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 家庭教育」「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

2020-11-05 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


看重並維護自己的面子,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然而,卻有很多父母意識不到,孩子也是要面子的。


大庭廣眾之下義正辭言的冷眼指責,或是揭短式的冷嘲熱諷,父母的話像是一把匕首,扎進了孩子的心裡。尊嚴被壓制在父母的威嚴之下,是多少孩子一生不堪的回憶。


時至今日,依然有一些父母,打著「為了孩子好」的幌子,以「孩子還小,不要緊」為由,無所顧忌地打壓著孩子的自尊,讓孩子抬不起頭來。


記得有一期綜藝「嚮往的生活」中,宋丹丹半開玩笑當著全國觀眾的面,說自己生了個「廢物」。而那個「廢物」,正是她自己的一手帶大的兒子巴圖


節目裡,宋丹丹幽默風趣、金句迭出,令大伙兒忍俊不禁。可面對自己的兒子,卻又一本正經地恢復母親的本態。


節目裡,他們第二天起床的時候,和巴圖差不多大的男孩大華早早起來做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宋丹丹看到以後,立即開啟吐槽模式:「誒呦,我兒子咋就這麼笨呢!」看似不經意的話,卻讓巴圖一臉挫敗、尷尬不已。其樂融融的節目氛圍,也因為宋丹丹不停對巴圖的揭短,顯得有些冷場。


接下來一個多小時的節目,有一半的鏡頭都是宋丹丹在瘋狂吐槽,「我生了一個廢物,啥都不會幹,我都想換兒子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和巴圖一樣的經歷,被人當眾揭短、被言語抨擊、被跟別人比較……這些痛苦的回憶,如同夢魘一般揮之不去。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曾在《中毒的父母》中這樣寫道: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來聽聽從小被打壓的孩子的心聲:我特別羨慕自信的孩子,因為他們就算是錯的,也有勇氣堅持自己的觀點。而我就算是對的,也沒有勇氣堅持下去,因為我總是怕我真的錯了。



面子即孩子的自尊,如果父母在外人面前不給孩子留面子,可能會讓孩子內心缺乏力量,變得唯唯諾諾,遇事容易退縮。


下一次,當你想要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妨這樣做——


單獨教育

無論什麼情況,父母都不要在外人面前打擊孩子,包括在孩子的兄弟姐妹面前。因為這樣的孩子,很難擁有自信。而被摧毀的信心,往往要經歷很長的時間才能恢復。

給孩子找個臺階下

有時候,孩子看似執拗任性、胡攪蠻纏,不是因為他們不懂道理,而是不知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訴求。在這個時候,父母不妨給他們找個臺階下,在好言相勸中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方向。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毀掉一個孩子只需要七步,其中之一就是「讓孩子當眾出醜」。


事實上,凡是明事理、知對錯,追求上進、知書達理的孩子,無一例外都是自尊自愛、獨立自信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他們不僅滿足於生理需求,更渴望得到來自父母的尊重與理解。


而國人的社交文化,往往是自謙的。更容易在社交時候說到:「哎呀,我家孩子不行,你家孩子才棒!」或者拿自家孩子的糗事博他人一笑。


可你知道嗎?可能就是因為父母這樣一句無意識的恭維,被自己孩子聽到,會認為是父母對自己的否定,會讓孩子覺得沒面子,變得不自信、不敢溝通,甚至產生社交恐懼。 


最後,引用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裡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


希望每一位爸爸媽媽都能給足孩子面子,讓孩子收穫這份難能可貴的自信!



