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人的癌症風險更高!25 條醫生想說很久的大實話

2020-12-22 騰訊網

大家現在越來越注意健康,但各種謠言、偽知識,也打著健康的旗號在網上流傳,讓人防不勝防。

想要身體健康,到底應該怎樣做?

來聽聽醫生們想告訴你的這些大實話吧。

腫瘤科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01

酒精是 1 類致癌物

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等都和酒精有直接關係。

特別是中國人,有酒精代謝基因的缺陷,無法有效降解乙醛,更危險。

「適量飲酒,有益健康」是不存在的,能不喝就別喝了。

02

身上的痣突然變化,要當心

普通的色素痣除了影響美觀,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有些痣,因為長得地方不對,或者顏色、大小有問題,就可能有癌變的風險。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如果身上的痣突然發生變化,一定要提高警惕。

03

土榨油不安全

很多人土榨油愛買土榨油,但實際上,它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雜質多、易變質,炒菜時油煙大;

有黃麴黴素超標風險。

黃麴黴毒素是 1 類致癌物,常見於發黴的花生、穀物中,土榨油沒有精煉,也缺乏質量控制和監管,黃麴黴毒素超標情況較為普遍。

04

HPV 疫苗是目前唯一能預防癌症的疫苗

宮頸癌是僅次於卵巢癌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高危型 HPV 病毒的持續感染,是引起宮頸癌發生的主要病因。

HPV 疫苗可以有效預防宮頸癌,推薦的接種年齡是 9~12 歲,之前沒接種過的,13~26 歲可補種。在女性首次性生活前打,效果最佳。

05

肥胖會升高癌症風險

肥胖和食管腫瘤、結腸癌、直腸癌、胰腺癌、乳腺癌、胃癌……等很多腫瘤有密切關係,可顯著增加 13 種腫瘤的發病率。

幸運的是,肥胖是種可以逆轉的致癌因素,快行動起來吧。

呼吸科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06

鼻塞、流鼻涕,試試生理鹽水衝鼻

鼻塞、鼻癢、流鼻涕的時候,可以試試用生理鹽水衝洗鼻腔,不僅能清潔鼻腔,還能維持鼻腔正常生理環境。

特別是對於緩解過敏性鼻炎,很有效。

07

寶寶咳嗽,不要亂吃止咳藥

很多成人常用的止咳藥,含有可待因、非那根、右美沙芬等成分,不推薦用於 4 歲以下兒童。

1 歲以上的寶寶咳嗽,試試口服蜂蜜止咳。如果咳嗽嚴重,別亂吃止咳藥,先去看醫生。

08

睡覺打呼嚕,不是睡得香

輕微的打鼾沒什麼問題,但強烈的、不規律的打鼾,可能提示有睡眠呼吸障礙,輕則睡眠質量差、白天乏力,重則心血管疾病風險高,甚至有猝死風險。

如果枕邊人總是鼾聲如雷,還是去醫院檢查一下吧。

09

廚房油煙很傷人

廚房油煙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有許多有刺激性的有害物質。

女性做飯的年限越長,炒菜的次數越多,患肺癌的風險就越大。而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油煙還可能加重病情。

炒菜溫度低一點,抽油煙機開得時間長一些。

10

每年都要打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變異速度快,因此每年都需要重新打流感疫苗。

流感流行前 1~2 個月是接種流感疫苗的最佳時間。在我國,流感一般是 11 月到次年 3 月間流行,因此,9~11 月是疫苗最佳的接種時間。

即使過了 11 月,疫苗也能夠起到保護效果,如果能約到流感疫苗,還是建議去打哦。

骨科

11

低頭看手機 = 頭頂 50 斤

不低頭時,脖子只需要承擔頭部的重量(大約 4~5 公斤),但低頭時……

低頭 15 度:頸椎會承受約 12 公斤壓力。

低頭 30 度:頸椎會承受約 18 公斤壓力。

低頭 60 度:頸椎會承受約 25 公斤壓力。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時間一長,脖子痛、肩膀痛、胳膊痛……各種痛就都找上門了。

12

不要彎腰抬重物

當人彎腰搬重物時,腰部所受的壓力是正常站立時的 2 倍多,會讓腰椎和肌肉受到過分牽拉和擠壓,很不舒服。

無論是搬箱子還是撿起地上的紙,正確姿勢是:腰挺直,下蹲,然後將物品撿起。

13

枕頭太高,對頸椎不好

有些人睡覺喜歡枕頭高一些,覺得舒服。

實際上,枕頭太高反而會影響頸椎健康,因為……你其實一直在被動保持低頭的姿勢。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一夜下來,不但休息不好,還可能會出現頸部僵硬、疼痛等問題。

