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組團式」教育援藏初見成效 優質教育資源通鄉村

2020-09-09 金羊網

林芝二小一年級四班學生李振汪展示自己的教師節禮物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溫建敏 實習生 李華清

「拉校長,你們職校剛招了100多個老師,能不能勻出幾個老師給我們,我們太缺老師了!」

9月7日中午,華南師範大學2020年秋季志願者「校地共建」支教團15名成員來到了西藏林芝。交流會後,林芝市八一中學校副校長葛洪亮迫不及待地向林芝職業技術學校校長拉巴次仁「挖牆腳」,希望在分配好的名單中再「搶」幾名廣東的支教人員,現場的林芝二小校長李霞也加入了「搶人」行列。最後,兩位校長如願以償,各自多搶到一名支教老師,喜出望外地把「寶貝」們接回了各自的學校。

「廣東過來的支教人員個個是精兵強將,太受歡迎了。」廣東省第七、九批援藏幹部、林芝市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吳珍珠說。

「搶人大戰」的背後,是近年來廣東省加大教育援藏的力度,大量優秀教育人才紛紛馳援對口援助的西藏林芝,特別是重點打造的「組團式」教育援藏模式被自治區高度認可,試點之一的林芝一中今年高考總上線率和重本率提升8個百分點,為歷史最佳,八一中學內地高中班錄取人數81人,比去年多了25人。新一批「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2020年教師節來臨之際,羊城晚報記者來到林芝採訪,記錄雪域高原上教育工作者們的動人故事。

「組團式」援藏 重點打造三所示範學校

隨著西藏經濟社會的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往「分散式」教育援藏模式不足以從根本上扭轉西藏教育落後局面。2015年8月召開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作出了「組團式」教育援藏的決定,旨在提升各級各類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隨後,各援藏工作組紛紛落實「組團式」援藏的措施,並取得不錯的成效。

2019年8月9日,50名新一批廣東「組團式」援藏教育人才進抵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而早在6月28日,部分管理人員已經隨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先期到達並開展工作。

林芝一中校長黃夢華就是其中一員,她原來是廣州西關培英中學副校長。「校長、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教務處主任、德育處主任等關鍵崗位,都由援藏人員擔任,加起來有20位援藏老師分到同一個學校,跟以前分散到各個學校相比,援藏老師發揮的作用更加突出,身上的責任也更加重大。」黃夢華說。

廣東省教育廳從全省21個地市遴選的50名廣東援藏教育人才,重點支援林芝市第一中學、八一中學、第二小學,其中林芝一中20人,其他兩所學校各15人。

「三所學校各自是林芝市高中、初中和小學的示範性學校。」林芝市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吳珍珠說。

廣東援藏教師、林芝一中校長黃夢華在上公開課

教育理念碰撞 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以前,林芝一中很多老師都是一支粉筆、一張板書講到下課,學生們也習慣了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但我們覺得這樣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還是要做課堂的主人。」林芝一中校長助理邱志堅說。

一場教育理念的碰撞悄然展開。

「一開始,怕學生不能完全適應,連開一次單獨的閱讀課都要考慮很久。」邱志堅說,他原來是珠海的一名資深語文教師,但測試分數顯示,讓學生們自主學習,更多地互動,能更多地帶動成績上升。

「藏族學生特別聽話,有禮貌,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但是高中生是要有思辨、質疑能力。去年11月20日,我開了公開課,所有學生自主學習,對藏文組老師觸動比較大。他們也開了個課,讓學生上臺演藏文話劇,效果很好。老師不要全包全講,有針對性開展教學,這點我比較滿意。

結對互幫互助 提升師資隊伍水平

「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於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過去援藏老師人少,好的教學經驗經常被淹沒了,現在可以更好地發揮幫帶作用。」

林芝一中高三年級組長廖曉昌對「組團」的感受更加深刻。他是2018年來援藏的,為期一年,因為教學質量好,深受學生喜愛。「我當時帶的是高二,援藏結束後,學生們不讓走,就想著把他們帶完,就申請延了一年。」廖曉昌說,當時學校只有4位援藏老師,雖然教學水平得到認可,但帶動作用有限,「現在學校很多關鍵崗位都是援藏老師,交流帶動作用就很明顯了。」

