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二十九章 依靠和獨立

2020-09-05 Latter晚雨

 1.依靠上帝,而不是依靠人

依靠上帝是絕對的——上帝希望每一個基督所為之死的人都成為葡萄樹的一部分,與母幹相連接,從中吸取營養。我們對上帝的絕對依賴,應保守我們十分謙卑。由於我們依賴祂,我們對祂的認識也當大大增加。上帝希望我們拋棄一切自私,來到祂面前,不是作為我們自己的主人,而是作為主所買來的產業。--SpT Series A, No. 8, pp 8, 9, 1897. (TM 324, 325.)【1MCP 261.1】

依靠上帝,而不是依靠人——上帝希望人與祂建立直接的關係。在祂與人的交往中,祂承認個人負責的原則。祂設法鼓勵人們依靠祂,使他們認識到個人需要引導。祂設法使人與祂交往,變成祂的形像。撒但則要破壞這個計劃,慫恿人依靠人。人心既離開上帝,試探者就乘機使人心受他的支配。這樣他就能控制人類。——MH 242, 243 (1905).【1MCP 261.2】

要完全依靠上帝。否則就要先停下來,設法改變現狀。……要抱著饑渴的心懇求上帝。要同天上的使者角力直到得勝。要把你的身體和心靈都交在上帝手中,決心獻身作祂有愛心的僕人,受祂的旨意所感動,為祂的心意所支配,被祂的聖靈所充滿,……這樣你就能看清屬天的事了。--MS 24, 1891. (SD 105.)【1MCP 262.1】

以上帝為你的顧問——不要把你的困惑為難帶到一位弟兄或傳道人面前,而要在禱告中帶到主面前。不要把傳道人放在上帝應該在的位置,而要以他為你禱告的一個對象。在這一點上我們都犯了錯誤。基督的傳道人與他人是一樣的。確實,他比一般的商人負有更加神聖的責任,但他不是沒有錯誤的。他也被軟弱所困,需要恩典和上帝的啟迪。他需要屬天的恩膏,以便準確而成功地做他的工作,充分證明他的職分。有些人不知道生命和得救的道路,這些人會發現敬虔的傳道人是願意教導他們應當做什麼才能得救的人。【1MCP 262.2】

那些知道如何禱告、知道何為基督福音之邀請、知道祂應許之不變性的人,若把他們的擔子放在有限的人身上,就羞辱了上帝。一起商量總是對的,一起交談也是對的。將任何事業中出現的困難向弟兄和傳道人說明也是對的。但不要倚靠人得智慧從而大大羞辱上帝。要向上帝求那從上頭來的智慧。要請你的同工與你一起禱告,主就必實現祂的話:「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18:20)。--MS 23, 1899.【1MCP 262.3】

2.在工作關係中的獨立和依靠

一個人的意見——使人們覺得為基督作工的人採取任何行動都應先告訴某個負責的人,乃是一個錯誤。不可教育人們指望人象指望上帝一樣。工人們雖然有必要一起商量和一致行動,但一個人的意見和一個人的判斷不可成為控制性力量。--RH, 1894年8月7日. 【1MCP 263.1】

更有效率——上帝是祂子民的統治者,祂必教導那些將心智奉獻給祂的人如何使用他們的頭腦。他們在使用自己的管理才幹時,要增加效率。主的產業是由大大小小的器皿構成的,然而每一個人都有其個人的工作。不可依賴一個人的意見或兩三個人的意見為大家可以安全聽從的意見。而要讓人人都指望上帝,倚靠祂,完全相信祂的能力。要與基督同負軛,而不要與人們一同負起軛來,因為人沒有能力保守你不跌倒。--Lt 88, 1896.【1MCP 263.2】

對一位管理人員的勸勉——你必須依賴上帝,不可讓別人將他們的意見傾倒給你。你不可讓他們用他們的勸說把你帶入歧途,而要完全倚靠主,祂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來13:5)。--Lt 92, 1903.【1MCP 263.3】

