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生活在臺灣的抗美援朝老兵

2020-12-20 自由行天下99

寶島臺灣有很多著名的景點,如阿里山、日月潭、101大樓、墾丁公園等,在島嶼最南端有一個鵝鑾鼻公園。這是臺灣最南點紀念碑,這裡是南海與太平洋往來的必經航道。

從島嶼最南端鵝鑾鼻逆時針沿臺灣東海岸一直北上,就到達花蓮縣,北回歸線穿縣而過,是熱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北回歸線橫穿臺灣的澎湖、嘉義、南投、花蓮四縣,臺灣就在島的東、西兩邊各立碑誌,西邊就是嘉義北回歸線紀念碑,東邊則是花蓮北回歸線紀念碑。

花蓮縣北回歸線紀念碑東臨太平洋,一柱擎天,頗為壯觀。紀念碑南北兩面均刻有「北回歸線」字樣,圓柱中間有縱向狹長細縫。每年6月22日夏至日正午12點左右,有一瞬的時間直射北回歸線,從這一瞬開始,北半球進入夏季。因此我們每年只有一次能看到「立竿不見影」的天文現象。 而花蓮縣的北回歸線標誌碑有兩座,較早的一座建在瑞穗鄉舞鶴村,還有一座就是靜浦北回歸線標誌塔。

花蓮北回歸線紀念碑東西方向圓柱中間有縱向狹長細縫,以北為亞熱帶,以南為熱帶。每年6月22日夏至日正午12點左右,有一瞬的時間直射北回歸線,從這一瞬開始,北半球進入夏季。因此我們每年只有一次能看到「立竿不見影」的天文現象,就是看不到紀念碑的影子。

在花蓮北回歸線紀念碑前,我們遇到了一個臺灣老兵,他不是1949年前跟隨蔣介石退守臺灣的國軍,而是一位參加了抗美援朝的志願軍。老人在朝鮮戰場一次戰役中不幸被俘,1952年根據停戰協議,被遣送到臺灣,後來娶了一位臺灣當地女子為妻,但唯一的兒子不幸病亡。

老人現已86歲了,河北張家口人,曾經兩次回老家,第一次尋親,第二次探親,老人有退休金,現一直在花蓮北回歸線紀念碑附近回收廢品,雷打不動,就像工作人員上下班一樣。其實老人也不是為了錢,只是閒不住,想有個事做。遊客都會主動將礦泉水瓶等廢品放進老人的廢品編織袋中。老人還可以說出「蕎麥餄餎油麥麵」等張家口的家鄉話。

