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一章 青年的問題

2020-09-05 Latter晚雨

青年人易感而充滿希望——青年們都是易感、活潑、熱心,而充滿希望的。他們一旦品嘗到自我的犧牲的祝福,除了繼續不斷地向那位大教師學習,就不會感到滿足。對於那些願意響應祂呼召的人,主必在他們面前開闢道路。--6T 471 (1900).【1MCP 281.1】

青年必須選擇人生命運——幼年所懷的思想感情,決定每一個青年人的終生歷史。早年所養成正直、善良、大丈夫的氣概,必成為品格的一部分,常常表現在人一生的行動中。青年人可以憑自己的選擇成為君子或小人。他們可以因誠實高尚的行為而美名四揚,也可以因嚴重的罪行而臭名昭彰。--ST, 1910年10月11日. (CG 196.)【1MCP 281.2】

導致智力和道德虛弱的訓練——我們若正當合適地指導兒童們,照其能力所及與其心思所屆,去自行思想及行動,就可使他們有成長的思想,有自尊的感覺,及有辦事能力的自信心;反之,若無這種教導,而僅施以嚴格的訓練,那就要養成一班心力德力脆弱的人了。及至他們立身處世,自己行動之時,他們就顯露自己實際上所受的乃是象牲畜一樣的訓練,而非受過教育了。他們的意志未蒙循循善導,而是被父母教師們的粗暴懲戒所制服。--3T 133 (1872).【1MCP 281.3】

心智應受到教導管理生活——兒童是有聰明意志的,應當受到指導來管理他們的一切才能。不會說話的牲畜,是需要馴養的,因為它們沒有理智和理性。但人的心智,應受到自製的教導,學會管理自己。牲畜只能由主人管理,要訓練它們順服主人。主人乃是牲畜的意志、心願和判斷。一個兒童也可能像牲畜那樣受訓練,以致沒有自己的意志。他的個性也可能泯滅於訓練他的人。他那管理一切才能和意圖的意志,也可能順服於他教師的意志。【1MCP 282.1】

凡如此受教的兒童,必缺少道德活力和個人責任感。他們沒有受到教導,使行動從理智和原則出發。他們的意志受別人控制。他們的心智沒有受到激發,以便通過運用而得到發展和加強。他們沒有受到指導和訓練,來掌握自己的個性和才幹,以便在需要的時候,發揮他們的特長。教師不可滿足於這種境況,而應當特別注意培養兒童較薄弱的才能,使他的一切能力,都得到運用而逐步提高,使他的心智獲得應有的發展。--3T 132 (1872).【1MCP 282.2】

許多人不能自己思考——許多有孩子的家庭,表面看來管理嚴格,訓練有素,但束縛的制度一旦取消,他們就顯出思想、行動和親自作決定方面的無能。他們長期受鐵腕管理,沒有在非常應該自己動腦筋的事上,進行獨立思考和行動,以致不敢按照自己的判斷來行動,也不敢有自己的見解。【1MCP 282.3】

當他們離開父母獨立行事時,很容易因聽從別人的判斷,而接受錯誤的引領。他們沒有穩固的品格。他們沒有在實際中,迅速廣泛地運用自己的判斷力,所以心智沒能得到適當的發育和加強。他們長久受所完全依賴之父母的絕對控制;父母就是他們的意見和判斷。--3T 132, 133 (1872).【1MCP 283.1】

用武力和威嚇來控制的後果——那些自誇完全控制兒童心靈意志的父母和教師,若能預見這些屈服於武力和威嚇之下的兒童將來的生活,就必不再誇口了。這些兒童,幾乎完全沒有準備好去擔負人生嚴肅的職責。當他們不再受父母教師的管理,而不得不獨立思想行動時,就肯定會迷失方向,屈從試探的勢力。他們的人生,不能獲得成功,他們的宗教生活,也出現同樣的虧欠。--3T 133, 134 (1872).【1MCP 283.2】

激勵和加強的訓練——除了家庭和學校的訓練之外,人人都要應付生活的嚴格訓練。如何聰明地應付這種訓練,是要向每一個青少年說明的功課。上帝固然愛我們,為我們的幸福而努力,況且祂的律法若始終被人遵守,我們就絕不會知道何為苦難。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因著犯罪的結果,痛苦、煩惱和重擔就臨到每一個人。我們如果教導青少年勇敢地面對這些煩惱和重擔,就能使他們終身獲益。我們雖然要同情他們,但不可因此而養成他們的自憐之心。他們需要得到激勵和加強,而不是削弱。--Ed 295 (1903). 【1MCP 283.3】