14

寒冷不會導致關節炎

天冷的時候,骨關節炎患者會感到疼痛,產生「寒冷會造成關節炎」的錯覺。

實際上,骨關節炎的發病原因有很多,肥胖、重體力活、過度運動、不當的鍛鍊、年齡增長、還有遺傳等都是危險因素,而寒冷並不是病因。

15

落枕後可以試試局部熱敷

出現落枕,可以用熱毛巾或熱水袋對疼痛部位進行熱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鬆緊張的肌肉,減輕疼痛感。

要注意溫度,小心別燙傷。

口腔科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6

刷牙記得要刷舌頭

舌頭上有許多細菌和食物殘渣,如果不刷乾淨,很可能會產生味道,出現口臭。

刷牙的同時輕刷舌頭,能夠有效減少舌苔上的食物殘渣和細菌,保持口腔清潔。

17

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

刷牙很難做到把牙齒上的髒東西完全刷掉,而且唾液中的礦物質也會鈣化沉積,形成牙石。這時候就需要洗牙。

洗牙是牙齦炎、牙周炎的重要治療手段,它是恢復牙齦健康的第一步。

18

刷牙時不要來回使勁刷

刷牙時,如果來回刷動的幅度大了,力量就不好控制,容易造成損傷,在牙齒的根部磨出一排凹槽。

正確的方式是小幅度震顫,刷動的幅度不超過一兩顆牙。

例如這樣

圖片來源:DetalPatientEd.com

19

牙膏要買含氟的

低劑量的氟使牙齒的表層變得更堅固,使用含氟牙膏,是預防齲齒安全有效的方式。

即使是小朋友,用含氟牙膏也很安全。

20

不要把牙齒當工具

有的人會用大牙當開瓶器、核桃鉗。

這樣做,牙齒受到的力過大,可能導致破裂。輕則會出現牙齒敏感、酸痛,重則會暴露牙髓,甚至整顆牙都崩掉了。

別為了圖省事兒,毀了自己的牙。

營養科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1

沒有單一食物能抗癌

多吃蔬菜水果,確實可以降低患癌的風險,但無論是洋蔥香菇,還是綠茶、大蒜,沒有任何一種單一食物具有抗癌療效。

想要預防癌症,營養均衡,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真正靠譜的做法。

22

早上起床,別喝淡鹽水

睡覺的時候,呼吸、排汗、泌尿等會消耗很多水分,建議起床後先喝杯水。

但別喝淡鹽水,它不僅不能「排毒」,還會加重身體缺水的狀態。特別是有高血壓、心臟病及腎功能異常的人,真的別喝。喝涼白開就行了。

23

紅糖白糖冰糖……都要少吃

紅糖中的礦物質確實比白糖多一些,但依然特別少,最主要的成分還是糖。

糖吃多了,不僅會讓人胖,還會增加 2 型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等疾病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吃糖不超過 50 克,包括紅糖、白糖、冰糖……

24

喝紅酒不能軟化血管

據說紅酒中含有白藜蘆醇,能夠軟化血管。

實際上,紅酒中白藜蘆醇含量不高,不能有效保護心血管健康。相反,紅酒中含有 10% 以上的酒精,喝了反而有害。

世界衛生組織(WHO)等權威機構,都明確反對靠酒精來保護心血管。

25

維生素 D 要從小補到老

維生素 D 能促進鈣吸收和骨骼生長,對成人和兒童都很重要。

紫外線能幫助皮膚產生維生素 D,合理曬太陽是補充維生素 D 的有效方法。但中國居民普遍日曬不足(早出晚歸 + 怕曬傷),日常飲食中也很難吃夠,這時需要通過額外服用補劑來滿足。

