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機構合作開展聽障兒童康復訓練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 馬海燕)記者12日從2019年「一帶一路」框架下殘疾人事務聽力語言專項論壇開幕式上獲悉,中國臺灣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與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將繼續開展深度合作,助力聽障兒童康復訓練。

2009年至今,明門集團及中國臺灣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與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一起走過十年深度合作,下一個十年合作計劃已經開啟,三方將繼續在聽障兒童康復訓練領域耕耘。

據悉,這一切的緣起是明門集團董事長鄭欽明的小女兒鄭雅文天生是聾兒,在經過聽覺口語康復訓練後,現在已經是聽說流利的旅遊節目主持人。鄭雅文的表現也證明聾兒康復值得投入。

臺灣演員林心如代表明門集團向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捐贈1000萬元人民幣,以支持聽障兒童康復項目。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主任龍墨向林心如頒發感謝證書。

林心如現場觀看了聽障兒童的表演,感慨如果不是耳蝸,完全看不出他們是特殊群體,這說明經過科學訓練他們是有希望和正常孩子一樣的。在與聽障兒童的媽媽交流後,林心如說,當了媽媽後,深感寶寶的健康成長是媽媽一生中最大的心願。「小朋友是國家未來的主人公,我們都希望他們能夠健康平安成長,今天知道這麼多人在幫助聽障小朋友,讓他們能夠好好學習,跟正常的小朋友一樣融入社會中,覺得非常欣慰。」

自2008年開始,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與中國臺灣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合作,開啟了中文聽覺口語法在大陸的傳播和推廣之路。通過11年緊密合作,已培養31個省(區、市)300餘名中文聽覺口語師資隊伍,幫助成百上千的聽障兒童走出無聲世界,也給許多家庭帶來了希望。(完)