對過嚴規章的反應——在訓練時不要有一絲的粗暴。不要對青年人管束過嚴。正是這些過嚴的規章和制度,有時會使他們覺得必須而且想要做一些不可做的事。當你勸戒和責備青年人時,要表現出你是特別關心他們的人,讓他們看出你是真的希望他們在天國的冊子上留下良好的紀錄。--Lt 67, 1902. (MM 180).【1MCP 284.1】

年輕人難以承擔擔子——年輕人若是放棄自己的驕傲和自私,並把自己獻給上帝,就能發揮一種強大的影響力;但一般來說,他們不願為別人擔擔子。他們自己還需被提攜。時候已經到了,上帝要求在這方面有一番改變。祂號召老老少少要發熱心並要悔改。他們若是繼續處在不冷不熱的狀況中,祂就必從口中把他們吐出去。那「真實見證者」說:「我知道你的行為。」青年男子,青年女子啊,你們的行為是眾所周知的,無論是善是惡。你們在好行為上富足嗎?耶穌作為一位顧問來到你身邊:「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啟3:18)。--1T 485 (1867) 【1MCP 284.2】

思想成了習慣——我們需要時刻感受純潔的思想使人高尚的能力。任何人的唯一保障都是進行正確的思考。人的「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箴23:7)。自制的能力是越用越強的。起初似乎難做的事,因為經常做,就變得容易了,直到正確的思想和行動成了習慣。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就能拒絕一切卑賤低劣的事物,上升到更高的標準。我們會受人尊重,蒙上帝所愛。--MH 491 (1905).【1MCP 285.1】

來自歷史的不幸鑑戒——拿破崙·波拿巴的品格大受他孩童時期的訓練所影響。不明智的教師激勵他喜愛徵服,組成模擬軍隊並讓他居首作統帥。就此打下了他鬥爭與流血生涯的基礎。要是同樣的關心和努力用來使他成為一個善良的人,使他年輕的心充滿福音的精神,他的歷史就會多麼大不相同啊。【1MCP 285.2】

據說懷疑論者休姆早期的生活是本著良心相信上帝的道的。後來他參加了一個辯論社,被指定提出贊同無信仰的論據。他認真恆切地進行了研究,他敏銳活潑的心思便充滿了懷疑論的詭辯。不久他便開始相信其迷惑人的教訓了,而他後來的全部生活便帶上了無信仰的黑暗印記。--ST, 1910年10月11日. (CG 196.)【1MCP 285.3】

閱讀的影響(見第13章《精神糧食》)——許多青年喜愛讀書。他們要閱讀所能得到的任何書。我要求這些孩子的父母控制他們讀書的欲望。不要在桌上放著登有誘人故事的報刊雜誌,而要代之以有助於青年用最好的材料——敬愛上帝、認識基督——來建造品格的書籍;要鼓勵孩子,將有價值的知識貯藏在心中,讓良善的東西佔領心思,管理其精力。不要給低級庸俗的思想留有地位。要教他們約束自己不去閱讀那些不能提供有益精神糧食的書籍。買故事書刊的錢,看起來或許不算多,但考慮到這些書害處大、益處少,那就得不償失了。--CT 133 (1913). 【1MCP 285.4】

人的悟性接受它所熟悉之事物的水準——人的悟性接受它所熟悉之事物的水準。若是人人都以聖經為自己的研究對象(見第11章《聖經研究與心理》),我們就會看到一班更加發展、能進行更深刻的思考、顯出更大智力程度的人,超過十分認真努力地僅僅研究世上的科學和歷史的人。聖經使真心尋求的人得到高級的智力訓練。思考神聖的事物,會豐富他的才華,降卑自我,高舉上帝和祂所顯示的真理。-- RH, 1888年8月21日. (FE 130.)【1MCP 286.1】

個人宗教經驗的價值——上帝應當是我們思想的最高目標。要默想祂並向祂懇求,提拔心靈並振奮情操。忽略默想和禱告必定會導致屬靈興趣的衰退。於是就會見到粗心和懶惰。【1MCP 286.2】

