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專家:腹痛積食吃1物,不管脾虛多嚴重,都能自己消除

2020-12-23 盧主任健康說

小明是家裡面唯一的獨子,從出生之後全家人都是圍著他轉,生怕他吃不飽穿不暖,用最好的條件來撫養他,並且對他溺愛有加,特別是爺爺奶奶,幾乎是有求必應,比如小明想吃什麼或者想玩什麼,從來都沒有拒絕。

但是這樣養孩子是非常不正確的,如今小明已經五歲了,但是還是非常的不懂事,有一些壞習慣,不喜歡吃飯,喜歡吃一些零食,每次爸媽不在家的時候,爺爺奶奶在家也對他過於的放鬆,不喜歡吃飯,也就給他買一些零食讓他填飽肚子,爺爺奶奶總覺得不管吃什麼,吃下去總比不吃要好。

但最近的一段時間,小明經常出現肚子疼,而且還不喜歡吃東西,看到以前非常喜歡的零食也沒有任何的胃口,並且在夜晚睡覺的時候經常的哭鬧,也說不出來原因,反正就是哭鬧,晚上也睡不著,為此小明的爸媽帶他去醫院進行了檢查。

檢查結果出來之後,醫生告訴他是由於長期積食導致的,開了幾服藥讓孩子回家進行保養,並且囑咐家人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吃的太多,一定要控制。

孩子積食主要有哪些表現呢?

1、孩子經常說肚子脹,並且肚子鼓鼓的,按壓的時候感覺非常硬。

2、排便不正常,而且不規律,出現便秘的情況,而且大便比較乾結排便不通暢。

3、睡覺的時候非常容易驚醒,而且經常無緣無故的哭鬧。

4、口氣比較嚴重,而且舌苔發黃或發白

5、手心和腳心都發熱,而且非常容易上火,臉頰永遠都是紅紅的。

6、食欲不振也不怎麼喜歡吃飯,看到喜歡吃的食物沒有一點的胃口。

以上的六種問題,可能就是孩子已經出現積食了,爸媽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及時的注意。

二、 導致孩子出現積食是什麼原因呢

1、 孩子脾胃比較虛弱

由於一些孩子在出生的時候,脾胃就是比較虛弱,如果經常不注意自己的飲食,吃一些零食或者是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那麼就會容易導致脾胃消化不良,大多食物堆積在體內消化不了,就會形成積食的產生。

2、 孩子不及時的注意而且父母不加以控制。

孩子看到每個好吃的都是非常貪吃的,不管是不是自己吃飽,看到好吃的都想往肚子裡面塞,如果家長們看到之後,還不及時的控制,那麼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吃多了,引起積食的問題。

三、兒科專家:腹痛積食吃1物,不管脾虛多嚴重,都能自己消除

對於孩子積食的問題,那麼主要從調節脾胃改善消化的方面入手,建議在家中,可以經常補充一些猴菇蛋白鋅,能夠有效的促進腸胃的蠕動和消化。

猴菇蛋白鋅中含有都是一些藥食同源的食材,比如山藥,生物鋅,檸檬,猴頭菇等食材組成,對身體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且非常有利於消化和吸收,能夠促進孩子的吸收和調節腸胃蠕動,並且減少積食的出現,有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提升腸胃動力。

四、建議在日常生活中注意2件事:

1, 保持運動

吃過飯後,讓孩子進行運動,不僅可以促進食物的消化,還能夠減少積食的問題。

2, 合理的飲食

建議積食的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要吃一些油膩的食物,保持健康的飲食方式,父母也要注意,才能夠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相關焦點

