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自信的孩子,都是這樣養出來的!

2020-10-21 爸媽說事

孩子的自尊心如果被碾碎,就會成為一道難愈的傷疤。


1


「在外面,是媽媽的面子重要,還是孩子的面子重要?」


這是一個媽媽對女兒的質問。


▲圖片來源:綜藝《少年說》


《少年說》中,高一女孩走上勇氣臺,請求媽媽能夠「關起門來教育」她,不要在外人面前一點就炸。


▲圖片來源:綜藝《少年說》


但是媽媽卻對女兒的問題不予理會,反而質問起女兒。在媽媽的話語裡,女兒的面子始終不及維護自己的威信重要。


節目的最後,母女倆雖然在臺下挽手和好,似乎總隔著一顆心的距離。


▲圖片來源:綜藝《少年說》


我們都很看重並維護自己的面子,卻不曾想過孩子也是要面子的。


大庭廣眾之下,或是義正辭言地教訓,或是揭短嘲笑,父母的話就像利刃,扎進了孩子的心裡。


尊嚴被壓制在父母的面子之下,是多少孩子一生不堪的回憶。


2


宋丹丹曾經帶著兒子巴圖一起上綜藝節目。


宋丹丹在節目裡狀似隨意地當著全國觀眾面,說她生了一個廢物。


那個「廢物」就是在鏡頭前一臉尷尬的巴圖。


在節目裡宋丹丹是幽默、活潑,是她一貫的諧星形象,可是面對兒子巴圖時又恢復了母親本態。


節目裡,他們第二天起床的時候,其中一位年輕人大華早早起來做早飯,得到了大家的表揚和讚賞。

宋丹丹看到了卻是立刻轉身吐槽自己家兒子:怎麼這麼笨呢,我生了一個廢物,但是廢物也得利用......


一頓挖苦,讓巴圖面露尷尬,其樂融融的節目氛圍也因為宋丹丹不停對巴圖的揭短,顯得有些冷場......


1個多小時的節目,有半個多小時是她當眾吐槽兒子:「我生了一個廢物,啥都不會幹,你看看人家,我都想換兒子了。」



巴圖腳趾發炎,親媽卻說:「是你啃的吧」,還讓兒子給大夥表演啃腳;


巴圖主動要求搭雞窩,她哈哈大笑:「要是能搭好,我還真不是他媽。」


......


整個節目裡,巴圖一臉挫敗,好像自己是一個錯誤的存在,旁人也尷尬不已。



被當眾揭短、被言語抨擊、被跟別人比較,是我們童年夢魘般的回憶。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說:


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曾經看到一位網友的留言:


我特別羨慕自信的孩子,因為他們就算是錯,也有勇氣堅持自己的觀點。


而我就算是對的,也沒有勇氣堅持下去,因為我總是怕我真的錯了。


面子即是孩子的自尊,父母不給孩子留面子,可能會讓一個孩子內心缺乏力量。



3


當孩子的行為有損你的顏面時,我們可以怎樣做?


  • 單獨教育 


無論什麼情況,父母都不要在外人面前落孩子面子,包括孩子的兄弟姐妹面前。


經常被父母在人前打擊的孩子很難有自信,而被摧毀的信心往往要經歷很長的時間才能恢復。

  • 給孩子臺階 


孩子的身體小小,但他們的靈魂和性格並不小。


有時候,孩子的執拗與反叛,不是他們不懂道理,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合適的臺階下。


所以,不妨給他們臺階,他們自然會找到正確的方向。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毀掉一個孩子只需要七步,其中之一就是讓孩子當眾出醜。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裡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