這 25 條關於健康的大實話,希望能夠幫到你和家人。

聽醫生的話,遇到問題不用慌,遇見忽悠不上當。

想要預防癌症,營養均衡,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真正靠譜的做法。

科學審核費菲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臨床醫學碩士

策劃Karen

監製Murphy

封面圖來源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25條醫生想告訴你的健康小知識
    來聽聽醫生們想告訴你的這些大實話吧。腫瘤科01酒精是1類致癌物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等都和酒精有直接關係。特別是中國人,有酒精代謝基因的缺陷,無法有效降解乙醛,更危險。但有些痣,因為長的地方不對,或者顏色、大小有問題,就可能有癌變的風險。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如果身上的痣突然發生變化,一定要提高警惕。
  • 25 條醫生想告訴你的健康小知識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1.特別是有高血壓、心臟病及腎功能異常的人,真的別喝。3. 紅糖白糖冰糖……都要少吃紅糖中的礦物質確實比白糖多一些,但依然特別少,最主要的成分還是糖。糖吃多了,不僅會讓人胖,還會增加 2 型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等疾病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吃糖不超過 50 克,包括紅糖、白糖、冰糖……4.
  • 「喝酒臉紅」是 「中毒」 會讓食道癌風險更高
    原標題:「喝酒臉紅」是 「中毒」 ,還會讓食道癌風險更高 「喝酒就臉紅」是很多人常見的現象,這種現象又被稱為「亞洲臉紅症」。因為世界範圍內,這種「喝酒臉紅」的現象主要集中在東亞地區。乙醛脫氫酶2基因突變是東亞人特有的,該突變導致飲酒後臉紅和酒精代謝不良。中國人口中該突變的攜帶者(純合比例為4.50%,雜合比例為34.27%)遠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 於是當喝酒時,很多人認為「喝酒臉紅」是酒量好的表現,其實恰恰相反,「喝酒臉紅」是因為體內乙醛脫氫酶不足,導致乙醛蓄積,出現輕微「中毒」的表現。這也是為什麼醫生們常說:「不要勸喝酒臉紅的人喝酒」!
  • 為什麼癌症到了晚期,身上卻沒有任何症狀?醫生的解釋讓人信服
    「醫生,我人好好的呀!都沒有哪裡不舒服,怎麼就檢查出來我癌症晚期了呢?」說話的是金大叔,他今年50歲,去年他來醫院體檢時發現肺部有結節,但當時醫生只說要隨訪觀察,並未給予相關治療。而上周,金大叔到醫院複查,結果卻發現肺上有個3釐米大的腫瘤,並且還有2枚淋巴轉移瘤,最終被確診為肺癌晚期。
  • 食用油放很久捨不得扔 很多癌症都是「省」出來的
    原標題:很多癌症都是「省」出來的!醫生這些話,道破真相!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癌症的產生。「為什麼是我?為什麼癌症偏偏找上了我?」很多患者在確診的那一刻都有過這樣的心理。其實癌症的發生,與生活習慣是息息相關的,其中一個習慣,就是不該節省的「節省」!省錢!
  • 醫生幫你粉碎五大癌症謠言
    所有癌症都會遺傳?……說到「癌症」很多人會聯想到痛苦、死亡、無能為力……坊間更是有很多謠言加深了人們對它的恐懼。今天就請來自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臨床營養科的專家,為大家揭露這些謠言的真面目,用科學的態度去認識「癌症」。 五大「癌症謠言」醫生幫你逐個擊破 1.癌症就是不治之症? 回答:早已經是過去時。
  • 哪些人更容易得癌症?腫瘤醫生:這五類人!
    習慣不好卻不得癌症?也不奇怪,因為有人買一輩子彩票也沒得大獎。生活充滿了意外,確實無時無刻有小概率事件發生。哪些人更容易得癌症?腫瘤醫生:這五類人!到底哪些人容易得癌症?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潘戰和總結出這五類人更容易得癌症!
  • 30 條醫生想說的育兒大實話,速看
    ▶ 兒科醫生想說1.▶ 兒保科醫生想說9.紙尿褲備好,放過自己和娃~▶ 皮膚科醫生想說15.不能不防曬暴露在紫外線輻射下,孩子稚嫩的皮膚會面臨更高的灼傷風險,甚至增加日後患皮膚癌的概率。▶ 牙科醫生想說20.
  • 每個人患癌概率是22%?喝水少的人風險更高!
    很多人都「談癌色變」,我一輩子到底會不會患癌?估計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 其實每個人一生中得不得癌都是有概率的。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曾發布的《2014年研究解析中國腫瘤流行病譜》顯示,如果按照平均壽命74歲計算,人一生中患癌概率都是22%。
