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鄒世進
「同學們,我們昨天了解到了英、美兩國的語言文化差異以及造成這種差異的成因。今天我們將通過一小段採訪錄音進一步深入探討英美語言的不同……」9月7日下午,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龍縣九龍高級中學的一間教室裡,一位教師正在給學生們上英語課。他名叫黃波,是成都市青白江區的一名援藏支教老師。支教3年多來,他與藏區學生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他用愛心呵護著孩子們健康成長。
走上教師崗位
今年39歲的黃波出生在安嶽縣華嚴鄉農村。2000年,他考上了成都師範高等專業學校(現西華大學)英語教育專業,在專科學習期間又完成了本科所有學業考試,順利獲得了四川省教育學院本科文憑。在大學裡,他經常看到新聞中有關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報導,那裡教學條件艱苦,師資力量薄弱,學生對知識非常渴望。當時,他心裡就萌發出等大學畢業後,去少數民族地區支教的念頭。
黃波在上課 受訪者供圖
2003年8月,大學畢業的黃波應聘到了成都市青白江區福洪中學工作,教初中英語。這是一個偏遠的山鄉中學,學生中有很多是留守兒童和貧困學生。除了正常的教學任務外,黃波還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環境。每年寒假,黃波都會自掏腰包叫上班委同學,一起提著米、油、牛奶和壓歲錢紅包,到困難同學家裡,與同學們一起貼春聯、過春節,讓家庭困難的同學感受到班級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2009年7月,通過區內教師公招考試,黃波進入成都市城廂中學任教,教高中的英語課。在新的崗位上,黃波仍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教書育人,關注學生的成長。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畢業生,收穫到了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
進藏區支教
2017年8月,黃波主動請纓,加入到四川省第四期援藏幹部的行列,來到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龍縣支教,擔任九龍高級中學副校長兼英語教師。
當年9月1日,滿懷激情的黃波第一次走進九龍高中的教室,班裡的英語基礎令他很意外,除了有幾位同學能讀懂一些單詞外,大部分同學連初中的詞彙都不認識,更別說高中詞彙和相關的重要語法內容了。黃波並沒有退縮,他暗下決心,要用自己的努力,去幫助這些學生不斷提高英語水平。
40分鐘的課程很快就結束了。當黃波說完:「同學們,休息!」後,並沒有出現內地學生急忙奔出教室玩耍的情景,而是同學們紛紛從座位上湧向自己。「黃老師,單詞應該怎麼讀?」「黃老師,怎樣讀懂英文課文?」「黃老師,我老是聽不懂,該怎麼辦呢?」「黃老師……」面對同學們突如其來的問題,以及所表現出來的強烈的求知慾,黃波被深深地感動了,他從心底迸發出一種強烈的想法,就是要竭力為這些學生做些事情。在接下來的幾天裡,無論是在教室,還是在辦公室,甚至在走廊上,黃波都會被熱情好學的孩子們拉住請教問題。
面對學生們積極好學的情況,黃波首先在高二(3)班和(5)班成立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小組,利用休息時間,每周二和周四分別把這兩個班裡有英語學習興趣和意願的69名同學集中在一起進行課外輔導,把自己多年教學實踐中形成的教學理念傳授給孩子們,教他們單詞拼讀方法、語法知識,重點句型解讀以及英語寫作技巧等,降低學生們的學習難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為孩子們的學習和成長助力。通過這些努力,在2017年底的期末考試中,孩子們的英語成績都有明顯的進步,班級平均分上升了10多分。
幫扶貧困學生
為了解決貧困學生的實際困難,黃波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和同事們一起翻山越嶺進行家訪。他們被孩子們克服重重困難堅持讀書的精神所感動,決心要盡最大的努力,為孩子們多做些事情,以幫助他們更好成長。黃波積極聯繫青白江區愛心公益組織「蒲公英愛心公社」,對120多名貧困學生進行愛心幫扶,資助金額達10萬多元。
有一天,黃波來到三巖龍鄉白楊坪村,當他走進初二學生張燚凱的家裡時,一種沉重的情緒湧上心頭。只見身體虛弱的張燚凱躺在床上,而另一間屋裡躺著的是他久病的奶奶。經過與孩子爺爺交談,了解到張燚凱是孤兒,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他既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孩子,也是種地、劈柴、放牛、擠牛奶樣樣都能幹的一把好手。然而,就是這樣一名好少年,在2017年1月時,被診斷出漏鬥胸,手術後還沒恢復,他的奶奶又被診斷出腦瘤,祖孫倆手術費加來往交通費共花了21萬多元。了解到這種情況後,黃波連夜把張燚凱的情況整理成文字材料,上報給援藏隊,並多次聯繫縣、鄉領導後引起重視,專門立項對張燚凱一家進行定點幫扶,不僅成功幫他們申請到了低保,還幫助解決生活費用2萬多元。
2017年11月,天空飄起大雪,氣溫驟降。為了讓孩子們穿上過冬的棉衣,黃波多方為孩子們籌集愛心冬衣。當孩子們收到嶄新的毛衣和棉衣時,感動地流下了熱淚。2018年,黃波和他身邊的朋友們對九龍的孩子們捐助34100元,2019年3月捐助現金43100元,2019年9月捐助現金32300元,捐助九龍高中T恤2000件,三巖龍波崗小學、朵洛中心小學等學校校服700餘套,今年3月為孩子們籌得45300元。孩子們在老師的關愛中更加努力學習。
一生的牽掛
2018年的中秋節,黃波比平時更加忙碌,讓他牽掛的不僅有遠方的家人,還有九龍高中高三(1)班和(3)班的孩子們。這是他進入藏區的第二個中秋節,他早早地打開微信和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視頻聊天。「爸爸,中秋節你怎麼不回家呢?爸爸,這是我和老師一起做的月餅,你回家來我們一起吃!」看著視頻裡兒子可愛的模樣,聽著親切的聲音,黃波對家泛起濃濃的思念,忍不住熱淚盈眶。他用手抹了一下臉,對兒子說道:「乖兒子,爸爸也想你了,因為工作忙,不能回家陪你過中秋節,你要替爸爸對媽媽和生病住院的爺爺說,我也想他們了。」黃波不敢再說下去了,急忙掛了視頻。
為了讓孩子們過好中秋節,黃波早在幾天前就和青白江的幾位老師為九龍縣中的5名品學兼優的孩子募集了1.1萬元,並給孩子們送去了關愛和溫暖。當他走進學生宿舍時,就得知學生曾開丹一直捂著肚子喊疼,他連忙跑去孩子的床邊。「你哪裡痛?告訴老師!」「就是右邊肚子好痛。」孩子無力地說道。只見曾開丹痛得滿頭是汗,黃波沒有多想,當即和幾位同學一起將她背下山,送到醫院。這名學生患的是急性膽囊炎,黃波不僅為這名學生墊付醫藥費,還一直守到病床前,直到病情好轉。
2018年8月,援藏結束了,但黃波對這裡的山山水水和孩子們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再次申請留在九龍縣支教兩年。今年2月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黃波積極響應九龍縣的號召,2月10日就進藏區並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孩子們上網課和在線輔導,他將繼續在這裡和孩子們延續著深厚友誼和動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