如果你發現孩子不夠自信,

不能和同齡人玩到一起,

可以免費體驗

我們的試聽課~~

幫助孩子增強自信,

學會自我欣賞~


關注公眾號:棉花糖情商 家庭教育

後臺回復「體驗」

也能預約課程哦~


棉花糖情商教育 家庭教育

兒童情商課

父母成長課

「雙課堂模式」

助力科學育兒 提升孩子情商

相關焦點

  • 「棉花糖·活動」放下焦慮,做智慧父母:家庭教育走進交大婦工委
    2020年9月16日,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的閆志新老師(小新姐姐)來到美麗的交大校園,為現場的老師們帶來「育兒·學習·焦慮」專欄講座。中國有句古話:「越挫越勇」,這也就引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本次「育兒·學習·焦慮」專欄講座的成功舉辦,非常感謝上海交通大學婦工委的信任與支持
  • 「棉花糖·活動」《兒童心理諮詢師》培訓項目籤約成功
    2020年9月17日,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攜手劉博士心理諮詢陽光工作室、上海人才培訓市場促進中心、上海市心理學會社區心理健康與發展專業委員會,舉行《兒童心理諮詢師》培訓合作協議籤約儀式。籤約儀式在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總部舉行。
  • 「棉花糖·家庭教育」成為智慧父母 你不能錯過的10條高能語錄
    我們都希望下一代能夠「贏在起跑線上」,而這起跑線恰恰就是我們的家庭教育。對於很多父母苦惱的育兒問題,大宋老師總能一語成讖、溫柔而不失堅定,引導他們成為「高情商」的智慧父母。她的每一堂父母課,都是「能量」滿滿、「智慧」多多,給人以醍醐灌頂之感。
  • 「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自信的孩子,都是這樣養出來的
    ,是媽媽的面子重要,還是孩子的面子重要?」這是一個媽媽對女兒的質問。《少年說》中,高一女孩走上勇氣臺,請求媽媽能夠「關起門來教育」她,不要在外人面前一點就炸。小男孩算了幾遍都沒算對,媽媽按捺不住了:「什麼都算不出來,你有什麼用啊?」媽媽越是著急上火,小男孩越是算不出,媽媽訓斥的聲音也越來越高,在安靜的閱覽室裡格外刺耳。周圍的小朋友都好奇圍觀,小男孩低著頭,一聲不吭,臉漲得通紅。兒子悄悄對我說:「其實,如果那個阿姨不罵的話,他也許就算對了。」離開時,小男孩耷拉著腦袋,沮喪地跟在氣衝衝的媽媽後面。
  • 新手上路必學「棉花糖布丁」!簡單大氣的兩款棉花糖甜點!
    只要使用「棉花糖」,新手、懶人都能做出超簡單棉花糖布丁、棉花糖吐司喔!這道棉花糖布丁從日本卡通《我們這一家》被發掘出變成新手、懶人必備的點心清單啦!到底這道棉花糖布丁有多容易成功?料理新手、想變出甜點花樣的人,快試做看看!使用立體顆粒形狀的棉花糖,竟然也能變成布丁?
  • 棉花糖走進秋月楓幼兒園:成為孩子的「情緒教練」
    2020年8月25日,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的閆志新老師和辛欣老師,受邀為秋月楓幼兒園30餘名一線教師帶來了《做孩子的情緒教練——跟孩子一起成為情緒穩定的人》專項主題課程。並立志成為孩子的「情緒教練」,為孩子樹立榜樣的同時,跟著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而後,閆老師帶領大家進一步認知「情緒的起源」。的確,外部環境會影響到我的情緒,但這其實也是自己對環境中人事物的不同看法的反應而已。因而,不管我們是否承認,我們依然是自己情緒的主人。
  • 「棉花糖·家庭教育」雙職工父母,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
    缺席的爸 +焦慮的媽=糟心的娃「全民焦慮」的時代,造就了一大批「中國特色父母」:爸爸們以賺錢養家為由早出晚歸、甚至不歸,孩子普遍缺乏父親的陪伴。在2015年,全國第二次家庭教育現狀調查結果顯示,在子女教育方面,近50%家庭的父親「缺位」。面對「最想把心裡話說給誰聽」時,只有約7%的孩子選擇了父親,高達63%的孩子選擇了母親。當老師問「你們的爸爸是什麼樣」時,孩子們紛紛說「我爸爸能掙好多好多錢」、「我爸爸很懶,就會玩手機」,而不說「我爸爸懂得好多好多知識」、「我爸爸能把我舉高高」時,我們究竟是該笑還是該哭呢?
  • 走進棉花糖 | 講師專訪:閆志新
    身為棉花糖家庭教育的創始人之一,萬分焦急地和我說:「閆老師,只要你能讓我的孩子自發地去上補習課,付再多錢我都願意。」而我本人,也在這條路上,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和自我實現之路。試想一下,你每天從事的工作,恰好是自己喜歡的事情,而這份職業,又恰好是你內心力量的來源,那麼,你就能體會到這份發自內心的喜悅與美好了。
  • 棉花糖育兒觀念大作戰|一場別開生面的辯論型直播
    而那些崇尚「靜待花開」的,也在轉發各種心靈雞湯文:不打不罵,孩子快樂最重要。」陣營和以小丹姐姐為代表的「靜待花開」陣營,在直播間內各抒己見。在育兒的道路上,要時刻記住這兩句話:「寶貝,無論你做什麼,我都愛你!我都挺你!
