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蘇格拉底到柏拉圖,古希臘時期對「普遍法則」的尋求

2020-12-09 華太師

自智者學派的人們出現以來,人們的思想境界和理想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波希戰爭之後,古希臘民族的人們都迎來了他們生活發展的轉折點,對於生活的理解與領悟以及精神方面的生活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開闢一片新的天地。

蘇格拉底也在這一時期誕生且名聲大造。他尋求事物的普遍定義,特別著重反對相對主義。在他的觀念中,事物的真理只有一個,但是不是絕對的一個,而是能夠隨著事物發展的時間地點為轉移變化的具有多種的見解。而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蘇格拉底、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被後人稱為「古希臘三賢」是後世的人們廣泛認同的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一、希波戰爭結束後,古希臘人的壓力得到緩解,科學觀念成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智者開始探尋真理,啟蒙運動興起,各種哲學觀念開始出現

隨著希波戰爭的結束,希臘民族的人們在生活上的壓力得到緩解,在精神上的包袱得到釋放,理智生活和精神生活上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

社會的舞臺上迎來了一股新生力量,科學進入了大眾的視野,衝破了以前種種學派給它設置了牢籠,促進了希臘科學方面的發展。智者們都將自己的目光投向了社會,將自己的思想、發現的東西和學到的東西分享給人們,逐漸的這種分享和指導就變成了他們的職業。

各種學派的人都紛紛奔向政治文化的中心——雅典,向大眾傳輸他們的觀點,並且以此作為他們求取名利和財富的手段。由此一來,科學逐漸成為了政治生活方面中的一個決定性的因素。

民主的政體形成,在人們聽取政治方面的相關事宜,選取執掌人員或官員的時候,特別的注重演講這一個技能。雅典的公民們為了能夠在政治生活方面能夠爭取到一席之地,都不斷的練習自身的公共演講的能力。

智者們巧妙的利用這樣的氛圍和機會,教導人們如何準備,智者學派的人們越發的重視這樣的事情,科學方面的自然追求已經變化成對政治辯論方面的注重。古希臘的科學從此丟掉了純粹的純理論的品格,朝著實踐性走去。

智者們在這條為人們做辯術講師的道路上日益精進,也逐漸的發現了一個問題,每個人都習慣性的以自我為中心,帶著防備的心理去看待別人所提出的意見和見解,那麼在這些之外,無論在哪自身本就正確有是真實的東西是否存在?

這一疑問的提出,迅速的成為了古希臘哲學研究的中心問題。人們在利用民主爭奪權利的道路上的鬥爭愈演愈烈,最終導致雅典人民的霸權政治衰落,各個黨派之間的鬥爭卻「蒸蒸日上」。

人們在這樣的鬥爭環境中又發現了一條政治經驗:在黨派之間的鬥爭中是要去觀察時期的,只有在不觸碰法律的前提之下才是被大眾所接受的行為。

然而法律的權威與以及檢驗法律的合法性,隨著啟蒙運動的興起,它的地位出現了動搖。古希臘的哲學家普遍認為「萬物的本質始終不變,經過千變萬化仍然存在」這種本質,在古希臘哲學家的眼中就是「自然」。

所謂的自然就是指「永遠只像它自己」,而智者們探尋的問題就是,在法律這一層面,有沒有存在一種永遠不變的由「自然」所決定的法律,這種法律在所有的可變因素之上。希臘的概念結構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一對矛盾,即「自然」和習俗之間所謂的矛盾。

這一對矛盾,穿了在這一個時期的整個哲學。如果存在人們追尋的普遍有效的東西,那麼這個東西就是「自然」所賦予的有效性。這樣才會對於整個社會的人們都普遍有效。

法律強制壓迫人們服從,做違反內心違背「自然」的事情,哲學家們在這個時候成為了一股逆流,他們用自己的認知和理解去制定在自身看來神聖無比的法律,然後去與人為制定的法律形成對抗之勢。

在這個對立中出現了兩個耐人尋味的問題:一.怎樣去判斷和確定保持一直不變的自然規律的本質。二.在過往的歷史當中,當時的法律規章條例是通過怎樣的方式制定出來的。

二、蘇格拉底對於啟蒙運動的了解十分透徹,他追尋「善」的思想,鼓勵人們對自身進行深刻的認識和分析,對後世哲學思想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蘇格拉底在一個雅典普通公民加出身,出生時正是波希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時間,在伯裡克利統治的「盛世」下成長的。

蘇格拉底對於啟蒙運動很是了解,他一方面對於這場運動的實際目的於原則非常的通透,另一方面卻非常強烈的反對這場運動的結論,這其實看似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地方,令人費解與深思。這種矛盾與他自身非常悲劇的命運有非常多的關聯。