相關焦點

  • 遂寧2019年秋季聽障兒童康復訓練現在開始報名了
    今年6月我市殘疾人康復中心聽力語言康復部已經正式投入使用同時第一批2019年聽障兒童康復訓練2019年秋季聽障兒童康復訓練現在開始報名了!招生簡要遂寧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將面向全市招收聽障兒童,免費開展康復訓練,相關事宜通知如下,請有意願的家長提前報名,進行篩查。
  • 多彩人生因愛不再寂靜——聽力語言康復機構為聽障兒童推開有聲...
    (原標題:多彩人生因愛不再寂靜——聽力語言康復機構為聽障兒童推開有聲大門(組圖))
  • 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增設藝術類課程,逐步推開聽障兒童融合教育
    聽障兒童在康復機構進行聽力語言康復訓練後,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聽障兒童能進入普校「隨班就讀」,這是聽障兒童、家長、康復機構以及全社會共同的心願。但是近幾年聽障兒童融合教育「回流」現象越來越多,即一部分隨班就讀的聽障兒童在升入一定年級後,因種種原因難以在普校繼續學業,而不得不回到聾校或語訓機構。
  • 湘版聽障兒童康復訓練教程出版 用遊戲打開語言之門
    7月7日,《聽障兒童聽覺言語訓練五大領域康復教學遊戲活動集——聽能發展》新書推廣培訓會在長沙舉辦。紅網時刻7月8日訊(記者 李慧 通訊員 劉亦苗)聽覺言語訓練是聽障兒童康復訓練的核心內容,為了更好地指導、幫助康復教師及家長有趣、有效地開展聽障兒童聽覺言語訓練,由湖南省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教研團隊歷時兩年多編寫的《聽障兒童聽覺言語訓練五大領域康復教學遊戲活動集——聽能發展》一書於2018年1月正式出版。7月7日,新書推廣培訓會在長沙舉辦。
  • 必看指南:聽障兒童言語康復家長
    很多聽障兒童家長給孩子驗配助聽器或是植入人工耳蝸的初衷是讓孩子聽到聲音,會說話。但是聽障兒童言語康復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對其進行科學的、長期艱苦的、符合聽障兒童心理、生理和生活特點的語言訓練,從最簡單的拼音字母發音開始,一個音一個字的練習,到之後的詞句練習,再到之後的簡單句子和複雜句子的練習,最終能達到能熟練的聽說,能與健聽人正常溝通交流。這過程對聽障兒童家長來說,需要在時間上、精力上和財力上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付出巨大的犧牲。
  • 惠澤中國聾兒 聽覺口語法架兩岸聽障康復交流橋梁
    聽覺口語法(auditory-verbal therapy , 簡稱AVT)是通過助聽器放大聽障兒童的殘餘聽力,或植入人工耳蝸幫助聽障兒童重新獲得聽覺後,依據聽覺、發音、認知和溝通的自然發展順序,在自然情境及互動中,讓聽障兒童學習傾聽、發展語言,使傾聽成為聽障兒童的教學方法。聽覺口語法最初是由雅文基金會創始人鄭欽明先生的夫人倪安寧女士為培養自己患有聽力障礙的女兒從國外引入臺灣。
  • 面向基層,服務聽障——四川省聽力語言康復中心為甘孜州特教學校師生開展暑期康復訓練
    他們中的18名聽障學生在中心度過為期近1個月的聽力語言康復訓練,隨隊5名教師也在中心接受1個月的跟崗康復技能培訓。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全國第二大藏區,由於受地理位置、環境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制約,聽力語言殘疾人康復工作尚未有效開展。
  • 聽覺訓練在聽障兒童康復過程中起到排頭兵的重要作用
    ,請微信聯絡聽力大講堂劉慶國:liuqingguo2030聽:一定是聽障兒童康復的前提,但是,聽得到不一定等於聽得清,也不一定等於聽得懂。聽得到⇒聽得清⇒聽得懂:聽力從初級到高級逐步演變的複雜過程,最終是讓聽障孩子聽得懂聽得明白。我們一直強調:聽覺優先,理解先於表達,聽覺訓練在聽障兒童整個康復過程中永遠擔任著排頭兵的重要角色。① 最大限度開發和利用聽障兒童的殘餘聽力,儘量減少聽力障礙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
  • 兒童聽力言語康復訓練與康復服務
    兒童聽覺言語康復訓練是教會患者如何利用人工聽覺設備最大限度的提高聽、說能力。康復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醫學的診斷與幹預、康復的目標及方式等。聽力補償或重建之後,都應儘早進行醫學康復,針對性的進行康復計劃,系統地進行聽覺康復和言語矯治,重建和完善聽覺認知最終回歸社會。對於兒童來說,「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更為重要。
  • 兒童節,英孚教育向聽障兒童送祝福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和重慶六地參與英孚教育聽障兒童公益英語班的員工志願者們,通過參與線上活動和錄製分享視頻的方式,共同為聽障兒童送去誠摯的節日祝福。儘管受新冠疫情影響,「英孚全球助學計劃——聽障兒童公益英語班」在各地的正常開展受到了一定影響,但這並沒有阻礙英孚教育的志願者們對聽障兒童的持續關注和真切關懷。教職員工們希望透過視頻把他們生動有趣的創意和六一兒童節的真摯祝福,傳達給由於疫情暫時還無法回到康復中心上課的孩子們。
  • 聽障兒童概述 中國有聽力殘疾兒童13.7萬人
