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心理諮詢師之愛(上篇)

2020-08-27 王金現心理學者

巍文

01

按照約定,每次諮詢以後,丹都寫出自己的反饋給我。這是我多年前向歐文·亞隆【美國,Lrvin D. Yalom 】學來的方法。雖然幾年來丹繼繼續續地維持著諮詢,但她一直都比較好地堅持了反饋的習慣。

但是,這一次,丹沒有寫自己的諮詢反饋,而是寫了她的兩個夢,並希望在下次諮詢中跟她談這兩個夢。

她的第一個夢說,她赤身裸體地跟我躺在一個床上。她似乎有些擔心我會轉身騷擾她。

第二個夢說,她仍然是赤身裸體地跟我在一起。但這一次和上次不同,她沒有了緊張,而是很安全、很親切、也似乎很開心地面對我。

丹特別強調想要知道我對這兩個夢的反應是什麼。我看了夢的內容,想像了一下夢中的畫面,不由惆悵地嘆了口氣。該怎麼回應丹呢?下次諮詢時再看情況吧。


02

幾年前,我做大型心理諮詢公益公開課,四天下來,大約有百十號人參加,而丹是至始至終在場的幾個成員之一。那時並沒有什麼營銷或者推廣課程的經驗,結束時有學員問我有沒有可以持續成長的連續課程。我一時愣住了,因為我並沒有什麼準備,不知道怎麼回答。

這時,丹站起來直上講臺,提議我開辦團體成長班,並熱情鼓動大家現場報名參加。她說,這樣體驗性的課程太受益了。

那個課程雖然說是公益,卻也凝聚著我想要得到認可得到肯定的強烈願望,以及伴之而來的緊張、擔心、疲憊等等複雜感受。丹在那時,以她的行動給予我支持,而且那麼真誠,讓我真的很感動。

我情不自禁地伸出雙臂,像在課程裡擁抱學員一樣,要擁抱她。她接受擁抱時,不由自主地哭了,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學員們的情緒被感染了,紛紛上臺擁抱在一起,當場就組織起來了我的第一期團體成長班。

最初跟丹的相遇,就是這樣具有戲劇性。



03

丹後來回顧說,她在那次課程中,體驗到被關注、被接納、被理解的感覺,是那麼的獨特而且美好。於是一下子被打動了,並產生想要學習的願望,所以才站出來替我「招生」。

參加團體成長課程以後,她更是像有一個自己被照亮、被溫暖著一樣。她說,「從此,生活中似乎有了新的希望和美好。每次經過課堂教室所在地的時候,內心都會升起一股溫暖。」她說,「重要的是感到有一個人在那裡,心中便有了諸多的情愫跟那個人聯繫在一起。」

不用說,我也知道,她所說的「那個人」,就是作為她心理成長導師的我。

但我,更多的理解是,丹內心的情愫雖然是指向我的,卻未必是指向現實中的我的。換句話說,我只是認為,丹跟我之間產生了「移情」。我不能十分清晰這是我的專業角度的理解,還是用專業的理解來防禦什麼。



04

又是一個冬天。一位陌生人主動加了我微信,說要在我這裡進行網絡諮詢,目的是個人成長。

她介紹說是導師推薦的,對我有著很高的期待。她的導師並不認識我,但讀過我的相關文章,就認為我很厲害。她完全相信導師,立馬找到了我。

她成長的目標很明確:解決她跟導師之間的關係問題。

她敘述說,在團體課程中,她深深地愛上了導師。「他的學識,談吐,氣質,舉動,不管哪一樣,都讓我著迷」。

但是,導師說她產生了「移情」,需要通過個人成長來解決。她要求在導師那裡做個人成長,出於倫理,導師說自己帶的團體課程成員,不能再做自己的來訪者。

我明白,心理諮詢關係中發生棘手的移情,特別是「色情性移情」時,比較好的辦法,就是轉介於第三方。他們雖然不是諮詢關係,但移情是明顯的。於是,我就接手了這個案。

但,幾次諮詢後,我不得不以失敗而告終。因為那位來訪者解決她跟導師的關係的方式,就是讓我想出辦法,讓她的導師愛上她。

想想也能夠理解,一個從來沒有品嘗過被愛滋味的人,豈是一個外人能夠用談話來撲滅她那飛蛾撲火般的熱情的?