因為他的了解和通透,所以能夠發展出對後世有著深刻影響的積極成果。他主張並且支持個人的獨立思考,摒棄舊俗。

在他的深思熟慮之下,適用於他那個時代的決定因素浮出水面。個人能夠獨立思考才能夠作出清醒的判斷,而在各個領域當中,個人的才能展示就在於他的「洞見」。

個人才能的基礎就在於他的品質和科學知識。洞見在於對於世間萬物的認知,人類不僅僅有對於客觀事物的認知,還有主觀的對於自我內心的認知。

蘇格拉底常對世人說「認識你自己」,促使人們對於自我進行深刻的認識和破解分析。蘇格拉底決定從人們的「才識」出發進行考慮,但是由於對才識一詞的概念比較模糊,所以就逐漸地演變為美德,「美德即知識」也由此而來。

蘇格拉底追尋善,但是對於善這一詞的定義和概念都非常的模糊,他認為:

「每個人都按照他認為最適合他的意圖、對他最有利的方式行動,沒有一個人去做他認為不符合他目的的事。」

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在此處的心理上出現了較大的分歧。智者們堅持自己的觀念即意志的本原,意志是在自然中的主要根據。但是蘇格拉底卻認為,立志去做一件事情與做一件事情是有利的是同一件事情。

知識指導著人們做著正確的好的事情,而人人都在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因為是自己認為對的,所以這個就很有深究的必要了,對人們進行教育也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義。

所謂的德行是可以教出來的,可以通過對於人們的教育。啟發他們的思考來讓他們明白何為正道,何為善。從這個角度出發,在這個層次上,說明了德行就是知識的道理,如果不是則不能接受教育能夠教化人們這一觀點。

除此以外,蘇格拉底將德行的概念解釋成洞見,又將洞見轉而聯繫成對於善的理解,但是對於善又沒有明確的定義,導致這樣的不全面,帶有殘缺的理論由此形成。

三、柏拉圖作為蘇格拉底的學生,思想主要來源與蘇格拉底,在這個過程中,柏拉圖與蘇格拉底思想產生不同,形成自己的思想理念觀,古希臘的哲學發展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這一過程,逐漸地走向成熟

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那麼柏拉圖的思想發源主要來源於蘇格拉底的影響,但同時,由於蘇格拉底和智者學派之間產生了分歧而形成的對立也對柏拉圖的思想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在最初,柏拉圖一直專注於對於蘇格拉底的思想,道德論的解釋,並同時對於智者學派呈現出攻擊、排斥的狀態。這使兩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柏拉圖的思想在這樣的鬥爭當中逐漸形成。

柏拉圖對於智者學派的批判原因都是來自於蘇格拉底的觀點和立場之上,但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從他自己的視角中發現了智者學派不符合真正倫理科學的地方,也形成了他自己觀念中的「理念」觀。

柏拉圖認為,「理念是通過概念而認知的非物質的存在」,而在此之前,蘇格拉底所探尋的科學本質的概念不是客觀的。

古希臘的哲學之所以能夠各個不同卻能夠匯合,其主要是由於在倫理上、思維邏輯上以及物理上是統一的。

理念於可以感知的世界有很大的區別,不能夠從感知的概念之中去理解理念的概念,感知,知覺不包含理念。

柏拉圖所發展的認識論已經超越了蘇格拉底之前所形成的認識論,蘇格拉底總結的方式是使用歸納法從個人的意見中所得知的,提煉其直接的共同內容,而柏拉圖是透過這些態度和現象去分析內在的本質問題,他在知覺之中發現暗示和啟發,通過這些去回憶理念的知識。

他運用數學方法對科學進行證明,也將這種特殊的方式推廣到大眾的生活當中。柏拉圖將對與理性的認知與反省歸結於回憶,究其原因所在是忽略了意識的能動作用,忽略了它的創造性。

這不僅僅是柏拉圖個人的問題,這其實折射出的是在那個時期古希臘整個哲學家們哲學體系的局限性。隨著時間的日益推移,柏拉圖的關注點變成了在意理念價值的規定,強調理念的價值,數學的方式方法以及有機地世界的各種類型。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說到:「善是最高的理念,是包括、統治和實現所有其他理念的理念。」

在柏拉圖的哲學進入最後的階段的時候,他更加的喜歡按照畢達哥拉斯派的數論發展理念的體系,去完善他理論的缺陷。

總而言之,古希臘的哲學發展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這一過程,逐漸地走向成熟。但是,這一發展是在時代的局限性之內所發展的,隨著理念的提出,問題的暴露,哲學在這些的推動當中不斷地發展。即使存在時代的局限,在哲學中對於絕對真理追求的腳步也從未停歇。

