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高密市井溝鎮:靶向施策,精準發力,奮力答好脫貧攻堅「收官之卷」

2020-12-23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7日訊 近日來,濰坊高密市井溝鎮紮實開展脫貧攻堅「百日攻堅」行動,聚焦「兩不愁三保障」,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脫貧成色得到全面提升。

11月16日上午,高密市井溝鎮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議,就鎮、社區、村、幫扶責任人四個層面進行具體安排和部署。要求切實提高政治站位,聚焦扶貧政策落實,繼續提升貧困群眾家居環境和滿意度,加強幫扶責任人培訓,全力以赴鞏固提升脫貧質效。同時,督導專班繼續對前期檢查發現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確保問題見底清零。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產業是根本。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模式,加快推進高密市小李村高效冬暖式蔬菜大棚工程建設項目、盛德牧業固定投資收益項目等6個優質項目建設,產業扶貧項目收益36.1萬元,設置扶貧公益崗47個。

貧困群眾擺脫貧困,就業是關鍵。抓住就業扶貧這個「牛鼻子」,全力落實各項就業扶貧政策,在推薦貧困勞動力送崗上門、優先就業、就近就業、精準就業方面打出一套「組合拳」,確保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家庭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滿意是目的。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壓緊壓實「三級書記」抓扶貧和「三個責任人」責任,再次組織全覆蓋入戶走訪和督導檢查,確保各項扶貧政策落實到位,生活環境整潔乾淨衛生,貧困群眾認可滿意,切實鞏固脫貧成效。

戰鼓催徵急,攻堅不畏難。高密市井溝鎮以更嚴更實更硬的作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的收官戰。

