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雷曼危機之後
持續的麵包熱潮
日本的麵包熱潮始於2008年的雷曼危機。在此之前,甜點熱潮一直持續著。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慕斯、水果、海綿蛋糕等多樣食材做成的多層蛋糕。味道複雜,非常好吃,但由於耗費時間和材料費,價格也很高,再加上吃蛋糕必須要坐在餐桌上,多多少少有些不便。
而與之相比,麵包價格較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開吃。和購買當天必須要吃的蛋糕不同,還可以冷凍保存。正是這種輕鬆感,讓遭遇經濟危機的人們看到了麵包的魅力。
這樣的熱潮持續了10多年,雖然這與消費者和製造商兩方都有關係,但主要原因在於消費者方獲取人氣麵包和麵包店的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了。
首先是麵包迷們展開了行動。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麵包迷們開始和朋友們一起到各個麵包店品嘗麵包,並在博客上發表文章。
大眾傳媒有時也會報導麵包的相關情報,但是真正開啟熱潮的是人氣首都圈情報雜誌《Hanako》,在2009年11月12日號上刊登的名為「介紹東京麵包」的專欄特輯。
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有矛盾欲望——既要勒緊褲帶又想吃好吃的人們,就注意到「對了,有麵包呢」。
2
日本各地舉辦的「麵包節」
2011年10月,「世田谷麵包節」在東京三宿拉開帷幕。以及從2013年開始,在東京表參道的聯合國大學前,每年會舉辦數次「青山麵包節」,可謂盛況空前。
不僅是東京,各地方也在舉辦麵包活動。為紀念1842年日本第一個製作麵包的學者江川太郎左衛門,從2007年開始,在靜岡縣的伊豆韭山舉辦「麵包始祖的麵包節」。
另外,隨著東京麵包熱潮的興起,各地都開始舉辦麵包活動,琦玉縣川越市舉辦了「川越麵包市場」,神戶市舉辦了「神戶麵包節」等等。
神戶、京都、大坂等關西地區的麵包消費金額甚至超過了關東地區。在大阪,以梅田的阪神百貨商店的食品樓層為開端,很多人氣麵包的精品店相繼開業。
雜誌和電視等也經常製作麵包的特別播報,消費者個人也可以通過SNS進行信息交流。當然,隨著新型麵包房的出現,擁有高超技術的麵包師也在不斷增加。這是製作方讓熱潮更加高漲的主要原因。
3
從法國麵包
到日本獨特的紡錘形麵包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全國範圍內有了食用麵包的習慣。
首先,以麵包為主食的餐飲在全國範圍內普及。家庭方面,在生活逐漸西洋化的都市,早飯吃麵包的人增加了。而在農村,人們也習慣了在休息時間買甜心、麵包吃。無論什麼場合,人們喜歡的都是表皮酥酥的麵包。
但是從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開始,絲毫不亞於發源地法國的,以香氣撲鼻和堅硬的外皮為特點的長條麵包也相繼在都市裡開始發售。
1996年在神戶三宮開設了「ブーランジェリーコムシノワ」,1998年在京都今出川開設了「Le Petit Mec」。2001年,「PAUL」和「MAISON KAYSER」兩家法國人氣連鎖麵包店在東京開業,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正宗法國麵包大受歡迎後,隨著麵包熱潮的全面展開,日本自己開發的麵包也開始受到歡迎。其中之一就是紡錐形麵包。紡錐形麵包雖說是以法國麵包為原型製作而成的,但是外皮酥軟而且細長形狀是日本獨有的。因為經常在學校裡供應,所以日本人非常喜歡。
2016年左右,紡錘形麵包專賣店陸續開業。每一家店都是以可選擇食材的方式出售的。有豆沙、黃油、炸肉餅、炒蕎麥麵等日本人才會想到的食材,特別受歡迎。
4
富有個性的
三明治和酥軟麵包
這幾年,地方麵包店推出的獨特的糕點麵包、副食麵包也大受歡迎,甚至成為百貨店活動的主打商品。紅綠兩色相間,和西瓜顏色一模一樣的西瓜麵包在宮城縣仙臺的麵包屋很受歡迎。在茨城縣和長崎縣很受歡迎的「沙拉麵包」是夾著土豆沙拉的三明治。
另外,近幾年三明治也變得流行起來,尤其合乎大家胃口的是香蕉、草莓等水果配上奶油奶酪的水果三明治和夾著煎雞蛋的三明治。在日本受歡迎的三明治都是運用日本人喜歡的獨特食材作成的。
從2013年開始的高級麵包熱潮也是日本風味的。
7 - 11推出了名為「金の食パン」的切片麵包,價格設定是通常超市和便利店出售的麵包的2倍左右,但是仍然很受歡迎。其特徵不僅在於味道,還在於柔軟的口感。從那時起,出現了價格比「金の食パン」高出一倍的麵包專賣店,但仍然會有顧客排隊購買。
外皮柔軟是日本麵包的特徵。日本麵包之所以柔軟,是因為沒有像歐洲一樣,把麵包作為主食長久保存的習慣。也就是說,人們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麵包皮要是硬的,所以形成了以方便食用為主的軟麵包的全盛文化。
5
從豆沙麵包的誕生
到糕點麵包的多樣化
在日本,最主要的主食還是大米。麵包是次要的存在,所以會進行自由的發揮。加入食材烤制而成的麵包由獨特的構思被開發出來,在日本大受歡迎。這樣的構思,是使麵包文化在日本紮根的主要原因。
最初創造出豆沙麵包的,是江戶時代結束失業的原武士·木村安兵衛和他的兒子英三郎。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豆沙麵包大受歡迎後,出現了果醬麵包、奶油麵包、咖喱麵包等在柔軟的麵包中加入配料烘烤的麵包。二戰後隨著麵包的普及,餡料的變化也隨之新穎。
麵包店通過不斷推出夾有新食材的商品,改變店面裝潢來吸引顧客。在日本,麵包並不是必需品,所以要推陳出新讓顧客欣喜。
6
在全亞洲矚目的日式麵包
自由構想的日式麵包在全球化社會的今天,尤其受到亞洲國家的關注。隨著經濟的發展,來日本學習麵包技術的留學生也越來越多。他們沒有選擇發源地歐洲,而是來到了日本,不僅因為距離很近,而且日本的麵包技術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另外,也有留學生認為,對於主食以大米和面為主的他們來說,麵包只是次要的存在,所以為了吸引顧客,有必要像日本一樣不斷開發新產品。
臺灣有日本式豆沙麵包,而且外皮鬆軟的麵包十分暢銷。在印度尼西亞、韓國等地,日式麵包也很受歡迎,很多日本企業開設了多家分店。在阿聯杜拜,向日本學習技術、進口材料的日式麵包連鎖店也非常受歡迎。
總而言之,正因為日本不斷地更新、推出新的麵包品種,從而發展出了獨特的麵包文化。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