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有時候因為生活和經濟壓力或一些其他原因,一些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掙錢,將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看,這些就是所謂的留守兒童。
這些孩子在本該有父母陪伴的年紀遠離父母,缺少父母的教育指導,很容易造成身體上和心理上的一些問題,影響孩子健康成長。
那麼,父母要怎麼做才能保證給予留守在家的孩子足夠的關愛呢?
父母在外出打工時一定要跟孩子說明清楚實際情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外出打工,遠離他們,並不是因為不愛他們,而是生活所迫。
為了給他們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爸爸媽媽在外面也是很想念他們的,以獲得孩子們的理解。
否則的話,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如果經常見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很容易產生父母不在乎自己的錯誤想法,逐漸地產生孤獨感和自卑感,變得越來越內向,給自己的童年留下不可磨滅的心理陰影。
隨著科技的進步,通訊方式也變得越來越多樣,諸如電話、QQ、微信等。
此外,父母也應多跟孩子的老師打電話溝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以便清楚地知道他在學校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或者挫折,從而給予他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順利地渡過難關,找到自信。
除了這些,父母還應該時不時地給孩子製造一些驚喜,比如送給孩子想要的玩具等,要記得他們的生日,並及時送上生日禮物和祝福,其他的諸如兒童節或者中秋節也要及時地給孩子送上節日祝福,讓孩子知道父母時時刻刻記掛著他們。
實際上留守兒童出現最多的是心理方面的問題,父母應該通過各個途徑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態,防止其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
父母可以在與孩子通電話或者視頻的時候多問問孩子內心的想法,鼓勵他說出自己的心裡話,了解他內心的願望並克服一切困難幫他實現。
此外,也要在與老師和孩子爺爺、奶奶溝通的過程中側面了解孩子是不是有一些心理上的波動,如果發現有出現心理問題的傾向應,及時地採取措施。
無論在外面工作多忙、工資多高,父母都要儘量地多擠出一些時間回家看看孩子,切忌一出去就是三五年不回家。
留守兒童很孤單,內心期望父母的陪伴,因此父母不要因為想掙更多的錢而忽略了孩子的內心感受。
如果條件允許,父母一年至少要回去兩次,另外過年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也是孩子日日期盼父母過年回家的日子,如果父母不回家會讓孩子很失落,嚴重的話可能會對記恨父母,因此過年的時候一定要想盡辦法回家。
留守兒童是可憐的,他們的內心無比脆弱,作為父母要想盡一切辦法讓留守在家的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關愛,保障孩子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