  • 兒科醫生忠告:孩子睡前不能吃的6種食物!否則積食愈發嚴重
    兒科醫生可謂是新手媽媽的指導員,他們會在孩子出現積食情況時提醒孩子媽媽不要讓孩子吃太多,更不要在孩子吃得太多後馬上睡覺,尤其是晚上。這是因為如果孩子睡覺前吃得太多,會使身體處於工作狀態,導致睡眠質量下降,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因此,醫生不會建議孩子吃的食物量過多,家長應該經常地觀察孩子的飲食和排便,如果食欲不振並出現了便秘的情況,很可能是食物堆積而導致的。
  • 從業50年兒科醫生:喝水加一物,孩子數月積食「溜得快」,個子高
    有的家長問,脾胃虛弱能讓孩子有什麼事?兒童脾胃虛會引起積食,而積食也就是指吃進去的食物在胃中並沒有及時消化代謝,而是沉積在內。慢慢的就會出現胃脹、胃痛。但出現積食,由於孩子年齡尚小,不能清楚的表達,因此,父母要根據孩子的這些表現去判斷。
  • 孩子有3種習慣,易積食易脾虛,兒科醫生:愛積食,可用1物健脾
    3種吃飯習慣引起孩子積食,專家:不良吃飯習慣摧殘孩子的脾胃1、 吃太撐家長們一般很疼愛3歲以內的小孩,在他們這個年齡段幾乎有求必應。於是每餐的菜單都是圍繞孩子喜歡的菜式來準備的。2、 吃完就睡飯後發困是很多人都有的現象,小孩子他不懂飯後就睡的習慣不好,只要困了就睡,沒那麼多的思考。而有的家長因為長期帶娃休息不夠,最希望的是小孩安靜下來,自己能休息片刻,就覺得孩子睡了更好,不去阻止他睡覺。
  • 吃一次等於吃3斤地溝油,孩子不消化易積食,兒科醫生:無知
    當時夫妻倆都很著急,看著兒子上吐下瀉的沒精神,醫生護士連忙檢查,發現孩子這是脾胃衰竭造成的,情況嚴重。當時醫生甚至都懷疑這對夫妻是不是孩子的親爹媽,太不稱職了。據了解,孩子身體不舒服已經一個月有餘了,經常說自己肚子痛,也不愛吃飯,還經常打嗝,但父母以為孩子只是在"耍賴",不想吃飯,愣是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強迫的繼續讓孩子吃飯。
  • 從業60年兒科教授:常用這物泡水喝,娃不積食,脾胃更好,少生病
    瑩瑩是個小吃貨,從小就愛吃,這個愛好更是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瑩瑩爸爸媽媽認為,能吃是福,所以每天都讓瑩瑩的肚子吃得圓溜溜的。>瑩瑩舌苔發白,父母覺得是奶漬的殘留……直到瑩瑩突然發燒了,手心腳心很燙,食欲不振,一直哭鬧了,她的父母才想起來去醫院看,幸好看的是中醫院,大夫明確告訴她孩子積食很嚴重,不能再繼續這樣吃了,雖然吃得很多,但是營養不夠,蛋白質維生素攝入都不足,孩子免疫力也不好。
  • 兒科醫生:3種食物孩子越吃脾越虛,媽媽常給孩子吃1物,健脾胃
    一、娃還不到3歲,必須管住嘴,兒科醫生:3種食物孩子越吃脾越虛1、長個湯孩子的身高問題是很多家長都關注的,很多家長都會煲一些大骨湯、海馬湯給孩子喝幫助長個,其實這些湯都會加重孩子脾胃的負擔,會讓孩子脾胃更加虛弱,影響發育。
  • 脾胃「修復器」公布,娃沒事吃點,消除積食,給脾胃「加把勁兒」
    摒棄2習,忌口3物,脾胃也許對你說「謝謝」摒棄2習1、逼迫孩子吃飯很多家長覺得多吃一點個子就長快一點,所以經常逼迫孩子吃飯。這種做法可能會導致孩子脾胃虛弱,營養得不到吸收,從而還會出現積食,影響發育。2、睡前加餐不少家長擔心孩子晚上正餐的時候沒有吃好,於是在睡覺前總喜歡給孩子加餐,這會加重孩子脾胃運化負擔,還可能會出現積食。
  • 寶寶脾虛多是「拖」出來的,娃有3個跡象,家長就要警惕是脾虛了
    過去生活條件差,很多孩子缺營養,長得瘦弱、矮小,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孩子飲食明顯比過去豐盛多了,可以稱得上「錦衣玉食」,但是體質反而更弱,三天兩頭跑醫院,讓寶媽們操碎了心,有的著急去找醫生調理,就會得到一個回答:「孩子的毛病都是吃出來」,家長一臉懵圈:吃出來的?
  • 兒科醫生提醒:孩子積食不消化,遠離3種食物,養脾健胃
    此外,跳跳喜歡看動畫片,爺爺還特意給孩子買了ipai,孩子有時候能坐一天都看動畫片。這樣的過生活,時間長了,跳跳脾胃差,產生了積食,就發生了住院事件。兒科醫生提醒:孩子積食不消化,遠離3種食物,養脾健胃1、各種零食現在市面上的零食,越來越多,不管是口味還是包裝方面,都越來越新意,每個孩子都很喜歡零食。
  • 兒科醫師忠告家長:此物若給孩子常吃,冬季少積食,養脾胃長高個
    在過去吃都吃不飽,也不像現在一樣每餐都能吃上肉,所以那時候的積累的食物很少出現。但是現在經濟水平升高,肉幾乎成了每家每戶每頓不能或缺的食物,再加上肉類的味道比蔬菜更好,所以很多孩子多偏愛吃肉不愛吃菜,再加上日常還有不少的零食小吃,孩子吃的太多太好,所以孩子食物堆積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
