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唬孩子一時爽,後果卻不堪設想;家長不要再這樣錯下去了

2020-12-22 沫沫的靜好歲月
圖片源自網絡

記得《哪吒》剛上映的時候,我約著朋友帶著寶寶一起去看。

朋友自己先看了一下宣傳片,就婉拒了我的邀約:「我家寶寶本來就膽小,看見託馬斯還要害怕上一會兒呢!這樣的電影雖然是動畫片,但是估計剛開始他就會鬧著要回來的。我們還是趁早不去了吧!」

我好奇怪她家寶寶的膽子為什麼會這麼小,我家小二寶從2歲多就開始和我一起看漫威系列,對於鋼鐵俠、蜘蛛俠、雷神等等,如數家珍;最近和大寶一起看《哈利波特》,我一度擔心到第6部、第7部對於他來講是有些血腥的,他依舊一邊躲在我的懷裡,一邊看的津津有味。

朋友嘆口氣,說她家寶寶原來也是比較膽大活潑的孩子,在孩子2歲多的時候,有段時間因為自己和孩子爸爸工作都忙,就把孩子送到奶奶家了一段時間。回來之後就開始變得膽小,動輒都要躲在自己身後,睡覺的時候也要寸步不離,還經常會驚夢。

後來有一次和孩子一起回奶奶家才知道,奶奶本來就是個急脾氣,偏偏那段時間寶寶正調皮,天不怕地不怕,奶奶就總是用「鬼」嚇唬他。孩子哭了,「鬼」就來了;孩子不好好吃飯,「鬼」就會把孩子抓走;孩子不睡覺,「鬼」也會出現……總之,「鬼」無處不在,無所不知,專門對付不聽話的小孩子。

好像老家裡的小孩子都是這樣嚇唬過來的,所以也沒有人覺得奶奶做得不對。有時候大家聚在一起,還會共同嚇唬孩子,把「鬼」描述的繪聲繪色,逼真形象,什麼大大的頭、尖尖的牙齒、紅紅的舌頭,看見不聽話的小孩兒就開始流口水,想要一口把孩子吞掉……孩子嚇得動都不敢動,大人還笑得沒心沒肺一般。

聽到這裡,我忍不住和朋友一起嘆起氣來。「嚇唬孩子」,似乎是老一輩對付不聽話孩子的「法寶」。

我現在還記得,在我七八歲的那個暑假,因為爸爸媽媽忙就把我送回了一次老家。那天天色已經暗了下來,鄰居家的一位奶奶到我家來看我,當時我正好在哭著想媽媽,她就告訴我,在老家的晚上,會有一個「老婆婆」,這個老婆婆專門躲在房間外面,聽到孩子的哭聲,就會變成一股煙飄過來,等大人不注意,就把小孩子抓走吃掉。

我嚇得好像是尖叫了一聲,她又立刻壓低了嗓門說,不能叫,叫了她也會來。就在那時,正好有一股煙飄過來,(後來想起,也許是當時我舅舅他們在抽菸罷了)可是依舊把我嚇得鑽進姥姥懷裡,既不敢哭,也不敢叫。

可是那種渾身涼颼颼的感覺,到現在我還能夠清晰的記得。並且,到目前為止,走夜路的時候我會不由自主的緊張、害怕。

圖片源自網絡

【為什麼小孩子會非常容易被「嚇唬」呢?】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研究兒童的語言和思維等認知能力的發展的時候,將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0-2歲是感知運動階段,即通過自身同周圍環境的接觸來認識世界,

2-7歲是前運算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只能進行表面的、原始的思維,

7-11歲是具體運算階段,可以進行簡單的邏輯思維,

11-15歲是形式運算階段,認知結構趨於系統完整,智力逐漸發展成熟。

也就是說,在孩子1-3歲這一階段,他們逐漸從感知運動階段過渡到前運算階段,知道了很多,不知道的更多,理解力和表達力都很有限,需要藉助很多具體的形象來幫助思考。

這個階段的小孩子思考問題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認為其他人都能「看到」他的想法,稱為「自我中心」,並不是自我或者自私,而是從自己的角度看世界。

他們常常理所當然的認為,一切事物都跟自己一樣,遇到問題都有一樣的想法,比如如果他想吃糖果,那么爸爸媽媽也一定也喜歡,甚至家裡的小貓小狗也都會喜歡;同理,如果他做了壞事,那麼「警察」一定知道。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對孩子說「你不睡覺女巫要來抓你啦」、「大灰狼要把淘氣的寶寶吃掉啦」這一類的話,他們是真的會相信的。

圖片源自網絡

【孩子更能記住這些恐怖、消極且虛構的事件,並會添油加醋】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發現,幾個孩子在一起滔滔不絕的時候,很容易聊起一些壓根兒不著調的事情,而且各個說的眉飛色舞、口沫橫飛,就像親身經歷了一般。其實,往往不過是他們道聽途說或者大人為了嚇唬他們而憑空捏造的事情罷了。

