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長都忙著工作,沒有時間帶寶寶,所以帶寶寶的任務就給了老人們。老人們對於帶娃也是很不同看法,有的認為自己這好不容易休息了,還要帶小傢伙。有的老人對於帶娃很開心,自己是一刻也不想閒下來。不論什麼老人,到最後還是抗拒不了寶寶,幫著家長帶。
老人帶娃呆久了,祖孫之間感情特別深厚,很多人會發現,寶寶越來越跟老人像了,行為都跟老人一樣的了。走路姿勢、踹手等。
有網友在網上曬出了自家寶寶跟著奶奶去公園溜達,引起網友注意的是寶寶傳手揣著,插入另一隻手的袖子裡面,靠在椅子背上。察覺到有人拍自己以後,小女孩頭側過來了點,瞥了一眼拍攝的人,眼神就像是家長看著自己的眼神,好像在告訴人別再拍我了,我很不喜歡被拍。網友表示「神的真傳」,「就是奶奶看人的那種眼神」,「一看就是奶奶帶出來的娃」。
家長們會發現寶寶跟著老人的時間越久,學習到老人「老氣」行為也就更多,寶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
寶寶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對於寶寶來說,幼兒時期就是整個模仿時期,這個時期他們的行為都是模仿大人的,所以越是帶寶寶最多的人,寶寶學習的越多。
寶寶跟著老人在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模仿到老人的行為也就更多了。在無意之中學習到老人的動作神態,所以才會有老氣行為。
家長發現寶寶有這樣的行為不要覺得很好笑,這些行為並不是好的,要及時讓寶寶改正,寶寶的老氣行為家長要及時制止
1、 不利於寶寶身體發展
老人由於年紀原因,走路、活動的時候會彎腰,還有的老人坐的時候是盤腿坐的,這些只是如果被寶寶模仿了,寶寶在日常就會有這樣的姿勢。寶寶處於身體發育階段,這個階段有這些姿勢儀態會不好看,很容易出現駝背的情況。
2、 寶寶衛生習慣等不好
很多老人由於生活的時代不一樣,對於衛生沒有那麼看重,讓他們帶出來的寶寶可能就沒有衛生意識,不會收拾打扮自己。
還有的老人不知道謙讓,對外比較強勢,寶寶如果學習到這樣的行為,會被人看作是粗魯沒有禮貌的行為。家長讓老人幫自己帶娃不要以為吃飽睡夠好了,幼兒階段對寶寶至關重要。
1、 以身作則
家長發現寶寶出現了不好的老氣行為,要想想為什麼會這樣,及時指出,告訴寶寶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在日常有這樣行為出現的地方,家長要注意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寶寶什麼才是對的,寶寶才不會盲目模仿。
2、 引導教育為主
發現寶寶有類似的模仿行為,要告訴寶寶這些行為為什麼不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這樣的行為有什麼不好的。讓寶寶知道為什麼不可以模仿,寶寶的模仿一開始都是無意識的,是看到別人的行為才決定要不要繼續模仿,所以家長要多引導寶寶。
寶寶強大的模仿力是他們學習行為的關鍵,家長要利用好這個優點讓寶寶有更好的教育,不浪費寶寶的模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