依靠上帝會建立信任——當人不再依賴人,而是依靠上帝取得效果時,他們就會彼此更加信任。我們對上帝的信心太軟弱了,我們彼此的信任也太缺乏了。--SpT Series A, No. 3, p 48, 1895. (TM 214.)【1MCP 263.4】

依靠自己導致試探——所羅門藉著懇切的祈禱和依靠上帝,竟得到了那使舉世羨慕而驚奇的智慧。但當他背棄了他能力的泉源而靠自己行事時,他就成了試探的掠物。於是上帝所賜給這個最有智慧之帝王的非常才能,反而使他變成人類仇敵更有效的工具。--GC 509 (1911). 【1MCP 264.1】

依靠別人可能意味著不成——本應在每一緊急時刻都保持忠誠,像磁針指向磁極一樣的人,卻因為害怕失敗而逃避責任,努力保護自己不受責難,以致變得低效無能。才智卓越的人,在紀律方面卻像嬰孩,因為他們不敢承擔應負的責任。他們疏於成為能幹的人。在上帝的聖工上,他們太久倚靠一個人為他們籌謀判斷,其實這些事都是他們足能勝任的。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心智上有缺陷的人。【1MCP 264.2】

那些滿足於讓他人為自己籌劃思考的人,是沒有充分發展的人。若是讓他們去為自己計劃,就會發現他們是明智的、嚴於算計的人。而當做上帝的工作時,對他們來說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他們幾乎完全喪失了這種才能。他們滿足於保持無能和低效,好象別人必須為他們計劃,多多替他們思考。有些人似乎完全不能親自開闢道路。難道他們必須總是仰賴別人為他們計劃研究,思考判斷嗎?上帝恥於有這樣的士兵。祂不能因他們得到尊榮,因為他們雖參加祂的工作,卻不過象機器一樣。--3T 495, 496 (1875).【1MCP 264.3】

需要獨立自主的人——現在需要的是獨立自主、認真努力的人,而不是象油灰一樣易受影響的人。那些希望自己的工作都是現成的,定量定薪,剛好勝任,不必費力去適應或受訓練的人,不是上帝呼召從事祂聖工的人。一個不能使自己的才幹適應幾乎任何需要之處的人,不是現今所需要的人。【1MCP 265.1】

上帝願意使之參加祂工作的人,不是軟弱無骨,沒有品格的筋肉或道德魄力的人。人只有通過持續不斷、堅忍不拔的努力,才能受訓在上帝的聖工上擔當一份責任。當條件和環境極其不利時,這些人不應感到灰心失望。他們不應放棄自己的宗旨,視其為徹底的失敗,直到他們確信無疑,知道自己再也無法為上帝的榮耀和生靈的益處做什麼了。-- 3T 496 (1875).【1MCP 265.2】

剛愎自用源於自私之心——唯我獨尊和剛愎自用的缺點,源於自私之心,若不予以克服,就會大大損害我們的效能,造成我們的毀滅。上帝的使者一再向我重申:「你們要共同商量。」撒但藉著影響一個人的判斷,可以盡力控制事態適合他自己,他也可以在誤導兩個人的心方面獲得成功,但幾個人共同商量,就穩妥得多了。每一個計劃都應更為仔細地評判;每前進一步都應更為細心地研究,就少有草率行事的危險,貿然不智的行動會帶來混亂、困惑和失敗。團結就是力量,分裂會導致軟弱和失敗。--5T 29, 30 (1882). 【1MCP 265.3】

3.獨立的精神

個人獨立的危險——總要記得對我們自稱為上帝特選子民的基督徒來說什麼才是合宜的;並要當心,免得在運用個人的獨立時,你的影響會反對上帝的旨意,而你藉著撒但的詭計,成了一個絆腳石,直接擋住那些軟弱猶豫之人的道路。有危險給我們的仇敵機會褻瀆上帝,嘲笑相信真理的人。--5T 477, 478 (1889).【1MCP 266.1】

