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留點什麼,援藏不算成功」 揚州這群援藏老師說到做到

2020-12-12 荔枝新聞

從2014年起,揚州開始派教師團隊開展教育援藏工作,到目前,已派出三批共18人次的教師團隊。這些紮根雪域高原,"組團"援藏的老師們,他們身上都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援藏4年多 編制完成15萬字導學案

邱暘來自竹西中學,從2015年起,就堅守在拉薩江蘇實驗中學的教學一線,所教班級成績遙遙領先。他還依據拉薩學生特點,編制完成了15萬字的初中數學導學案,方便當地師生開展數學教學活動。邱暘說:「如果我援藏期滿以後,不能為這裡留點什麼的話,我覺得我的援藏不算成功。我想在這幾年裡一定要把整個初中三年的所有導學案編制完畢。」

不僅如此,邱暘老師還多次承擔國培、區培講座任務,為當地教師授課、培訓,並指導多位當地教師在西藏自治區教學大賽中獲獎。拉薩江蘇實驗中學數學教師譚麗君告訴記者:「邱暘老師給我指導非常細緻,解決了在我講課過程中很大的疑惑,非常感謝他。」

邱暘

像邱暘老師一樣,揚州教育援藏團隊打造了導學案、校長點課、蘇中講壇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科研活動,並率先提出了"上好一門課、開設一節公開課、做好一個講座、幫好一個教師、結對一個班級或學生"的"五個一"工程。

揚州援藏教師、拉薩江蘇實驗中學副校長趙濤介紹,"五個一"工程實施以後,在援藏教師中起到了很好的反響,然後加以推廣成為整個援藏教師的"五個一",目前"五個一"工程已經成為西藏自治區所有援藏教師的示範。

 「容顏變老 但心裡老美了」

雪域高原的艱苦對於每一位援藏教師都是一個考驗,對教育事業的愛,對拉薩學生的情是支撐他們的不懈動力。袁良萍老師2014年援藏一年後,2017年再次申請援藏。她摸索出一套適合藏族學生的教學方法,成為了藏族學生最喜愛的教師。袁良萍說:「對拉薩的學生戀戀不忘,也覺得一年的時間太匆匆,所以2017年我主動申請再進高原,繼續來奉獻吧。雖然臉上有了高原紅,容顏變老,但心裡老美了!」

袁良萍在授課

拉薩江蘇實驗中學初二學生旦增玉珍告訴記者:「老師的關心讓我有所改變,我考試也取得了特別好的成績,老師非常高興,我也非常高興。」

援藏教師們經歷了種種艱辛,而對他們來說,最幸福的就是感受到學生的真誠愛戴。揚州援藏教師王建敏說:「在過林卡時,我享受了這邊最高的榮譽:被學生抬著扔進了水裡面。西藏的天氣還是比較冷的,我上來之後凍得瑟瑟發抖,但是儘管身體很冷,心裏面卻是滿滿的幸福。」

據了解,2014年起,揚州先後選派了三批共3位管理幹部、三批18人次的教師團隊開展教育援藏工作,提速了拉薩江蘇實驗中學的發展,"家門口的內地西藏班"這一品牌獲得了越來越多拉薩市民的認同。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鎖定江蘇教育頻道每周一到周五晚21:35分的《江蘇教育新聞》。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明玉花 通訊員/柏珏 談雷 編輯/韓瑜)

