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母乳餵養無論對嬰兒還是寶媽來說都是好處多多。母乳餵養是指用母親的乳汁餵養嬰兒的方式。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母乳餵養對健康有益,用母乳餵養的嬰兒發展更為健康,效果包括減少嬰兒猝死症的發生、減少兒童期肥胖、增強免疫力、提升智力、減少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機率等等。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在嬰兒出生的頭一個小時裡就開始母乳餵養。出生後最初6個月建議的餵養嬰兒方式是純母乳餵養,接著以持續母乳餵養並添加適當的補充食品的方式進行餵養,直至2歲或更長。
但新手媽媽在月子期間母乳餵養常常會碰到一個棘手問題,寶寶是按時餵養好還是按需餵養好?
按時餵養
就是固定一個時段餵養,比如間隔2—3個小時,一次要餵飽,中間即使寶寶哭鬧也不餵奶。
按需餵養
顧名思義,就是完全按照寶寶的需求哺乳餵養,說白了,就是只要寶寶餓了就喂。
對大部分新手媽媽媽來說,在月子裡,寶媽一方面要忍受產後恢復的種種不適,一方面還要母乳餵養。有的寶媽覺得一天24個小時有12個小時是在餵奶中度過的,這個小人兒,幾乎是隔半個小時就從睡夢中醒來,吃不了幾分鐘就又睡過去了,按需餵養媽媽那個辛苦啊!
那麼,母乳餵養到底是按時還是按需!其實是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來決定。
如果寶寶沒吃飽奶睡著了,沒過多久就餓醒了,再喂,如此循環,寶媽太累,寶寶也睡不好覺。
對於新生兒而言,一次哺乳的有效時間,是10-15分鐘,也就是說,寶寶吸10分鐘以上才差不多吃飽,如果時間不到就睡著了。
可新生兒氣力小,吮乳時很容易吃著吃著就睡著了,實際上很有可能還沒吃飽。這時候,寶媽要搓搓寶寶的小耳朵,或者敲敲寶寶的腳心,或者換一測喂。
如果母乳餵養頻繁到半個小時餵一次,肯定是哪裡出問題了。這種寶寶常常被稱作「零食鬼」,不能讓寶寶養成這種壞習慣。
月子裡的寶媽不要寶寶一哭鬧就抱過來喂。一次有效的哺乳(吃飽)可以維持2-3個小時,按時哺乳就是為了讓寶寶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寶寶哭鬧的原因可能是尿了,拉了,困了或是餓了等等。如何判斷需要經驗,時間長了就能分辨了。
母乳餵養,不管是按需還是按時,都有其科學合理的一面。按需能充分滿足寶寶生理心理的需求,建立起親密的母子關係,但如果按需過了頭就會養成寶寶吃零食的習慣,寶媽很累寶寶也睡不好。所以兩者合理結合是最佳方法。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然語)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