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三代師生,偉大傳承
由於蘇格拉底本人沒有寫任何東西,歷史學家難以決定其學說的確切範圍。通常在人們看來,他基本上可以說是一位倫理學教師,而對抽象哲學毫無興趣。然而柏拉圖的某些篇章卻提出,柏拉圖的抽象理念學說可能基本上源於蘇格拉底。無論如何,有理由確信,蘇格拉底相信有一種確定的普遍有效的知識,人類如果尋找正確的方法就能掌握它。
-
教招考點 |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例題及知識點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2. 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將世界分為現象世界和理念世界,而理念世界才是真實的、永恆的;提出人的靈魂先於肉體存在於理念世界中,「投胎」為人時,暫時失去了對最高理念的認識和記憶,因此,教育目的在於實現個人的「靈魂轉向」。
-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
或者說,你是個柏拉圖主義者還是亞里斯多德主義者呢?思索這些問題之前,你肯定充滿了疑惑。別著急,我們先一起回到公元前300多年的古希臘。在了解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之前,我們要從蘇格拉底說起。蘇格拉底是古希臘最具智慧的思想家之一,可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倫理和政治上,與科學哲學並沒有太大關係。那麼為什麼還要提到蘇格拉底?
-
亞里斯多德與恩師柏拉圖間的論爭
古希臘時期的哲學家們之間盛行著辯論之風,同伴或師生之間為了一個觀點反覆辯論,有時候甚至爭論的面紅耳赤,但是這種爭論並沒有影響他們之間的融洽關係,比如亞里斯多德多次讚美自己的老師柏拉圖,然而,到了追求知識和真理的時,亞里斯多德表現出令人欽佩的勇氣:他不盲從權威和傳統,從不掩飾自己與他人不同的觀點
-
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
希臘三聖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依次是師生關係。柏拉圖曾師從蘇格拉底8年時間,直到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被處死。柏拉圖有一次,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自稱思想「助產婆」的蘇格拉底怎麼會直接告訴柏拉圖答案呢?
-
中國世界古文化:柏拉圖與烏託邦理想,「學園的精英」亞里斯多德
古希臘作為西方哲學的發源地,曾經出現過很多著名的哲學家,最傑出的人物除了蘇格拉底之外,柏拉圖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柏拉圖是蘇格拉底學生中最出色的一個,公元前429年,他出生在雅典的一個貴族家庭。20歲時,柏拉圖成為蘇格拉底的學生,直到蘇格拉底遇害身亡。柏拉圖生活時期的雅典,已經度過了黃金時代,長時間的徵戰使雅典舉國上下變得一片混亂,當時柏拉圖也曾有過從戎的經歷,但雅典最終面臨的仍是慘敗的結局,柏拉圖感到無比的沮喪和失望。蘇格拉底的死給了他很大打擊,從此以後,他離開了希臘,開始出國雲遊,曾先後到過義大利南部,接觸了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思想。
-
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相比誰更厲害
前427年柏拉圖出生於雅典的一個貴族家庭,公元前407年,柏拉圖在雅典跟隨蘇格拉底學習,前398年,蘇格拉底被處死後,柏拉圖對希臘的政治失望,柏拉圖到西西里、義大利、埃及等地遊歷並避難,柏拉圖遊學期間,不斷尋求知識,並寫作了《申辯》、《呂西斯》等作品。
-
哲學史:亞里斯多德拒絕了柏拉圖的一些觀點,並對柏拉圖進行批評
大約在公元前367年,亞里斯多德進入柏拉圖的雅典學園,直留在那裡直到公元前347年柏拉圖逝世。但是,學園的領導權沒有交給亞里斯多德,而是交給了柏拉圖的侄兒和繼承人斯珀西波斯。毫無疑問,這個事件是亞里斯多德決定離開雅典的一個因素。公元前342年,馬其頓的腓利普二世,邀請亞里斯多德做他的13歲兒子、後來的亞歷山大大帝的家庭教師。
-
亞里斯多德沒有超越柏拉圖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哲學中善的理念》中,其分析的意圖在於確定二者之間共同的善。伽達默爾以自己對柏拉圖的理解來解釋亞里斯多德對柏拉圖善的理念的批判並沒有超出柏拉圖哲學的範圍,並且這種批判恰恰說明了兩者哲學之間的連續性和一致性所在。伽達默爾總結了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分歧和共同的善之後,得出如下的結論:就把存在的問題建立在自然的存在者(physei onta)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eidos或數學—理念結構的普遍性上而言,亞里斯多德事實上批判了柏拉圖的學說。
-
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理想國
柏拉圖:西方哲學的奠基人作為蘇格拉底的學生以及史上記載首座高等學府「柏拉圖學園」(Academy)的創始人,柏拉圖(Plato)在哲學史上的廣泛影響無人能及。亞里斯多德逝世後,他的著作在200年左右的時間裡都處於遺失狀態,所幸後來在克裡特(Crete)被重新找回。到了約公元500年的時候,波愛修斯(Boethius)將其翻譯成了拉丁語,使得亞里斯多德的影響力傳遍了敘利亞和伊斯蘭國家,但基督教歐洲因推崇柏拉圖而將其忽視。直到13世紀多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將其思想與基督教調和以後,亞里斯多德才在西歐世界產生影響。
-
柏拉圖為何寫作對話錄?體現蘇格拉底哲學觀念
二、只有柏拉圖自始至終選用對話錄作為寫作體裁 有的人會說,柏拉圖寫作對話錄其實是迫不得已的,他只善於用對話錄這一體裁來寫作。這樣一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古希臘哲學的寫作有不同的文體,我們最熟悉的、也是在現代哲學寫作中最常用的是論文、註疏或者評註。在古希臘,這種文體同樣也比較發達,亞里斯多德就屬此列。
-
高分要背: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的美學觀點有哪些?
