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史:亞里斯多德拒絕了柏拉圖的一些觀點,並對柏拉圖進行批評

2020-12-13 百家號

歷史文化愛好者:雁南飛獎講歷史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哲學點亮智慧的燈塔,照亮人生的幸福之路。我們並沒有自己認為的那樣智慧,破山中賊,破心中賊難,歷史的一些哲學思考的光輝,仍然是我們脫離蒙昧的最大憑籍,願我們能保持嚴謹和開放,跟著小編一起來重溫歷史的精彩。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亞里斯多德的哲學史,希望我們能從中找到自己的答案,從而超越虛無與喧囂,安頓我們的心靈。

由於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希臘思想達到了其頂峰。他的著作,帶給邏輯學、心理學、自然史、物理學、形上學和倫理學的研究以新的深度與深刻性。亞里斯多德是馬其頓國王的御醫尼科馬庫斯的兒子。大約在公元前367年,亞里斯多德進入柏拉圖的雅典學園,直留在那裡直到公元前347年柏拉圖逝世。但是,學園的領導權沒有交給亞里斯多德,而是交給了柏拉圖的侄兒和繼承人斯珀西波斯。毫無疑問,這個事件是亞里斯多德決定離開雅典的一個因素。公元前342年,馬其頓的腓利普二世,邀請亞里斯多德做他的13歲兒子、後來的亞歷山大大帝的家庭教師。

亞里斯多德負責亞歷山大的教育,大約持續了3年。公元前335年,亞里斯多德創辦了呂克昂學校,成為柏拉圖學園的競爭對手,吸引了一些後來非常著名的成員。學園強調數學,呂克昂學校注重生物學和科學研究。亞里斯多德努力建立一座重要的圖書館。他在一個帶頂的長廊進行教學。亞里斯多德習慣於在散步中教學,由此產生了逍遙學派一詞,該詞後來被用來指亞里斯多德的跟隨者們。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死去。此時,雅典發生了帶有反對馬其頓人色彩的暴亂。亞里斯多德和他的一些跟隨者一起,逃到了加爾西斯。次年,他死在那裡,享年62歲。

亞里斯多德早期追隨柏拉圖,以對話形式撰寫他的著作。但是,除了後來的著作家保留的幾個片段外,這些對話早已遺失了。流傳下來的著作,實質上都是教科書,它們基於亞里斯多德本人為他的學生準備的筆記或備忘錄。亞里斯多德20世紀的學生們,曾對如下的問題展開過激烈的爭論:在亞里斯多德的思想中,能否辨認出某種發展模式。沃納·耶格爾發現了一個逐漸的發展過程,它以熱情讚揚柏拉圖為開端,以放棄柏拉圖的形上學為結束。不過,某些著作標明的不同的日期,以及對某些關鍵段落的不同解釋,導致他人不同意這種觀點。現在看來很清楚的是,亞里斯多德對柏拉圖的批評是與日俱增的。他最後徹底拒絕了柏拉圖的一些觀點。亞里斯多德本人的哲學,是要竭力明確表達種種關於物理和形上學的實在的更令人滿意而系統的觀點。

在他的著作《論題篇》中,亞里斯多德把知識分為三類:理論的、實用的和創製的,至於某種精確的科目應當適合哪一種分類,雖然亞里斯多德隨時改變他的看法,但是他關於各種科目的分類持續影響了直到現在的思想。理論知識包括邏輯學、形上學和數學。在應用知識中,包括這樣一些科學的科目,它們是出於應用的行為和倫理的目的而被研究。創製的知識包括修辭學和詩學。換言之,它包括我們今天稱為文學的東西。這裡,我們並不想按照亞里斯多德對知識的分類來評價他的思想的全部領域。相反,我們只是注意和我們的中心論題相關的許多思想要點。

