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磺胺類藥物過敏的原因找到了,竟是這個基因的緣故

2020-12-20 騰訊網

磺胺類藥物是我們臨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價格低廉,藥效也好,副作用也少。我們常用的磺胺類藥物,就是複方新諾明。

複方新諾明是磺胺甲惡唑(Sulfamethoxazole ,SMZ)與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MP)的複方製劑,對大部分常見的致病菌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複方新諾明具有抗菌譜廣、臨床常用於治療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和傷寒、細菌性痢疾等。

複方新諾明的價格也很便宜,一片複方新諾明的價格在0.1元左右,一般一個療程的用藥,不到10元錢就可以搞定。

一般人使用複方新諾明,不良反應也少,因此稱得上是好藥。

然而,在有些人身上,複方新諾明會出現極少見的嚴重過敏反應。

常見的嚴重過敏反應有:史提芬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簡寫SJS,又譯史蒂芬斯-強森症候群)、毒性表皮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TEN)。伴隨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加不全身症狀的藥物反應(Drug reaction with eosinophilia and systemic symptoms ,DRESS)。

複方新諾明過敏導致的全身性紅疹。

複方新諾明過敏導致的大範圍的皮膚破損

患者出現過敏反應後,臨床表現則包括全身性產生紅疹與水泡,到大範圍的皮膚破損和黏膜潰瘍,也可能並發肝腎功能或多器官衰竭而導致死亡,死亡率高達30%;有些幸運存活的患者,也可能會有眼睛視力受損的永久後遺症。

曾經有人,因為青春痘而吃複方新諾明,導致嚴重過敏,最後因為肝臟衰竭而死亡。

到底誰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以前,在用藥前,我們並不知道。因此,很多情況下,我們不敢給病人用這種價廉物美的磺胺類藥物。

如果能夠事先知道,哪些人對磺胺類藥物會過敏,哪些人不會過敏,我們就可以避免磺胺類藥物的嚴重不良反應,很好地利用這些價廉物美的磺胺類藥物了。

醫學界一直在探究,什麼樣的人,會對磺胺類藥物有嚴重過敏反應呢?

最近,這個難題被林口長庚醫院的研究團隊攻克。

附上研究論文的前兩頁,方便專業人士查閱。

上面是林口長庚醫院的研究團隊發表於2020年9月《過敏與臨床免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的研究論文的前兩頁內容。

長庚醫院研究團隊,歷時五年的研究,確認了磺胺藥物導致人體過敏的原因,在於患者特殊基因型(HLA-B*13:01及相關基因型),帶有此特殊基因型的人使用磺胺類藥物後,就可能產生嚴重藥物過敏,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5倍。

這個研究,使我們可以預先知道,什麼人可能會對磺胺類藥物嚴重過敏。

我們可以在病人服藥前進行用藥前基因檢測和疾病早篩,預防嚴重藥物過敏的發生。

因此這項成果,就可以開發出基因診斷的探針,應用於磺胺類藥物用藥前的基因篩檢。如果病人帶有危險基因型,就不要給他使用磺胺抗生素了。

即使目前還沒有開發出基因診斷的工具,這個研究成果,也可以指導我們臨床醫生的安全用藥。那就是:如果我們指導了患者直系親屬出現過嚴重的磺胺類藥物過敏,那麼我們就不要給他使用磺胺類藥物了。

