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勝天的真正意思是什麼?大家一直都理解錯了

2020-12-13 璐凡說歷史

人類文明的發展可謂是一部災難史,無數的天災人禍,貫穿著人類的歷史。但無論什麼災難,都無法阻止人類前進的步伐。有人說這就是「人定勝天」,但真的是這樣嗎?

公元前3500年的大洪水,完全毀滅性的災難,沒有任何逃生的機會,只有少部分逃到高山的倖存者。人類戰勝了自然嗎?沒有,是洪水消退了。

明朝王恭廠大爆炸,印度死丘事件,還有俄羅斯通古斯大爆炸,至今仍是未解之謎。我們對此有無數的猜想,卻始終不知道真相,即使再次發生也無法避免。

1960年,智利發生了9.5級超強地震,同時引發火山爆發和海嘯,幾乎將一個城市徹底摧毀。在今天,我們對地殼的認識依然停留在一個淺顯的階段,還是無法預測地震。

歐洲曾經的黑死病大爆發,1918年橫掃世界的西班牙大流感,以及現在世界上仍未平息的疫情。

電影中常常有通過血清製造藥物,從而拯救人類的故事。可在現實中,我們的生物技術其實非常有限,別說是新出現的病毒,就是已知很久的病毒,也沒多少有特效藥。

我們其實根本沒有戰勝自然的能力,「人定勝天」的意思一直被我們誤解了。「我們一定能戰勝大自然」,這是以現代漢語理解的,完全曲解了願意。

這個成語出自劉過《龍洲集·襄央歌》,原話是「人定兮勝天」。「定」的意思是安定,「勝」的意思是超過。也就是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安定本分,就能超過自然界。

什麼叫安定本分?就是要遵守客觀的自然規律,做好自己的角色應該做的事情。

如果是學生,就應該將學習放在首位,其次是處理好和身邊人的關係,最後才是適當的娛樂。

如果是老師,就應該在不給自己帶來額外麻煩的前提下,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

如果是醫生,就應該堅守道德底線,讓患者獲得健康的身體。

如果人人安定本分,都能將自己的事情做好,社會也就和諧穩定了,人類就能產生超過自然的凝聚力。這就是災難永遠不能將人類擊垮的重要原因。

可現在的人類,正在逐漸破壞自然規律。大量砍伐樹木,造成水土流失,引起水資源短缺甚至沙塵暴等災害;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造成危害性的酸雨天氣。

我們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可是打出的口號卻是:保護地球。這不禁讓人感到迷惑,我真的有破壞地球的能力嗎?沒有,是我們過於狂妄自大了。

地球的環境曾比現在要惡劣幾百倍,可它上面依然誕生了生命。我們對環境的破壞,不是破壞了地球,而是使其變得不適合我們居住。我們即使消失了,也不會對它有任何影響,甚至有一天還會進化出新的智慧生命。

不是地球需要人類的保護,而是人類需要地球的保護。

即使是最難降解的塑料垃圾,幾千年、幾萬年後,依然能被全部降解。我們現在對地球造成的影響,它全部都能消解,那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我們是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等的。

