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這麼大地事青兒和莊周兩人都差點死了,可楊朱仍然沒有出現

2020-12-17 晶晶愛歷史

水潭這邊發生了這麼大地事,青兒和莊周兩人都差點死了,可楊朱仍然沒有出現。 這個楊朱,到底跑到哪裡去了呢?沒有人知道,就連楊朱的親弟弟楊木,也不知道。 楊木,也就是現在抱著青兒的這位老者。他已經很老很老了,顯得比楊朱還老。楊朱的頭髮、鬍鬚都是黑的,他卻花白了。他的身材也很高大,比老哥哥楊朱胖一樣。 眾人散了開來,在到處尋找著證據,想證明是什麼人幹的! 沙灘上死的這些人,所有人都不認識。半山腰上,也死了七八十個人。其中!有十幾個是道家的道士,是那些隱藏在各處的暗哨和明哨。剩下的,都是來犯的人。 隨著墨家分壇的來人,那些食肉的飛禽們,都嚇得飛走了。

地面上的屍體,在這些食肉飛禽們的啄食下,一個個都面目全非,想從面貌上來認人,根本認不出來。 「這些人好像是齊國獵豹隊的?」 突然!一個人從死人的身上發現了端倪。 「你們看?他們吃的是什麼?拉的是什麼?他們的身上有一股什麼氣味?」 在這個人的提醒下,大家這才注意起來。 這才發現,這些人的嘴裡、身上都散發著一種強烈地氣味。 「齊國人的飲食習慣與其他國家的人不一樣,他們重口味。就跟北方的胡人一樣,身上都有一股味。胡人身上都有一股馬尿的騷味和腥臊味……」 「對!對對對!他們可能是齊國的獵豹隊!他們的武器裝備也與眾不同。你看他們使用的刀和劍,都是官制,而非民間製造!」

官家自製出來的兵器,鋼鐵都是一樣地。而民間製造出來的兵器,每個人的兵器鋼鐵成份都不一樣。 有人撿起地上的刀、劍,認真地看了起來。不過?又懷疑了起來。如果這些刀、劍都是齊國官制的話,上面應該有官印啊?有哪個工廠製造的啊?可這些刀劍上面,沒有印記。 「這個?你們就不知道了?齊國獵豹隊的所有兵器,都是量身特製的,上面沒有印記。」 齊國的獵豹隊,相當於現代的特種部隊,是一支秘密部隊,專門負責斬首、暗殺行動的。對於外界來說,是沒有人知道的。不過!對於來墨家分壇的這些人來說,就不是什麼秘密。來墨家分壇的人,都是各國的精英人物,他們遊歷各國,與各國名人、上層人物接觸。所以!在他們面前,沒有秘密。

確定是齊國的獵豹隊後,大家就是想不明白,齊國獵豹隊為什麼要暗殺青兒這個小女孩呢?為什麼要暗殺莊周呢?為什麼冒著被暴露的危險,來墨家分壇與眾人為敵呢? 要知道!來墨家分壇的人,都是精英人物,都是人才。就是最笨地諸侯國國君,也不會得罪人才的? 現在的墨家分壇早已不是原來的墨家分壇了,現在的墨家分壇,應該叫諸子百家大講壇。 蒙縣的這處「諸子百家大講壇」,比「稷下學宮」要早。是戰國時期第一次天下才子相聚的地方,人數空前。還有!這些人都是自發慕名而來的。遺憾的是,時間太短暫了。 來諸子百家大講壇的人,大多是衝著楊朱來的。 楊朱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觀點大家都不敢苟同,都想與他進行辯論。

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夠駁倒楊朱「拔一毛利天下不為也」的觀點。所以!楊朱走到哪裡,就有許多名士跟過來與他進行辯論。 還有!道家大敗墨家,並佔領了墨家分壇的消息不脛而走,大家都想過來瞧瞧熱鬧。所以!自從楊朱來到蒙縣墨家分壇後,前來拜訪他的人絡繹不絕。 齊國獵豹隊偷襲楊朱是什麼意思,是公開與諸子百家過不去? 眾人怎麼想也想不通。 可惜!現場沒有一個活口。 齊國獵豹隊的人除了戰死沒有俘虜,受傷的人和被俘的人,一般都是採取自盡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沒有一個人敢苟活。因為!他們的家人都被齊國方面挾持為人質。誰敢叛變,就等於是斷送自己家人的性命。