事實上,要面子的孩子,才更明事理、知對錯,追求上進。


身為父母,我們給予孩子的認同與肯定,會讓他們將「希望得到別人尊重」的面子,轉化為「自愛、自尊、自重」的裡子,一路披荊斬棘,迎向未來。


大家如果喜歡我發的文章,可以掃一掃下面的微信二維碼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自信的孩子,都是這樣養出來的
    小男孩算了幾遍都沒算對,媽媽按捺不住了:「什麼都算不出來,你有什麼用啊?」媽媽越是著急上火,小男孩越是算不出,媽媽訓斥的聲音也越來越高,在安靜的閱覽室裡格外刺耳。周圍的小朋友都好奇圍觀,小男孩低著頭,一聲不吭,臉漲得通紅。兒子悄悄對我說:「其實,如果那個阿姨不罵的話,他也許就算對了。」離開時,小男孩耷拉著腦袋,沮喪地跟在氣衝衝的媽媽後面。
  • 自信的孩子,都是這樣養出來的,「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
    經常會出現這樣子的問題:「孩子可能在外面做錯點事情,家長就會當場指責孩子」這樣的做法,不僅不能教育好孩子,還會傷害到孩子。其實,孩子的自尊心如果被碾碎,就會成為一道難以癒合的傷口。:【在外面是媽媽的面子重要,還是孩子的面子重要?】
  • 「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自信的孩子,都是這樣養出來的
    然後,媽媽和老師通完電話後,立即就在餐廳裡教訓起女兒。「上課不好好學習,你說你丟不丟人啊,我跟你說你丟不丟人,媽媽都覺得丟臉。」孩子有自己的愛好本就沒有錯,媽媽不支持也就算了,還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此地大聲訓斥孩子。媽媽覺得自己丟臉,可難道訓斥孩子就有面子嘛?我們大人對於自己的面子很是看重並維護,可卻不曾想過維護孩子的面子。
  • 當外人批評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孩子: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
    聽到媽媽這句話,原本想要諷刺的阿姨瞬間沒了聲音,而彤彤也因此更加有自信,和媽媽的感情也更好了。當外人批評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孩子: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其實,「打擊教育」一直是很多中國式父母都崇尚的一種教育,在此類家長的心中,孩子千萬不能誇,一旦誇獎了孩子那孩子的小尾巴就會翹到天上去。覺得孩子就會越來越驕傲,所以家長就會非常嚴厲的打擊孩子的自尊心,你說我家孩子好?那我怎麼不覺得。
  • 當外人批評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孩子: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
    原本彤彤以為媽媽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沒有什麼好說的,但是卻聽到媽媽說:彤彤的學習進步了很多,老師也總跟我誇獎她呢。聽到媽媽這句話,原本想要諷刺的阿姨瞬間沒了聲音,而彤彤也因此更加有自信,和媽媽的感情也更好了。
  • 「棉花糖 家庭教育」「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
    宋丹丹看到以後,立即開啟吐槽模式:「誒呦,我兒子咋就這麼笨呢!」看似不經意的話,卻讓巴圖一臉挫敗、尷尬不已。其樂融融的節目氛圍,也因為宋丹丹不停對巴圖的揭短,顯得有些冷場。接下來一個多小時的節目,有一半的鏡頭都是宋丹丹在瘋狂吐槽,「我生了一個廢物,啥都不會幹,我都想換兒子了。」
  • 「媽媽你要面子,難道我不要嗎?」孩子的一句話,讓無數家長沉默
    這樣的方式,雖然能達到家長教育孩子的目的,但同時也踐踏了他的自尊,讓他破罐子破摔,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對他以後人生造成更嚴重的傷害。很多父母,他們從來不在乎孩子的「面子」,甚至會說:「孩子這麼小,那有什麼面子」有錯就該受到批評。
  • 「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優秀的孩子,都有這樣的父母
    我曾經在車上看到一位媽媽在大聲的怒斥自己的孩子,還有的會在大街上對自己的孩子拳打腳踢,可能是由於孩子調皮,沒有聽家長的話,但是在公共場合,這種行為是很傷孩子自尊的,孩子的面子亦為孩子的自尊心。在學習中會有成績好與成績不好的學生,當父母面對自己的孩子成績不好時,可能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成績不好啊,一定會沒有一個好的未來
  • 媽媽,求求你給我留點面子行嗎?
    可能你會認為,這樣的例子很少出現在現實生活,但事實是,太多的家庭悲劇都是因一句不該說的話引起的。父母對孩子說的話,真的不能太過隨心所欲。巴圖忍無可忍,裝作不在意的樣子嚷了一句:「我去弄雞窩了!」宋丹丹說:「要是雞窩能做起來,我才覺得這兒子沒白養。」
  • 培養孩子自信 要給足孩子「面子」