參考文獻:

《柏拉圖全集》

《哲學史教程》

相關焦點

  • 中外歷史:古希臘哲學與「三聖」,「智者學派」,蘇格拉底學派
    古希臘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最高成就,是其哲學和史學;古羅馬人雖無哲學可言,但他們的法律思想和教育思想卻對後世西方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那麼古希臘哲學有三大哲學家,大家知道他們是誰嗎古希臘哲學,是指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城邦時期的哲學,簡單地劃分,可以分成兩個時期:前期可稱為「自然哲學時期」,後期可稱為「人文哲學時期」。
  •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麼都不知蘇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並稱為"古希臘三賢",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蘇格拉底出生於雅典黃金時期,身為雅典公民,出身貧寒,父親是一名雕刻師,母親為助產士。
  • 讀《世界哲學史》3-1——古希臘哲學之前蘇格拉底時期
    古希臘哲學可分為三個主要時期:這一歷史時期,地中海古文明逐漸衰落、覆滅,希臘民族進入歷史舞臺,隨著航海、貿易的發展,當時希臘的貿易港口「米利都」成為一個不同語言、種族、宗教混合的城市,於是誕生了希臘和西方的哲學和科學。
  • 蘇格拉底|古希臘哲學
    後來雅典人幡然悔悟,為之平反昭雪,並因其對哲學的重大貢獻,獲得了後世「聖人「的讚譽。1 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將「認識你自己」作為其哲學原則的宣言。1.1 哲學的對象從自然轉向人自身在上一篇《智者學派|古希臘哲學》中已經提到,智者學派的積極意義之一在於將哲學研究的對象和範圍從宇宙自然逐漸轉向人和社會。而在蘇格拉底這裡,真正完成了這個過渡,他明確提出:自然萬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並不是物質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內在目的,亦即「善」。
  • 在蘇格拉底所有弟子當中,最具影響的就是柏拉圖!
    在蘇格拉底所有弟子當中,最有成就、也最具影響的就是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年)。柏拉圖將蘇格拉底所尋求的德性的普遍定義和絕對本質獨立化和個體化,從而製造出自己唯心主義的理念論成為歐洲哲學史上第一個建立唯心論體系的哲學家。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不僅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而且是著名的文學家,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 《希臘思想的起源》:城邦催生古希臘哲學,隱含西方哲學起源奧秘
    提到古希臘,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是血戰溫泉關勇敢抵抗波斯大軍的斯巴達三百勇士,還是象徵著和平競爭、到今天仍然每四年舉行一次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是講述眾神故事的盲詩人荷馬,還是為西方哲學奠定根基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是建立在軍事民主制基礎上的城邦制度,還是有一群永遠在吃喝玩樂、爭風吃醋的奧林匹斯山上的眾神?是培養戰爭機器的斯巴達,還是培養哲學達人的雅典?
  • 古希臘的哲學派別
    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希臘文:Σωκρτη,拉丁文:Socrates,前470年-前399年),古希臘哲學家,和其學生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被並稱為希臘三賢。他被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他身為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 以 侮辱雅典神 和 腐蝕雅典青年思想 之罪名 判處死刑。儘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同時也是因為擔心他逃亡後雅典將再沒有好的導師可以教育人們了。
  • 西方哲學第二節,柏拉圖理念論
    柏拉圖,生於公元前427年,整個西方哲學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柏拉圖的老師是蘇格拉底,其學生有亞里斯多德,三人一起並稱為古希臘三賢。柏拉圖出生於貴族的家庭,從小受過優良的教育,20跟隨蘇格拉底學習,直到28歲時因蘇格拉底被誣陷而死,柏拉圖對當時的政體嚴重失望,之後柏拉圖到各國出遊學習知識,出遊回來後柏拉圖開始講學,並在此時期創辦了柏拉圖學院,這是西方第一所有自己專業體系的學院,也被後人稱為西方大學的前身。
  • 柏拉圖為何寫作對話錄?體現蘇格拉底哲學觀念
    主要從事古希臘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目前致力於早期希臘詩歌、古希臘神話以及柏拉圖哲學研究。近年來發表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詩歌與哲學的古老紛爭——柏拉圖「哲學」的思想史研究》《特奧格尼斯的印章——古風希臘詩歌與智慧的傳達》《赫西奧德<農作與時日>裡的社會史問題兩則》以及「The Poet as Educator in the Works and Days」。
  • 西方哲學奠基人蘇格拉底,學習他的20句至理名言,領會智慧人生
    提到西方哲學,就不得不聯想到古希臘,因為在古希臘,存在三位哲學史上三位重量級的人物——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這三位並稱「古希臘三賢」,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今天,要一起來了解「古希臘三賢」中輩分最高的蘇格拉底,用他20句至理名言,感受西方哲學的魅力。在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三人中,為什麼說前者輩分最高呢?一方面從出生來說,蘇格拉底年齡最大,另一方面,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師傅,柏拉圖是亞里斯多德的師傅,這三位奠定西方哲學的偉人,一脈相傳。
