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實習生 蔡紅梅 受訪者供圖
坐標:西藏昌都
任務:重慶市教育系統首批「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
3500米的海拔,對於初次到達西藏的黃垚來說,明顯無所適從。缺氧、乏力、頭疼,一股腦的高原反應讓這位土生土長的重慶人甚至有些疑惑:是不是我不適應援藏?三年的時光過去了,當孩子們泛著高原紅的臉蛋上露出可愛的笑容時,50位重慶援藏老師一掃當初高原反應的困擾,感到無比溫暖。
從重慶鐵路中學到藏區的昌都一中距離為1500千米,接過援藏接力棒的那一刻,就意味著重慶鐵路中學副校長黃垚與援藏團的其他49名中學教師,開始了為期三年多時間的「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
今(10)日上午,在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剛從西藏昌都援藏歸來的黃垚,分享了在昌都援教的點點滴滴。
援藏教師抵達昌都後拍的集體照
初到西藏遇到嚴重高反
三年前,在得知被選去昌都的消息,黃垚內心還有些許興奮。2016年,飛機抵達拉薩的那一刻,第一個打倒黃垚的就是嚴重的高反。
「我只記得,高反很嚴重,頭疼。」考慮到要在西藏呆三年,黃垚決定徹底檢查一次身體,通過CT檢查無恙後,黃垚在拉薩的醫院裡整整呆了一周,才算克服了高反帶來的不適。
黃垚說,患有高原反應的人比較多,但大家都通過堅強的意志克服了下來,想到當初被學校選中的喜悅,慢慢地,意念戰勝了缺氧。這片神聖的土地,這群渴求知識的孩子,這些為他們捧起酥油茶、獻上哈達的昌都一中的老師,又會帶來什麼樣的民族友誼呢?
黃垚內心的期待,從那一刻開始。
孩子們高原紅的臉上,泛著對知識渴求的目光。
有孩子連英文字母都認不全
第一次上課,黃垚很興奮,這裡的孩子渴求知識的目光很真誠,上課互動性也很強,然而接下來的一幕幕,讓黃垚大吃一驚。
表面上的互動性強,其實更多的是孩子們在瞎起鬨,不會回答的題,孩子們也會亂回答,課堂秩序得不到保證。第一次英語考試,學生的平均成績只有35分。漢語基礎薄弱,英語學習更是難上加難。黃垚和孩子們談心,他們表示:學不懂,要放棄英語學習。
為了讓孩子們對英語感興趣,黃垚開始對高一學生進行「摸底工作」:46個學生中,有14個學生連26個英文字母都背不全。
在摸清楚學生的底之後,黃垚決定要有針對性地為孩子們準備上課內容,把難度降到最低,儘管孩子們已經上了高一,他還是決定從基礎的26個字母開始,講單詞,講英標。
憑藉黃垚多年的英語教學工作經驗,且通過生動幽默的上課方式,讓孩子們從討厭晦澀難懂的英語,逐漸開始喜歡上英語課。
援藏老師和孩子們在一起
基礎太差孩子算不出10的平方
找到了教英語的新方法,數學課的難題又來了。
負責數學課內容的是來自青木關中學的周老師。黃垚說,大家私底下也會商議如何提升學生的基礎。作為高中生,了解三角函數是必須的,這節課周老師準備給孩子們上三角函數,但情況不妙,孩子們連什麼是勾股定理都不知道,這讓周老師感到措不及防。
「10的平方是多少?」周老師提問一位女生。「20。」女生回答後怯生生地低頭。周老師聽到這個答案後,心裡也暗暗嘆氣。
怎麼辦?
經過再三地摸底思考之後,周老師決定先不講難題,先抓基礎。從加減乘除、平方、開方、勾股定理這些最基礎的知識入手,一步一步教孩子們學懂數學。
改變了上課內容和上課方式,在老師們耐心地指導下,孩子們進步的很快。
很快,考試也來了,這張由周老師出的試卷很有階梯性,從加減法到乘除法,從平方計算到開方,最後逐步涉足三角函數,那一場考試,就連昌都一中的老師都驚訝了,班級平均分提高到90多分,一位老師拉著黃垚的手說:「你看,他們會計算了,這一次考試用了兩張草稿紙啊。」
把籃球運動精神通過援藏教學帶給當地學生
連開33場講座與藏族老師交流
在教育資源緊缺地藏區,老師的作用非常關鍵。
到達藏區與當地老師匯合後,黃垚發現,要教好藏族孩子,關鍵在於老師,所以與藏族老師交流顯得尤為重要。
一方面,援藏教師與本地教師在教育教學觀點和理念上達成了共識。在這一階段,一共開了33場講座,黃垚個人也做了不少於8次講座,分享自己的教學心得。
另一方面,同時也讓本地教師和學生「看」到援藏教師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從內地帶來的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為進一步的交流打下基礎。
援藏教學組老師常在一起探討教學話題
考上大學的孩子越來越多了
黃垚坦言,這三年的援藏任務中,關心孩子的成長、啟蒙對教育的重視、加強家長對學習的認可,也成為他們工作的任務之一。
周末,黃垚會利用休息時間到學生家裡進行家訪,和學生談心。在了解到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教育是唯一公平的競爭之後,那些把心回歸到課堂的孩子們讀書更用心。
據昌都教育局統計,2018年高考,昌都市一高689名學生參加考試,取得「重本上線人數歷年最多,本科上線比例歷年最高,升學比例歷年最高」的優異成績。全校重本上線136人,同比2017年的基礎上增長37人,創歷史新高;本科及以上上線比例達到63.1%,總上線比例達到99.1%,刷新昌都市一高高考上線率歷史。
更值得讓每一位援藏老師欣慰的是,2019年高考成績再創新高,一高重本人數151人,重本率達22.2%,援藏教師班級重本率28.2%,居年級第一名;全年級本科率64.8%,援藏教師班級71.8%,居第二名(只比第一名低0.7%)。
這是昌都一中全體教師和援藏教師辛勤付出的結果,是孩子們努力奮鬥的成功,也是援藏先進教育教學理念與本地教師豐富教學教研相融合的碩果。
深入學生家庭了解孩子情況
援藏經歷是一生的財富
三年來,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從選擇援藏的那一刻,黃垚就和其他49位老師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年華。身為兒子,有父母需要奉養;身為丈夫,妻子需要照顧陪伴;身為父親,孩子的教育需要操心……回顧援藏三年的艱辛,黃垚說:「比起這些身體上的困難,高原反應缺氧我都可以克服,不能克服的是對妻子和父母的思念。」
回渝之後,黃垚還收到了很多學生的來信,細細品味著這些字裡行間流露著感恩之情的字眼。黃垚認為,援藏機會讓他的人生不留遺憾,三年不計報酬不怕苦不怕累,這是他一生的財富。
離開後,這裡的一草一木和每個孩子都將印在老師們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