  • 多吃有機食物真能降低癌症風險?
    隨後參與者被給予「有機食物的評分」,如果他們在16個類別中都選擇了有機食物的話,那麼他們將會獲得最高的32分,研究者每年對參與者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且監測時間的中位數為4.5年,當出現任何癌症病例時,患者的信息會通過醫院或治療醫生被單獨確認。
  • 看血型就能預測癌症?原來這種血型的人患癌風險最高
    哪種血型患癌風險更高   目前,我們常見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不同血型的人在性格上有所差異,同樣在疾病發生方面,也有著不一樣的概率。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地「對號入座」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患癌風險更高的是哪種血型吧!
  • 為什麼說癌症有「偏好」?這4類人要當心,容易被癌細胞「盯上」
    因為肥胖的人群飲食上沒有良好的調整一些刺激性的食物或者過於油膩的食物,對於腸道而言都是較大的刺激,所以肥胖的人群才有更高的概率患有結腸腫瘤。3、缺乏維生素的人維生素是身體的營養元素,各類維生素都可以起到不同的調節效果,如果是長期缺乏維生素,身體不能夠有效地進行控制,就容易引發各種癌症。
  • 兩千萬人研究數據:個子越高患癌風險越大,你是癌症高危人群嗎?
    癌症病因複雜,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比如年齡越大越容易得癌症,遺傳突變基因或是長期接觸致癌物質等,但是,你想過嗎?原來癌症的發生與我們人類的身高也有關係! 身高越高,越容易得癌症?
  • 這類人不能用枕頭否則有猝死風險 30條醫生推薦的健康常識
    其實,醫生們有很多健康小知識,一直都想告訴大家。今天就先說 30 個兒科、眼科、婦科、泌尿科、急診科、皮膚科的小知識!兒科醫生想說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1. 1 歲以內的寶寶不用吃鹽1 歲內的寶寶,食物中自然含有的鈉就能夠滿足需求,不用額外添加鹽。
  • 身高與癌症風險有關?千萬人的研究成果,還真得深思一下
    癌症發生因素非常的複雜,有很多因素一起共同作用導致。年紀越大,患上癌症的概率越高,有些癌症患者的癌症發生是和遺傳有關,又或者長時間接觸致癌物質,誘發癌症。這幾種都是常見的致癌因素,但是你有想過嗎?癌症的發生和人的身高也有關係。
  • 每個人患癌概率都是22%,但這8類人風險比別人還高很多倍!
    不過這只是平均粗略計算,對於這8類人來說,患癌風險卻比別人高出很多倍,典型的「癌症候選人」! 這8類人患癌風險更高! 1. 腰臀比大於0.9的男性 「成年男子腰臀比例如果超過0.9,患直結腸癌的患病風險也會大大增加。」
  • 25歲以下,結直腸癌死亡風險更高?這種方法能夠改善胃腸道不適?
    IBD患者患上2型糖尿病的長期風險增加,最高可達4.5倍。 與成年結腸癌患者相比,25歲以下的結腸癌患者死亡風險更高,五年內的OS和RFS都更差。未來的研究需要確定IBD治療對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的影響。 圖2:研究結果發表在《臨床胃腸病學與肝病學》上 在丹麥一個包括了6,028,844人的隊列中,研究人員將診斷為IBD[包括克羅恩病(CD)或潰瘍性結腸炎(UC)]的個人數據與普通人群的數據進行了比較。2型糖尿病患者在丹麥國家病人登記冊中得到確認。
  • 為何說素食主義者可能面臨更高的中風風險?
    過去的研究許多研究發現,與食用植物性和減少肉類的飲食相關的健康益處包括減少炎症、減輕涉及慢性炎症的疾病的嚴重程度,降低患心臟病和某些癌症的風險等等。然而,從一個人的飲食中完全消除動物產品(包括乳製品和雞蛋)的長期健康後果仍不清楚。
  • 這25件事一定要注意!
    來聽聽醫生們想告訴你的這些大實話吧。腫瘤科01酒精是 1 類致癌物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等都和酒精有直接關係。特別是中國人,有酒精代謝基因的缺陷,無法有效降解乙醛,更危險。但有些痣,因為長得地方不對,或者顏色、大小有問題,就可能有癌變的風險。如果身上的痣突然發生變化,一定要提高警惕。03土榨油不安全很多人土榨油愛買土榨油,但實際上,它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雜質多、易變質,炒菜時油煙大;有黃麴黴素超標風險。
  • 25歲姑娘乳房查出9個腫瘤!醫生:癌症性格害了她!
    醫生詢問得知,她平時非常獨立,個性也要強,有什麼不開心的事都習慣悶在心裡。別人都誇她成熟穩重,奈何自己的身體承受了太多。醫生:癌症性格害了她!愛生悶氣的性格,在心理學上被稱作C型性格,也叫「癌症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