虔誠不僅僅是一種情緒,一種感覺。它是一種原則,交織在所有日常的責任和人生的交易中。無論什麼事物,什麼業務,若是會有礙於這種原則,就都不願接受或參加。要保持純潔沒有玷汙的虔誠,就必須成為作工的人,堅持不懈地努力。【1MCP 286.3】

我們自己必須有所作為。沒有別人能做我們的工作。只有我們自己能恐懼戰兢作成我們得救的工夫。這正是主已留給我們去做的工作。--2T 505, 506 (1870).【1MCP 287.1】

青年需要勞動的訓練——今日和以色列人的時代一樣,每一個青年人都當在實際生活的本分上受到教訓。人人都當學會一種手藝,為了在必要時藉以謀生。這不但在生活變遷時有所保障,而且在身體,心智和道德的發展上也是必要的。即使一個人確知他絕無靠手藝餬口的必需,他仍舊應當學習工作。人若沒有身體方面的操練,就不能有堅強的體格和充沛的健康,而且有規律的工作對於獲得健全活潑的心志和高尚的品格乃是一樣重要的。--PP 601 (1890). 【1MCP 287.2】

閒懶乃是一種罪過——對實際有用的勞作一無所知,乃是現今所謂真正的紳士、淑女必須具有的特徵,這種觀念是與上帝創造人類原有的旨意背道而馳的。閒懶乃是一種罪過,而對於一般的義務懵然不知則是愚妄的後果,在日後的生活中,將成為許多痛苦悔恨的根由。--ST, 1882年6月29日. (FE 75.)【1MCP 287.3】

不可疏忽家務的訓練——青少年的實際訓練和文化教育必須相結合。應當教訓他們如何幫助父母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應當教育他們始終記住所指派給他們的工作。他們既在家中受到勞動習慣的訓練,他們就是在接受履行與他們年齡相稱之職責的教育了。如果兒童在家中接受了合適的訓練,他們就不會蕩街遊路,接受許多人所接受的有害教育了。以明智的方法愛兒女的父母決不會讓他們養成懶惰的習慣,不知道如何做家務。--CT 149 (1913).【1MCP 287.4】

每一位女子所應該知道的——許多女子受過良好的教育,曾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某個學府,但對於生活中的實際義務,竟一無所知,十分丟臉。她們缺少適當的持家所必不可少,從而使家庭幸福的資格。她們也許會談論到婦女的高尚地位和權利,然而她們自己卻遠落於婦女真正的範疇之外。【1MCP 288.1】

夏娃的每一個女兒都應該獲得充分的家庭義務知識,接受家務中各個部門的訓練。每一位青年女子都應該受到適當的教育,好在蒙召充任為妻為母的職分時,能象王后一般治理她自己的轄區。她應有充分的能力教導她的子女。……【1MCP 288.2】

她應該明了人體的構造和衛生的原則、飲食和衣著的事、勞作與消遣之道、以及其他與她家庭福利直接攸關的無數事務。她有權獲得醫病的最佳方法的知識,好在子女有病時,可以親自看護,而不必將她的小寶貝完全放在陌生的護士和醫生的手中。-- ST, 1882年6月29日. (FE 75.)【1MCP 288.3】

婦女沒能訓練自己的心智時——自稱敬虔的婦女一般沒能訓練自己的心智。她們心猿意馬隨意往來。這是一樁大錯。許多人看上去根本沒有心智的能力。她們沒有訓練自己的心去思考;而且因為她們沒有這樣做,就以為自己做不了。要在恩典中長進,默想和禱告是必不可少的。【1MCP 288.4】

婦女中間之所以缺少堅定和恆心,其原因就在於她們很少訓練自己的心智,很少仔細思考。她們任憑自己的心智處於怠惰無為的狀態,倚靠別人去為她們動腦筋、去計劃、思考和記憶,因而變得越來越無能。一些人需要藉著運用來訓練自己的心智。她們應該強迫自己去思考。當她們倚賴某人為她們思考、為她們解決難題,而不肯藉著思想運用腦筋時,就會仍舊沒有能力去記憶,去計劃未來和辨別是非。每一個人都必須付出個人的努力來訓練自己的心思。-- 2T 187, 188 (1868).【1MCP 289.1】