  • 積食頻頻找上孩子,兒科醫生忠告:遠離3物,多喝1水
    現在的孩子們都是家長手中的大寶貝,所有的一切都想給孩子使用,特別是有條件的家長,喜歡從精神以及物質生活上給孩子滿足。孩子想吃些什麼東西,家長們就去買,過度的縱容孩子,並沒有考慮到營養均衡以及節制的效果。給孩子的脾胃造成了特別大的負擔,這樣下去的話,孩子攝入體內的食物,沒有辦法更好的消化,積食肯定就產生。
  • 家長們請注意,這4種食物已被拉黑,兒科醫生:越吃積食越多
    全面進入冬季,孩子的胃口經常會變得忽大忽小,也容易出現積食,對於孩子而來,積食傷害非常大,輕者影響食慾,讓孩子不思飲食,嚴重了還會導致發燒咳嗽,扁桃體腫大等,甚至需要用手術來解決。天天奶奶的想法是好的,但溫補不是讓孩子多吃就可以的,而且進補也要分時間,看孩子的身體,如果消化吸收都比較好的時候可以適當進補,若是孩子本身消化就不好了,再去吃一些肉類還大量地吃,那麼積食可以說是肯定的。
  • 吃1口相當於吃10個塑膠袋,父母都愛給孩子吃,兒科醫生:胡鬧!
    而坤坤有這麼嚴重的積食,和他的日常飲食有關係,兒科醫生表示,坤坤長期都在食用"毒晚餐",因為平時坤坤父母忙,所以會忽略掉孩子的飲食健康,經常給孩子吃些泡麵、罐頭、剩飯剩菜等,不是細菌多就是添加劑多,長期給孩子這樣吃,能發育才怪!
  • 積食:讓孩子咳嗽、發燒、腺樣體肥大!這些表現,都是它的敲門聲
    醫生經過簡單了解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奶奶因為心疼孫女,害怕吃不飽,每天都追著餵飯,讓孩子多吃兩口,每次都給孩子嘴裡塞得滿滿的,這樣還不行,還要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零食,結果孩子因為吃的太多,導致消化系統出現了問題,產生了積食。積食:讓孩子咳嗽、發燒、腺樣體肥大!
  • 小孩積食咳嗽怎麼辦,小孩積食發燒怎麼辦?三步掌握
    《醫學入門》:「食咳因積食生痰,痰氣衝胸腹滿者」;《脾胃論》:「脾虛,肺最受病」。很多家長不理解,脾和肺是兩個器官,積食怎麼能引起咳嗽?中醫認為五臟之間都有聯繫,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積食過久,脾胃虛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導致咳嗽不止。  積食發燒,中醫認為胃主受納,脾主運化。
  • 天使寶貝|寶寶積食危害多,一招教你如何識別積食苗頭
    食慾下降,不肯吃飯;舌苔厚膩,有口氣;鼻梁青筋隱現,眼袋部位腫脹發青……當有這些表現的時候往往提示寶寶可能有積食了。積食是中醫的說法,小兒脾常不足,且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吃不飽、沒營養、不長肉,一味地讓孩子多吃,尤其是進食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飲食物進入體內不能及時消化,就特別容易造成孩子積食。
  • 孩子積食內熱,吃寒食無異於飲鴆止渴。中醫:這樣做,媽媽可放心
    最近有寶媽跟我說「翁大夫,我家孩子最近一段時間積食比較嚴重,但是孩子還可愛吃涼食,尤其是冰鎮飲料和冰淇淋等這些食物。我聽之後連忙制止。告訴媽媽,孩子在積食的時候千萬不能給孩子吃涼食。越吃只會給孩子的胃傷的更厲害。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其實很早就有中醫講:脾喜溫畏寒。也就是說,脾喜歡溫暖而怕受寒涼慢擾。
  • 醫生提醒:孩子若有11種表現,提示積食已經嚴重
    都說"隔代親 ",豆豆的爺爺奶奶可以說把她捧上了天,想吃什麼都能滿足她,變著法的哄著她開心。可是,最近一段時間,豆豆不怎麼愛吃飯了,就連最喜歡吃的西瓜也不吃了。也不再跑出去玩,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是翻來覆去。
  • 3歲男童6個月長了12公分,兒科專家:跟孩子積食有關
    過來人都能體會,現如今,評價一個人顏值高低的標準,早就不再僅限於五官,身高同樣是裡面至關重要的一環,在男性身上,它甚至要比臉蛋更加重要。這話一點都不誇張,反正在我們家鄉,如果男性身高不足1.70米,人們會用「三等殘疾」來形容他,對象都難找。女性標準稍低一些,達到1.60米即可,再矮的話,老一輩就會有意見,他們擔心會這會拉低下一代的身高。
  • 蘋果水配此物,沒事使勁喝,消除積食,強健脾胃,寶寶少積食
    「積食」近年來成為了一個最熱門的話題,中醫經常說的話就是:「小兒百病,積食為先」,如果家長帶著孩子去看中醫,醫生肯定會問到孩子平常中的一些生活方式,包括平常吃什麼飯,睡覺的時間都會被問及到,目的就是在排查積食的一些原因,也有助於制定給適合孩子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