相關焦點

  • 陝西援藏老師於光:勤樸篤實 真情援藏
    來自蒲城縣堯山中學的於光是拉阿高中的一名老師。2019年7月積極響應省委援藏號召,他成為陝西省第九批「組團式」援藏隊伍裡的一員。「雖然拉薩比阿里地區海拔要低很多,可剛到拉薩的時候,就出現了高原反應,頭痛失眠。
  • 蒲城援藏老師於光:勤樸篤實 真情援藏
    來自蒲城縣堯山中學的於光是拉阿高中的一名老師。2019年7月積極響應省委援藏號召,他成為陝西省第九批「組團式」援藏隊伍裡的一員。「剛到學校的時候,高反嚴重,一個人經常會思考為什麼要來這裡,可當我接觸到這些淳樸可愛的孩子們時,看到他們渴望知識的眼睛時,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和孩子們相處的多了,也就更堅定了我來援藏的信念。」於光說。變「輸血」為「造血」 改善西藏教育「教師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保障。
  • 蒲城援藏老師於光:勤樸篤實 真情援藏
    來自蒲城縣堯山中學的於光是拉阿高中的一名老師。2019年7月積極響應省委援藏號召,他成為陝西省第九批「組團式」援藏隊伍裡的一員。「雖然拉薩比阿里地區海拔要低很多,可剛到拉薩的時候,就出現了高原反應,頭痛失眠。這裡的紫外線特別強,外出都要把自己包的嚴嚴實實的,不然就要被曬傷了。」於光回憶剛到拉阿高中時候的情況。
  • 從英語平均35分到高考重本年級第一重慶援藏老師「魔力」何在?
    負責數學課內容的是來自青木關中學的周老師。黃垚說,大家私底下也會商議如何提升學生的基礎。作為高中生,了解三角函數是必須的,這節課周老師準備給孩子們上三角函數,但情況不妙,孩子們連什麼是勾股定理都不知道,這讓周老師感到措不及防。 「10的平方是多少?」周老師提問一位女生。「20。」女生回答後怯生生地低頭。
  • 一個援藏醫生的高海拔修行
    這些進步的背後,有著近千位援藏醫生的努力,他們犧牲自己的健康,甚至是生命。2015年6月中組部、衛健委等多部委啟動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至今年9月,共有842名優秀醫務人員進藏支援。他們中的幾位,永遠地留在了西藏。
  • 20位援藏教師「接力」援藏
    「我相信,我們兩年的援藏生活會很充實。」「我希望,我能夠為鄉城做些什麼,留點記憶。」「在家鄉,我是家裡的主心骨,在這裡,我要做學生的鋪路石。」……8月31日,在鄉城教體局召開的援藏教師座談會上,老師們紛紛用真摯的話語,訴說著初上高原「援藏支教」的心聲。
  • 我自信,我努力,我成功——揚州大學 於同學
    也許就是這樣,本以為只能勉強考個本二的我最後在高考中取得了我平時想都不敢想的成績,甚至超過了好幾個平時一直比我考得好的人,所以你們也要相信自己,我都能做到,你們還有什麼好怕的?成績靠後的同學們,不要灰心,期待你們的崛起!
  • 豐縣人在異鄉:他初心不改,夢想擲地有聲,一名援藏教師的情懷…
    一個叫羅布的同學在課堂上提問,老師你來西藏支教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藏族老師的治班法寶就是打,甚至用了電線做成的鞭子狠打,但藏族學生有一個優點,就是犯了錯勇於承擔,甘願認罰,對老師沒有怨言。可援藏老師不能打,也不敢打,更不願打,援藏老師該怎麼辦?他們只能另闢蹊徑,尋找突破口,想方設法順著學生的脾性四兩撥千斤,採取教育感化各個擊破的方法。那個滋味哦,怎一個苦字了得!
  • 一位援藏老師的情和愛
    他名叫黃波,是成都市青白江區的一名援藏支教老師。支教3年多來,他與藏區學生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他用愛心呵護著孩子們健康成長。走上教師崗位今年39歲的黃波出生在安嶽縣華嚴鄉農村。2000年,他考上了成都師範高等專業學校(現西華大學)英語教育專業,在專科學習期間又完成了本科所有學業考試,順利獲得了四川省教育學院本科文憑。
  • 從英語平均35分到高考重本率全年級第一,援藏老師」魔力」何在
    負責數學課內容的是來自青木關中學的周老師。黃垚說,大家私底下也會商議如何提升學生的基礎。作為高中生,了解三角函數是必須的,這節課周老師準備給孩子們上三角函數,但情況不妙,孩子們連什麼是勾股定理都不知道,這讓周老師感到措不及防。 「10的平方是多少?」周老師提問一位女生。「20。」女生回答後怯生生地低頭。
  • 援藏路上這位「走心」的漢中人
    2019年,陝西省第九批援藏幹部選拔開始,已任陝西理工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的楊柳恰好符合阿里地區教育體育局副局長崗位選拔條件,但大家都沒想到,他會報名。「我女兒馬上要小升初,大家都覺得我不會去,實際上,援藏的種子早就種在我心裡了,我有不少朋友之前是援藏幹部,聽他們介紹過一些情況,條件確實艱苦,但也真的鍛鍊人,如果我能去,如果能做些事情,那我就沒有辜負組織對我的培養」他笑著說。