女子的著裝反映她們的內心——著裝反映人的內心。穿在外面的乃是內心狀況的標誌。過度講究衣著並不需要很高的智力和教養。女子在身上穿戴了那麼多不必要的裝飾,說明她們根本沒有時間去培養智力,把有用的知識儲藏在心裡。--MS 76, 1900.【1MCP 289.2】

要在思想和行動上保持清潔——我再勸你們要在每一思想,言語和行動上保持清潔。我們個人對上帝的責任和工作,是別人所不能代替的。藉著教訓,個人的努力和榜樣,會使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我們培養社交的能力,不只是為了娛樂,而是有一個目標。許多生靈有待拯救。--RH, 1885年11月10日. (Ev 495.) 【1MCP 289.3】

手淫使思想降低(見《兒童教育指南》第439-468頁)——有些兒童從嬰兒期就開始有手淫的習慣了;隨著年齡漸長,肉慾也隨之漸長增強。他們心神不寧。女孩渴望和男孩交往,男孩渴望和女孩交往。他們的行為既不矜持,也不端莊。他們膽大妄為,唐突孟浪,下流隨便。手淫的習慣降低了他們的思想,使他們心思下賤,心靈汙穢。卑鄙的思想,小說、愛情故事和其它不良書籍的閱讀,刺激著他們的想像力,這種東西正適合他們墮落的心思。【1MCP 290.1】

他們不愛勞動,一有勞動,他們便抱怨身體疲憊,背也痛,頭也痛。他們這樣豈沒有充足的理由嗎?他們疲憊是因為參加勞動嗎?不是的!可是父母們卻縱容這些孩子的抱怨,免了他們的勞動和責任。這是父母能為兒女做的最糟糕的事了。他們這樣做,幾乎就是撤除了阻止撒但自由侵入他們兒女脆弱頭腦的惟一屏障。有益的勞作在一定程度上是防止撒但牢牢控制孩童的一道保障。--2T 481 (1870).【1MCP 290.2】

青年人要運用精力——我們的教會需要組織嚴明、訓練有素的青年才幹。青少年充裕的精力必須有所發揮。若不納入正軌,必然危害自己的靈性和他們所交往的人。--GW 211 (1915).【1MCP 290.3】

青年人需要活動——年輕人生性好動。下課之後,若沒有合理的範圍供他們發洩受到抑制的精力,他們就會焦躁不安,不耐約束,以致去參加那些給許多學校帶來羞辱的粗野不文的運動,甚至進入真正淫蕩的場所。許多離家時天真無邪的青年人,到了學校之後,因學校的交遊而敗壞了。--ST, 1882年6月29日. (FE 72.)【1MCP 290.4】

回應誘導——最有益於青少年的娛樂,莫過於那些能給別人帶來幫助的活動。青年人生性熱情易感,對於誘導能迅速作出反應。教師們在計劃栽種花木時,應設法引起學生們對於美化校園和教室的興趣。這會帶來雙重的益處。學生決不會破壞自己所美化的地方。同時高尚的品味,遵紀守法的意識和愛護公物的習慣也將得到鼓勵。所培養友愛與合作的精神,將使學生受益終身。--Ed 212, 213 (1903).【1MCP 291.1】

有時沒有看出上帝是慈愛的父親——一般青年人所有的行為,仿佛都在將寶貴的寬容時期,就是恩典仍然存留的日子,當作一個大假期,而他們活在世上,只不過是為了尋歡作樂而已,不斷地尋求刺激以滿足自我。撒但特別努力引領他們從屬世的娛樂中尋找幸福快樂,並且竭力想顯明這些娛樂是無害而純正的,甚至是健康所不可或缺的,藉此為自己辯護。一些醫生竟給人印象說靈性和獻身於上帝對健康是有害的。這正合眾生之敵的心。--1T 501 (1867).【1MCP 291.2】

病態的想像力會誤表上帝——一些思想敗壞的人沒有正確表現基督的宗教;這等人並沒有聖經的純潔信仰。有些人因為自己的罪惡一直在責罰自己,他們所能看到的就是一位被得罪了的公義上帝。基督和祂寶血功勞的救贖之能他們卻看不到。這等人沒有信心,他們一般是那些意識不健全,思想不平衡的人。【1MCP 291.3】

