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2月5日電眾所周知,春節發紅包、收紅包是很多華人家庭的傳統習俗。那麼,在臺灣地區,新年包紅包有什麼講究?臺當局新任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除夕夜的一席話,頓時讓不少島內網友都傻了眼……
蘇貞昌故作幽默結果被島內網友罵慘
昨天(4日)是除夕夜,臺當局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向島內民眾拜年,並故作幽默地呼籲,「紅包的厚度,決定新的一年晚輩敬重您的程度」,因此,「尾牙(臘月十六稱為「尾牙」)抽多少,紅包就包多久」。不過,蘇貞昌自以為是在玩幽默,卻慘遭網友炮轟,「不知人間疾苦」,更有網友表示,「很想包大紅包,但錢哪來呢」?
蘇貞昌昨晚刻意扮幽默表示,「要包紅包的你,我有一個小知識要提醒,根據我年輕同仁的經驗,紅包的厚度,決定新的一年晚輩敬重您的程度,身為重視年輕人荷包的『行政院長』,我要公開呼籲,『尾牙抽多少,紅包就包多少』,祝大家團圓溫暖,新春愉快」!
沒想到,此話一出,PTT網友表示,「那沒抽到紅包,還被逼假日去吃尾牙外加上臺表演的是不是跟長輩收紅包?講什麼」、「這個就說幹話了,不知民間疾苦」、「真的是老一代政治人物思維」、「還真不像政客一樣荷包滿滿,可以包很厚」、「薪水的厚度是你們這些狗官決定的」,更有得知消息網友狂轟,「臉皮的厚度,決定官員謙卑的程度」、「這樣包金紙最好,絕對有滿滿的誠意」!
難怪有網友應景封蘇貞昌的言論是:新春幹話第一響↓
還有網友直接乾脆點破,紅包袋我們不缺,缺的是錢,懂不懂↓
1月14日剛接任「閣揆」的蘇貞昌,馬上大走「網紅」路線,但鬧出的笑話也不少。
1月24日,臺「農委會」成立的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宣布,25日凌晨起,違規攜帶疫區肉品赴臺的非臺灣居民,未當場繳清罰款就拒入境,為此,蘇貞昌特意拍了一個「不繳清、拒入境」影片幫忙宣傳,然而,當影片在社交網絡上一發布,立即有眼尖網友發現,字幕「不準入境」直接寫成了「不準入境」。
「準」字在現代漢語中為「凖」的簡體字,而在古代兩者是兩個獨立漢字,在未簡化前,意義並不完全相等。「凖」字當中的「冫」與「隼」聯合起來表示「獵隼鎖定目標」,而「準」則有準許、標準、依據等意義,因此在宣傳影片中的「不準入境」寫為「不凖入境」為錯誤用法。
對此,有島內網友諷刺「行政院的漢語水平堪憂」,也有網友留言要求趕緊改正。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揶揄,見微知著,「行政院長」發的影片字幕都會搞錯,連發文一個簡單的標註也有錯字,蘇貞昌要當網紅救「蔡英文」之前應先救「菜中文」。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