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二小一年級四班學生李振汪展示自己的教師節禮物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溫建敏 實習生 李華清
「拉校長,你們職校剛招了100多個老師,能不能勻出幾個老師給我們,我們太缺老師了!」
9月7日中午,華南師範大學2020年秋季志願者「校地共建」支教團15名成員來到了西藏林芝。交流會後,林芝市八一中學校副校長葛洪亮迫不及待地向林芝職業技術學校校長拉巴次仁「挖牆腳」,希望在分配好的名單中再「搶」幾名廣東的支教人員,現場的林芝二小校長李霞也加入了「搶人」行列。最後,兩位校長如願以償,各自多搶到一名支教老師,喜出望外地把「寶貝」們接回了各自的學校。
「廣東過來的支教人員個個是精兵強將,太受歡迎了。」廣東省第七、九批援藏幹部、林芝市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吳珍珠說。
「搶人大戰」的背後,是近年來廣東省加大教育援藏的力度,大量優秀教育人才紛紛馳援對口援助的西藏林芝,特別是重點打造的「組團式」教育援藏模式被自治區高度認可,試點之一的林芝一中今年高考總上線率和重本率提升8個百分點,為歷史最佳,八一中學內地高中班錄取人數81人,比去年多了25人。新一批「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2020年教師節來臨之際,羊城晚報記者來到林芝採訪,記錄雪域高原上教育工作者們的動人故事。
「組團式」援藏 重點打造三所示範學校
隨著西藏經濟社會的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往「分散式」教育援藏模式不足以從根本上扭轉西藏教育落後局面。2015年8月召開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作出了「組團式」教育援藏的決定,旨在提升各級各類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隨後,各援藏工作組紛紛落實「組團式」援藏的措施,並取得不錯的成效。
2019年8月9日,50名新一批廣東「組團式」援藏教育人才進抵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而早在6月28日,部分管理人員已經隨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先期到達並開展工作。
林芝一中校長黃夢華就是其中一員,她原來是廣州西關培英中學副校長。「校長、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教務處主任、德育處主任等關鍵崗位,都由援藏人員擔任,加起來有20位援藏老師分到同一個學校,跟以前分散到各個學校相比,援藏老師發揮的作用更加突出,身上的責任也更加重大。」黃夢華說。
廣東省教育廳從全省21個地市遴選的50名廣東援藏教育人才,重點支援林芝市第一中學、八一中學、第二小學,其中林芝一中20人,其他兩所學校各15人。
「三所學校各自是林芝市高中、初中和小學的示範性學校。」林芝市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吳珍珠說。
廣東援藏教師、林芝一中校長黃夢華在上公開課
教育理念碰撞 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以前,林芝一中很多老師都是一支粉筆、一張板書講到下課,學生們也習慣了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但我們覺得這樣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還是要做課堂的主人。」林芝一中校長助理邱志堅說。
一場教育理念的碰撞悄然展開。
「一開始,怕學生不能完全適應,連開一次單獨的閱讀課都要考慮很久。」邱志堅說,他原來是珠海的一名資深語文教師,但測試分數顯示,讓學生們自主學習,更多地互動,能更多地帶動成績上升。
「藏族學生特別聽話,有禮貌,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但是高中生是要有思辨、質疑能力。去年11月20日,我開了公開課,所有學生自主學習,對藏文組老師觸動比較大。他們也開了個課,讓學生上臺演藏文話劇,效果很好。老師不要全包全講,有針對性開展教學,這點我比較滿意。
結對互幫互助 提升師資隊伍水平
「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於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過去援藏老師人少,好的教學經驗經常被淹沒了,現在可以更好地發揮幫帶作用。」
林芝一中高三年級組長廖曉昌對「組團」的感受更加深刻。他是2018年來援藏的,為期一年,因為教學質量好,深受學生喜愛。「我當時帶的是高二,援藏結束後,學生們不讓走,就想著把他們帶完,就申請延了一年。」廖曉昌說,當時學校只有4位援藏老師,雖然教學水平得到認可,但帶動作用有限,「現在學校很多關鍵崗位都是援藏老師,交流帶動作用就很明顯了。」
黃夢華認為,新一批「組團式」教育援藏的優勢之一,是可以建立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內部管理機制,多方位提升管理水平,選優配強領導班子和管理人員、明確職責分工,規範管理制度體系等方式,推動受援學校提高教育教學和管理水平。
吳珍珠介紹,林芝市通過選拔一批年輕好學、責任心強、有培養潛力的教師,與援藏教育人才建立「一對一」「一對多」共學共研共進步結對關係50對,共同備課,共同教研,共同參與自治區級和市級課題11個,有效提升教研水平。
此外,開展「請進來、走出去」教育交流活動,共選派14批249名教師赴粵學習交流,開展「送教送培」活動,舉辦「粵藏同心、教育同行」送教下鄉活動6場次,開設示範課、專題講座72堂次,培訓鄉村教師1600人次,有效促進鄉村教師發展。
打造智慧校園 優質教育資源通鄉村
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偶遇廣東一家公司前來林芝一中安裝捐贈的智慧校園系統。而打造智慧課堂,構建互聯融通、智能高效的課堂教學環境,也是廣東「組團式」援藏的方向之一。
「你都想像不到,很多老師不會用PPT上課,更別說用其他智慧平臺了。」邱志堅說,「但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師嘗試用PPT上課。」林芝一中在推進智慧校園中,強調實用、個性化。
吳珍珠介紹,林芝市大力推進智慧教育,如通過立足華南師大-林芝教育手機直播雲平臺,開展直播授課225次,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直通鄉村課堂。「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教育援藏幹部每天穿梭在近30個培訓群裡指導、答疑,促使近4000名教師基本掌握直播錄播操作。」
2019年底,林芝在自治區率先完成11所教育「組團式」援藏資金數位化校園項目建設,得到了區教育廳的肯定,全區教育信息化現場會在林芝舉行。
創下歷史最佳 「組團式」教育援藏初見成效
「對我們來說,最有說服力的檢測就是高考,今年高考我們的總上線率和重本率提升8個百分點,創下歷史最好成績。」黃夢華說。
黃夢華介紹,林芝一中在2020年高考中,總上線率為99.78%,本科率為78.7%,同比提高7.8個百分點;重本率為36.7%,同比提高8.2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918人參加考試,其中337人達到重本線。「要知道,一中重本率連續5年都在28%左右,市裡給我們的任務是突破30%。」黃夢華笑著說。
一年來,新一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碩果纍纍,榮獲部級、區級和市級榮譽10項。除了林芝一中,另外兩所受援學校也取得優異的成績:林芝市八一中學內地高中班錄取人數81人,比去年多了25人;林芝市第二小學內地初中班錄取人數48人,比去年多了5人。
來源: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