荷蘭馬斯垂克大學臨床心理學系的亨利·奧特加爾和同事曾經找來76名年齡在7—9歲的孩子,要求他們回憶前一年經歷的某個真實事件(如表演音樂劇),以及一個虛構的中性事件(如換教室)和一個虛構的消極事件(如被冤枉抄襲同學作業)。

一周之後,再要他們記起這些事件和細節。結果發現,74%的孩子都記起虛構的事件,並補充了一些虛假的細節。

更重要的是,與那些回憶換教室的學生相比,回憶被指責抄襲作業的學生更有可能產生額外記憶。研究人員認為,因為大腦中儲存的消極信息之間聯繫緊密,所以從一件壞事就容易想到另一件壞事。

眾所周知,不愉快的早年記憶可能導致孩子成年後出現心理問題。所以,父母最好拋棄嚇唬的方法、尋找更科學的教育方式。

圖片源自網絡

【嚇唬孩子,看似能夠爽快一時,後果卻不堪設想】

很多成人會說,自己也不想嚇唬孩子的,只是因為實在管不住孩子,才會「出言恐嚇」,而後發現「恐嚇」的後果最為明顯,立竿見影不說,還能夠持續很久,一旦提起這個足夠讓孩子恐懼的事情,就足以讓「熊孩子」變成「乖乖寶」;尤其是針對那些2-4歲的孩子,簡直是屢試不爽。

可是你可曾想過,若孩子經常被恐懼感佔住心靈,精神就容易受創傷,發展下去,還可能會引起口吃、遺尿、失眠、智力發育遲緩,甚至患精神類疾病,影響孩子心理的正常發展。有的孩子長大後則會表現出膽小怕事、懦弱無能、缺乏獨立性。

若在深層一點的去想,孩子之所以相信我們,難道不是因為他們覺得我們很值得信賴嗎?可是我們親手打破了孩子對我們的信任,因為他們總有一天會長大,而我們在那時就會明白「欺騙」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所以當孩子出現不聽話或是與父母對抗時,父母更應該採取誘導的方式,在他們還十分願意相信父母的時候,他們是非常樂意接受父母的意見和勸導的。

對於那些因恐嚇已經造成恐懼感的孩子,父母要及時幫助孩子,細心的觀察孩子究竟在害怕什麼,設法從心理上去消除他的恐懼感,克服緊張情緒。

比如孩子會害怕黑暗,不用盲目的告訴他加油,黑暗並不可怕這樣的話,而是可以和孩子一起關了燈講故事、聽音樂,做遊戲等等,使他將害怕的事和愉快的事聯繫在一起,父母的陪伴也會使他產生安全感。也可以在孩子的房間裝一盞小夜燈或者感應燈,讓孩子可以隨時看清楚整個房間,逐步不怕黑暗,慢慢地他就會習慣獨自在關燈的房間裡睡覺。

圖片源自網絡

在所有嚇唬孩子的故事中,我認為最最愚蠢的是把「警察」這個本來是我們保護神的角色扯進來,仿佛孩子不聽話、不睡覺、不吃飯等等,都是會被「警察」抓起來帶走的。

所以,當在孩子心中,「警察」不再是「保護神」,不再是孩子遇到困難時的值得信賴的人,那麼在關鍵時刻,受盡「驚嚇」的孩子,在本能的選擇上就會錯的離譜,真真是會讓家長追悔莫及的啊!