因著父母傳給他們的疾病和年幼時錯誤的教育,他們養成了傷害體質和大腦的錯誤習慣,使道德器官變得患病敗壞,使他們不可能有全面合理的思想行動。他們沒有穩健的思想。敬虔和公義非但不破壞健康,反而是身體的健康和心靈的力量。--1T 501, 502 (1867).【1MCP 292.1】

需要約束——要始終按原則行事,不要感情用事。要用謙卑與溫柔,來消除你們本性的暴躁。不要放縱輕佻和虛浮。口中不要出低級趣味的話。就連心意也要加以約束,奪回順服基督。要將心思用在聖潔的事上。如此,靠著基督的恩典,你們的心思就能真誠而純潔。--MH 491 (1905).【1MCP 292.2】

生活中絕不能感情用事——你現在還是學生;要讓你的心專注於屬靈的題目,生活中絕不能感情用事。要警覺地教育自己,使自己處在自製之下。你正處於品格成形期;凡使你偏離最高最聖潔的利益,在預備作上帝所指定工作的效能上分心的事,沒有一件可以被認為區區小事。【1MCP 292.3】

應當時刻保持簡樸的舉止,提高你的標準,和諧地表現和增進你的智力。要決心改正每一個錯誤。遺傳的傾向是可以克服的;急速暴發的脾氣,也可藉著基督的恩典,完全予以改變。我們每一個人都當視自己是在上帝的工場上。--Lt 23, 1893.【1MCP 292.4】

對勸勉的需要——青年人也不可離開父母和教師的判斷,一意孤行。他們應當受教導,尊重有經驗之人的判斷。要教育他們與教師和父母同心合作,受教看出接受父母和教師的勸導是適當的。這樣,當他們沒有人指導時,他們的品格,就不會像隨風飄搖的蘆葦一樣了。--3T 133 (1872).【1MCP 293.1】

上帝希望我們受最高的訓練——上帝希望我們得到一切能夠得到的教育,以便能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別人。沒有人知道自己會蒙召到什麼地方,或怎樣為上帝作工傳道。惟有我們的天父知道祂能把人培養得如何。在我們前面,有我們軟弱的信心所想不到的事。我們的心智應當受到培養,以便必要時能在世上最高的首長面前宣揚聖經的真理,榮耀主的名。我們絕不可坐失每一個培養智力為上帝作工的機會。--COL 333, 334 (1900).【1MCP 293.2】

心靈是不會停止活動的——兒童的心靈,是不會停止活動的。它一直向善或惡的影響敞開。人的容貌,怎樣被攝入照相底片上,照樣,種種思想和印象,也必印在孩子的心中。這些印象不論是屬世的,或是屬靈而有宗教意義的,都幾乎難以磨滅。【1MCP 293.3】

在兒童開始懂事的時候,他的心靈是最敏感的,所以頭幾門課是很重要的。這些教訓會有力地影響品格的塑造。如果這些教訓是正確的,日後兒童又堅持不懈地遵循,他們今生和來生的命運,就永遠決定了。上帝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SpTEd 71, c1897. (CT 143.)【1MCP 293.4】

黃金時代的青年——年輕人的心如今就象容易受印記的蠟,你們可以引導他們欽佩基督的品格,否則幾年之後蠟可能變成花崗巖。--RH, 1878年2月21日. (FE 51.)【1MCP 294.1】

人在年輕的時候最為熱情,記憶力最強,心靈最易受上帝的感化。所以要趁著年輕運用智力和體力,為今生和來生爭取重大的進步。--YI, 1894年10月25日. (SD 78.)【1MCP 294.2】

