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因為各種原因遠離孩子外出工作,殊不知影響孩子終身。

2020-09-07 萌萌姐麻麻談育兒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對物質的要求高了,多了。許多人因為經濟壓力或想創造更好的生活品質,不得不遠離孩子外出打工。

像父母外出工作的這種情況,在農村比較常見。我身邊有不少這樣的家庭。

說說婆家外甥的一個例子。父母在孩子1歲時就到廣東工作,孩子就交給外公外婆帶大。


還記得五年前結婚時,小男孩大概12歲。那個時候還是比較活潑、開朗的孩子。在家裡的牆壁上能看到,他得過好幾張優秀學生的獎狀。

那年讀完小學後,他被父母接回廣州讀初中。可能是新的環境,從此後他的成績一直很差,最主要的是性格也變得內向、自卑了。

他的父母也不在一起,一個在深圳工作,一個在福建工作。每個月,他媽媽會休假回去兩天。爸爸真的很少回,平時群裡聊天看他爸對兒子的信息,發出驚訝的文字和表情就知道他的關心極少。

平時只有孩子在家,好在旁邊有住著自己的親姨媽一家。孩子雖然離父母更近了,有熟悉又陌生的父母和大姨一家,但是親情的缺失,孩子更像留守兒童。畢竟,都是在快捷湊的廣州都是從早到晚地工作,對他的關心只會更少。

隨著時間慢慢地流逝,小男孩也慢慢長大了。每次寒暑假回來,發現這個小男孩變了,沒有以前活潑、愛笑了。也不像以前愛說話,每次長輩找他說話,就只回復「嗯、好」。

可見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的變化。越長大越內向了、變得自卑,每次談話都是低著頭,不敢正眼看他人。


看到小男孩的變化,這也是萌萌姐爸為什麼到梅州工作,也要帶著我們過來的原因。畢竟,錢是賺不完的。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