  • 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改革家——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位將集中於對物質環境與自然現象的理論探究轉入了對人生事物、道德問題及人倫問題研究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既是一位著名的哲學家,也不愧為古希臘一位偉大的愛國者,一位勇敢的社會改革家。所以,蘇格拉底最關心的是:什麼是幸福,什麼是美德,它和知識的關係如何,以及怎樣才能獲得知識。蘇格拉底認為研究哲學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人認識普遍真理,培養道德,引導人們去過道德的生活。正確的行為來自正確的思想,正確的思想來自知識,所以正義和美德就是知識,有知識就有幸福、即所謂的知德合一。
  • 西方哲學思想的真正開創者,柏拉圖的核心思想講了什麼?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但是柏拉圖在西方哲學的影響力,一點都不亞於他們的老師蘇格拉底。英國哲學家懷特海曾經說:一部西方哲學史,不過是為柏拉圖作註腳而已。那為什麼柏拉圖,在西方哲學有這麼大影響力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來講一個故事。有一天,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老師就讓他先到到麥田裡,去摘一棵最大最金黃的麥穗回來,而且期間只能摘一次,並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頭。
  • 西方哲學的智慧學說與佛教的般若智慧之比較
    古希臘時期偉大思想家蘇格拉底是西方理性主義甚至基督教文化的先祖,他提出的「哲學就是愛智」的命題,奠定了整個西方文化發展脈絡的基調。古印度時期喬達摩悉達多王子通過親身踐行證悟的般若智慧,則成為人類文明中佛教思想文化的源頭活水。兩種不同的智慧觀歷經千年,仍在當今中西文化的對抗與碰撞中主宰著人類的思維和命運。於是,對比這兩種智慧觀念,也許能夠為當代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融與文化批判提供寶貴的思想啟迪。
  • 哲學的基本流派:古希臘哲學的第一個人是泰勒斯
    今天聊一下西方的哲學。泰勒斯是第一個提出「世界的本原是什麼?」泰勒斯經過精心研究,他預測到來年的橄欖要有一場大豐收,於是他便把自己僅有維持生活的錢,做為租用全部橄欖榨油機的押金,由於沒人懂天文、天象,所以沒人跟他搶,租金也很低。來年收穫的季節到了,果然橄欖大豐收,一瞬間需要很多榨油機,大街小巷紛紛向泰勒斯租用,這個時候他可以任意的抬高價格,便大賺了一筆。
  • 古希臘著名的唯心哲學家和思想家——柏拉圖
    古希臘哲學家在剛開始的時候,以尋求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本原為依歸。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改變了這一研究方向,把哲學研究轉向了人和社會本身,柏拉圖繼承了這一傳統。柏拉圖在物質世界以外尋求事物的本源,建立了以理念論為核心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柏拉圖哲學體系的核心是所謂理念論。
  • 【錯題本】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古希臘教育家蘇格拉底提出了一種教學方法——助產術,也稱問答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自己得出結論。它包括三個步驟:第一步,蘇格拉底諷刺;第二步,定義;第三步,助產術。A 項正確。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對蘇格拉底問答法的理解。
  • 古希臘的人物——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並稱為「古希臘三賢」,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身為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進新神論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儘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
  • 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蘇格拉底,提倡美德即知識,譽為古希臘三賢之一
    這句話是西方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名言,也代表著他對這個世界的態度。蘇格拉底是古希臘哲學的創始人之一,在西方哲學的發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在西方歷史上是一個頗為神秘的人物,他本人沒有任何作品流傳於世,他的思想主張都是通過學生和其他學者的研究所得出。
  • 早期的蘇格拉底式對話構成了西方哲學思想的基石
    蘇格拉底是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沒有留下任何書面作品。他的思想中存在的是對他的教導和對話的二手描述 - 包括最著名的是他的朋友,學生和哲學繼承者柏拉圖組成的他的審判和執行的描述。在Euthyphro,蘇格拉底審視了虔誠的概念,並展示了他質疑雅典當局的傾向。
  • 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 | 柏拉圖 《蘇格拉底的申辯》
    《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是日本哲學學者平原卓的哲學普及作品,以幫助讀者從系統吸收哲學知識,重新思考自己、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為出發點,從古代、中世紀、近代到現代中篩選出50部西方哲學經典著作,包括《蘇格拉底的申辯》《理想國》《君主論》《懺悔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社會契約論》《致死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