    心理健康狀態整體不佳歐洲最早開始對聽障兒童的康復工作。16世紀,西班牙開始對聽障兒童進行口語教育。18世紀,法國萊佩神父創造了手語。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科技的進步,數位化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的發明,成為聽障兒童康復領域中的裡程碑——聽障兒童中,大部分都保留著各種程度的殘餘聽力。為他們選配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輔以專業的聽覺言語訓練,他們仍然可以學會聽和說。
  • 洛陽市啟航幼兒園:讓聽障兒童進入有聲世界
    30多年來,該機構本著「康復一名聾兒、造福一個家庭」的宗旨,盡心盡力為殘疾人服務,已累計幫助3300多名聽障兒童進行語言康復訓練。  一個簡單發音有時要教上百遍  昨日10時許,記者來到洛陽市啟航幼兒園的聽障兒童班時,孩子們正在上語言訓練課。看到記者,孩子們立即熱情地打招呼:「叔叔好。」
  • 讓花開有聲|聽覺|口語|聾兒康復_網易新聞
    這是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聾」)與臺灣的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雅文」)合作成果的一次展示,讓外界得以了解這項開展了6年的「兩岸愛心工程」。在中聾,記者見到了來自河南濮陽的患兒小銘和他的媽媽馮麗。「小朋友你幾歲了?」「5歲」「喜歡北京還是濮陽?」「濮陽,那裡親人多」。對於記者的提問,小銘的回答清晰洪亮。
  • 英孚教育向全國聽障兒童致「六一」兒童節祝福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和重慶六地參與英孚教育聽障兒童公益英語班的員工志願者們,通過參與線上活動和錄製分享視頻的方式,共同為聽障兒童送去誠摯的節日祝福。  儘管「英孚全球助學計劃——聽障兒童公益英語班」在各地的正常開展受到了一定影響,但這並沒有阻礙英孚教育的志願者們對聽障兒童的持續關注和真切關懷。
  • 2020年聽障兒童個別化教學規範及康復電子檔案使用規範培訓班圓滿...
    為幫助提升我省聽障兒童個別化教學工作質量、促進聽障兒童康復電子檔案規範使用,省聽力語言康復中心於7月20日-25日舉辦了一期「2020年聽障兒童個別化教學規範及康復電子檔案使用規範培訓班」,來自全省13個市州聽力語言定點康復機構的30名康復教學專業技術人員參加。
  • 聽障兒童康復需要多長時間?語言發育遲緩之「聽力障礙」訓練案例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美妙的聲音值得我們去聆聽,但有些人生下來就聽不到或者聽不清,他們被稱為「聽障人士」。配助聽器,或者人工耳蝸手術,還有康復訓練....長期以來大家認為聽障兒童就需要長期的康復,要全職帶孩子訓練,還要大筆的康復費用,甚至還不知道孩子到底能康復到什麼程度?
  • 聽障言語康復家長必看指南
    很多聽障兒童家長給孩子驗配助聽器或是植入人工耳蝸的初衷是讓孩子聽到聲音,會說話。但是聽障兒童言語康復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對其進行科學的、長期艱苦的、符合聽障兒童心理、生理和生活特點的語言訓練,從最簡單的拼音字母發音開始,一個音一個字的練習,到之後的詞句練習,再到之後的簡單句子和複雜句子的練習,最終能達到能熟練的聽說,能與健聽人正常溝通交流。這過程對聽障兒童家長來說,需要在時間上、精力上和財力上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付出巨大的犧牲。
  • 採用音樂遊戲的方式進行聽障兒童聽覺訓練
    聽覺訓練的目的在於用遊戲的形式培養聽障兒童聽覺注意,養成聆聽習慣,更充分地利用好殘餘聽力。音樂遊戲的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常見的有聽音樂說兒歌、聽音樂做遊戲、聽音樂做律動、聽音樂表演節目等。康復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自由選擇,不必過分拘泥於某一種形式。由於聽障兒童學語言的需要,康復教師在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儘可能地把音樂活動和主題教育聯繫起來,使聽障兒童在學音樂的過程中複習和鞏固主題教育中的詞語和句子。對於剛剛接受聽覺訓練的聽障兒童,首先要喚醒聽覺,感知聲音的存在、聲音的有無、聲音的大小、聲音的高低,這是聽障兒童邁入有聲世界的第一步。
  • 甘肅省聽力語言康復中心為聽障兒童開啟線上教學
    電腦前,字正腔圓的是聽力老師;屏幕裡,咿呀模仿的是聽障孩子。這是省聽力語言康復中心近期針對部分聽障兒童而專門開展的線上言語矯治課程。在康復學習的關鍵期,聽障兒童如果間斷學習,會影響康復效果。為確保防疫康復兩不誤,省聽力語言康復中心的老師通過電話、簡訊、微信等方式,開展防疫知識宣傳、健康教育等,指導孩子理性認識疫情、科學防控,讓孩子們像在康復中心一樣,照常上課學習。在與聽障兒童家長充分溝通後,康復中心通過開啟線上教學,對16名在訓聽障兒童進行一對一言語矯治指導,對26名聽障兒童家長開設個別與組合的親職課程。
  • 家長怎麼幫助聽障兒童發音?
    「十聾九啞」這個詞就很形象地表達了聽力障礙對兒童言語、語言能力的影響。今天百靈鳥老師來講講聽障兒童言語障礙特點和康復技巧。1、聽力障礙對語言的影響語言障礙:聽障兒童難以通過聽覺獲得有聲語言,只能通過具體形象認識世界,不能像健聽兒童那樣通過語言的抽象作用認識世界,同時難以理解複雜的語言。聽障兒童學習語言困難。難以理解言語內容,很難參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