相關焦點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5章 個性
    凡培養了這種能力的人,都是負有責任,在事業上擔任領袖,影響他人品格的人。--Ed 17 (1903).【2MCP 423.1】各人都有不同的個性——福音是涉及個人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靈魂要得救或失喪。各人都有與他人有別的獨特個性。各人必須親自知罪,親自悔改。每個人必須親自接受真理、悔改、相信和順從。各人必須親自運用自己的意志。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十章理解
    管理不善可能會使青年的心智變得乖僻,以致所造成的傷害可能永遠無法完全消除。基督的宗教應該對青年的教育和訓練發揮控制性影響。【1MCP 79.1】救主舍己、一視同仁和恆久忍耐之愛的榜樣對不耐煩的傳道人和教師乃是一種責備。祂問這些衝動的教師:「這就是你對待我為之捨命的那些人的態度嗎?你對我為救贖他們付上的無限代價沒有更多的賞識嗎?」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三章 青年所面對的危險
    習慣決定命運——在青年少時期,人的品格是最容易受影響的。自制的能力必須在這個時候養成。日常起居中所發出的影響,其結果足以影響一生。--5T 390 (1885).【1MCP 309.2】才氣出眾不是成功的保障——才氣出眾的青年不一定取得最大的成功。一些有才學的人擔任重要的職務,結果往往失敗。他們閃光像金子,但經過試煉以後,卻證明只是無用的渣滓。他們因不忠心而工作失敗。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38章教育的均衡
    (FE 186.)【1MCP 360.4】青年人要成為有思想的人——每一個按照上帝的形像所創造的人,都賦有與創造主相似的能力——個性,都有思考和行動的能力。凡培養了這種能力的人,都是負有責任,在事業上擔任領袖,影響他人品格的人。真教育的任務就是培養這種能力,訓練青年人成為有思想的人,而不只是反映別人的思想。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七章 學習研究的原則
    【1MCP 351.1】只要青年願意獻身給上帝,祂就會悅納他們,悅納他們的才能和豐富的感情。他們的才智可以登峰造極。結合上宗教的原則,他們能推進基督降世所要成就的工作。這樣,他們就是與主同工了。--RH, 1877年6月21日. (FE 47, 48.)【1MCP 351.2】不滿足於第二流的工作——真教師決不滿足於第二流的工作。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五章 感知能力的影響
    心理與靈性的一個定律——心理與靈性的一個定律就是:我們所常注意的事物足以改變我們的性格。心理的定律是:人所注意的事物,必然影響他的品格。人能因放縱不正當的思想,而使自己的心受汙穢的影響,以致他原先所憎惡的罪卻變成他所愛好的事了。--PP 459 (1890).【1MCP 336.1】機能變成仇敵的玩具——上帝不允許人違背生命的定律。可是人竟屈從撒但的試探而放縱私慾,使高尚的機能屈服於動物的食慾和情慾。人類受造原比天使微小一點。
  • 《兒童教育勉言》第三十一章 品格之重要
    由此可見在今生品格的培養該是多麼的重要啊!(一)真實的品格乃靈性之特質--智力與天資並非品格,因為許多品格惡劣的人,往往也賦有這些特質。名譽也不是品格。真實的品格,乃是靈性之特質,是在行為上表現出來的。(二)良好的品格是比金銀更有價值的一種資產。它不會為恐慌或失敗而影響其安全。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2章心理和健康
    多少理由也不能使他們相信他們並不明白整個問題的基本原理。他們豈沒有證實這事嗎?他們會這樣爭辯【2MCP 397.2】確實,他們證實了問題的一個方面,——藉著堅持他們自己的做法證實了,——可是他們即使一點沒有暴露,也還是感冒了。他們軟弱如嬰孩,什麼都經受不住;可是他們繼續活著,繼續緊閉門窗,逗留在爐火旁邊,享受他們的不幸。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4章 管理心理的律法
    逃學的兒童,學習偷懶的青年,不為僱主忠心服務的學徒或店員,以及在任何事務或專業上不忠於職責的人,也許以為只要能掩飾過錯,就對自己有利。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他是在欺騙自己。生命的收穫乃是品格。決定今世和來生命運的也是品格。--Ed 108, 109 (1903).【2MCP 417.1】自欺的魔力——自欺在人心上的魔力,是多麼可怕啊!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六章 動機的原則
    在今日的青年面前,有了這樣的一個目標。--Ed 262 (1903).【1MCP 341.1】立志達到儘可能高——我們人生的特殊地位,是由我們的能力來決定的。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取得同樣的成就,或在同樣的工作上達到同樣的效率。上帝不指望牛膝草長得與香柏樹一樣高大,橄欖樹長得像棕櫚樹一樣魁偉。但每一個人都應立志達到神人合作所能達到的最高地位。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1章 飲食與心理