黃夢華認為,新一批「組團式」教育援藏的優勢之一,是可以建立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內部管理機制,多方位提升管理水平,選優配強領導班子和管理人員、明確職責分工,規範管理制度體系等方式,推動受援學校提高教育教學和管理水平。

吳珍珠介紹,林芝市通過選拔一批年輕好學、責任心強、有培養潛力的教師,與援藏教育人才建立「一對一」「一對多」共學共研共進步結對關係50對,共同備課,共同教研,共同參與自治區級和市級課題11個,有效提升教研水平。

此外,開展「請進來、走出去」教育交流活動,共選派14批249名教師赴粵學習交流,開展「送教送培」活動,舉辦「粵藏同心、教育同行」送教下鄉活動6場次,開設示範課、專題講座72堂次,培訓鄉村教師1600人次,有效促進鄉村教師發展。

打造智慧校園 優質教育資源通鄉村

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偶遇廣東一家公司前來林芝一中安裝捐贈的智慧校園系統。而打造智慧課堂,構建互聯融通、智能高效的課堂教學環境,也是廣東「組團式」援藏的方向之一。

「你都想像不到,很多老師不會用PPT上課,更別說用其他智慧平臺了。」邱志堅說,「但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師嘗試用PPT上課。」林芝一中在推進智慧校園中,強調實用、個性化。

吳珍珠介紹,林芝市大力推進智慧教育,如通過立足華南師大-林芝教育手機直播雲平臺,開展直播授課225次,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直通鄉村課堂。「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教育援藏幹部每天穿梭在近30個培訓群裡指導、答疑,促使近4000名教師基本掌握直播錄播操作。」

2019年底,林芝在自治區率先完成11所教育「組團式」援藏資金數位化校園項目建設,得到了區教育廳的肯定,全區教育信息化現場會在林芝舉行。

創下歷史最佳 「組團式」教育援藏初見成效

「對我們來說,最有說服力的檢測就是高考,今年高考我們的總上線率和重本率提升8個百分點,創下歷史最好成績。」黃夢華說。

黃夢華介紹,林芝一中在2020年高考中,總上線率為99.78%,本科率為78.7%,同比提高7.8個百分點;重本率為36.7%,同比提高8.2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918人參加考試,其中337人達到重本線。「要知道,一中重本率連續5年都在28%左右,市裡給我們的任務是突破30%。」黃夢華笑著說。

一年來,新一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碩果纍纍,榮獲部級、區級和市級榮譽10項。除了林芝一中,另外兩所受援學校也取得優異的成績:林芝市八一中學內地高中班錄取人數81人,比去年多了25人;林芝市第二小學內地初中班錄取人數48人,比去年多了5人。