戰死了,他們不僅可以保全自己家人的性命,還可以為家人爭取到一定數目地撫恤金。 查看完現場,大家更是確定了,來人是齊國獵豹隊的人。因為!其中有好幾個人是咬舌自盡的,有好幾個人是自刎身亡的。 出於個人恩怨,報仇楊朱,殺青兒讓楊朱斷子絕孫? 殺莊周也是為了報私仇?是莊不名、戴六兒的仇家? 在當時!楊朱代表道家,死在他手下的人無數。莊不名、戴六兒代表墨家,死在他們手下的人更多。 不可能!齊國的獵豹隊是一支為齊國君王服務的隊伍,是一支有著嚴格紀律的隊伍,是不可能公報私仇的,也沒有人敢利用獵豹隊來公報私仇? 將死者挖個坑埋了,處理完戰場,眾人又回到墨家分壇那邊。 楊朱還是沒有回來,也沒有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裡。

沒有楊朱在場,大家都好像失去了主心骨一樣,無頭亂絲。 下午!論壇那邊沒有人辯論。這大熱天地,大家都縮在各個茅草屋內談論著齊國獵豹隊的事。 莊周盤腿坐在楊朱睡的木板床上,練習著道家呼吸法。修煉了一會兒,他都無法讓自己靜下心來,無法進入忘我的狀態。 青兒也坐在一邊,練習道家呼吸法。相反!她很快就入定了,進入了忘我的境界。 屋外,圍著許多人,都想從莊周那裡得到一點消息,好查找清楚原因,齊國的獵豹隊為什麼要殺青兒?要帶他莊周走?那個逃走的「田將軍」,到底長得是什麼樣子? 莊周又練了一會兒道家呼吸法,還是無法入定,他拿起那把墨家雙劍中的雄劍,在手裡看著,想著爹娘。

又過了一會兒,尿來了,他才輕輕地從木板床上下來,去尿尿。 「孩子?你?你不能隨身帶著這把寶劍!知道不?」王詡走了過來,好心地提醒道。 「為什麼?」莊周不解地問:「這是我娘給我的,是我爹的劍!」 「它是一把名劍!又是你爹爹用過的劍!所以!你更不能帶在身邊!」王詡身邊一個長得壯實的年輕人,上前一步解釋道。 「你是誰?」莊周不認識他,問。 「我的學生!」王詡笑著解釋道:「他姓孫!」 「別人知道你手裡拿的名劍,會搶了去的!懂不?」這時!從王詡身後又走出一位更壯實的年輕人,此人說道。 這人長得特精幹,兩個眼睛賊溜溜地轉。

他一邊說著,一邊不由分說,奪過莊周手中的寶劍,細看起來。說道:「別人要是知道你是莊不名的兒子,他們不僅要奪你手中的寶劍,還要殺你!」 「為什麼?」 「因為!你爹莊不名殺死了太多太多地人,他的仇家太多了。知道你是莊不名的兒子,還不殺你報仇?」 「你是誰?」莊周怒道。 王詡笑著說道:「他也是我的學生!他叫龐涓!」 「龐涓?」莊周應了一聲,奪回寶劍,去尿尿。 他對這個龐涓,印象非常地不好。