  • 作為一名老師,成功的地方有這2點
    當老師最大的成功是什麼?是獲得學生和家長的認可?是晉升了高級職稱,成為名師?是官越做越大,幹到了教育局?都不是!筆者認為:當老師成功的地方有兩處。當老師的一個月就那麼幾個工資,只有身體健康,快快樂樂的,才不枉來此人世一遭。如果你能儘量擴展生命的長度,用生命的長度來增加人生的收入,這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 豐縣人在異鄉:他初心不改,夢想擲地有聲,一名援藏教師的教育情懷…
    、他們各自的長處優點是什麼、計劃是什麼、考試說明注意的要點有哪些、複習的輪次計劃、資料徵訂、分工安排等等;他向遊老師請教:就他們倆教同樣的漢班語文,教學資料、教學經驗可以共享。藏族老師的治班法寶就是打,甚至用了電線做成的鞭子狠打,但藏族學生有一個優點,就是犯了錯勇於承擔,甘願認罰,對老師沒有怨言。可援藏老師不能打,也不敢打,更不願打,援藏老師該怎麼辦?他們只能另闢蹊徑,尋找突破口,想方設法順著學生的脾性四兩撥千斤,採取教育感化各個擊破的方法。那個滋味哦,怎一個苦字了得!
  • 援藏路上這位「走心」的漢中人!
    2019年,陝西省第九批援藏幹部選拔開始,已任陝西理工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的楊柳恰好符合阿里地區教育體育局副局長崗位選拔條件,但大家都沒想到,他會報名。「我女兒馬上要小升初,大家都覺得我不會去,實際上,援藏的種子早就種在我心裡了,我有不少朋友之前是援藏幹部,聽他們介紹過一些情況,條件確實艱苦,但也真的鍛鍊人,如果我能去,如果能做些事情,那我就沒有辜負組織對我的培養」他笑著說。
  • 這位援藏醫生不僅救治病人更要把技術留在當地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 通訊員 簡文楊 李饒堯)首例腹腔鏡右半結腸癌根治術,首例遠端胃癌根治術(胃次全切除術),首例近端胃癌根治術(全胃切除術)……這是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胃腸、疝和腹壁外科主治醫師李英儒在林芝市人民醫院援藏100多天完成了多個「首例」手術。
  • 廈門空管站任軍:援藏,讓我愛上日光城
    任軍在拉薩塔臺重新見習(本文圖片由廈門空管提供)2020年9月,正好是任軍遠赴拉薩工作滿兩年,在布達拉宮前,他發了條朋友圈:「援藏,讓我愛上這座日光城!」任軍是民航廈門空管站援派民航西藏自治區管理局的一名援藏幹部。2018年的金秋十月,任軍報名民航局空管局人才援藏計劃,經過層層選拔考核,最終他代表華東空管局廈門空管站前往拉薩,開始了為期兩年的援藏之行。
  • 【河北援藏】身到高原戰苦寒 丹心三載鑄雪魂 —我的老師孫國林的援藏故事
    ,大家都在為自己的老師點讚。我是老牛08級的學生,可以說鹽山中學的學生沒有一個不欽佩「老牛」的,高中三年,校園裡無時無刻不見到他的身影,永遠迎接我們的是暖暖的笑容,正是這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工作狀態,贏得了學生們這樣親切地稱呼。後來11級的學生稱呼他牛伯伯,14級的學生稱呼他牛校長,甚至有一次家長給學生請假說「牛主任,我家孩子今天不舒服...」。
  • 漢中婦產科醫生援藏三年 成功接生嬰兒700多名
    「我想為阿里地區培養一支留得住的高素質醫療隊伍,守護藏族同胞的生命健康。」「有些事,不去做,老了之後會後悔。而我選擇援藏,從未感到後悔,我想多年之後還會引以為傲。」援藏三年,羅蒙先後搶救急危重症患者30多人,門診患者2000多例,開展各類手術800多例,成功接生嬰兒700多名,下鄉為農牧民建立了系統的健康檔案。
  • 高考閱卷老師:考生如果做到這3點,更容易取得好成績
    到了這個時候,很多同學都會出現緊張的狀況,開始擔心自己在高考考場會不會失誤,能不能正常發揮,陷入一種焦慮的心態,但這很正常,大家也不必過分慌張,以平常心來應對高考。而進入最後的高考衝刺期以後,想利用最後10天查漏補缺,將不會的知識點掌握確實由難度,但可以利用這10多天的時間掌握一些高考考場上答題的小技巧。如果能夠在高考時做到這3點,往往更容易取得好成績。
  • 對家人的話,你幾分的說到做到?
    對家人,你有多少說到做到?可能很多人對自己都貼上言出必行的標籤,可是到了父母家人這邊的時候就大大打了折扣,沒時間,就這赤裸裸的三個字打發了父母。 是,人總是忙碌的,生活的艱苦壓榨著我們每一個人,可當你停下腳步時,想讓父母家人享享清福的時候,你才發現誰才真正的沒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