位於畫作中央的是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柏拉圖(前427——前347年)和亞里斯多德(前384——322年),他們在討論著什麼;柏拉圖左手持著他的《蒂曼烏斯篇》,右手指向天;亞里斯多德左手持著他的《倫理學》,右掌向下。這樣的手勢反映著他們世界觀和認識論的差別。柏拉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和理性主義者,而亞里斯多德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和經驗主義者。
-
柏拉圖其實終身單身?好友是蘇格拉底的他在書中描述了什麼?
如果要提到這些一輩子未婚的名人那我們一定跑不了柏拉圖。沒錯,就是那個不管你了不了解哲學史,你都一定聽說過那種用精神去戀愛的大哲學家柏拉圖。是不是覺得特別的諷刺,靠戀愛這件事情出了名,結果自己還單身一輩子。其實我要告訴給大家說,柏拉圖真正出名的地方,並不是因為他的那個什麼什麼戀愛方式。其實他是一個哲學家,而且他的觀點深刻地影響了西方的政治哲學。
-
柏拉圖式的愛情如何解釋愛情與婚姻,蘇格拉底這個比喻令人信服!
很多人嚮往柏拉圖式的愛情,就像年少無知的我們活在自己的理想國裡面,實際上柏拉圖的世界也是一個理想國。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出生於雅典一個名門貴族家庭,他早年追隨蘇格拉底,潛心學習老師的學說。奇怪的是蘇格拉底從不著書寫作,他只從事口頭說教,作為學生的柏拉圖,便有心地將老師的言行一字一句記錄下來,並把他的觀點加以系統化。後來,蘇格拉底因反對雅典民主制,攻擊民主派領袖,而被雅典民主政府判處死刑。老師的死也使這位忠心耿耿的學生大禍臨頭,於是柏拉圖逃離了雅典,前往西西里島,他試圖在那裡實現師生倆的意願:建立奴隸主貴族政治。
-
教育學考點之蘇格拉底與柏拉圖
蘇格拉底與柏拉圖是教育學中比較重要的一個人物,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對於其觀點的內容往往會通過觀點反選、地位反選和多選題等形式來進行考查,需要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對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觀點加以理解和區分。蘇格拉底與柏拉圖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
為什麼蘇格拉底的學生中柏拉圖最為有名?
蘇格拉底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給學生們上課,第一堂課就給大家布置了作業:每人每天甩胳膊300次,堅持一年。大家聽了都覺得很奇怪,但既然是老師的要求必然有深意。兩個月、三個月,有學生想可能老師當時就是隨口一說,又有一部分人放棄了……一年之後,學生中能夠堅持下來而且一天都沒有間斷的人只剩下了一個,他就是柏拉圖。每天甩胳膊300次不僅僅會讓你的身體更加健康,更重要的是它鍛鍊了你自律的品格。偉大的人、成功的人,不是天生就強大,而是他們天生就要強!
-
西方哲學:蘇格拉底到柏拉圖,古希臘時期對「普遍法則」的尋求
蘇格拉底也在這一時期誕生且名聲大造。他尋求事物的普遍定義,特別著重反對相對主義。在他的觀念中,事物的真理只有一個,但是不是絕對的一個,而是能夠隨著事物發展的時間地點為轉移變化的具有多種的見解。而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蘇格拉底、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被後人稱為「古希臘三賢」是後世的人們廣泛認同的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
走進柏拉圖:了解「柏拉圖式」
古希臘有三賢,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柏拉圖作為蘇格拉底的弟子,亞里斯多德的老師,某種程度上他在希臘三賢之中扮演者一個承上啟下的角色,當我們追溯古希臘的文化時,柏拉圖註定是一個無法不提及的重要性人物,縱觀柏拉圖的一生,他不僅與哲學有關,也和戀愛有關聯。譬如現在人們經常提及的「柏拉圖式戀愛」,那麼這位偉大的哲學家,他的愛情觀是怎樣的呢?
-
教招教資教育學考點之亞里斯多德
西方教育思想萌芽階段-亞里斯多德亞里斯多德 相關知識點1.地位: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學園的精英。2.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蘇格拉底的學生是柏拉圖,他開創了柏拉圖學園。2.柏拉圖的學生是亞里斯多德,他開創了呂克昂學園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在古希臘時期並稱「希臘三賢」,是二代師生關係。
-
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起源
這門新科學的誕生其實在蘇格拉底發瘋似的堅持定義、柏拉圖不間斷地推敲概念時已經初露端倪。亞里斯多德的短篇論述《定義》就說明了他是如何從這些源泉得到啟發的。伏爾泰曾說過:「如果你想要與我交談,那麼請先給你的用語下個定義。」如果爭論者都能做到先對自己的用語下定義,那麼會有多少場冗長的辯論能被壓縮成短小的篇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