相關焦點

  • 楊朱這個人很有意思
    可是一個人如果不能從一個更高的觀點看事物、那麼這一切方法沒有哪一個能夠絕對保證他不受傷害。不過,從更高的觀點看事物,也就意味著取消自我。我們可以說,先秦道家都是為我的。只是後來的發展,使這種為我走向反面,取消了它自身。楊朱學派,按其學說宗旨,屬於道家,但又與老、莊有別,在先秦諸子中獨樹一幟。
  • 中國最早的人權思想家:楊朱
    楊朱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當時楊朱的理論在各國之間廣為流傳,聲勢十分浩大。但是後來經歷了焚書坑儒和獨尊儒術之後,楊朱思想就漸漸淡出了人們了視線,到如今更是少見。關於楊朱你知道哪些故事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位偉大思想家的小故事吧。
  • 楊朱學派的人權思想
    楊朱主張「貴己」 、「重生」、 「人人不損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楊朱學派的創始人。在戰國時期,有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的現象,可見其學說影響之大。個人主義楊朱的學說是個人主義,他在先秦時期佔有重要的地位,正因為他敢提出這個「為我」的觀念。他說:有生之最靈者,人也。人者,爪牙不足以供守衛,肌膚不足以自捍禦,趨走不足以逃利害,無毛羽以禦寒暑,必將資物以為養,性任智而不恃力。
  • 楊朱說拔一毛利天下不為也,墨子說愛人如愛己也,孟子說都不對也
    春秋戰國是個百家爭鳴的年代,百家之中三家獨大:儒、墨、楊朱。這三家各有擁躉無數,常常發生論戰,今天說的話題就是論戰中的一個。說怎麼樣才能天下大治呢?三家各有觀點。楊朱主張貴己,說一個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什麼王權富貴全是浮雲,只有自家性命才最重要,什麼都有了卻沒了命那還有什麼用?
  • 仙劍三:離開水靈珠後,青兒是怎麼活下來的?你知道嗎?
    《仙劍奇俠傳3》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部仙俠劇,這部劇講述的故事是蜀山五位長老的邪念化成了邪劍仙,而六界之內只有景天和徐長卿能夠打敗他,所以眾人走上了對抗邪劍仙的道路。在把邪劍仙送往天池的過程中,景天一行人還需要尋找五顆靈珠封印鎖妖塔,後來,其餘四顆靈珠都找到了,只剩下最後一顆水靈珠。
  • 《一人之下》中的全性,除了無根生,楊朱和黑衣宰相又是何人?
    在《一人之下》中,全性是一個無惡不作、隨心所欲的異人組成的神秘機構,然而在整個全性當中,除了無根生之外,楊朱和黑衣宰相也是其中重要人物。那麼楊朱和黑衣宰相又是何人呢?他們為何對於全性如此重要呢!全性的思想取自於楊朱所創建的「楊朱學派」,主張「為我」提出全性保真,以及「貴生」、「全生」等。全性的人都尊楊朱為首,以楊朱以「貴己」、「重生」、「人人不損一毫」的思想為行動準則,主張自由、快活、不被世俗所約束。
  • 為什么女媧後人都沒有善終?兩個身死,一個一夜白頭
    為什么女媧後人都沒有善終?兩個身死,一個一夜白頭「化萬靈、造世人」古老傳說力女媧是大地的起源,她締造了人類,保護哺育教育人類,可以說功德無量,為後人尊敬。第一部中,青兒和趙靈兒都是女媧的後人,大家都知道女媧是人身蛇尾,青兒和她的女兒趙靈兒化成人形的時候,擁有美麗的外表,並且身負保護人們的重任,她們勇敢且善良。青兒雖然是女媧的後人但也需要人陪伴,如意郎君佳人成雙,又有誰不嚮往呢?青兒找到了自己的終身託付,嫁入人府,為妻為母,過得也算是美滿幸福。但是意外之中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凡人見了人身蛇尾的青兒,自然覺得她是個怪物。
  •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的楊朱,真的是吝嗇鬼嗎?
    也正是因為如此,楊朱自古就一直飽受抨擊,很多人都把他當作吝嗇鬼,他的理論也被簡化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可是,如果楊朱真的只是一位吝嗇鬼,他的思想理論又真的只是那樣簡單、自私的話,戰國又怎會出現「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的局面?楊朱能夠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開創出「楊朱學派」,而且有那麼巨大的影響力,他的思想不可能只是這樣簡單。
  • 王者榮耀S18賽季食人魚莊周玩法詳解
    為什麼上賽季莊周數據沒有這麼漂亮呢?  上賽季地圖還沒有改動,分別為上路與下路,上單英雄面對敵方輔助與射手雙人開局需要抗壓程度,莊周如果擔任上路前期抗壓不足,清線比較慢,容易造成發育脫節。  本賽季邊路的改動直接讓對抗路(上賽季的上單路)戰士不再有面對敵方兩人前期送命又丟的尷尬局面,壓力大減,而發育路的兵線金幣的調整讓射手的發育速度一度超越了打野,致使遊戲重心瞬間轉移,繼而出現了藍領打野這個新位置(野區發育