來源:金羊網

相關焦點

  • 陝西「組團式」教育援藏讓優質教育資源在雪域高原生根
    受訪者 供圖中新網拉薩6月5日電 題:陝西「組團式」教育援藏讓優質教育資源在雪域高原生根作者 王莉 唐曉光記者6月5日獲悉,自2019年7月進藏以來,陝西省第二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團隊(簡稱「陝西援藏團隊」)堅持「發揮組團援藏優勢,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紮實開展素質教育,讓優質教育資源在雪域高原生根。
  • 湖南組團式教育援藏首創聯校模式
    啟航篇:勇擔重任   2016年4月,為補齊西藏教育短板,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改變藏區面貌,根本要靠教育」的重要指示,國家教育部、發改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出臺了《「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對口援藏的17個省市各對口援教一所西藏中學。
  • 江蘇組團式教育援藏:讓雪域雛鷹飛得更高更遠
    圖為拉薩江蘇實驗中學中國西藏網訊 拉薩江蘇實驗中學是全國率先實行組團式援藏的學校,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投資建設,2014年9月1日正式開辦。拉薩江蘇實驗中學坐落在拉薩河畔,一排排藏式風格濃鬱的教學樓,寬敞明亮的學生宿舍,盥洗室、淋浴室乾淨整潔,風雨操場、塑膠跑道、籃球場上人影攢動,優質的教學環境讓西藏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和內地西藏班一樣的優質教學。
  • 福建省第二輪組團式援藏教師開啟為期3年的教育援藏
    福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教師李光文第三次踏上教育援藏之路。上個月,他作為福建省教育援藏的先進典型代表,出席了教育部召開的新一輪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會議。這次,他更是動員同是教師的妻子一同援藏,組建了教育援藏的首家夫妻站。   李光文和他的妻子,是福建省新一輪組團式援藏教師代表。7日,福建省20名第二輪組團式援藏教師抵達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開啟為期3年的教育援藏工作。
  • 北京援藏故事:擴大共享教育資源的朋友圈
    ,不僅提高了學習成績,在立德樹人和全面發展上也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些都得益於北京組團式教育援藏的新模式。如今,這些援藏的優質資源還能在區域內被廣泛共享,京津冀一體化在教育援藏上也開創了新模式。北京援藏幹部、拉薩市教育局副局長周凱說,他們採取組團式教育援藏的模式,成效顯著:我們按照「一區包一校」的方式,對拉薩的中小學校進行對口支援,這樣的管理團隊,他的工作背景、工作經歷,甚至是思維方式,以及對於北京後方資源的充分調動, 能夠更好地發揮出來。比如說我們對口支援的兩所中學,北京中學和北京實驗中學,在2019年成為了西藏自治區第一批示範高中校。
  • 記湖北省組團式教育援藏教師馬丹
    2016年,馬丹主動報名參加湖北省第一批組團式教育援藏,來到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擔任音樂教師;2019年,她再次主動報名參加湖北省第二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到山南市東輝中學擔任音樂教師。    是什麼樣的情懷讓馬丹連續兩次參加組團式教育援藏?馬丹說:「想到西藏缺人才、缺教師,我就選擇主動報名了。」
  • 陝西省第二批援藏教育人才團隊:「組團式」奮飛在雪域高原
    來源:教師報 作者:韋汀教育援藏是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一項戰略決策,事關國家發展穩定與民族地區人才培養。2019年8月,陝西省第二批援藏教育人才團隊一行20人抵達拉薩阿里高級中學,開啟了新一輪為期三年的「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一年來,他們牢記援藏使命,奮力擔當作為,正用一點一滴的實際行動努力改變受援學校的面貌。
  • 教育人才援藏為西藏孩子打開新世界
    教育部直屬系統選派幹部120多人次、援藏教師2400餘人次,接收1300多名西藏教師赴內地培訓,在內地為西藏安排5萬多名招生計劃,為西藏培養了一大批各級各類人才,幫助西藏教育實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重大轉變。從「單一式」轉為「組團式」樹立拉薩教育的「首都標準」不少西藏老百姓說,對內地的援藏幹部就看第二個月。
  • 從「輸血」到「造血」教育人才援藏為西藏孩子打開新世界
    從「單一式」轉為「組團式」樹立拉薩教育的「首都標準」不少西藏老百姓說,對內地的援藏幹部就看第二個月。由於西藏海拔高、氣候乾燥、空氣含氧量低,一些援藏幹部往往從第二個月起就尋找各種回內地的機會。因此,當地教師對北京的教育援藏團隊也抱著觀望的態度。
  • 將「福建經驗」帶到西藏去——福建省第二輪組團式援藏教師開啟為...
    福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教師李光文第三次踏上教育援藏之路。上個月,他作為我省教育援藏的先進典型代表,出席了教育部召開的新一輪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會議。這次,他更是動員同是教師的妻子一同援藏,組建了教育援藏的首家夫妻站。  李光文和他的妻子,是我省新一輪組團式援藏教師代表。7日,我省20名第二輪組團式援藏教師抵達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開啟為期3年的教育援藏工作。
  • 暖心,3年來廣東派出695名教師援藏支教
