兩大觀景臺:城市之眼觀山望城 交子公園暢遊騎行
    在丹景臺,可俯瞰東進區域,三岔湖、空港新城、天府國際機場等盡收眼底  初秋的龍泉山層巒疊嶂,山林間的綠色漸漸變深,站在丹景山觀景平臺上,三岔湖在太陽的照耀下猶如調色板鑲嵌在大地上。「城市之眼」雛形初現,俯瞰觀景臺,金沙文化太陽神鳥展翅欲飛,在這裡可俯瞰東進區域,三岔湖、空港新城、天府國際機場等盡收眼底,未來這裡將成為成都最好的觀景臺。據了解,目前丹景臺景區核心區已基本建成,但部分收尾工作還未完工。  丹景臺景區核心區位於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南段示範區的啟動區內,地處高新區(空港新城)和簡陽市交界區域,涉及高新區(空港新城)丹景鄉與簡陽市武廟鄉,總面積約955畝。
  • 關於支持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的意見
    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立生態系統價值核算體系和公園城市評價標準,積極爭創綠色技術創新綜合示範區和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深化公園綠地管理體制改革,探索生態產品供給與建設用地指標增減掛鈎、生態資產帳戶異地增減平衡。探索建立碳普惠機制,推進國家低碳城市試點。支持爭取國家生態綜合補償試點,創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 「東進」兩年空港答卷:新城成勢 「第二主戰場」崛起
    2019年3月2日,三岔湖與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右側為馬鞍山觀景臺 攝影記者 張直兩年前,成都開啟「東進」戰略,城市格局迎來「千年之變」。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順勢而成。生態與城市共融 規劃體系全面形成站在三岔湖馬鞍山觀景臺,空港新城的自然風光盡收眼底,三岔湖水波光粼粼,龍泉山脈蒼翠綿延……「山、水、港(天府國際機場)都是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的核心資源。」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空港新城在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公園城市」的理念,以自然生態本底為依託,實現山、水、城相融共生。
  • 國際合作教育園區暨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天府校區項目在成都天府國際...
    本次啟動項目總投資109.4億元,包括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天府校區、國際合作教育園A區三岔TOD、國際合作教育園B區配套項目。  據了解,國際合作教育園區位於空港新城絳溪南組團,總面積15.8平方公裡,分為A、B兩個園區。園區定位為高素質應用與創新人才的培養基地及臨空國際合作教育試驗區,將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等教育園區、國家級臨空科技創新示範區、開放共享城綠相融的公園城市樣板區。
  • 「一港三心四組團」 成都雙流構建公園城市新格局
    湖濱中心商務區將聚集五大核心產業及上下遊總部集群,搭配三大中心配套服務,打造產城湖協調發展的平臺。學研創綜合產業區則將科研教育總部、產業辦公、創意園區與生態公園、創意公園自然交融,並結合豐富的城市生活配套,打造樂活之城。生態辦公區將圍繞公興湖溼地湖泊,將生態辦公、城市生活配套和優質生活住宅區合理分布,實現產城融合、景城融合。」設計專家說。
  • 成都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讓生活更美好
    自此,成都成為公園城市的「首提地」。一年多來,成都緊扣「公園城市」理念,探索構建和發展「公園城市」理論體系,高質量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當前,成都公園城市建設正全面展開,一幅美麗成都公園城市畫卷正徐徐鋪開。  最近,成都公園城市建設有哪些進展?又有哪些新變化?一起去看看。
  • 原來你是這樣的東部新區|空港新城|簡州新城|淮州新城
    源源不斷的投資熱情,只爭朝夕的開工復產……隨著復工復產拉開序幕,我市東部新區的建設也緊鑼密鼓地吹響了項目招引建設的「集結號」,未來的東部新區是什麼樣的?城市的東邊將如何成勢推動高質量發展?快來看看!圖據成都日報錦觀。
  • 成都高新區加速建設交子公園金融商務區
    據成都高新區消息,成都高新交子金融科技高峰論壇暨2020CGMA100北亞管理會計領袖峰會日前在成都中海國際大廈舉辦。本次峰會採用線上結合線下的形式,邀請國內外金融科技行業、管理會計學術和研究機構的各界人士發表演講。
  • 中國(重慶)航空小鎮落地聯袂中央公園共築臨空商務區高端居住...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9月29日13時訊 2015年12月,渝北區發改委批准「工職院以北片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更名為航空小鎮)立項,由重慶空港工業園區管委會負責組織實施。如今,位於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的重慶航空小鎮崛立,正在建設成為重慶增輝添彩的閃亮地標。
  • 【成都「十三五」答卷(二)】公園城市示範區 讓城市自然有序生長
    圍繞服務「人」、建好「城」、美化「境」、拓展「業」等方面,積極探索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成果和實踐經驗。 公園城市為成都涵養了生活美學、刷新了城市品牌,讓城市自然有序生長。而成都,也為公園城市注入了豐富內涵。
  • 打造高鐵樞紐商務區 成都東客站加速優質產業集聚
    隨後,成都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做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決定,讓擁有成都最大鐵路站——成都東客站的成都市成華區,在成都乃至四川戰略格局中的位置愈發凸顯。同時,成都東客站也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2017年,成都東客站樞紐經濟集聚區(以下簡稱東客站集聚區)被列入成都市66個產業功能區之一,旨在以功能複合、產城融合、和諧宜居的TOD發展模式,打造中西部一流高鐵樞紐商務區。
  • 成都七中新校區年內開建!地點在→
    他表示,在成渝合作的橋頭堡——成都東部新區,成都七中已經與成都東部新區管委會籤署協議,共同建設成都七中東部學校,預計今年內就將動工建設,力爭在3-6年內建設成為全省、6-10年建設成為全國有示範和影響力的優質名校,建成後將極大提升成都東部新區公共服務能力和聚人成勢的能級水平,助力成都東部新區建設凸顯公園城市特色、承載高品質生活的「未來之城」。
  • 運用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打造公園城市示範區
    隨著2021年成都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腳步的臨近,大運會場館的建設進度不斷推進,而天府奧體公園的建設也絲毫沒有停歇,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 合肥空港示範區將新建一座鳳凰湖公園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合肥空港示範區鳳凰湖公園啟動招標。本次規劃設計的鳳凰湖公園位於空港示範區瓦東乾渠風光帶中段,北接團肥路、西接中川路、東臨河東路、南至瓦東乾渠堤頂路,規劃用地總面積約29.7萬平方米,其中水體面積11.3萬平方米。
  • 成都高新區「東進」兩周年 規劃空港新城版「中央公園」
    4月1日,成都高新區迎來託管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涉及的簡陽12個鄉鎮兩周年。兩年來,為加快構建城市基礎承載力,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共開工重點建設項目53個,總投資816億元。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空港新城在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公園城市」的理念,以自然生態本底為依託,展現「山環水繞、錯落有致、大開大合、城園交融」的城市總體風貌,實現山、水、城相融共生,建設世界公園城市典範。記者注意到,在天府國際空港新城今年的重點項目建設名單中,專門列出了絳溪河公園、匯流公園、城市中心公園等公園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