  • 《男孩莊周》
    這是一種超然的生命態度,剛出生的「莊子」自然沒有到明白的時機和機緣。4典出吳青峰《水仙花之死》。這是一則希臘神話,在此不贅述。花花讀書時候網名是水仙花與麵包,花花覺得水仙花是精神食糧,麵包則是果腹之物,10多年過去才知道原來水仙花死於自戀,看來10多年來花花讀書並無多大進益。5典出《莊子·齊物論》「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為是而有畛也。」
  • 莊周:古代故事「講說家」,沒事就愛做做夢?
    那是與孟軻同一個時代,而宋國又出現了一個思想家莊周。孟軻的「王道」,就遭到了莊周的極力反對和嘲弄。莊周一個出生於宋國蒙地的人,從小他家境就十分貧困。有一次,他的母親生病了,家裡已經是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不得已,年少的莊周就去向當地的一個小官監河侯借糧。監河侯欺他年紀輕,作弄他說:「我現在沒有糧食,等到秋天收穫以後,你再來借吧。」聰明的莊周就對他說,讓我來給你講個故事吧。
  • 莊周,中國最早唯心主義者
    唯心與唯物至今還爭論不休,對此,小編就不發表自己的觀點了,今天就來說一說中國唯心主義第一人——莊周。這裡說的莊周,並非是那個只會騎著鯤到處遊走的莊周,而是春秋時期的人物,莊子。他是偉大的哲學家,也是道教創始人之一,他的思想超脫,別具一格。
  • 拔一根毫毛就可以拯救天下,這麼便宜的事楊朱為什麼不願意做
    而一毛不拔也後世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極度吝嗇和利己,典型便是楊朱。事實果真如此嗎?楊朱真的是一毛不拔的極端利己主義者嗎?《列子·楊朱》記載了這麼一則故事。有一天,墨子的弟子禽子去見楊朱,專門討論一毛不拔的事。禽子問,拔你身上一根毛,去拯救世界,這買賣你幹不?楊朱說,你有病吧?這個世界豈是拔一根毛就救得了的?
  • 我們要怎麼去理解楊朱 「一毛不拔」理論
    東周戰國時代思想家、政治家們各自展現卓偉的治世主張、宏肆的思想和綺詭的辯術,打開了「九流十家」的盛世,楊朱也是其中之一。楊朱的思想學說是道家支流,在戰國時代非常盛行,孟子就這麼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楊朱的思想倡導貴己、為我的生命觀,主要重點在警醒人,人生苦短千萬珍惜生命,以極有限的人生追求虛無不實的名利情,只會戕害自我的身心,失去生命之樂。
  • 戰國哲學家莊周的主觀唯心論和相對主義思想
    《大宗師》「道」自己就是自己的本,自己的根,沒有天地以前就存在。「道」產生了鬼神和上帝,產生了天和地。莊周把「道」虛構為超越時空的絕對,是天地萬物的最高主宰。莊周還認為,只要人完全忘了現實世界,忘卻可生與死,並且完全拋棄了是非的爭論,就可以得「道」,或和「道」合於一。於是「道」即「我」,「我」即「道」。
  • 西行紀:道德太尊被大地血靈擊殺?遠古大神難殺,靈寶之死是意外
    當然最主要的一件事還是在第三十八回的預告中發生的一件事,在之前的劇情中如來和殺心見到了大地血靈,結果大地血靈正要說出他的故事的時候,道德太尊出現襲殺大地血靈,之後又出現了一個道德太尊,和假的道德太尊交手。而預告中大地血靈卻以手貫穿了道德太尊的胸膛,他真的擊殺了道德太尊?
  • 莊周出遊,見一婦人在用扇子扇墳,莊周:知人知面不知心
    莊周出遊,見一婦人在用扇子扇墳,莊周:知人知面不知心莊子是我國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姓莊名周,他的許多言論思想直到今天仍具有極深的指導作用。有關莊周,有許多發人深思的故事,其中最有哲理性的當屬「莊周曉夢迷蝴蝶」這件事,而在對人心的理解方面,也有一段關於他的傳說。據說莊周年輕的時候極具才情,這樣的人在古代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喜歡遊山玩水。
  • 文筆超讚的宮鬥文:你什麼意思,你說青兒背後有人指使
    青兒嚇得哭了出來,她當然知道,這裡面是一個陰謀。青兒哭著搖著頭,哭著說道:「請娘娘明察,奴婢,奴婢真的不敢這樣做!」杏貞擦了擦眼淚,轉過頭來,看著青兒,臉上變成了一副溫和的表情。「青兒,你在宮裡已經有些年頭了,宮裡的規矩我相信你也懂。你自己斷然不敢有這麼大的膽子,我看,一定是有人指使你,對不對?青兒,你說出來,說出來,我就放你一條生路!」杏貞柔聲說道。
  • 《列子》:既然人固有一死,為什麼我們還要拼命地活著?
    《漢書·藝文志》記載先秦時有一本《列子》,作者是列圄寇,生活年代比莊周還早。明朝人宋濂則在《諸子辯》中提出質疑,認為《列子》可能是魏晉時期的偽書。無論《列子》的成書年代在何時,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它的思想價值都不容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