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著作,為他後來有關的全部著作奠定了基礎。邏輯學這個術語,源於希臘語詞邏各斯。它的意義包括「理性」、「言說」、「話語」和「言」。在廣義上,邏輯學是研究推理與論證的結構。然而,亞里斯多德為這個科目選擇的命名,與其說是「邏輯學不如說是「分析學」。他把它當作是對知識的各種分支的初步研究,稱其為一種研究工具工具這個術語,後來用來總稱亞里斯多德的各種邏輯學著作,包括他的《範疇篇》《解釋篇》《前分析篇》、《後分析篇》《論題篇》和《辯謬篇》亞里斯多德關於邏輯學著作的思想的核心,是他對三段論的研究。一般說來,人們認為三段論是論證的三個步驟:大前提、小前提以及由這些前提的真理得出的結論。通常引用的例證如下: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是要死的。

亞里斯多德本人把三段論當作邏輯演繹推理方法。他在寬泛的意義上為它下了定義。一個三段論式,是一種論述方法,其中,某些事實被陳述,另一些被陳述的事實之外的事實,將必然從它們的存在前提中引出來。我的意思是,因為某些被陳述的事實便會得出最後的結論,也就是說,為了得出必然的結論,無需再要求任何外部的詞項。什麼因素構成合理的邏輯推理,這個問題在亞里斯多德的有關著作中佔據重要的地位。

在關於科學的結構即《後分析篇》裡,亞里斯多德證明了各門學科的自主性。他否認有適合一切學科的共同的方法論。例如,幾何學這門學科的實證方法,就不能簡單地轉換並應用於另一門如算術的學科。人們無法通過這樣的交叉證明任何東西。這樣做,將會犯我們今天所謂的範疇錯誤。亞里斯多德稱它為「異種嫁接」,亞里斯多德的證明,是對混淆種種範疇之危險的嚴正警告。