05

親愛的讀者,我之所以插敘一段陌生人的諮詢故事,當然騙不過如你這般聰明的人。是的,我承認,我跟丹之間,也產生了類似的麻煩。

丹在跟著我上了幾期的團體個人成長班之後,得到了一些成長。然後提出要跟我做一對一的個人成長體驗。

鑑於前面提到的那個陌生人來訪者愛上導師的個案,我對丹的情況反應還是蠻複雜的。

首先,是倫理要求的「多重關係」問題。既然是學員,就不能兼做來訪者。所以,從諮詢關係角度,諮詢師感到勝任力困難,轉介是對雙方都負責任的一種方式。

但是,如果來訪者對導師已經了移情,其實也標誌著依戀的建立。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轉介,就等同於把剛剛跟母親建立依戀的嬰兒送養給另外一個人。不管另外一個養育者有多麼高明,對嬰兒來說,都是嚴重的創傷。沒有孩子願意接受被「送養」,也很難跟另外一個人建立安全依戀。所以,我覺得真正為來訪者負責,就應該擔負起一種責任,不避風險。

因此,我自戀地認為,倫理設置本身不就是用來被破壞的麼?打破設置,也是諮詢中的一部分。所以,我接受了丹的預約。

然而,隨著跟丹的諮詢的深入,我越來越深陷於疲憊與煩躁之中,在相當一段時間裡,幾乎都走不出來。有時候,回到家裡,妻子問我吃什麼飯,我都會煩躁得衝她發火:「問什麼問,做什麼吃什麼」,然後又常感內疚。

煩躁,也許很微妙吧。我每天忙於心理諮詢,跟妻子之間似乎少了很多可以交流的內容及時間。似乎沒有那種被圍著轉、被仰慕的感覺麼?每天似乎都有些疲憊,性方面也沒什麼欲望了。或者說,對妻子是這樣?

這樣反思的時候,對妻子頗為內疚。這個患難與共的女人,每天為我操勞,照顧我的飲食起居,任勞任怨。而我卻似乎隱約地在內心裝著另外一個女人,把火氣發在她身上!

另外那個女人是誰呢?是誰帶給我妻子不一樣的感覺?讓我擁有生活的新鮮感、心理上的成就感、滿足感?

不用說,就是丹。

於此同時,丹明確表達說,她愛上我了!

當丹說她愛我的時候,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衝動,衝她發作了。「你的愛是什麼?就是飢餓的嬰兒拼命吮吸母親的奶頭,根本不管母親是死是活!」

丹哭著走出諮詢室,遂中斷了諮詢。

我像是捧著一隻精美的花瓶,瞬間失落摔成一地碎片,好想大哭。

是的。如果現在讓我重新選擇,我會跟那位陌生女人來訪者的導師一樣選擇轉介。那樣會省去諸多麻煩。



06

親愛的讀者,也許你有個疑問:丹究竟愛上了她的諮詢師什麼?讓我介紹一些背景吧。

丹出生後,父母就想要把她送養給別人家。因為家庭中孩子已經夠多了,在上世紀那個物質貧困的年代,孩子張口是要吃糧食的。後來,雖然沒有被送養,但她從小就生活在一個被忽略的環境裡,似乎從沒有人在乎過她。

在團體課程中,她很多時候就像被「凍住」了的人一樣。她似乎沒有自己的需要,沒有自己的意見,別人說什麼她都說好。據她說,結婚後她在家裡,也是個「邊緣人」,跟公婆老公甚至跟孩子,都有著相當的距離。「他們像一家人,似乎我是個外人。」

幾十年就這樣過來了。但在接觸心理學的課程中,她逐漸體驗到自己被導師積極地關注著,那是那麼美好。她更深一層發現自己也有感受,有想法,有渴望,只是她不敢讓它們露頭。她早已養成了不表達的習慣,或者說根本沒有學會表達自己,或者說根本不知道還可以表達。她想要更多地了解自我,綻放自己,堅決要跟著我做個人成長諮詢體驗的。

說實話,我也很想要親自見證她成為一個嶄新的自己。這可能是我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的自戀吧。

一個處在人群邊緣的、心理上十分饑渴的孩子,忽然被另外一個人關注到,甚至被友善地照顧到,那會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呢?對丹來說,那就是愛。

我在團體課上,經常強調的一個觀念是:活出自己,看到自己的渴望,去滿足它!這才是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而丹內在愛的渴望被甦醒後,想要活出愛的願望及力量,是那麼強烈而勇猛!

遺憾的是,那個時期,當丹表達出她的「愛」時,我惱怒了,一把推開了她。

神啊,原諒我吧!我也是個普通人,也是個成長中的諮詢師。

丹中斷諮詢後,我感到很自責。但對我妻子的內疚不同,我覺得我扼殺一個人愛的願望,就像一團愛的火苗被點燃後,就被我掐滅了。


(未完待續)