在我們的臨床實踐中,尋找價格低廉,藥效確切,用藥安全的藥物,一直是醫學界的終極追求目標。

林口長庚醫院的這一研究成果,為磺胺類這一價格低廉和藥效確切的古老藥物,增加了一項用藥安全的保障,因此,其意義還挺大的。

相關焦點

  • 中醫談藥物過敏和基因的關係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身邊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同一種藥物,有的人吃了安然無恙可以治病,有的人使用則會發生嚴重的過敏,甚至會危及生命。為什麼同一種藥物,不同的人使用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呢?下面中醫給大家細談一下不同藥物之間的過敏作用。
  • 4類抗過敏藥物治療四突出
    然而,由於抗過敏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使用不當,不僅起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有時甚至還會對機體造成嚴重危害,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使用這類藥物更應慎重。   有一些人,吸入、食入或接觸某些物質(抗原物質),如塵蟎、花粉、動物皮毛、油漆、寄生蟲、蝦、蟹以及藥物像青黴素類、磺胺類等,會引起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紊亂,即過敏反應,也稱為變態反應。
  • 「藥物不耐受」和「藥物過敏」一樣嗎?3分鐘教你分清楚!
    我們多多少少都有聽說或者經歷過這樣的情況:「我不能吃XX藥,我過敏,每次一吃就會胃疼/頭疼/拉肚子…」藥物不耐受是個很廣的概念,原因也有很多種。大部分不耐受的原因是由於藥品自身引起的副作用,而這一反應不涉及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也就是說,你的免疫細胞們如果不是在睡大覺就是可能四個細胞湊一桌鬥地主呢,總之,沒在參與這事兒。
  • 抗過敏藥物也會引起過敏嗎?
    > 導致過敏的原因有外因和內因兩種: 1.外因 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叫做過敏原,是造成過敏的罪魁禍首。常見的過敏原有食物(小麥、花生、大豆、堅果、牛奶、雞蛋、魚和甲殼類動物等)、吸入物(花粉、蟎等)、微生物(黴菌、細菌等)以及昆蟲毒素、藥物(如青黴素、磺胺等)、異種血清和物理因素等。
  • 藥物過敏應該怎麼辦?
    藥疹是一種表現在皮膚的藥物不良反應。◆藥疹通常是由對藥物的過敏反應引起的。◆典型症狀包括皮膚發紅、脫屑、蕁麻疹,以及其它如流鼻涕和流淚。#大多數藥疹都是對藥物的過敏反應。其它藥物造成的非變態反應性皮疹還見於Stevens-Johnson症候群、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結節性紅斑等。有些藥物使皮膚對日光特別敏感(光過敏),這些藥物包括抗抑鬱藥、四環素、磺胺類抗生素、氯黴素和某些人工甜味劑。服藥時不會出現皮疹,一旦暴露於日光之下,皮膚就會出現潮紅、瘙癢,或灰藍色的色素沉著斑。
  • 清華大學 劉翔教授團隊 再生水補水對潮白河磺胺類抗生素和磺胺類抗性基因的傳播及相關關係的影響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100083, China關鍵詞:Sulfonamide residues, Sulfonamide resistance genes, Reclaimed water recharge, Surface water, Classone integronsSMX(磺胺甲惡唑
  • FESE:清華大學 劉翔教授團隊 再生水補水對潮白河磺胺類抗生素和磺胺類抗性基因的傳播及相關關係的影響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100083, China關鍵詞:Sulfonamide residues, Sulfonamide resistance genes, Reclaimed water recharge, Surface water, Classone integronsSMX(磺胺甲惡唑
  • 【科學闢謠】抗過敏藥物也會引起過敏嗎?
    圖蟲創意體質和過敏原 都可能導致過敏導致過敏的原因有外因和內因兩種:1.外因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叫做過敏原常見的過敏原有食物(小麥、花生、大豆、堅果、牛奶、雞蛋、魚和甲殼類動物等)、吸入物(花粉、蟎等)、微生物(黴菌、細菌等)以及昆蟲毒素、藥物(如青黴素、磺胺等)、異種血清和物理因素等。
  • 醋唑磺胺 Acetazolamide
    【分類】低效利尿藥  【別名】醋氮醯胺;醋唑磺胺;代馬克司,乙醯唑胺,丹木斯,代冒克斯,醋氮醯胺  【外文名】Acetazolamide,Acetamide,Albox,Diluran,Diurramide,DIAMOX,Edemox  【適應症】用於心臟性水腫,但對腎臟性及肝性水腫無效。
