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廣大網友應該自覺遵守法律法規。
12月7日,江蘇省徐州市公安局賈汪區分局官方微博@平安賈汪 發布警方通報:
近日,一則《徐州奇葩家長給老師送特製錦旗》視頻在網絡上傳播,引發廣泛關注。警方工作查明,該視頻系趙某某(男,43歲,徐州市人)為博取眼球、吸引關注而自導自演的虛假視頻。目前,趙某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傳喚。警方提示: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請廣大網友自覺遵守法律法規。
6日,江蘇省徐州市教育局發布通報稱,該視頻內容純屬虛構。
為此網友紛紛表示憤慨:「譁眾取寵」「搏眼球無下限」
。
無獨有偶,還記得今年七月末,幾段「女孩考上清華跪謝爸爸」的視頻在網上瘋傳,第一段視頻裡戴眼鏡的女孩找到正在撿破爛衣衫襤褸的父親大喊一聲「爸爸我考上啦!」然後哭著給父親跪下。第二段視頻,同樣的橋段,只是場景換成了父親在工地上搬磚;第三段視頻,依然是同樣的人物出場,只是父親成了植物人躺在病床上……
隨後,眼尖的網友驚呼:「一個女孩,三個『爸爸』!」面對網友們的質疑,視頻拍攝者承認三個視頻都是擺拍!但又補充拍這樣的視頻是為了傳播正能量。
不管是為了博人眼球還是所謂的傳遞正能量,這樣的短視頻都是建立在虛構、編造的基礎上的。這樣的傳播對社會本身就是一種負作用,危害極大。一方面它大大消耗並佔用了社會資源;另一方面也為了賺取流量,消費了大眾情緒。最後視頻製作者也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網際網路環境下,新媒體平臺為我們對一些事物的表達和傳播的確帶來了便捷。然而,一定要提防一些人以虛構、編造的手段,激起民憤,或假以「正能量」之名消費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因為更多時候,比起情緒的此起彼伏,能量的「正」和「負」,我們更應該弄清楚的是事實真相。
而對於那些自稱「段子手」「文藝創作者」的自媒體們,我們不能否認他們基於生活而進行的創作,但我們也不應倡導這些創作者們拿虛構的「新聞要素」來包裝自己的作品。影視界有標註「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的慣例,對於自媒體創作平臺來說,或許也可以效仿這樣的規則。怎麼平衡事實和虛構也是創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由於人們的獵奇天性,勁爆內幕、激烈衝突、新奇信息等常常有天然的「眼球效應」,導致一些網站和網友為奪眼球而罔顧事實。所以,一些信息平臺和媒體在處理這樣的信息時,更應牢記自己最根本的責任,絕不能專注於雷人標題、挖空心思的虛構,為流量馬首是瞻。而對於普通大眾,一事當前,先問事實、再斷是非,一定要保持理性、有獨立判斷的能力,絕不能人云亦云。
青年大學習
責編 | 曹勝男
編輯 | 遊天保
校對 | 舒雲飛、顧維嘉
審核 | 棒棒糖菇涼
來源 | 青春北京綜合 @平安賈汪、人民日報評論等
聲明 | 文章部分圖文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
「譁眾取寵」搏眼球不可取!↓↓↓
【來源:安徽共青團】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