相關焦點

  • 永康老兵建「抗美援朝」紀念公園
    10分鐘後,他就來到了位於該市華豐橋邊的"抗美援朝"紀念公園。"這裡的老展覽館有點小,不少展品都沒法陳列。"徐其林說,市裡正準備擴建,增加310平方米的展覽面積。  徐其林今年76歲,是一位曾入朝參戰的志願軍老兵。這些年來,他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抗美援朝"紀念公園的建設和管理上,不計報酬,不怕辛苦,樂此不疲。
  • 一位臺灣籍解放軍老兵的新年願望
    在分宜縣,一位92歲高齡的老人說出了他的願望,讓人肅然起敬。老人的願望是:盼望祖國早日和平統一,走向繁榮昌盛。老人是誰?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願?故事要從半個多世紀以前說起……   近日,記者在市委臺辦工作人員帶領下,走進分宜縣鈐陽西路上一個普通農家小院裡,見到了這位面容矍鑠、中等身材、略顯清瘦的老人。他就是臺灣籍解放軍老兵溫東嶽。
  • 老兵記憶——興國縣部分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
    原標題:老兵記憶——興國縣部分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   「當你早晨坐上第一輛電車駛向工廠的時候,當你扛著犁耙走向田野的時候,當你喝完一杯豆漿、提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請你認識到這是一種幸福吧。因為只有你認識到這是一種幸福,你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到我們的戰士在朝鮮奮不顧身的原因……」這是作家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中寫的一段話。
  • 抗美援朝老兵「重返連隊」體驗新裝備 網友看哭了…
    原標題:抗美援朝老兵體驗部隊新裝備……眼淚忍不住!前幾天「86歲老志願軍嘗現在軍糧」的一幕感動了無數網友這次又有一位年近九旬的抗美援朝老兵在「重返連隊」時讓人忍不住淚目……89歲的楊德盛老人是楊根思生前的戰友近日他重回了闊別多年的老連隊
  • 我的抗美援朝|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兵徐振明
    尤其立功受獎的徐振明,以他的戎馬倥傯,他的經歷與閱歷,許多地方都歡迎他。可他立刻不假思索卻無比明確地選擇了第三項,為楊靖宇將軍及抗聯烈士守陵,為逝去的抗美援朝戰友和各個戰役中犧牲的戰友們守陵。幾乎是沒什麼猶豫的,因為他還活著,而他們都犧牲了。當然出以公心的同時,也包含著個人信念。
  • 海滄唯一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敬了一個標準軍禮~
    海滄抗美援朝老兵吳桂佑 獲頒抗美援朝紀念章 一個標準軍禮,70年不改 感動在場所有人~ 我代表我們家感謝黨和政府,請相信我們一定會傳承和發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為了幸福生活努力奮鬥。
  • 憶崢嶸歲月 傳革命精神——訪抗美援朝老兵徐家明
    憶崢嶸歲月 傳革命精神——訪抗美援朝老兵徐家明 2020-11-02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桃源縣牛車河鎮黨委、政府走訪慰問抗美援朝老兵
    在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10月23日,桃源縣牛車河鎮黨委書記謝成剛、黨委副書記羅英奎等一行分別走訪慰問了該鎮湯家溪村向新甫、殷家橋村朱茂生、毛坪村朱益初、三龍村全丕岸、唐家坪村魯堯初5位參加了抗美援朝的老戰士,為他們送去米、油等生活物資,親手為老兵們佩戴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勳章
  • 抗美援朝老兵訪談錄⑱ | 陳思齡:生活上遇到困難,就拿它跟打仗比...
    瀘州觀察 郭慧琳 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老兵檔案姓名:陳思齡年齡:88歲籍貫:瀘州市龍馬潭區經歷:1951年6月,19歲的陳思齡參軍入伍,同年9月進入朝鮮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目前,陳思嶺膝下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配偶早已去世,與兒子陳順江生活在一起。曾獲得「抗美援朝紀念章」、榮獲「三等功」一次、通令「嘉獎」兩次。精神抖擻,這是記者見到抗美援朝老兵陳思齡的第一印象。近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採訪組來到了抗美援朝老兵陳思齡家中,陳思齡已同子女早早的等在門前。
  • 老兵回憶抗美援朝戰爭:臨時學英語向敵人喊話
    ■親歷者  王順才:1930年生於黑龍江,抗美援朝志願軍老兵,曾獲兩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軍功章。現居北京。  老兵,真的老了。59年前入朝參戰,那時候的王順才多年輕啊,二十出頭,意氣風發,戎馬倥傯。  人越老,懷舊的思緒就越強烈。
  • 聽老兵講故事、看抗美援朝紀錄片,辦歷史手抄報...這堂主題班會讓...