    一批批援藏幹部,帶著黨的殷殷重託和全國人民的深情厚誼,以造福各族群眾和促進民族團結為己任,為西藏的改革發展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恰逢全國援藏展覽館在廣東對口支援的魯朗國際旅遊小鎮開館。援藏日記、登山杖、禦寒大衣……各種展品見證著廣大援藏幹部的辛勞付出。
  • 點亮希望的航燈——北京市大力推進教育援藏扶貧工作掠影
    2017年,由北京援藏資金出資,在拉薩北京實驗中學組建了首個「京藏宏志班」。借鑑北京宏志教育理念,在文化建設、課程開發、學業監控、實踐活動、生活保障等方面全方位的對「京藏宏志班」提供支持,為拉薩市貧困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
  • 北京大學醫學部舉行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員歡送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2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凌薇)7月17日,北京大學醫學部舉行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員歡送會。幫助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醫療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的同時,北大醫學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致力於推進高原醫學相關領域的研究,同時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填補了多項西藏乃至國際空白。劉玉村宣讀了第六批援藏隊員名單。本次第六批隊員來自北大醫院、人民醫院、北醫三院和口腔醫院援藏專家,共22名(高級職稱13人,佔59%),他們中有醫院領導、有科室負責人、有平臺科室的技術人員,都是各醫院各科室的骨幹力量。
  • 【阿里 我們的故事】之六:陝西教育援藏 為藏族孩子撐起廣闊的天空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周杰 陶柯宇 張佳偉)把教育的種子傳播得更遠,讓優質教育資源在高原落地生根,是陝西省第二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團隊教師們的心願和初衷,他們用紮實、具體的行動踐行著援藏的初心,使阿里地區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 醫療援藏展現「廣東樣本」,17歲藏族少年眼睛亮起來了
    在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結對結親、交流交融」行動的有力支撐下,一場跨越6000多公裡的愛心接力由此展開。「組團式」醫療援藏隊守護健康這場愛心接力,還要從8年前說起。朗加的母親白宗告訴記者,當時,9歲的朗加因多尿、多飲到當地醫院求治,被確診為「I型糖尿病」。此後,他便長年在林芝市人民醫院就診。
  • 廣東增加幼兒園中小學學位和優質教育資源供給
    廣東增加幼兒園中小學學位和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讓孩子們有書讀還要讀好書「作為一所名校,應當承擔這樣的責任,打破學校的邊界應該是未來教育的方向。」從「火車頭」到「動車組」,優質品牌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正在向更多地方輻射。廣東許多地方正在通過多校協同、區域組團、同學段聯盟、跨學段聯合等多種辦學模式,組成橫向聯通和縱向貫通的學區與集團。在剛剛過去的12月,廣州首批市屬教育集團廣雅教育集團、執信中學教育集團、廣州二中教育集團、廣州實驗教育集團成立。
  • 陝西省第二批援藏教育團隊:「組團」奮飛在雪域高原上丨奮進擔當新時代
    教育援藏是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一項戰略決策,事關國家發展穩定與民族地區人才培養。2019年8月,陝西省第二批援藏教育人才團隊一行20人抵達拉薩阿里高級中學,開啟了新一輪為期三年的「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一年來,他們牢記援藏使命,奮力擔當作為,正用一點一滴的實際行動努力改變受援學校的面貌。
  • 安徽第三批「組團式」及首批「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援藏支教教師啟程
    安徽第三批「組團式」及首批「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援藏支教教師啟程 2018-08-10 來源:安徽教育網   8月9日,安徽省教育廳為第三批「組團式」及首批「萬名教師支教計劃」
  • 日喀則上海實驗學校建立「珠峰教育聯盟」輻射優質資源
    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將與日喀則地區上海對口援助五縣的學校建立「珠峰教育聯盟」,通過同考卷、同分析、同教研等途徑,輻射帶動日喀則市城區學校及上海對口五縣學校的加快發展在上海市政府的無私援助下,在歷屆上海援藏幹部的接力援建下,學校中考成績多年取得全西藏自治區第一名的好成績,初步體現了「上海特色、 西藏特點、以德為先、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辦學品質。目前,進駐學校的上海市新一批「組團式」援藏教育人才有30人,其中管理幹部6人,專任教師24人。
  • 上海「組團式」援藏醫療再上新臺階:8家三甲醫院「以院包科」打造...
    據悉,近年來上海市衛計委組織全市衛生計生系統力量,積極推進衛生計生援藏工作。「十二五」期間,本市衛生援藏共開展培訓和現場指導約3600人次,派遣醫療隊在當地手術診療約5000人次,市區兩級實施衛生援藏項目24個,項目資金16980萬元,在建設日喀則市人民醫院、疾控中心、縣醫院、鄉鎮衛生院外,重點開展農牧民體檢、先心病兒童救治、「格桑花之愛」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兒童救助等民生項目,服務約6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