  • 寶寶皮膚過敏、藥物過敏、食物過敏該怎麼辦?對症下藥才是關鍵
    許多寶寶到了一定階段的時候都會出現過敏的現象,比如皮膚發紅長痘痘、喝奶過敏、吃某種輔食過敏、用某種尿布過敏等等。那麼過敏是什麼呢?其實是指身體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的過分反應,或者說是一種自我毀滅反應。而很多的寶寶在小的時候,由於自身的免疫力較弱,所以會很容易出現過敏的現象,而過敏又可分為皮膚過敏、藥物過敏、食物過敏,那麼這些過敏都是因為什麼而引起的呢?在寶寶出現過敏情況時,家長又該怎麼做呢?
  • 警惕三類抗菌藥不良反應 磺胺類或引起肝毒性
    磺胺類藥  ——造血系統損害+肝毒性  該類藥引起的過敏反應多見,可致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及再生障礙性貧血,還可致肝臟損害,引起黃疸、肝功能減退,嚴重者發生肝壞死,用藥期間定期檢查周圍血象變化和肝功能,多飲水,保持充分尿量,以防結晶尿的發生
  • 10類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大全
    抗菌藥物,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目前,抗菌藥物幾百種,使用過程中至少要記住以下常見的或嚴重的不良反應。 一、青黴素類 1.過敏反應:可發生過敏性休克(Ⅰ型變態反應)和血清病型反應(Ⅲ型變態反應)。其它過敏反應尚有溶血性貧血(Ⅱ型變態反應)、藥疹、接觸性皮炎、間質性腎炎、哮喘發作等。
  • 嘉興一男孩嘔吐休克 竟是因為媽媽餵他吃了這個
    一問原因,竟是糊塗媽…小宇怎麼會突然嘔吐,甚至休克呢?楊醫生在診斷過程中就發現,小宇的嘔吐、頭暈、胸悶、起皮疹這些症狀,都是藥物過敏的表現。為了更好的對症下藥,楊醫生向小宇媽媽沈女士(化名)詢問孩子在嘔吐前是不是吃了什麼藥,沈女士十分懊惱地說:「吃過!吃過阿莫西林!我以為這次不會過敏的,誰知道……」這次?難道以前過敏過?
  • 男子高燒成無皮人 這些藥物容易過敏千萬謹慎
    這種過敏真是太可怕了,如果人的皮膚沒有了,那將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張先生是因為抗生素過敏引起的,其實很多的藥物都可能導致過敏,而且,很多藥物的過敏症狀非常嚴重,甚至會導致死亡,那我們來看一下那些藥物容易發生過敏?
  • 抗生素抗過敏藥易引起藥物熱 使用應遵醫囑
    核心提示:抗生素引起的藥物熱最為常見,在門診中尤其明顯。相關的文獻報導中,幾乎所有類型的抗生素都有較高的藥物熱發生率,如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氨基糖苷類、克林黴素、喹諾酮類、磺胺類等,其中又以青黴素、阿莫西林等青黴素類和頭孢菌素類較為常見。
  • 藥物過敏 6 大症狀!醫師:頭暈想吐不一定是藥物過敏
    皮膚科醫師表示,過去臨床經驗發現,不少民眾常將藥物不良反應與藥物不耐症全部視為是藥物過敏,以致民眾依醫囑指示吃藥後,有腸胃不適、頭暈或頭痛等反應發生時,就誤以為是對這類藥品會產生藥物過敏,但其實可能是藥物不良反應或藥物不耐症。
  • 9大類抗生素的功效與代表藥物
    代表藥物: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妥布黴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喹諾酮類是主要作用於革蘭陰性菌的抗菌藥物,對革蘭陽性菌的作用較弱(某些品種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好的抗菌作用)。按發明先後及其抗菌性能的不同,喹諾酮類分為一、二、三、四代。
  • 孩子過敏怎麼辦?從這些原因裡找答案
    在和寶爸寶媽們交流的過程中,常常聽到許多關於過敏原因的疑惑。「為什麼小寶寶也會有過敏性鼻炎?」「為什麼孩子在北方就好好的,到南方就開始過敏了?」「為什麼有的孩子只是在季節變化的時候才發病,我家孩子卻一直消停不下來?」
  • 十大類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匯總!|頭孢菌素|雙硫侖樣|氯黴素|-健康界
    抗菌藥物,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目前,抗菌藥物幾百種,使用過程中至少要記住以下常見的或嚴重的不良反應。
  • 一文了解:9大類抗生素的功效與代表藥物
    殺菌特點: 1、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在臨床上可用於治療:軍團菌病;鏈球菌感染;衣原體、支原體感染;棒狀桿菌感染。 2、用於對青黴素過敏的葡萄球菌﹑鏈球菌或肺炎球菌感染患者。 3、可作為治療隱孢子蟲病及弓形體病的選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