    不少家長都羨慕那些自信的孩子。自信的孩子在人群中非常出挑,笑容陽光,落落大方,其實自信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從小培養起來的。想要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父母們一定要給孩子留面子,尊重和信任孩子,表揚孩子點滴進步。
  • 自信的孩子,都是這樣「誇」出來的
    但是孩子並沒有變得很棒。細細想來,這些「你真棒」大多數時候是不走心的。而那些「你太粗心了」、「我都講這麼多遍了,還聽不懂嗎?」既具體又戳心,像一根根刺一樣,直奔孩子的心房。三毛淚流滿面,回到:「等你這句話,我等了一生一世,直到今天你親口說出來,才抹去了我在這個家庭永遠抹不掉的自卑和心虛
  • 來自媽媽的質問:是孩子的面子重要,還是媽媽的面子重要?
    1在外面,是媽媽的面子重要,還是孩子的面子重要?--這是一個媽媽對女兒的質問。,卻不曾想過孩子也是要面子的。1個多小時的節目,有半個多小時是她當眾吐槽兒子:「我生了一個廢物,啥都不會幹,你看看人家,我都想換兒子了。」
  • 「總打扮」和「從不打扮」的媽媽,養出來的孩子差距有多大?
    大家好,我是索菲,也是個寶媽!每天堅持分享家庭教育經驗、育兒優質內容,喜歡的請關注!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些家長經常能夠聽到孩子說:「媽媽,今天你穿漂亮點來接我唄」或是「媽媽,今天你穿那個藍色碎花裙子唄」,有些家長可能不理解為什麼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其實這是由於家長的裝扮影響到了孩子。
  • 「總打扮」的媽媽和「從不打扮」的媽媽,養出來的孩子差別很大
    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小孩子陪伴最多的無非是父母了,以至於父母對於孩子而言是個榜樣,孩子會學習父母的各種生活習慣,一些行為等等。所以父母的形象對於孩子而言也是一種學習,孩子會照著媽媽的打扮而學習,所以「總打扮」的媽媽和「從不打扮」的媽媽,養出來的孩子差別很大。
  • 「媽媽,我也要臉的」:父母給孩子留面子才能養出自信的孩子
    有些人說孩子太脆弱,玻璃心,但是在我看來,其實是媽媽傷了孩子最重視的面子,孩子覺得「沒面子」。對孩子來說,這種面子就是孩子的自尊。父母覺得這是對孩子的一種激勵,但是在孩子看來,「我要是不行,你就不會愛我」。如果在家裡自己都得不到無條件的愛,那怎麼還能指望在家庭之外獲得愛呢?久而久之,孩子要麼覺得自己不會得到愛,要麼就是我做的不好不配得到愛。一旦有了這樣的觀念,還何談自尊呢?認同也是一樣,父母對孩子的認同,將會是孩子人生的底氣。可是,很多父母卻不願意將這份認同給孩子。
  • 愛打扮的媽媽和不愛打扮的媽媽,養出來的孩子差別大,別輕視
    文\好孕姐愛美之心,每個媽媽都有。但是,因為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有的媽媽愛美,就喜歡捯飭自己;有的媽媽愛美,更喜歡欣賞別人的美,不願意在打扮自己上花時間。但是,你知道嗎?愛打扮和從不打扮,養出來的孩子大不同。
  • 媽媽外在形象,影響著孩子自信心,難怪漂亮媽媽能養出自信孩子來
    媽媽的外在形象,不僅指的自己的長相,更指的是穿衣打扮。有了孩子之後,媽媽大多都將主要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而忘記了打扮自己。可是,很多孩子卻反而開始嫌棄媽媽,尤其是在上學之後,如果媽媽沒有化妝就去學校,孩子還會埋怨媽媽,丟了自己的面子。玲玲的婆婆身體不好,不能幫忙照顧孩子,於是,玲玲只得一個人在家帶孩子。
  • 「總打扮」的媽媽和「從不打扮」的媽媽,養出來的孩子差距大
    總打扮和從不打扮的媽媽,養出來的孩子,20年後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因為早上起來要給一家老小做飯,所以每天早上玉紅都和打仗一樣,非常忙碌,早上更是沒有時間收拾自己,為了方便經常穿著睡衣去送孩子上學,一天在距離校門口的紅綠燈處,女兒突然對玉紅說:「送到這吧,我自己過去就行」,來往的車非常多玉紅不同意孩子自己上學,女兒不得已說出理由:「媽媽,你沒有別的衣服嗎?整天穿這身睡衣,天丟人了。」
  • 一位媽媽的十條家規,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自信又可愛,共勉
    一位日本媽媽的十條家規,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又自信又善良,可以借鑑一下!!!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和媽媽都是最親近、最值得信賴的人,內心的痛苦可以不必獨自忍受。7別人真誠款待你吃東西,如果你不喜歡的話,可以說「我吃飽了」,但是絕對不能說「很難吃」。
  • 孩子的面子,就是父母的體面
    小男孩算了幾遍都沒算對,媽媽按捺不住了:「什麼都算不出來,你有什麼用啊?」媽媽越是著急上火,小男孩越是算不出,媽媽訓斥的聲音也越來越高,在安靜的閱覽室裡格外刺耳。周圍的小朋友都好奇圍觀,小男孩低著頭,一聲不吭,臉漲得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