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組團式教育援藏:讓雪域雛鷹飛得更高更遠

2020-07-02 中國西藏網
江蘇組團式教育援藏:讓雪域雛鷹飛得更高更遠

圖為拉薩江蘇實驗中學

中國西藏網訊 拉薩江蘇實驗中學是全國率先實行組團式援藏的學校,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投資建設,2014年9月1日正式開辦。援建的拉薩江蘇實驗中學中考成績多次位列拉薩第一,被譽為「家門口的內地西藏班」。

拉薩江蘇實驗中學坐落在拉薩河畔,一排排藏式風格濃鬱的教學樓,寬敞明亮的學生宿舍,盥洗室、淋浴室乾淨整潔,風雨操場、塑膠跑道、籃球場上人影攢動,優質的教學環境讓西藏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和內地西藏班一樣的優質教學。

拉薩江蘇實驗中學是江蘇省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結出的碩果之一,自組團式教育援藏以來,江蘇省結合西藏拉薩市教育改革發展的迫切需求,充分發揮江蘇教育資源綜合優勢,打造「讓雪域雛鷹飛得更高更遠」的組團式教育援藏品牌。截至目前,江蘇省對口援藏受援學校8所,實現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體系、從普通教育到職業教育完整類型的全覆蓋。

學校的設施環境彰顯了學校的硬實力,而師資力量則最能體現一個學校的軟實力。據江蘇省援藏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江蘇省堅持「輸血」與「造血」結合,採取「送過去教、接過來訓、組團式援」的方式,多層次、多形式開展教師培訓和支教工作。近幾年為當地學校培訓校長(園長)、骨幹教師500多名。從嚴從優遴選9批19名援藏幹部和4批210餘名援藏教師進藏工作,樹好援藏教師形象,發揮輻射示範作用,帶動當地教師成長。

江蘇組團式教育援藏:讓雪域雛鷹飛得更高更遠

圖為拉薩市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在上實驗課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促進就業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完善西藏現代教育體系、促進現代教育健康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西藏自治區在完善各項教育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革辦學模式、擴大辦學規模,職業教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作為西藏自治區最大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拉薩市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建校以來,積極和江蘇省對口幫扶學校精準對接,精準幫扶學校的旅遊服務、信息技術、機電技術、財經商貿等主幹專業群的建設,重點在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實訓基地、資源共享、賽事指導等方面接受對口援助學校的有效指導。

短短幾年時間,拉薩市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結合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和文化產業特點,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職業教育之路。2018年,拉薩市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全國職業教育技能大賽中獲得金牌,成為西藏自治區唯一的國家數位化校園實驗學校和唯一的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先後與多家企事業單位籤訂就業協議,不僅為西藏培養輸送大批高素質技能人才,更為貧困家庭的孩子拓寬了就業路。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江蘇省將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加強西藏教育發展的決策部署,認真總結經驗,加強幫建支援,在鞏固西藏自治區長治久安、夯實教育發展基礎、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等方面貢獻江蘇力量。

(中國西藏網 記者/趙二召 圖片由江蘇省援藏指揮部提供)

