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類藥物是我們臨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價格低廉,藥效也好,副作用也少。我們常用的磺胺類藥物,就是複方新諾明。
複方新諾明是磺胺甲惡唑(Sulfamethoxazole ,SMZ)與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MP)的複方製劑,對大部分常見的致病菌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複方新諾明具有抗菌譜廣、臨床常用於治療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和傷寒、細菌性痢疾等。
複方新諾明的價格也很便宜,一片複方新諾明的價格在0.1元左右,一般一個療程的用藥,不到10元錢就可以搞定。
一般人使用複方新諾明,不良反應也少,因此稱得上是好藥。
然而,在有些人身上,複方新諾明會出現極少見的嚴重過敏反應。
常見的嚴重過敏反應有:史提芬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簡寫SJS,又譯史蒂芬斯-強森症候群)、毒性表皮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TEN)。伴隨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加不全身症狀的藥物反應(Drug reaction with eosinophilia and systemic symptoms ,DRESS)。
複方新諾明過敏導致的全身性紅疹。
複方新諾明過敏導致的大範圍的皮膚破損
患者出現過敏反應後,臨床表現則包括全身性產生紅疹與水泡,到大範圍的皮膚破損和黏膜潰瘍,也可能並發肝腎功能或多器官衰竭而導致死亡,死亡率高達30%;有些幸運存活的患者,也可能會有眼睛視力受損的永久後遺症。
曾經有人,因為青春痘而吃複方新諾明,導致嚴重過敏,最後因為肝臟衰竭而死亡。
到底誰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以前,在用藥前,我們並不知道。因此,很多情況下,我們不敢給病人用這種價廉物美的磺胺類藥物。
如果能夠事先知道,哪些人對磺胺類藥物會過敏,哪些人不會過敏,我們就可以避免磺胺類藥物的嚴重不良反應,很好地利用這些價廉物美的磺胺類藥物了。
醫學界一直在探究,什麼樣的人,會對磺胺類藥物有嚴重過敏反應呢?
最近,這個難題被林口長庚醫院的研究團隊攻克。
附上研究論文的前兩頁,方便專業人士查閱。
上面是林口長庚醫院的研究團隊發表於2020年9月《過敏與臨床免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的研究論文的前兩頁內容。
長庚醫院研究團隊,歷時五年的研究,確認了磺胺藥物導致人體過敏的原因,在於患者特殊基因型(HLA-B*13:01及相關基因型),帶有此特殊基因型的人使用磺胺類藥物後,就可能產生嚴重藥物過敏,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5倍。
這個研究,使我們可以預先知道,什麼人可能會對磺胺類藥物嚴重過敏。
我們可以在病人服藥前進行用藥前基因檢測和疾病早篩,預防嚴重藥物過敏的發生。
因此這項成果,就可以開發出基因診斷的探針,應用於磺胺類藥物用藥前的基因篩檢。如果病人帶有危險基因型,就不要給他使用磺胺抗生素了。
即使目前還沒有開發出基因診斷的工具,這個研究成果,也可以指導我們臨床醫生的安全用藥。那就是:如果我們指導了患者直系親屬出現過嚴重的磺胺類藥物過敏,那麼我們就不要給他使用磺胺類藥物了。
在我們的臨床實踐中,尋找價格低廉,藥效確切,用藥安全的藥物,一直是醫學界的終極追求目標。
林口長庚醫院的這一研究成果,為磺胺類這一價格低廉和藥效確切的古老藥物,增加了一項用藥安全的保障,因此,其意義還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