編輯:邱佳

相關焦點

  • 法治攻堅 | 精準施策 靶向發力 提升群眾法治獲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
    法治攻堅 | 精準施策 靶向發力 提升群眾法治獲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 2020-12-10 15: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濰坊高密市井溝鎮福盛屯村果蔬農場:荒地變寶地 產出黃金果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1日訊 濰坊高密市井溝鎮福盛屯村辰隆果蔬農場通過土壤改良,發展高效農業,栽植果中極品維納斯黃金蘋果,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9月19日,在位於高密市井溝鎮福盛屯村的辰隆果蔬農場,技術人員正帶領果農為蘋果樹拉條、剪枝。據了解,這片果實纍纍的矮化蘋果樹是去年栽植的,今年就平均每棵結果90左右個。撕下套袋,金燦燦的果子十分耀眼醒目。農場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片果園在三年前就是一片荒地,土質極差。
  • 答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時代考卷
    要發揚革命精神、優良作風,知重負重、苦幹實幹,以志在必得的決心、迎難而上的魄力,衝刺脫貧攻堅的最後勝利;  收官意味著全面決勝、不留遺漏,必須對標中央提出的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要求,做到扭住重點、集中力量、精準發力;  構建領導有力、組織有序、運轉有效的大幫扶體系。
  • 農發行嶽陽市分行奮力譜寫 脫貧攻堅「收官之卷」
    2020年即將過去,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回顧「十三五」,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戰,農發行嶽陽市分行交上了一份怎樣的「答卷」?目前,該行各類精準扶貧貸款餘額達57.82億元,扶貧貸款餘額及投放額多年來穩居全市金融機構之首。
  • 山東壽光:洛城街道獲評「濰坊市脫貧攻堅工作示範鎮街」
    大眾網·海報新聞 濰坊報導日前,濰坊市脫貧攻堅示範鎮(洛城街道)公布儀式在會議報告廳舉行,壽光市洛城街道被認定為「濰坊市脫貧攻堅工作示範鎮街」。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曹建國主持授牌儀式。今年以來,洛城街道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紮實做好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重點抓好「兩不愁三保障」、各項政策落實、家居環境改善、提升群眾滿意度等工作,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街道按照「居家環境達標、暖心包材料準確、應享政策落實、貧困群眾滿意」的驗收標準抓好工作落實,經過前期驗收,扶貧工作贏得濰坊市扶貧開發辦公室充分肯定。
  • ...盡銳出戰 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的根本性勝利
    (記者:陳博)3月11日上午,臨渭區委書記劉寶琳在塬區調研扶貧重點項目進展、扶貧產業發展,以及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時強調,要精準施策,盡銳出戰,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的根本性勝利。各鎮村要緊緊抓住產業扶貧這個關鍵,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公司的作用,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做大做強葡萄、核桃、獼猴桃等主導產業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思路舉措,緊盯市場需求和政策要求,積極推進中藥材種植、特色養殖等產業,形成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的拳頭產業新格局,幫助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致富。
  • 預想三步——看張家塞鄉怎樣精準施策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大益陽客戶端記者 譚紹軍 通訊員 李林濤 王也象棋下得好的人,都能提前預想三四步甚至五六步。資陽區張家塞鄉黨委、政府在許多工作中就是這樣的「象棋高手」。比方說,怎樣精準施策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他們就總是想到下一步、再下一步可能遇到的問題,然後堅持問題導向,未雨綢繆,精準施策,取得良好效果。張家塞鄉是資陽區的偏遠鄉鎮之一,也是全區唯一個鄉,由於種種原因,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全鄉尚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193戶、3251人。全區僅有的兩個省級重點貧困村——富民村和金壠村,也都在鄉境內。
  • 通道精準施策助推農村醫保繳費
    為幫助村民群眾順利繳費,萬佛山鎮連日來統籌脫貧攻堅「四支隊伍」,大力推進2021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工作。該鎮堅持在精細宣傳、精準施策、精心服務上下功夫,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該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醫保繳費工作,12月2日召開了醫保繳費專題動員會和培訓會,統籌「四支隊伍」協同發力,由聯合黨組書記統籌,因村施策,精準到人。結合網格化走訪,村支兩委、工作隊和駐村幹部按照未繳費人員名單,採取「1+1+1」分片責任制開展醫保繳費工作,確保村民繳費願配合、宣傳政策聽得懂、繳費操作弄得清。同時實行繳費進度日報告制度,全面營造比學趕超的工作氛圍。
  • 羅定:「脫貧」「振興」緊銜接,高質量答好脫貧攻堅「收官之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羅定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鬆、整治問題不手軟、落實責任不鬆勁、轉變作風不懈怠」的重要指示精神,緊扣「兩不愁三保障」,下足「繡花」功夫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工作紮實推進,取得決定性成效。
  • 脫貧攻堅:風勁揚帆奔小康
    近年來,我市堅持「一切工作服務於脫貧攻堅、一切力量服從於脫貧攻堅、一切資源統籌於脫貧攻堅」,全市上下以打不贏脫貧攻堅戰就對不起這塊紅色土地的態度和決心,精準施策,持續發力,推動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就——全市32.2萬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933個貧困村有序退出,5個貧困縣如期摘帽,脫貧成效考核連續四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由2016年的3488元增加至2020年的
  • 李軍曉:再接再厲 乘勢而上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11月17日上午,雲安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暨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以及全省、全市脫貧攻堅推進會精神,分析形勢任務,研究存在問題,動員全區上下以背水一戰、破釜沉舟的決心,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勁頭,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的定力,
  • 清水:精準施策助脫貧 產業拓寬致富路
    清水:精準施策助脫貧 產業拓寬致富路 2021-01-05 1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市聚萬眾之志發精準之力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收官之年
    近年來,南和區把產業扶貧作為推進脫貧攻堅主要抓手,設立扶貧車間、扶貧微工廠等,幫助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記者邱洪生 攝)(記者楊永麗 通訊員趙志廣)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奮力書寫脫貧攻堅壯麗...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壯麗史詩  ?——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東鄉縣是我省58個集中連片特困片區縣和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 【地評線】中安時評:以「百米衝刺」精神跑完脫貧攻堅最後「一米」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脫貧攻堅還有哪些堡壘,脫貧硬任務如何不折不扣完成?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安排部署,吹響了決戰決勝的衝鋒號角。
  • 動力之源——仁和區脫貧攻堅關鍵在「人」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成都主持召開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強調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在人的觀念、能力、幹勁。  仁和區抓住「關鍵在人」這個「牛鼻子」,切實做好「人」的文章,激活脫貧攻堅的動力之源。  高位推進,組織領導堅強有力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
  • 上河灣鎮:精準施策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上河灣鎮始終堅持以「產業脫貧、項目脫貧、政策脫貧」的總體工作指針,多措並舉、精準落實國家各項扶貧政策,「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上河灣鎮套子裡村二社農戶張同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從前一家四口居住在一間泥草房內,只能依靠僅有一公頃土地的微薄收入艱難度日。
  • 決勝中原丨洛陽:奮力書寫脫貧攻堅的出彩答卷
    洛陽市委主要領導表示,要堅定一抓到底、決戰決勝的信心決心,以敬畏之心、使命責任把這項「國之大者」的政治任務、民生工程堅決徹底、不折不扣完成好,全力衝刺、決戰決勝,確保全市脫貧攻堅工作質量高、成色足、可持續,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優異答卷。
  • 山東高密:借勢濟青高速,井溝鎮德盛屯駛入新農村面貌提升的「快車道」
    井溝鎮德盛屯位於高密市西部,佔地面積13.8萬平方米,耕地面積1242畝,擁有人口768人,227戶,經濟收入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和第三產業為主,近年來,在其他村逐步改善人居環境和增加集體收入的同時,德盛屯由於村中多以中老年群體為主,青年人才的外出和產業薄弱讓村居的發展受到了制約。
  • 脫貧路上再加把勁
    □本報評論員在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時期,一個振奮人心的捷報傳來:嵩縣等14個貧困縣正式脫貧摘帽,河南從此再無貧困縣。這是我省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重大成果,也是我省脫貧歷程上的一個重要歷史節點,值得書寫和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