相關焦點

  • 陝西「組團式」教育援藏讓優質教育資源在雪域高原生根
    受訪者 供圖中新網拉薩6月5日電 題:陝西「組團式」教育援藏讓優質教育資源在雪域高原生根作者 王莉 唐曉光記者6月5日獲悉,自2019年7月進藏以來,陝西省第二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團隊(簡稱「陝西援藏團隊」)堅持「發揮組團援藏優勢,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紮實開展素質教育,讓優質教育資源在雪域高原生根。
  • 湖南組團式教育援藏首創聯校模式
    湖南的組團式教育援藏更是在西藏首創聯校模式,架設了民族教育騰飛的「天路」。   毛主席的母校、百年名校——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山南最年輕的高中學校——山南市第三高級中學(以下簡稱「山南三高」),這兩所相距幾千公裡的學校,通過對口援助這根紅線,從此有了血緣關係。長沙市第一中學山南聯校開始演繹山南教育跨越式發展的傳奇。湖湘兒女多奇志,雪域杏壇譜新篇!
  • 廣東「組團式」教育援藏初見成效 優質教育資源通鄉村
    廣東省第七、九批援藏幹部、林芝市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吳珍珠說。「搶人大戰」的背後,是近年來廣東省加大教育援藏的力度,大量優秀教育人才紛紛馳援對口援助的西藏林芝,特別是重點打造的「組團式」教育援藏模式被自治區高度認可,試點之一的林芝一中今年高考總上線率和重本率提升8個百分點,為歷史最佳,八一中學內地高中班錄取人數81人,比去年多了25人。
  • 南通教育助雪域雛鷹展翅高飛
    這些「吃著藏區的糌粑長身體,喝著濠河(南通的護城河)的『墨水』長知識」的雪域雛鷹,很多已走上工作崗位。他們感慨,「是南通老師教會了我們飛翔」。  從1997年創辦南通西藏民族中學開始,江蘇省南通市便以多種形式開展教育援藏。  「南通對我來說是改變命運的地方。沒有南通,我可能穿不上這身西裝。」
  • 陝西省第二批援藏教育人才團隊:「組團式」奮飛在雪域高原
    來源:教師報 作者:韋汀教育援藏是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一項戰略決策,事關國家發展穩定與民族地區人才培養。2019年8月,陝西省第二批援藏教育人才團隊一行20人抵達拉薩阿里高級中學,開啟了新一輪為期三年的「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一年來,他們牢記援藏使命,奮力擔當作為,正用一點一滴的實際行動努力改變受援學校的面貌。
  • 記湖北省組團式教育援藏教師馬丹
    2016年,馬丹主動報名參加湖北省第一批組團式教育援藏,來到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擔任音樂教師;2019年,她再次主動報名參加湖北省第二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到山南市東輝中學擔任音樂教師。    是什麼樣的情懷讓馬丹連續兩次參加組團式教育援藏?馬丹說:「想到西藏缺人才、缺教師,我就選擇主動報名了。」
  • 福建省第二輪組團式援藏教師開啟為期3年的教育援藏
    福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教師李光文第三次踏上教育援藏之路。上個月,他作為福建省教育援藏的先進典型代表,出席了教育部召開的新一輪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會議。這次,他更是動員同是教師的妻子一同援藏,組建了教育援藏的首家夫妻站。   李光文和他的妻子,是福建省新一輪組團式援藏教師代表。7日,福建省20名第二輪組團式援藏教師抵達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開啟為期3年的教育援藏工作。
  • 北京大學醫學部舉行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員歡送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2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凌薇)7月17日,北京大學醫學部舉行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員歡送會。張宗久代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詹啟敏、劉玉村代表北京大學醫學部向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授旗。接過這個接力棒,隊員們將帶著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在雪域高原上續寫北大醫學的「厚道」精神。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王麗平代表第六批援藏醫療隊員表達了堅決圓滿完成援藏任務的信心和決心。
  • 不負韶華 勇擔使命——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
    2020年7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已整裝待發,即將接過接力棒,踏上援藏路,開啟新徵程。2020年7月20日上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專家歡送會在陸道培學術報告廳舉行。歡送會由副院長張俊主持。
  • 陝西省第二批援藏教育團隊:「組團」奮飛在雪域高原上丨奮進擔當新時代
    教育援藏是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一項戰略決策,事關國家發展穩定與民族地區人才培養。2019年8月,陝西省第二批援藏教育人才團隊一行20人抵達拉薩阿里高級中學,開啟了新一輪為期三年的「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一年來,他們牢記援藏使命,奮力擔當作為,正用一點一滴的實際行動努力改變受援學校的面貌。
  • 濰坊市人民醫院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圓滿完成任務載譽歸來