小編認為哲學是一種思考方式,是對生活的反思,其實可以從哲學裡面學習到很多東西,只是我們都沒有認真對待,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對未來感到迷茫,因為他們很少反思自己的生活,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垂手可得的時代裡,人們連思考都懶了。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亞里斯多德與恩師柏拉圖間的論爭
    古希臘時期的哲學家們之間盛行著辯論之風,同伴或師生之間為了一個觀點反覆辯論,有時候甚至爭論的面紅耳赤,但是這種爭論並沒有影響他們之間的融洽關係,比如亞里斯多德多次讚美自己的老師柏拉圖,然而,到了追求知識和真理的時,亞里斯多德表現出令人欽佩的勇氣:他不盲從權威和傳統,從不掩飾自己與他人不同的觀點
  • 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理想國
    阿弗烈·諾夫·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曾義正辭嚴地宣稱,對西方哲學特徵最穩妥的描述便是,它不過是對柏拉圖的一系列註腳。沒有哪一個哲學問題是在柏拉圖的文集中找不到相關論述的。因此,要對如此龐大而全面的思想體系進行特徵描述絕非易事。不過,柏拉圖的許多作品都是圍繞其對於理想形式的概念展開的。
  • 高分要背: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的美學觀點有哪些?
    位於畫作中央的是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柏拉圖(前427——前347年)和亞里斯多德(前384——322年),他們在討論著什麼;柏拉圖左手持著他的《蒂曼烏斯篇》,右手指向天;亞里斯多德左手持著他的《倫理學》,右掌向下。這樣的手勢反映著他們世界觀和認識論的差別。柏拉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和理性主義者,而亞里斯多德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和經驗主義者。
  • 亞里斯多德沒有超越柏拉圖
    伽達默爾認為實際上柏拉圖已經進行了類同的自我批判和自我修正,由此得出自己關於兩人分歧的論斷,並作為其哲學釋義學的基本來源。  亞里斯多德對柏拉圖的善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對善的理念的批判,其次在《形上學》最後一卷中論述努斯(nous)這個動力因中也有所批判。
  •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
    因為他是柏拉圖的老師,而柏拉圖又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他們二人正是西方科學哲學的源頭。蘇格拉底似乎不是一個喜歡動筆的哲學家,他生前連一本著作都沒有!還多虧了柏拉圖,他記錄了老師生前的許多故事與對話,並整理成書,命名為《理想國》。在理想的國度中,柏拉圖認為國家應由哲學家治理。而現實中,柏拉圖追求永恆不變的理念,認為這個變化的世界之外,一定存在另一個穩定的、絕對的和永恆的世界。
  • 色諾克拉底:介於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間的哲學家
    不過,有些人卻說,是他的一些學生讓萊斯與他睡在一起。但他的克制力非常強,以致在他的私處周圍留下了多處擊傷和灼傷。」色諾克拉底追隨柏拉圖和斯彪西波認定有一組最高的原理,他稱之為「單一」(Monad)和「二」(Dyad),前者也被標示為「宙斯、奇數和理智」,後者是多樣與無限(apeiria)的原理,類似於斯彪西波的「多」(Plēthos)。
  • 【錯題本】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古希臘教育家蘇格拉底提出了一種教學方法——助產術,也稱問答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自己得出結論。它包括三個步驟:第一步,蘇格拉底諷刺;第二步,定義;第三步,助產術。A 項正確。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對蘇格拉底問答法的理解。
  • 中國世界古文化:柏拉圖與烏託邦理想,「學園的精英」亞里斯多德
    公元前388年,柏拉圖又回到雅典,創辦了自己的學園,繼承和發展了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思想,並在學園的門口掛上「不懂數學者免進」的牌子蘇格拉底在世時,經常和學生一起探討一些問題。他認為雅典衰落最大的禍根就是雅典的民主政體,結果他就成了反對民主制的戰士。柏拉圖的思想和蘇格拉底的十分相似,他將宇宙看做是一切精神的本原,而無規則的、不斷變化的理論是荒謬的。
  •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三代師生,偉大傳承
    然而柏拉圖的某些篇章卻提出,柏拉圖的抽象理念學說可能基本上源於蘇格拉底。無論如何,有理由確信,蘇格拉底相信有一種確定的普遍有效的知識,人類如果尋找正確的方法就能掌握它。這種方法存在於見解的交流與分析、暫時定義的提出與檢驗之中,直至最終從中提取出人人認同的真理實質為止。