人定勝天告訴我們的,不是我們可以戰勝自然,而是我們在自然面前永遠都是這麼渺小。如果我們再不謙卑一些,不遵守自然的規律和秩序,最終受到傷害永遠是我們自己。

相關焦點

  • 「人定勝天」的意思,原來這麼多年,這麼多人,我們都理解錯了
    「人定勝天」這句話,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們經常會在很多人的口中聽到。也經常可以在他人的社交軟體上的籤名上看到,包括前段時間非常紅的動畫電影《哪吒》上小哪吒也說了類似的話「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非常的霸氣,充滿了勇氣和魄力。
  •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原來大家都理解錯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句至理名言,一句俗語,甚至小到一個詞,都可能有出處,這就是我們民族文化積澱深厚的體現。下面這句話經常被人引用,但是很多人卻把它的意思理解錯了。「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一、出處:按照人們一般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那些所謂的聖人都是不仁道的,他們把平民百姓當做芻狗。如果真照此理解,那就大錯特錯了。
  • 《詩經》中的「雅」字是什麼意思?古人一直都理解錯了!
    不過,歷代以來,人們對「雅」的理解也各有不同,近現代的一些研究還認為,古人的一些理解是錯的。意思是「雅」的字義為「正」,和「政」含義接近,因為「政」有大小,所以雅也有大小。《詩大序》對雅的解釋,一直都被古人們認可,直到宋代朱熹開始從內容方面去解釋「雅」字。因為「雅」詩大多都是周代貴族所作,內容用途各有不同,所以他認為《小雅》是「燕享之樂」,大雅是「會朝之樂」,兩者分別是宴會和朝會上的歌謠,因而也有大小之分。
  •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當地關令尹喜遠遠看到「紫氣東來」,心情非常激動,希望老子能留下點什麼,於是老子取出筆墨留下5000字《道德經》,然後飄然出關。在《道德經》第五章中,老子說了一句名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聽起來非常霸氣,頗有一種」逆天「之感。如果你只看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為天地不仁慈、虐待萬物,聖人不仁慈、魚肉百姓,但這樣理解是有問題的。
  • 能「人定勝天」嗎?
    這是作者文章開始截圖首先,標題說「人定勝天荒唐」;開篇又說:人定勝天不靠譜;最後搬出主師爺,說人定勝天與中國傳統文化背道而馳。先說,孔孟之道有個「述而不作」,就是覺得古代古人說的都是最好的了,後人不必創新,把過去古人的理解講明白照古人說的做就可以了。故此,過去傳統文化沒說人定勝天,現在說人定勝天,就不能接受了,所以就荒唐了就背道而馳了。請問這個道是啥道呢?就是古人沒說沒做過吧。
  • 「熱鍋涼油」什麼意思?看了大廚的做法後,才知道自己一直都錯了
    最近發現總有朋友不懂熱鍋涼油是什麼,今天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熱鍋涼油」這4個字,很多人都不陌生,有人做菜時經常這麼做,也有人經常看到別人說熱鍋涼油,但好多人卻不懂熱鍋涼油真正的含義,那麼到底熱鍋涼油是什麼意思?
  • 一直被「誤解」的4句詩詞,「床前明月光」上榜,你理解錯了嗎?
    一直被「誤解」的4句詩詞,「床前明月光」上榜,你理解錯了嗎?大家好,這裡是文化宮,今天來和大家說一說一直被我們理解錯的5句詩詞。中國古代人的智慧是非常深的,於是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千古絕句。古人的詩雖然美好,也有很多人耳熟能詳,但是大家確定自己都理解對了嗎?今天,小編就指出最容易錯,甚至一直被誤解,但是也非常有名的5句詩詞。連「床前明月光」都上榜了,快來看看你是不是也理解錯了吧?
  • 人定勝天,勝天半子!
    瀑布希麼叫做人定勝天?這句話,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吧。我說一下我對這句話的理解。這叫做人定勝天。那麼如何提前知道呢?現在科技發達,任何一部智慧型手機,都可以隨時查看天氣預報。這樣提前知道了,就可以提前預防!
  • 書法的基本功,一直以來大家都理解錯了
    書法是我國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來源於我們日常書寫的文字當中,從古至今,喜愛書法的人無數,而關於到底什麼才是書法基本功的問題,一直是人能所討論的問題。我們通常聽見的說法就是,楷書寫的越好,書法基本功才算越紮實,這個說法的原型,可以說是從古代人所講的「欲學草書,先通楷書」裡面而來的,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想要學習草書,就必須要先寫好楷書,從這一點上面看,這一句話其實說的很對,草書裡面很多的技法,運筆等等,都是起源自楷書的,再到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行書,都和楷書有著很深的關係。
  • 人定勝天的精神是正確的嗎?