本故事為虛構文字,請勿套用生活中的真實。

相關焦點

  • 男性心理諮詢師之愛(下篇)
    《輪椅上的謊言》一書中,那位七十多歲德尊望重權威心理諮詢師,希望打破陳規幫助一位來訪者。在無數次掙扎後,把自己變成了唯一的「藥」,和「病人」相愛,水乳交融,治癒了她,最後被狼狽地逐出心理學會。我是想打破陳規,但更想做一名好的心理諮詢師。也許是出於自己膽怯和懦弱,我不能打破性禁忌。從專業的角度,我知道,丹對我的愛,其實是一種依戀,是種移情。
  • 陳孝鵬(情感諮詢師/心理諮詢師)
    但是以上問題的解決能力,可以統稱為經營好一段感情的能力,也可以理解為愛的能力。能力並非天生,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自己現在還不知道怎麼去經營好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麼讓自己收穫幸福,並沒有關係。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一起努力,收穫自己的幸福,同時讓自己有能力經營好自己的感情。
  • 心理諮詢師如何創作優質心理科普文章?(系列之三)
    韓國N號房事件主犯系超強學霸》推薦指數:★★★☆☆文章選題:社會熱點文章標題:設問式,自問自答,答非所問(用社會熱點吸引眼球?)不足之處(我個人不太贊成的地方):玉不掩瑕,此文雖然在寫作上值得借鑑介紹韓國N號房事件時對細節的展示可能會喚起一些潛在非法分子的模仿,引起不良的從眾效應,客觀上可能會刺激潛在的同類犯罪(當然我相信這不是作者的初心,而且這個可能的結果也只是我的一種猜測,一種微乎其微的一種可能。即使如此,我們可能也要警醒是否有這樣的可能);排版中的數字有點混亂,標點符號使用不規範(01-1、-01-1.)
  • 「棉花糖 心理」《兒童心理諮詢師》(初級) 認證班開始招生
    上海人才培訓促進中心《兒童心理諮詢師》(初級)由上海人才培訓市場促進中心、上海市心理學會社區心理健康與發展專業委員會、上海徐匯區劉博士心理諮詢陽光工作室指導,上海觀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辦開設「兒童心理諮詢師(初級)」培訓。
  • 心理諮詢師「擺攤」指南。(僅供娛樂)
    最近「擺攤」火了初心君整理了一個心理諮詢師「擺攤」指南僅供娛樂切勿當真FBI WARNING所以當心理諮詢師嗎有空玩手機不如考個心理諮詢師這樣你就沒錢買手機也沒時間玩手機了(只有這句是真話)【完】該文章為重慶麓沁心理原創,未經授權,不可轉載。
  • 心理諮詢師落地督導班(第三期)圓滿結束
    天智心理諮詢中心按照原定計劃,於9月1-4日,繼續展開2020年度心理諮詢師落地督導班(第三期)的培訓。由天智心理中心創始人、首席心理專家、總督導陳天智博士傾心授課帶領。:一是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要吃透、理解透所學到的理論知識,並慢慢發展出自己的一套體系;二是要有嫻熟的技能,就是通過大量的諮詢個案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三是要有成熟(整合)的人格,有完整的自我價值感,做到價值中立,
  • 別人眼中的心理諮詢師&現實中的………(一)
    誤解一:心理諮詢師就是陪別人聊天的。正確答案:心理諮詢師不僅僅是陪你聊天,聽你訴苦。其實更多的是在做引導的工作,幫你找到問題根源,然後解決它,讓你看到事實真相,看到自己行為背後的動機。誤解二:找心理諮詢師的人就是有病的。正確答案:因為心在中國,並沒有普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所以很多人都會覺得去找心理諮詢師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會有情緒,而壞的情緒是需要正確的排解和療愈的。
  • 心理諮詢師如何創作優質心理科普文章?(系列之二)
    (原文附後)該文以《如何對幼兒說家人的去世?》為題首發於「臨床心理」微信公眾號(2020年2月28日),文章引發了強烈反響和激烈討論。針對提問,作者再撰寫一篇回復文章,發表於「臨床心理」微信公眾號(2020年3月3日)。「東方明見心理」微信公眾號對該文進行轉載時,作者將兩篇進行整合,並做了一些修改。本評論針對「東方明見心理」(2020年3月25日)發表的版本。
  • 築愛心理丨原來你們是這樣的心理諮詢師
    因此,BuzzFeed(美國著名的新聞聚合網站)邀請了三位有著豐富臨床經驗的心理學家:Stephanie Smith, Ph.D.(科羅拉多州的臨床心理學家)、 Ryan Howes, Ph.D.(臨床心理學家、富勒心理學研究所教授)、Lynn Bufka, Ph.D.(美國心理學會實踐研究和政策助理執行理事)。
  • 給心理諮詢師的三個建議(523)
    所以作為心理諮詢師,首要的第1條就是你要保護好自己。怎麼保護自己?就是你得要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線,不要踩在紅線上,你要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裡面積極的做事情,而不是越過紅線出一些餿主意,這是給所有諮詢師的一個很重要的建議。張老師還舉了一個例子,就是我們的法律上有一個叫防衛過當,不要覺得自己當的諮詢師就很很牛,很了不起,就可以左右引導來訪者。
  • 心理諮詢師吐槽大會!