  • 教招考點 |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例題及知識點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2. 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將世界分為現象世界和理念世界,而理念世界才是真實的、永恆的;提出人的靈魂先於肉體存在於理念世界中,「投胎」為人時,暫時失去了對最高理念的認識和記憶,因此,教育目的在於實現個人的「靈魂轉向」。
  • 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相比誰更厲害
    前427年柏拉圖出生於雅典的一個貴族家庭,公元前407年,柏拉圖在雅典跟隨蘇格拉底學習,前398年,蘇格拉底被處死後,柏拉圖對希臘的政治失望,柏拉圖到西西里、義大利、埃及等地遊歷並避難,柏拉圖遊學期間,不斷尋求知識,並寫作了《申辯》、《呂西斯》等作品。
  • 坤鵬論:為什麼哲學初學者最好讀柏拉圖的著作?
    特別是,如果想完整地了解西方哲學史,不系統地學習柏拉圖的著作,這個目的最終結果將是半瓶子醋。一、為什麼哲學初學者最好讀柏拉圖的著作?在前面的文章中,坤鵬論曾說到過,最令西方哲學史無比遺憾和振奮的是,幾乎所有內容都或多或少會和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扯上關係。
  • 柏拉圖學帶來的思想競爭多德學派,對「矯正」柏拉圖哲學的作用
    有學者說,柏拉圖主義本來就是一個戰場,各種想要重構柏拉圖學說的理論家各顯身手,爭相掌控思想主導權。而在這種思想競爭中,大家又都面臨如何處理與其他學派思想關係的問題,因此出現了諸如安提庫斯和波希多尼這類思想家。關於安提庫斯的歷史地位,我們知道,他還是首位堅持亞里斯多德學派學說、對"矯正"柏拉圖哲學有重要作用的柏拉圖主義者。
  • 柏拉圖式戀愛?別做夢了!
    範師傅說:千萬別說我想談一場柏拉圖式戀愛,如果你真的知道了什麼是柏拉圖式戀愛,你怕是躲都來不及。柏拉圖式戀愛,起源於古希臘,用於形容脫離了肉慾和情慾的戀愛。看起來很美好對不對?很嚮往有沒有?但是,我要告訴你,這種感情只能存在於男男之間呢?柏拉圖式戀愛的起源要說柏拉圖式戀愛,你就必須先說柏拉圖本人。
  • 柏拉圖和他的理念世界
    今天我們對柏拉圖思想傳統中的若干主要方面進行討論。在這個旅程中,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柏拉圖、古希臘哲學,還有我們自己。既然「作」、「述」難分,我們又如何才能討論柏拉圖原創的哲學或者思想呢?對於這一個問題,我們不妨來請教柏拉圖的弟子亞里斯多德。亞里斯多德在《形上學》中,梳理了古希臘哲學(主要是認識論)的發展路徑,列舉了許多古代哲人的理論。說到柏拉圖的時候,亞里斯多德評價說,柏拉圖雖然大體上追隨了前面這些思想家,但又有自己的特別之處。
  • 走進柏拉圖:了解「柏拉圖式」
    古希臘有三賢,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柏拉圖作為蘇格拉底的弟子,亞里斯多德的老師,某種程度上他在希臘三賢之中扮演者一個承上啟下的角色,當我們追溯古希臘的文化時,柏拉圖註定是一個無法不提及的重要性人物,縱觀柏拉圖的一生,他不僅與哲學有關,也和戀愛有關聯。譬如現在人們經常提及的「柏拉圖式戀愛」,那麼這位偉大的哲學家,他的愛情觀是怎樣的呢?
  • 柏拉圖的數學哲學
    他的數學哲學思想迄今仍影響著當代一些數學家和數學哲學家。現代數學研究對象的抽象性日益提高,使得數學對象的實在性或客觀性成為數學家和數學哲學家關注的問題。本世紀三十年代以後,隨著數學基礎三大學派的爭論漸趨平靜,數學對象的實在性問題成為形式主義與自稱柏拉圖主義論戰的焦點。為追溯現代數學柏拉圖主義的思想淵源,本文就柏拉圖的數學哲學作一探討。柏拉圖數學哲學思想的產生有其深刻的哲學和數學背景。
  • 作為邏輯學家的柏拉圖
    首先,人們會問我們能夠在何種意義上談論柏拉圖的邏輯,在柏拉圖之前有芝諾的辯證法和蘇格拉底的定義、劃分理論,在柏拉圖之後有亞里斯多德的三段論邏輯,而柏拉圖本人的邏輯學說似乎是不清晰的。我們在考察柏拉圖的邏輯學說時,除需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進行細緻的分析,還需要一種超邏輯語境的視野,用歷史的情懷、恢弘的氣度來實現一種分析意義上的「視域融合」。否則,對柏拉圖邏輯思想的考察不是陷入一廂情願的自說自話,就是因對上述諸不確定因素缺乏充分估計,而使得任何向著這一目標努力的企圖早早就被扼殺在萌芽狀態。
  • 柏拉圖其實終身單身?好友是蘇格拉底的他在書中描述了什麼?
    如果要提到這些一輩子未婚的名人那我們一定跑不了柏拉圖。沒錯,就是那個不管你了不了解哲學史,你都一定聽說過那種用精神去戀愛的大哲學家柏拉圖。是不是覺得特別的諷刺,靠戀愛這件事情出了名,結果自己還單身一輩子。其實我要告訴給大家說,柏拉圖真正出名的地方,並不是因為他的那個什麼什麼戀愛方式。其實他是一個哲學家,而且他的觀點深刻地影響了西方的政治哲學。
  • 亞里斯多德是個不知疲倦的論據收集者!
    柏拉圖的《蒂邁歐篇》包含對科學本質的思考,並且書中一位喜劇作家這樣嘲笑學園裡的年青人:「在學院這一高級學校裡,我聽到一些荒謬、奇怪的辯論。他們在討論自然,區分動物的種類、樹木的類別和植物的物種接著又試圖發現南瓜是屬於哪個種屬的。」柏拉圖對分類問題很感興趣;這些問題對亞里斯多德後來進行的生物學分類是有影響的。另外,學園還提供了學習修辭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