    座談會上,援藏隊員結合在藏醫療機構業務開展情況,分別作了簡要的工作匯報,分享了援藏感悟。半年來,援藏醫療隊始終牢記濰坊市委、市政府的重託和全市人民的厚望,以飽滿的精神、高昂的鬥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克服高寒缺氧,以山東援藏幹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為榜樣,扎深扎牢援藏根須,用心用情奉獻高原,真做「西藏人」、辦好「西藏事」,在雪域高原上展現了援藏專家的良好形象。
  • 將「福建經驗」帶到西藏去——福建省第二輪組團式援藏教師開啟為...
    福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教師李光文第三次踏上教育援藏之路。上個月,他作為我省教育援藏的先進典型代表,出席了教育部召開的新一輪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會議。這次,他更是動員同是教師的妻子一同援藏,組建了教育援藏的首家夫妻站。  李光文和他的妻子,是我省新一輪組團式援藏教師代表。7日,我省20名第二輪組團式援藏教師抵達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開啟為期3年的教育援藏工作。
  • 援藏支教者說:為雪域兒郎種下那美麗希望
    孫傳磊簡介:孫傳磊,男,34歲,山東東平人,昌邑市第一中學教師,2005年畢業於聊城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山東省首批「組團式
  • 湖南教育援藏:在雪域高原傾聽花開的聲音
    2019年7月,湖南省選派「組團式」援藏教師15人對口支援山南市第三小學,「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教師31人對口支援貢嘎、扎囊、桑日、隆子四縣5所初中。2020年開始,學校各學科教研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相信隨著校本教研工作的持續深入,學校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水平會上一個臺階,真正實現「為三小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骨幹教師隊伍」的援藏工作目標。桑日縣中學援藏教師彭索:音樂是數學最感性的形式
  • 北京援藏故事:擴大共享教育資源的朋友圈
    ,不僅提高了學習成績,在立德樹人和全面發展上也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些都得益於北京組團式教育援藏的新模式。如今,這些援藏的優質資源還能在區域內被廣泛共享,京津冀一體化在教育援藏上也開創了新模式。給學生們帶來這個改變的秦老師,是來自北京東城區165中學的援藏教師秦志華,他的教育模式就是「眼見為實」:其實在北京沒感覺到這邊的學生接觸實驗這麼困難,包括很多我們那邊初中學生常做的大氣壓實驗,一些非常常見的慣性實驗
  • 豐縣人在異鄉:他初心不改,夢想擲地有聲,一名援藏教師的教育情懷…
    2014年8月至今,在西藏拉薩江蘇實驗中學援藏支教,高三兩個漢班的語文教師,學校語文教研組組長。孫志剛老師在家鄉是位家喻戶曉的優秀教師,「豐縣青年名教師」,徐州市「學生最喜愛的教師」,徐州市「德育教育先進個人」,江蘇省「優秀教師培養對象」;在雪域高原被評為拉薩市援藏優秀工作者,拉薩江蘇實驗中學的「優秀教學能手」,是拉薩江蘇實驗中學成為「拉薩家門口的內地西藏班奠基者」之一。
  • 時間砥礪信仰 歲月見證初心——北京大學醫學部第六批「組團式...
    7月17日,北京大學醫學部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員歡送會在逸夫樓209報告廳舉行。授旗儀式張宗久代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詹啟敏、劉玉村代表北京大學醫學部向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授旗。接過這個接力棒,隊員們將帶著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在雪域高原上續寫北大醫學的「厚道」精神。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內科王麗平副主任醫師代表第六批援藏醫療隊員表達了堅決圓滿完成援藏任務的信心和決心。
  • 安徽第三批「組團式」及首批「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援藏支教教師啟程
    安徽第三批「組團式」及首批「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援藏支教教師啟程 2018-08-10 來源:安徽教育網   8月9日,安徽省教育廳為第三批「組團式」及首批「萬名教師支教計劃」
  • 點亮希望的航燈——北京市大力推進教育援藏扶貧工作掠影
    在北京和拉薩兩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支持拉薩教育局在北京組團支援的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初一年級設立了西藏歷史上第一個「京藏宏志班」,面向拉薩市精準招收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31人,為班級配置優質師資力量、教學資源,量身設計課程體系,定期組織遊學活動,通過教育資源傾斜幫助貧困家庭孩子更好更快成長成才,北京援藏指揮部承諾每年為每一個宏志班投入專項資金50萬元。
  • 「如果不能留點什麼,援藏不算成功」 揚州這群援藏老師說到做到
    從2014年起,揚州開始派教師團隊開展教育援藏工作,到目前,已派出三批共18人次的教師團隊。這些紮根雪域高原,"組團"援藏的老師們,他們身上都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援藏4年多 編制完成15萬字導學案邱暘來自竹西中學,從2015年起,就堅守在拉薩江蘇實驗中學的教學一線,所教班級成績遙遙領先。他還依據拉薩學生特點,編制完成了15萬字的初中數學導學案,方便當地師生開展數學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