    作為一個老兵,我自己在慢慢凋零,但一代老兵的榮光,永不凋零。」——抗美援朝老兵向榮川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作戰70周年。為了讓學生銘記歷史、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中學生的課堂裡,南渝中學初一、初二年級花了半個月的時間,通過開展「抗美援朝」主題班會、歷史手抄報和演出匯報的形式,將那個遙遠的年代拉到我們的身邊。
  • 聽老兵講故事、看抗美援朝紀錄片,辦歷史手抄報……這堂主題班會讓...
    作為一個老兵,我自己在慢慢凋零,但一代老兵的榮光,永不凋零。」——抗美援朝老兵向榮川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作戰70周年。為了讓學生銘記歷史、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中學生的課堂裡,南渝中學初一、初二年級花了半個月的時間,通過開展「抗美援朝」主題班會、歷史手抄報和演出匯報的形式,將那個遙遠的年代拉到我們的身邊。
  • 抗美援朝老兵——劉繼新
    日前,筆者慕名來到了桂東縣普樂鎮齊雲山上井,探訪老兵劉繼新。劉繼新是抗美援朝老兵,是老黨員、老基層幹部。走進劉繼新家中,寧靜安詳的老人正端坐在灶房裡,老伴郭福媛從灶頭上端了一碗茶水給他。淳樸、慈祥的劉繼新老人喝著茶水慢慢地講述起了他的往事。劉繼新,原名劉桂鑫,1935年1月24日出生在普樂鄉(今為鎮)上井村(今併入齊雲山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 赫山為80餘名抗美援朝老兵發放70周年紀念章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抗美援朝老兵趙德明的軍功章和一些老物件。赫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為老兵趙德明戴上紀念章。在老戰士家中,赫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代表向他發放了紀念章,詢問了解了他的身體健康、家庭生活情況,並與幾名年輕的退役軍人一起傾聽老人講述當年抗美援朝的戰鬥故事。老兵趙德明與退役軍人互敬軍禮。退役軍人們一起傾聽老人講述當年抗美援朝的戰鬥故事。醫護人員為趙德明老人義診。
  • 尋訪抗美援朝老兵|呂志斌:用生命保障前線軍需
    編者按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志願軍指戰員以堅定的革命意志、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崇高的獻身精神,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為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新華日報、「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與江蘇省軍區政治工作局、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開展「尋訪抗美援朝老兵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在全省範圍內尋訪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聽他們講述當年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向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最可愛的人」致敬!「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 內江抗美援朝老兵回甜城「報到」
    內江抗美援朝老兵回甜城「報到」 2020-10-19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敬抗美援朝】熱淚!86歲抗美援朝老兵講述戰鬥故事飆英文...
    近日,一條86歲抗美援朝老兵說英文的視頻在B站上火了。視頻:@食貧道視頻中,抗美援朝老兵李繼德爺爺用最輕鬆的語調,講述了那段最殘酷、最驚心動魄的朝鮮戰場故事。網友看過紛紛表示:「流著淚又想笑,笑著笑著又哭了。」
  • K558次優秀列車員陳欣欣 關愛抗美援朝老兵
    本網訊(圖文提供:孫鐵慶 中國老兵網)2020年12月18日晚,璀璨的燈光,迷人的夜色,從洛陽火車站進站了兩位抗美援朝老兵英雄,他們是中國人民志願軍67軍20O師598團文書,三等功臣張世章,中國人民志願軍65軍高炮獨立32營用一桿步槍打下美國飛機二等功臣孫永粉
  • 央視連線綏芬河抗美援朝老兵曲金榮
    10月22日下午,央視頻直播節目《跨過鴨綠江—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連線綏芬河市抗美援朝出國作戰老戰士曲金榮,與觀眾一同分享抗美援朝故事。節目中,曲金榮講述了挖陷阱打坦克的故事。
  • ,又一位蘇州籍臺灣老兵落葉歸根!
    ,又一位蘇州籍臺灣老兵落葉歸根!  中國臺灣網4月23日蘇州訊 4月19日晚,無錫碩放機場,由12位蘇州人組成的接機隊伍特別引人注目。領頭的是兩位年過七旬,滿頭銀髮的長者,兩位老人手裡高舉著一面大錦旗,早早地在接機處張望著。隊伍中時不時,就有人偷偷地抹起了眼淚。  不斷有人拖著行李箱走出來,但都不是他們要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