相關焦點

  • 再這樣嚇唬你的孩子,後果真的很嚴重
    家長們你還在這樣嚇唬孩子嗎?還有很多家長紛紛轉發到微信群、朋友圈。這些不經意間的「嚇唬」,往往被家長當成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但它真的就那麼管用嗎?前幾日正好看到這樣的新聞,一個小男孩迷路了,正在巡邏的交警想幫助他,沒想到的是,交警一靠近,小男孩就一直掙脫往前跑。這種對警察的恐懼,往往就是被家長嚇出來的。
  • 千萬不要這樣嚇唬你的孩子,後果真的很嚴重
    這時媽媽再給兒子餵飯,兒子乖乖地張開嘴,只不過臉上沒了笑容,而是充滿了驚恐和不解。嚇唬孩子也是中國父母的絕招,在我們身邊也很常見。有的大人為了讓孩子聽話,會用一些事或人來嚇唬孩子,一旦目的達到了,大人們開始沾沾自喜。
  • 孩子不聽話,家長不要嚇唬他們,避免影響他們的心理成長
    這樣孩子內心會出現懼怕老師的行為,老師是傳道解惑的,但是在家中嘴裡成為嚇唬孩子的壞人。這樣孩子也會懼怕老師,甚至還會出現不敢上學、厭學的行為,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會被家長嚇唬沒有。這樣家長說的話一點沒有公信力。再加上孩子對於家長失去信任,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溝通就會有問題,家長與孩子之間最重要的就是交流還有信任,這樣家長都失去了,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就沒有發言權,而且孩子也會學習家長,說些騙人的話,嚇唬同齡人,這樣對於孩子的社交有著重大的打擊。
  • 別再讓「再不聽話就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來嚇唬孩子了
    「再不聽話就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走」,再這樣嚇唬孩子,走失後你會後悔的!1.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一些父母這樣嚇唬孩子:「再不聽話就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走」,每每聽到他們這樣說,都會讓我想起我小時候,我家長也是這樣嚇唬我的。雖然這種方式很有效,但卻是飲鴆止渴。
  • 一生E本分享|千萬不要這樣嚇唬你的孩子,後果真的很嚴重
    嚇唬孩子也是中國父母的絕招,在我們身邊也很常見。有的大人為了讓孩子聽話,會用一些事或人來嚇唬孩子,一旦目的達到了,大人們開始沾沾自喜。還有很多家長紛紛轉發到微信群、朋友圈。這些不經意間的「嚇唬」,往往被家長當成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但它真的就那麼管用嗎?
  • 不要為了教育孩子,採用嚇唬孩子的方法,這樣做反而適得其反
    說謊:有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打」,孩子為了避免遭受「皮肉之苦」,能瞞得過就瞞,能騙得過就騙,騙過一次。這樣孩子就慢慢養成了說謊的惡習。懦弱:如果孩子經常挨打,時間一長,見到家長就會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麼,不管父母所說的是對是錯,他都會乖乖服從。在這種「絕對服從」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
  • 嚇唬孩子是正確的教育方法嗎?家長需謹慎,不要讓童年陰影擴散
    1、醫生的針專扎不聽話的孩子在很多孩子的心目中,醫生的職責並不是救死扶傷,他們也專治不聽話的孩子。特別醫生的扎,也專門扎不聽話的孩子。孩子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認知,這是因為孩子在不聽話的時候,父母經常這樣嚇唬孩子,這也將成為孩子四大童年陰影之一。
  • 孩子還小,別再用警察的方式嚇唬孩子,容易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
    前一陣子,有一個新聞上了熱搜,一女童走失,民警趕來後,孩子哭著躲閃,大喊「警察叔叔不要抓我」,寧願讓陌生人抱上警車,也不讓民警靠近。事後民警得知,孩子父母常用警察叔叔嚇唬孩子。「你再不回家,就把你一個人丟那兒,不要你了。」「你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你是撿來的,你再不聽話就把你送回福利院去。」如果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高興了。媽媽就不喜歡你了。」等等。老人還比較喜歡說:」你再不聽話,姥姥就回老家了,不帶你了。「拋棄式嚇唬,是最有殺傷力的一種嚇唬。因為我們人類一生下來,就一種恐懼叫「被拋棄」。
  • 【教育弊端】「嚇唬」孩子的教育後果
    面對愛哭、愛鬧、不聽話的孩子,有些家長常常採用瞪大眼睛,裝出兇相,「嚇唬」孩子的教育方法。一般,會用這樣的話來「嚇唬」--  「你你再哭,老虎聽見就會來吃你!」  「你再到處亂跑,就會碰到妖怪。妖怪是專門吃小孩子的!」「你再不聽話,我去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起來!」
  • 別再用「小孩不乖,警察抓走」嚇唬孩子,負面影響大,父母當反思
    如果人會分三六九等的話,問題一定出在父母的教育上,父母帶著有色的眼鏡看世界,孩子也會這樣跟著看世界。近日,浙江一位交警正在處理事故時,一名男子突然停車問交警:「小孩不乖你們要不要帶走?」這位家長借用交警來嚇唬車裡不乖的孩子,結果反倒被民警一頓教訓。
  • 「不聽話就把你的玩具全扔掉」,再這樣嚇唬孩子,危害超乎你想像
