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哭了的時候,
你有對TA說過這些話嗎?
「男子漢大丈夫,哭什麼哭?」
「哭能解決問題嗎?」
「你看你哭的,其他人都在笑話你呢!」
對於大部分家長看來,孩子太愛哭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女孩子愛哭是脆弱,男孩子愛哭是沒有男子氣概。尤其是男孩子的家長,一看到孩子哭,上面幾句話就脫口而出。
但很多時候,哭泣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家長一句「不許哭」,言下之意是否認孩子的情緒。長此以往,孩子感到委屈時,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
想一想我們小時候,當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嚴厲的父母怒斥我們「不許哭」時,我們當時的心情,是多麼的傷心和無助?
說「不許哭」,
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堅強
允許孩子哭,
比哄孩子笑更重要~
父母說「不許哭」的時候,可能是出於理性考慮,認為情緒宣洩無助於解決問題;也可能是為了培養孩子堅強的內心。然而,把眼淚吞進肚子裡,情緒就憑空消失了嗎?
哈佛大學專家彼得·西弗尼奧斯曾提出一個概念,叫做「述情障礙」,指的是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善於感知他人的情緒,也不善於表露自己的情緒。這樣的人,不容易融入群體,也容易感到孤獨。
「情緒表達」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父母反覆向孩子強調「不許哭」時,孩子就會接受到這樣的信息:哭是不好的,我哭了,爸爸媽媽就不再喜歡我了。而後,他們開始壓抑、否定自己的情緒體驗,內心缺乏安全感。長大後,戴著「剛強」面具示人的他們,也更容易產生情緒障礙。
允許孩子哭泣,
TA才會更加幸福!
如果孩子哭了,不妨試一試跟孩子說:
「孩子,來媽媽懷裡哭一會兒吧。」
哭泣緩解精神負擔最有效的良方,如何正確面對孩子的眼淚,引導孩子學會情緒管理,也是家長需要知曉的事情。
先將自己情緒穩定下來
德國心理學家卡羅拉.舒斯特曾說:「孩子哇哇大哭的時候,最先需要處理的是父母的情緒。」
因而,家長首先要做到是不讓自己的情緒被孩子所影響。不能孩子一哭,自己火氣蹭蹭蹭往上竄,再說出一些話來傷害孩子。
陪伴與安慰不可少
孩子哭泣,往往是需要陪伴與安慰的信號。與其簡單粗暴說一句「不許哭」,不如默默陪在孩子旁邊,陪著孩子宣洩情緒。
下一次,試試跟孩子這樣說——
「沒事,想哭就哭吧,媽媽/爸爸一直在。」
「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我們來聊一聊吧~」
父母的理解與共情,會讓孩子倍感溫暖,內心得到充分的撫慰。
在共情的前提下,
引導孩子進入理性的軌道
當孩子情緒不穩定的時候,任何壓制和說教都無濟於事。不妨等孩子的情緒緩和一些了,再對孩子說——
「我們一起看看,問題出在哪兒了。」
「我相信,下次再遇到這樣的事,你會有更好的應對方法。」
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被他人理解時,他們也會逐漸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和解。
幸福的孩子,
既能開心地笑,
也能難過地哭。
父母和孩子,應該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而不是抑制情緒的施令者。無論何時,都要記得——給孩子無條件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