好父母,是在孩子12歲之前經常陪伴著孩子。父母給孩子的陪伴讓孩子各方面都能健康成長。

別因為工作的忙碌,忽略了孩子的陪伴。爸爸媽媽的用心陪伴,是留給孩子童年最好的禮物。

我是全職媽媽 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相關焦點

  • 孩子被隔離欄砸傷頭部?父母帶孩子外出,要注意各種安全隱患
    孩子獨自遊玩時很容易發生意外商場中常見的安全隱患現在臨近春節,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外出遊玩或者購物的,現在卡卡媽就和大家一起看一看,父母帶孩子到商場購物時父母還要教育孩子,不要在商場等公共場所內跑動,以免給自己帶來危險和影響別人。
  • 外出工作的孩子,不回家也很少給父母打電話,無外乎是以下原因
    表弟的父母說,有時候他們也在想,是不是頻繁聯繫孩子,孩子心裡煩了,故意冷落父母,可是不聯繫孩子,做父母的心裡又不踏實,一天到晚想著孩子在做什麼事情,是否安全。真的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才能理解父母的心情......孩子外出工作後,跟家裡的聯繫越來越少,很多家長對此感到不適應,也非常不理解,為何孩子工作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以前習慣性地依賴父母,現在都不願意多和父母說兩句話、見兩次面?
  • 那些被丟給奶奶撫養,父母外出討生活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影響?
    在中國,孩子往往是一個家庭的核心,父母都會竭盡所能地去為孩子創造一個優渥的生活環境,提供一份優質的教育,但往往會出現這樣的一個尷尬局面——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成為孩子重要的監護人,而父母與孩子的感情卻在不知不覺中淡化,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從一開始寶寶就與父母之間有一個錯誤的相處模式。
  • 父母外出打工,如何關愛留守在家的孩子?做好這4點,讓愛不缺失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有時候因為生活和經濟壓力或一些其他原因,一些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掙錢,將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看,這些就是所謂的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在本該有父母陪伴的年紀遠離父母,缺少父母的教育指導,很容易造成身體上和心理上的一些問題,影響孩子健康成長。
  • 培養優秀孩子的正確方式,是父母和他一起終身學習
    老師非常喜歡她,經常拿她來鼓勵班中的孩子,畢竟很少遇到如此自覺的學生。對於佳佳來說,自覺學習如同吃飯喝水般正常。她的爸爸是公司副總,工作後從沒有鬆懈過學習,下班回家經常看書學習。她的媽媽,是全職主婦,沒有外出上班。可是她的媽媽會利用空餘的時間在家看書學習寫文章,逐漸變成有不少人約稿的業餘作者。父母從小對佳佳最常說的詞,就是不管什麼時候,別忘了「終身學習」。
  • 自閉症孩子在外面突然失控?或許是因為這些原因
    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在逛街,商場的廣播響起,在母親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本來安靜的孩子突然失控。不僅掙脫母親的雙手抱著頭大喊大叫,並且橫衝直撞的朝著遠方跑去,留下吃驚的人群和母親的追趕聲。國慶期間,父親想帶孩子坐動車回老家,但是孩子在動車站候車時,出現情緒焦躁不安,用手敲打頭部等異常行為,被工作人員發現後,拒絕父子二人乘坐動車,最後兩人只能花高價打計程車回老家。
  • 為什麼孩子會討厭二胎?各種原因父母要留心
    文/英子育兒日記,本文為作者個人原創,歡迎點讚和分享其實很多的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討厭二胎,甚至為了抵制二胎的到來,做出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讓父母頭疼不已,但真正當二胎來臨的時候,他們反而沒有自己想像中那樣抵制二胎,這些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 3歲前的教育影響孩子一生,父母做好這些,孩子受益終身!
    很多研究表明,孩子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接受怎樣的家庭教育,擁有怎樣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性格影響是極大的。 就像有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應該是家長的附屬品,同樣也有很多的家長認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力。那麼在哪個時間段之間,家長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呢?
  • 想讓孩子成績考得好,就給他物質獎勵?殊不知,很多人都做錯了
    殊不知,很多人都做錯了小麗今年已經上六年級了,成績一直不錯,可這段時間小麗精神總不在狀態,上課經常走神,作業有時還不交,老師打電話給她媽媽,問她是不是家裡有什麼事情,讓小麗不能安心學習。媽媽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到是什麼影響了小麗,就跟老師說可能是這段時間學習太累了,還說一定會好好管教孩子的。
  • 《終身成長》:好父母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
    現在很多家長,漸漸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感覺力不從心,在經過各種搜各種找育兒方案之後,就會發現教育孩子這事,根本不存在最好的方案或正確的答案,而是關鍵點在培養孩子思維上。 我認為,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背後的真正的隱喻,是父母及早培養視孩子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帶給孩子的差距來不是一丁點。
  • 《讓孩子遠離焦慮》讓孩子走出焦慮,唯有父母引導
    讓孩子遠離焦慮!現在父母越來越不懂孩子了,為什麼孩子的生活那麼好,可孩子身上卻出現了很多毛病?今天介紹的這本書《讓孩子遠離焦慮》作者塔瑪·瓊斯基,美國著名焦慮問題治療專家,致力於幫助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讓心靈成為更安全的地方」。在這本書裡,作者分析了焦慮信息,教會家長如何更好地鼓勵和引導孩子克服焦慮。下面我將從「孩子產生焦慮的原因及療法,具體的焦慮問題及措施,家長怎麼做減少焦慮對孩子的影響」三個方面闡述家長引導孩子面對焦慮,直面人生。
  • 教育心理:父母錯誤的溝通方式,易導致孩子的終身焦慮。
    我們很多上一輩的父母卻總是吝嗇於對子女好好說話。哪怕是在工作中情商極高在朋友眼裡如和風細雨八面玲瓏的大人。回家面對孩子的時候也會控制不住自己內心壓抑的暴脾氣。我們總是用最大的克制和耐心對待別人。卻很少用同樣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家人。孩子考了98分。
  • 孩子去幼兒園容易感冒?和這幾個原因有關,父母一定要針對性解決
    有很多父母都直呼自己終於解放了,不用再因為照顧孩子而感到煩惱了。但是也有不少細心的家長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小孩子在進入到了幼兒園之後反而更加容易生病了。有不少家長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非常著急,生怕影響到孩子的健康發育,為了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也想了不少辦法,但是最終能夠起到的效果卻是比較有限的。
  • 張思萊: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也是孩子終身的老師
    盛典期間,著名兒科專家張思萊發表了《好父母 養育好孩子》的主旨演講,張思萊在會上表示,好的家庭教育源於好的養育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責任人,也是孩子終身的老師,正如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我國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趙忠心教授所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時時刻刻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兒童。
  • 疫情當前,居家或者特殊情況外出時,如何做好孩子的防護工作?
    對於我們來說,日常做好防護工作很重要,那麼居家或者特殊情況外出時,如何做好孩子的防護工作呢?01在家裡,如何給兒童做好病毒防護、遠離焦躁情緒呢?另外,我們也要試著去跟孩子溝通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為什麼不能出去等,一般情況下,孩子們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不堪一擊,認真解釋,他們也會理解的。最後,在家裡如何做好病毒防護呢?其實這裡面也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的。
  • 孩子有這四點特徵,說明孩子在偷偷自卑,很多父母卻把他當作內向
    有句話說,自信樂觀的孩子,愛笑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人生的路途會更加坦蕩。然而,當代社會很多孩子在偷偷自卑自閉,父母卻並未察覺,只是以為孩子是性格內向。殊不知,父母的不察覺和不作為,讓孩子在今後的人生路途中艱難前行。
  • 希望父母離婚的孩子,到底因為什麼原因?
    ​孩子對父母永遠都是最忠實的人,每當父母發生矛盾時,他們會將矛盾的原因好歸結於自己身上,為了不讓父母爭吵,他們會做很多事情來維護家庭的穩定,有時會猜測父母的願望,然後拋開自己的願望,以父母的願望為己任。
  • 為何很多父母反對孩子大學談戀愛?只因一種情況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不過,相比於大學時候的明令禁止,與之反差鮮明的是,很多父母在孩子工作後就180度大轉彎,急於催孩子找對象甚至安排相親。如今年過四旬,想換工作已不太可能,父母在老家,外省的五線城市。父母不願來,自己也回不去,只能帶著孩子漂流在他鄉,被工作牢牢的拴著。
  • 陪孩子終身成長
    因為我們要與世界和諧相處,要處理好兩種關係,第一種是自己和父母的關係,第二種是自己和其他人的關係,而且第二種關係是第一種關係的投射。因此,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要遠離家暴、恐嚇、威脅和冷暴力劣質親子關係。
  • 為了孩子的未來,父母要常說3句話,會讓他終身受益
    隨著各地具體開學時間的公布,孩子們也要結束網課去校園了,有些同學已經做好了充分的開學準備,而有些孩子還沉浸在「超常寒假」中,各方面都沒有調整適應過來。老師們一直提醒,開學收心不到位,將可能影響孩子的新學期學習狀態與學習態度。為了孩子的未來,父母要常說3句話,會讓他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