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馬丹主動報名參加湖北省第一批組團式教育援藏,來到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擔任音樂教師;2019年,她再次主動報名參加湖北省第二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到山南市東輝中學擔任音樂教師。
是什麼樣的情懷讓馬丹連續兩次參加組團式教育援藏?馬丹說:「想到西藏缺人才、缺教師,我就選擇主動報名了。」
來藏之前,馬丹是武漢市旅遊學校的一名教師,多年的教學生涯,讓她對教育事業、對與學生相處,產生了濃厚的熱情。「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就是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馬丹說,「特別是看到孩子們想唱歌、想表演的表情時,我的教學熱情就更高了。」
「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這句話雖然說得有些誇張,但很多藏族小孩確實天生就喜歡唱歌、跳舞。
「藏族孩子愛唱愛跳,我又正好一名音樂教師,所以,能給這些孩子上課,我特別高興、特別有幹勁。」馬丹說,「特別是看到孩子們進步很快,成就感和待在西藏作貢獻的願望就更強烈了。」
對於這份事業,馬丹付出了很多。2016年,剛進藏時,由於缺氧晚上睡不著覺,馬丹的身子一下子消瘦了很多。同事和親人都勸她回去,她最終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她說:「來西藏,就要做好奉獻的準備。」
「缺氧不缺精神」,到西藏後馬丹對「老西藏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她說:「過去,條件比現在不知道要差多少倍,在那種條件下,前輩們都能把工作做好。現在條件好了,我們就要更有幹勁了。」
為了儘快融入西藏,馬丹在自學西藏歷史、風土人情的同時,主動找藏族老師學習藏語。
馬丹時不時「冒出」的藏語,讓學生們很是驚訝。「馬老師上課特別有意思,她人很隨和,特別開朗。上她的課,我們都不知道時間是怎麼過去的。」多吉羅布說,「在她的啟迪下,大家對音樂更感興趣了,上課的熱情和積極性更高了。」
馬丹主要教藝體,她在藝體教學領域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師。她撰寫的多篇藝體方面的論文,在學術界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特別是,她的「示範課」在山南市產生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在馬丹等人的努力和幫助下,山南市組建了我區第一支拉拉隊。去年,該拉拉隊代表我區參加了全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斬獲二等獎;並受邀參加了世界軍運會展演。
如今,馬丹在山南市援藏已有4年了。4年來,她被評為湖北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和自治區「最美援藏教師」「援藏先鋒」,還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
面對榮譽,馬丹坦言:自己做得還不夠,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其實,她比常人付出了更多。2018年,由於極度缺氧和過度勞累,馬丹暈倒在宿舍裡,幸好被同事及時發現,撿回了一條命。家人把她接回武漢休養,可是沒過多久,她還是執意回到了山南。
而那一年,也是她兒子備戰高考的關鍵之年。「兒子,媽媽相信你會考上理想的大學。」馬丹說,「兒子上高三需要我,西藏的孩子也需要我。思來想去,我還是回到了山南,因為這裡的孩子更需要我。」
馬丹愛家庭,也愛西藏,這些年,馬丹在山南共資助了6名困難學生。看著6名困難學生學習成績一天天地趕上來,特別是看到這些孩子自信了、自強了,馬丹笑了。她說:「只要對西藏的孩子們成長有幫助,我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記者 段敏)
(責任編輯: 殷小燕 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