    在上篇文章「社會工作者被習總書記肯定,心理諮詢師呢?」推送後。很多諮詢師同行紛紛留言吐槽。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幾位諮詢師的精彩發言。一來心理諮詢、疏導、測評專業性強,很多心理行業人員也不一定做的好,更別提每天從事行政、打雜工作,沒經歷任何培訓和實踐的社會工作者。二來,兩三年前社區就安置了心理疏導的桌牌,同時還有父母課堂、青少年活動、老年人居家拖養、婦女之家、離退休活動室、軍人慰問等幾十個牌子,哪個調口來了就放哪些牌子,輪流上崗,當然各調口來了也只是查查牌子。
  • 與心理諮詢師面對面 | 抗抑少年(12)
    親戚給太太介紹了一個心理諮詢師,來自於中X院下屬單位,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親戚的女兒在小學時一度厭學,通過心理諮詢有所改善,建議我們試試。第一次諮詢是與父母溝通,周六的上午,我們按約而至,來到一棟臨街的居民樓,門口寫著XX心理諮詢室。一進門,諮詢師已經到了,這是他朋友的諮詢室,他是租用這個地方,按時間結算。
  • 「心理諮詢之抑鬱治療的作用一」如何選擇合適的心理諮詢師?
    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的認知行為療法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真正科學的心理療法(它也是目前美國惟一認可的可以享受公費醫保的心理服務項目),因為它是基於實證的,標準化、流程短、見效快。不同的心理諮詢師有不同的取向。比如行為主義療法、認識療法、認知行為取向、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取向、人本主義等等。當然,不管諮詢師是何種流派,一定要有一定的精神分析方面的基礎。因為,幾乎所有的心理問題,根源都在潛意識層面。
  • 中科院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課程招生簡章(昆明未陌央)
    國家對心理健康的重視,從各項政策文件中凸顯出來。這也從另一方面明確了心理健康工作的需求之大和心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中科院心理所繼續教育學院回應各方呼聲,在人社部國家心理諮詢師專家組成員的指導下,組織院內外專家開發了一套 「心理諮詢培訓課程」。雲南未陌央文化(機構代碼: JC1811HXSY)獲得中科院心理所繼續教育學院授權,引進心理諮詢基礎培訓項目。
  • 鄂州市心理諮詢師協會諮詢師下社區(轉自西山街辦)
    為進一步加強社區困境未成年人精神文明建設,引導社區青少年樹立心理健康意識,讓轄區青少年家長認識到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020年8月25日上午,火車站社區聯合鄂州市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鄂州市心理諮詢師協會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進社區活動,轄區20餘名困境青少年家庭聆聽了講座。
  • 堅決不見心理諮詢師 | 抗抑鬱少年(16)
    找了個機會,我問少年,你覺得心理諮詢師怎麼樣?出乎意料,少年說,還可以吧。問:我們出去後,你們聊什麼了呀?答:沒聊什麼,他老想問我有什麼興趣和愛好,我都不願意搭理他。問:你一點面子也沒給人家留啊......答:不過最後還是告訴他了。問:是什麼呀,你的興趣是什麼呀?
  • 從女性自身的視角來理解女性|遇見你的心理諮詢師徐遠聰
    117個城市、近900位專業心理諮詢師。女性精神分析之旅,沒有充斥在精神分析理論研究或實踐對「不足夠好的母親」的指責中。是因為,女性生來先為人,先經歷了作為人的創傷,而並非生來就作為未來的母親。許多來自男性或女性的對「足夠好的母親」的讚美和指責是一樣的,都忽略了女性作為自身的欲望和需要。
  • 澄心心理諮詢師介紹
    【諮詢寄語】在追求愛與自我價值的路上,發現力量與方向。【工作形式】兒童遊戲治療、精神動力學取向【擅長領域】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等。成人心理諮詢(包括情感問題、親子關係、人際困擾、情緒障礙、創傷經歷及各類神經症等)人格探索、個人成長。
  • 資深心理諮詢師老許分享:哪些人適合做心理諮詢師?
    我開心理諮詢室5年,長期從事心理諮詢及培訓工作,平時我們也相互討論督導等,在我們心理諮詢師的圈子裡,見識過太多的諮詢師,大家水平各異,總體來說,具有這些特徵的人比較適合成為一名優秀的諮詢師。第一、具有敏銳的情感捕捉能力。
  • 老師都是「心理諮詢師」給學生有質量的愛
    從最初「草根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到現在系統專業的心理健康研究課題,現在,天成路小學從校長到老師,幾乎人人都是「心理諮詢師」,將心理健康知識滲透到教學中,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大膽嘗試:建起三個「綠色通道」打開學生心結  天成路小學教科室主任朱笑媛見證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歷程。她說,20年前學校就開始嘗試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當時很受學生們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