獨立的精神——教會中總不免有一些經常偏向於個人自由主義的人。他們似乎不明白這種獨立的精神容易使人太信任自己,並重視自己的見解,而不尊重弟兄們,尤其是那些上帝所命定領導祂百姓之人的勸導和意見。上帝已將特別的權柄賦予祂的教會。任何人都不能漠視或輕看這個權柄而算為無罪;因為凡這樣作的人就是輕看了上帝的吩咐。--AA 163, 164 (1911). 【1MCP 266.2】

和諧的行動——有一點應當謹防的,那就是獨立的個性。既然當基督的軍兵,就當在各部門的工作上有和協的行動。……每個工人在行動上應當顧及別人。跟從耶穌基督的人,不可各自採取獨立的行動。我們的力量必須寄於上帝,也必須予以培養,使能發出高尚團結的行動。切不可在無謂的行動上浪費精力。--5T 534, 535 (1889).【1MCP 266.3】

自滿使人暴露在撒但的詭計之中——我們正處在末後日子各樣的危險之中,如果我們具有自負及自主的精神,那麼我們就會暴露在撒但的詭計之中,且要被他制服。--3T 66 (1872).【1MCP 266.4】

4.道德上的獨立

彼此依靠的定理——我們各人都是人類社會的一分子,是彼此密切相連的;所以我們所作幫助人造就人的事,終必反過來幫助並造就自己。彼此依靠的定理運行於社會各階層之間。窮人靠富人並不比富人靠窮人更多。窮人固然要求分享上帝所賜予富人的福惠,但富人卻需要窮人忠誠的服務,以及他們的腦力和體力;這些就是窮人的資本。——PP 534, 535 (1890).【1MCP 267.1】

依照自己所認定的責任行事——撒但用許多方法藉著人的感化力去捆綁他的俘虜。有許多人因為與一些基督十字架的仇敵發生密切的關係,撒但就藉此籠絡他們。這種關係各有不同,或父母、或子女、或夫妻、或社交等等,但其結果卻是一樣的,真理的敵人既盡力設法轄制人的信仰,那些受他們影響的人就沒有充分的毅力和獨立的精神去依照自己所認定的責任行事。-- GC 597 (1911).【1MCP 267.2】

犧牲個人的判斷力——他們的理性和良心雖然認定那道理是真實的,但他們既受了迷惑,就不敢有什麼與自己傳道人意見不同的思想,他們自己的判斷力和永久幸福,都因別人的不信、驕傲和固執而斷送掉了。-- GC 597 (1911). 【1MCP 267.3】

為正義獨自而立——要超越基督教界的宗教標準,是需要勇氣和獨立精神的。一般信徒均沒有效法救主舍己的榜樣,沒有做出犧牲,不斷設法規避基督宣布作為門徒標誌的十字架。--5T 78 (1882).【1MCP 268.1】

反對世俗時道德上要獨立——道德上的獨立自主,只有在與世俗作對時才是全然地適得其所。我們藉著完全順從上帝的旨意,就必佔有優勢的地位,也必看清與屬世的風俗習慣堅決分離的必要性。我們不是要只將自己的標準略微提升,使之稍高於世俗的標準,而是要使其區別確實地顯而易見。--RH, 1894年1月9日. (FE 289.)【1MCP 268.2】

道德上的獨立是一種美德——我們唯一的保障,就是作上帝特選的子民,對墮落世代的風俗習尚,決不讓步半寸,保持道德上的獨立,不與腐敗及拜偶像的風習妥協。--5T 78 (1882.)【1MCP 268.3】