    首先闡明觀點,人定勝天的精神是正確的。「人定勝天」是指「指人為的力量,能夠克服自然阻礙,改造環境」,因為人類是有智慧的生物。也可指人類一定能夠戰勝蒼天(大自然)。對於人定勝天,疑惑的點肯定是其中的「天」:在當初出現各種自然災害的時候,「天」指的是造成自然災害的大自然,那麼這樣的話,人定勝天就是英雄們戰勝了自然災害,拯救人民和人民的家園,這毫無疑問是正確的。然後用在個人身上,人定勝天的「天」就需要從兩方面考慮了,「天」是好的還是壞的?
  • 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真正含義是什麼?多數人理解錯了
    老子留下了一本創世之作《道德經》,讓無數代的中國人誦讀,直到今天,我們都還在研究它。《道德經》是對老子思想的闡述,其中的主要思想就是「道」,講究道法自然,在《道德經》中,有一句話可以說是老子思想的總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呢?多數人理解錯了。
  • 千古名句「春宵一刻值千金」,究竟是什麼意思?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雖然看似隨性灑脫,是一種樂觀豁達心態之體現,但在有些時候,這種讀書態度並不值得推崇,尤其在學習古代名言警句或古詩詞過程中,「求甚解」才是正確選擇,否則很可能會由於斷章取義而誤解古人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在被人欺負或吃虧時,世人往往會用「以德報怨」克制、安慰自己,並說這是孔聖人的名言,肯定錯不了。
  • 什麼是人定勝天的精神,中國神話告訴你
    有人說,你說人定勝天,現在癌症無法治癒,每年都有許多人因此而喪命,人當然勝不了天。這是非常狹隘的一種觀點,這句話中的人,不是單一的個人,而是指人類這個群體,你又如何知道,十年、二十年之後,癌症不能被戰勝呢。就拿這一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事情來說,如果沒有點人定勝天的精神,我們國家還真可能沒法這麼短時間把它戰勝呢。
  • 人定勝天是對的嗎
    人定勝天,如果認為那種反抗,打砸,鬧出一個新黎明的那種的話,不好意思不可能。人都是有福報業障承負的。越是善道不彰顯,福報越弱。一般來說,打完了砸完了最後一看,還不如以前就是這個原因。那麼為何還有那麼多人說人定勝天呢?什麼意思?其實就是多行善積德,放生,孝順父母,改變命運。
  • 洛麗塔服飾中的「切替」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哈嘍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啦!最近綿綿收到了不少來自萌新lo娘的投稿提問,發現大家都對近期Lo圈所流行的款式詞彙充滿好奇。大部分從前沒有接觸過洛麗塔服飾文化的人,都不太了解洛麗塔圈內的各種款式分類,而在大家好不容易才分清了Jsk、Op、Sk等詞彙的差別以後,Lo圈就又出現了一個名為「切替」的新流行。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句話大家很熟悉,但很多人理解錯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句話我們大家都很熟悉,但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這句話出自《論語》,要想真正明白它的含義,還要結合原文去看。
  • 原來,這些常見單詞的意思,一直被理解錯了!
    原來我們經常會理解錯一些單詞,這些常見單詞的意思你理解錯了嗎?
  • 「白頭搔更短」是什麼意思?許多人都理解錯了
    晉朝詩人陶淵明淡泊名利,歸隱田園,詩歌作品中散發著一股閒適之意,就連讀書他也是「不求甚解」,意思就是讀書時不求深徹,只求讀個大概。陶淵明作為大詩人,如何讀書我們不好置喙,並且他讀書多為消遣,但是我們如果要真正掌握知識,定然是要將文字理解透徹。
  •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中的「樂樂」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但就在第二期的開場,當主持人龍洋問他坐在擂主間什麼感覺時,他用了一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來鼓勵選手向他挑戰。耳尖的網友一聽就發現了毛病,原來這句經典彭敏竟然讀錯了。這是怎麼回事呢?「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是一句許多人長期掛在嘴邊的話,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是曾入選一些地方版課本的作品,但這個「樂樂」什麼意思很多人都不理解。這段文言文講的是孟子與齊王的一段對話,節選如下: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意思很簡單,但一般人都理解錯了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在小編心目中認為,對心靈的至善至美和人生的至高追求概括得最完整的四個字,這四個字就是上善若水。而關於這四個字的解釋意義,大家可能都理解錯了,許多人只是從表面意義上去理解,說水是世間最美好,最善良的東西。但是小編給大家講一講,這四個字的釋義,它主要講述的就是水是這世間至善至美,擁有著至高奧義的東西。為什麼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