    ……把食物轉變成良好的血液是一個奇妙的過程,人人都應在這個問題上聰明起來。……【2MCP 385.2】身體的每一個器官都收集自己的營養好保持其不同部分的活動。大腦必須得到它那份營養,骨骼也必須得到自己的那份營養。那位大工師每時每刻都在作工,從大腦到指尖趾尖,供應給每一塊肌肉每一個組織生命和力量。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二十九章 依靠和獨立
    【1MCP 265.1】上帝願意使之參加祂工作的人,不是軟弱無骨,沒有品格的筋肉或道德魄力的人。人只有通過持續不斷、堅忍不拔的努力,才能受訓在上帝的聖工上擔當一份責任。當條件和環境極其不利時,這些人不應感到灰心失望。他們不應放棄自己的宗旨,視其為徹底的失敗,直到他們確信無疑,知道自己再也無法為上帝的榮耀和生靈的益處做什麼了。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0章身體影響心智
    但你若不看到自己的品格缺陷並在羔羊的血裡把自己的衣服洗白淨,你就必定喪失永生。你雖喜愛真理的理論,卻不讓它聖化你的生活。你沒有在自己日常的行為中實行你所自稱相信的真理的原則。--Lt 27, 1872.【2MCP 381.4】身體的不良習慣會影響大腦——大腦是全身的中樞。身體的不良習慣會影響大腦,妨礙學生獲得他們所希望的造詣——就是完善的智育。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九章 整個人需要和諧行動
    【2MCP 375.1】倘若兒女喜愛在某一方面花心思而忽視在其它方面運用心智的能力,所以只是不斷培養和使用一個或兩個器官,他們便會帶著不平衡的心思和不和諧的品格步入成熟。他們在某一方面可以適應,而且非常堅強,但是在另一些同等重要的方面卻極為不足。他們不會成為能幹的男女。他們的缺陷必顯出來,損害整個品格。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3章 心理和屬靈健康
    在身體習慣上的魯莽也表現在道德品格的魯莽上。應當看身體的健康對於在恩典甚至性情上長進來說是必不可少的。--MS 113, 1898.【2MCP 405.1】善行促進健康——善行是雙重的福氣,施行的人和承受的人都獲得好處。行義的意識是身心疾病最好的藥物。當人感受到責任已盡的舒暢和快樂時,造福於他人的滿足,以及鼓舞振奮的影響,會給全身帶來新的生命。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6章 人際關係
    (見第六十八章《社會關係》)彼此依靠的定理——我們各人都是人類社會的一分子,是彼此密切相連的祂要求男女青年,嚴格節制而盡責地使用自己身心的機能。他們只有最殷切的利用自己的機會,聰明地用自己的才能來榮耀上帝,造福同胞,他們的才幹才會得到適當的發展。--Lt 145, 1897.【2MCP 433.4】環繞著信心的氣氛——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心靈要環繞著信心的氛圍。每一天我們都在決定自己永遠的命運,與環繞我們心靈的氣氛相符。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二十八章 自尊
    我們作為上帝的兒女,應當自覺在品格上有一種毫無驕傲自大的尊嚴。--RH, 1888年5月27日. (HC 143.)【1MCP 260.1】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十四章 鍛鍊
    但她們的品格是如此顯而易見,以至於無法矇騙明智的人看出她們實在無用。……【1MCP 117.2】一個脆弱、無能、專事打扮、總愛傻笑的人可成不了淑女。健全的頭腦需要堅強的體格。體格的健康以及對於必要家務的實際知識,對淑女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決不會阻礙腦力的發育。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二十七章 上帝的愛
    基督隱藏在上帝裡面,而上帝則在祂兒子的品格上向世人彰顯出來。……【1MCP 249.1】祂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個行動都表明了對一個失喪世界的愛。那些被基督的精神充滿的人必以祂的路線作工。在基督裡上帝的亮光和慈愛在人性中得到了彰顯。從來沒有一個人曾擁有上帝無罪的聖子那樣敏感的本性,祂居於人類之首,代表人類藉著與上帝的性情有分可以成為何等的人。--YI, 1894年8月16日.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章 自私和以自我為中心
    基督美好的榜樣,祂用無比的溫柔體諒別人的感情,與哀哭的人同哭,與喜樂的人同樂,這一切都深深影響了真心跟從祂之人的品格。他們必以仁慈的言語和行為,努力使疲乏之人的腳所行的道路易於行走。--5T 265 (1882).【1MCP 273.4】自我奉承的危險——對我們來說,了解自己是困難的,對我們自己的品格有正確的認識也是困難的。上帝的話是清楚明白的,但將之應用在一個人自己身上時,往往有錯誤。有一種自欺的傾向,以為聖經的警告和責備不是指著我說的。「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