    我們恐嚇孩子的方式大約能夠分為以下三種。一是用拋棄威脅的方式,典型的句子有:「你再XXX,媽媽就不要你了」「你再XXX,我就走了/我就不管你了」。這種拋棄式的恐嚇威脅,可以說是最具有殺傷力的方式。對於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的全部,這種拋棄式的恐嚇無疑具有極大的殺傷力,最好不要用。二是用鬼怪動物嚇唬的方式,這種方式非常普遍。
  • 想讓孩子聽話,聰明的家長不會嚇唬孩子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會採用「嚇唬」孩子的方式。但矛盾的是,家長又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勇敢的人。難道家長意識不到嚇唬孩子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膽小怕事、不自信嗎?孩子天生因為好奇心會對新鮮事物有極大地好新奇,他會去大膽探索,這也為什麼老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原因。
  • 嚇唬孩子是很失敗的教育方式,你以為的成功背後是娃的陰影
    是的,他是一個怕黑、怕獨處的孩子。其實他之前並不是這樣的,小小的孩子哪裡懂得怕,對什麼都是無知無畏。可是有時候去姥姥家不好好睡覺,姥姥就會說「外面有狼,哪個小孩不睡覺就會吃掉他。」有的時候為了增加可信度,還會杜撰出一個小孩因不睡覺被狼吃掉的故事。孩子再「不懂事」,也不希望自己被狼吃掉,於是就乖乖睡覺。家人見這樣的方法很管用,屢試不爽。
  • 逆反心理:父母不要總想著主宰孩子的一切,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但家長或教師在教育孩子時,為了不讓孩子走那些不必要的彎路,經常喜歡用自已曾經的所得經驗去阻止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受好奇心的驅使,根本聽不進大人們善意的忠告。他們對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那些不能接觸的東西,他們就越想接觸。如此這般,孩子不聽勸告的逆反行為也就逐步地形成了。
  • 孩子哭鬧父母就嚇唬 不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聰明父母都這樣做!
    那是什麼原因讓孩子會害怕父母的嚇唬呢?1、對父母充滿信任孩子會覺得父母是真的嚇唬自己的年齡段一般在3-6歲,這時候的孩子是很相信父母的,你誇他的也好,說他是垃圾桶裡撿來的也好,他統統信以為真。不僅僅是因為這時候的孩子是白紙,比較好哄騙,還因為在他的身邊,你是一直陪在他身邊的,他對父母除了信任還是信任。2、缺乏安全感不要以為小孩子小就什麼都不知道,他在這段時期正是建立安全感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孩子感覺父母不夠愛他,他就會內心產生不安感。
  • 這3種懲罰,會讓孩子記一輩子,家長再生氣也不能有!
    作為家長的我們,有時候難免會因為孩子的一些劣習和劣跡而被惹怒,對孩子做出一些過分的「懲罰」。可我們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內心承受能力,別因為某些過分的「懲罰」導致嚴重的後果。永遠別在大庭廣眾懲罰孩子,尤其是孩子的圈子每一個孩子在懂事之後都會有自尊心,往往越年長的孩子自尊心越強,所以永遠不要在大庭廣眾下去懲罰孩子,尤其是在孩子能接觸到的交際圈,這對孩子的內心是最深的傷害,他們會感到羞愧,感到自卑,感到懦弱,當一系列消極情緒達到頂峰的時候,很可能做出意想不到的舉動。
  • 「我只想嚇唬嚇唬孩子」,你的恐嚇,會收穫一個怎麼樣的孩子呢?
    一番了解始末後才得知,母親竟是因為孩子在家裡上網課的時候不認真,甚至同自己爭吵起來,怒火一起便帶著孩子來海邊,準備嚇唬嚇唬她,想著孩子知道害怕了總該聽話了吧。事情爆出來後,無數網友炸了,紛紛對這種教育方式表示非常不認同。有網友表示,「這樣都能教育好孩子?孩子受到的驚嚇會變成濃重的陰影,必將影響到孩子將來的生活。」
  • 冬天,千萬別讓孩子穿羽絨服這樣做!後果不堪設想!
    羽絨服雖好,卻可能害了孩子!冬天到了,很多家長怕孩子被凍到,都會不由自主給他們穿上厚厚的衣服。而羽絨服的出現代替了傳統的穿衣模式,它輕薄又光滑,保暖效果還特別好,很多父母都爭先恐後地給孩子們買進。但是很多父母卻忽視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孩子的安全。羽絨服是個好東西,但是它的輕薄和光滑卻可能導致生命危險!
  • 90後壞叔叔嚇唬小孩走紅,竟多是家長定製,家長:效果很好
    最近,就有這樣一個90後「壞叔叔」受到眾多家長追捧,而壞叔叔也根據不同家長需求,針對性定製了不同的恐嚇內容,總之孩子最怕什麼,家長就要求壞叔叔拍什麼,壞叔叔就對著鏡頭說什麼,然後家長就可以放著壞叔叔的定製視頻給孩子播放,以達到自己想要孩子怎樣做的狀態。
  • 請禁用嚇唬的方式教育孩子,你可能有許多不知道後果
    「再哭把妖怪招來了,吃了你!」「你走不走,不走我們走不管你了啊。」「再鬧警察叔叔看到了就把你抓走!」.......大人喜歡描述可怕的事物來嚇唬小孩子,可這種方式對孩子身心健康的影響,有誰去思考過?從心理學來看,這種嚇唬孩子的教育方式,可能會造成孩子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或危害。一、使孩子產生錯誤的觀念使孩子產生錯誤的觀念,會真假不分,顛倒是非,導致孩子對事物沒有正確分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