  • 棉花糖「親子溝通」主題講座:如何共度美好親子時光?
    2020年9月29日晚,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的於愷律老師(開開哥哥),受邀為羅陽河畔幼兒園的家長們,做了一場關於「親子溝通」的講座分享。該課程也在線上同步直播。」:過于堅定型、過於溫柔型、溫柔而堅定型。
  • 「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自信的孩子,都是這樣養出來的!
    1「在外面,是媽媽的面子重要,還是孩子的面子重要?」這是一個媽媽對女兒的質問。▲圖片來源:綜藝《少年說》《少年說》中,高一女孩走上勇氣臺,請求媽媽能夠「關起門來教育」她,1個多小時的節目,有半個多小時是她當眾吐槽兒子:「我生了一個廢物,啥都不會幹,你看看人家,我都想換兒子了。」
  • 「棉花糖 專欄」:育兒觀念battle 你需要更加清醒的頭腦
    而受到很多人喜歡的謝霆鋒,在「導師對戰」時曾多次講出了這樣的話:「我對待我的學員,總是要試著把他們逼到懸崖,只要不掉下去就行!」為何謝老師會說這樣的話?而那些崇尚「靜待花開」的,也在轉發各種心靈雞湯文:不打不罵,孩子快樂最重要。
  • 棉花糖公益講座: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內含回看連結)
    為此,2020年10月10日晚,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的張穎殊老師(小米姐姐),受邀為嘟嘟雅歌幼兒園的家長們,做了一場關於「如何應對分離焦慮」的主題講座。該課程也在線上同步直播。隨後,小米老師向家長們揭示了「嬰幼兒依戀發展」的四大階段。
  • 看完他們的棉花糖 我懷疑我以前吃的棉花糖都是翔
    沒有捕獲你的心算我輸!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南西部的都市,有一家去年3月開的甜品店叫做「Sugar Sugar」,他們家的一款「棉花糖冰淇淋卷」在社交網上火得一塌糊塗,大家頂著烈日都要排隊買,這個「棉花糖冰淇淋卷」是什麼鬼?
  • 走進棉花糖|講師專訪:張穎殊
    體驗式「父母課堂」,讓家庭教育回歸簡單。今天要介紹的,是棉花糖父母課的主講老師之一,同時也是資深情商訓練師和家庭育養指導師的張穎殊老師(小米姐姐)。棉花糖是一個讓每個家庭都幸福,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幸運的地方,所以,我來了!」身為「父母課堂」老師的一員,張穎殊老師上過很多次父母課。
  • 棉花糖走進秋月楓幼兒園:提升溝通績效 讓溝通輕鬆喜悅
    活動簡介棉花糖線下公益講座,火熱進行中~2020年10月29日,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的蘭豔老師(笑笑姐姐)來到秋月楓幼兒園,帶來一次別開生面的培訓講座。講座的最後,蘭豔老師強調:溝通,從來不是你贏我輸,或者你輸我贏。
  • 「棉花糖·家庭教育」:你的一句「不許哭」,毀了孩子好多溫柔
    家長一句「不許哭」,言下之意是否認孩子的情緒。長此以往,孩子感到委屈時,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想一想我們小時候,當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嚴厲的父母怒斥我們「不許哭」時,我們當時的心情,是多麼的傷心和無助?
  • 棉花糖放隔夜被「打回原形」 網友笑翻:差太多了吧
    棉花糖是許多人的最愛,一名女子日前購買一支棉花糖放在家中,準備隔天吃,沒想到一起床發現棉花糖整個被「打回原形」,讓她超傻眼,哭求「還我棉花糖來」。一名女子日前在臉書PO出一張「棉花糖照」,讓網友全驚呆,可以看到裝棉花糖的袋子還是鼓鼓的,但裡頭空蕩蕩地只懸著一支竹籤,底下一片棉花糖的「殘骸」,已完全看不出當初軟綿綿的樣子。女子表示,自己買了棉花糖本來想放到隔天吃,沒想到一早起床棉花糖就整個消風,直呼本來很期待要吃,「結果哭笑不得」!網友看到紛紛笑翻表示:「差太多了吧?!一整個消風!」
  • 幸福感愛心烤棉花糖、用棉花糖做的雪花Q餅和微笑棉花糖製作
    如果用厚片也可以喔^^ 我是兩小片疊在一起!2、將棉花糖排在巧克力吐司片上~薄片約可放9顆大顆棉花糖。(中間記得留些縫隙喔)3、烤箱預熱上下火150度,預熱5分鐘。底部放鋁箔紙,棉花糖吐司180度烤10分鐘,表面有上色即可(不需要烤的過焦喔!!!!!!!)
  • 「親子溝通」主題講座:棉花糖走進EF英孚大華校區
    「親子溝通」主題講座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棉花糖走進EF英孚大華校區,火熱進行中~2020年10月22日,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的蘭豔老師(笑笑姐姐)來到EF英孚大華校區,為現場的家長們帶來「親子溝通」主題講座:「如何說,孩子才會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