5.思想的獨立

真正的獨立而不是固執——思想真正的獨立並非頑梗。它使青年形成自己對上帝之道的意見,不管別人可能說什麼或做什麼。若是與不信的人、無神論者或異教徒為伍,它就使他們承認和捍衛自己對福音神聖真理的信心,反對不敬虔同伴的挑剔和俏皮話。他們若與那些認為擺列自稱基督徒之人的錯誤是一種美德、於是嘲笑信仰、道德和美德的人在一起,思想真正的獨立就會使他們有禮然而大膽地說明:嘲笑是純正論據的卑劣替代品。這會使他們透過苛責者看到影響他的那惡者——上帝與人類的仇敵,並且在那惡者的代理身上抵擋他。--RH, 1884年8月26日. (FE 88, 89.)【1MCP 268.4】

需要個人的獨立——有人自以為只要改變環境,他們就能成就一番偉大的善工。但與此同時,他們卻沒有在上帝憑其天意安置他們的崗位上使用自己的才能。人可以創造環境,卻不應被環境所改變。人應當利用環境作為工具,協助自己的工作。他應當控制環境,而決不應讓環境控制自己。現在需要的品質是個人的獨立和個人的能力。個人的性格無需犧牲,而應予以陶冶、淨化,提高。--3T 496, 497 (1875).【1MCP 269.1】

獨立到何種程度——上帝要祂的子民訓練有素,行動和諧,以致能彼此有共同的眼光,同一的心志,及同一的見解。為要達到這種地步,有許多事是應當作成的。……主決不要我們捨棄自己的個性。然而有誰能作正確的判斷,決定這種個性獨立的情形,應到何種程度呢?……【1MCP 269.2】

彼得勸誡他的弟兄們說:「你們年幼的,也要順服年長的。就是你們眾人,也都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因為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彼前5:5)。使徒保羅也勸勉腓立比的弟兄們要團結和謙卑,說:「所以在基督裡苦有什麼勸勉,愛心有什麼安慰,聖靈有什麼交通,心中有什麼慈悲憐憫,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2:1-5)。——3T 360 (1875).【1MCP 269.3】

惟靠上帝的大能——弟兄們哪,我勸你們行事專注於上帝的榮耀,以祂的能力為靠山,以祂的恩典為力量。藉著查經和懇切禱告,求主使你們明白自己的本分,並忠心履行。要緊的是應當在小事上培養忠心,如此就可養成在較大的責任上正直的習慣。我們往往忽略日常生活上的小事;然而形成品格的,卻正是這些小事。人生的各項事件,對於或善或惡,都有大影響。人的心思必須經過日常生活試驗的訓練,才可有力量在任何困難處境站立得住。在磨難和險惡的日子,你們需要有力量堅持正義,在各方反對的勢力之下,巍然獨立。--4T 561 (1881).【1MCP 270.1】

相關焦點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5章 個性
    藉著運用身體的各項功能,他會明白自己的優點和弱點何在。聰明的教師會特別留意加強孩子的軟弱之處,使他能養成均衡勻稱的品格。--RH, 1882年1月10日. (FE 57.)【2MCP 425.1】婚姻並不消滅個性——丈夫和妻子都不要試圖專橫地控制對方。不要強迫對方服從你的心願。這樣做保不住對方的愛。要仁慈、忍耐、寬容、體諒和禮貌。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一章 青年的問題
    不會說話的牲畜,是需要馴養的,因為它們沒有理智和理性。但人的心智,應受到自製的教導,學會管理自己。牲畜只能由主人管理,要訓練它們順服主人。主人乃是牲畜的意志、心願和判斷。一個兒童也可能像牲畜那樣受訓練,以致沒有自己的意志。他的個性也可能泯滅於訓練他的人。他那管理一切才能和意圖的意志,也可能順服於他教師的意志。【1MCP 282.1】凡如此受教的兒童,必缺少道德活力和個人責任感。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十章理解
    【1MCP 78.1】真正的獨立思考與輕率魯莽完全是兩回事。不要輕易放棄那能帶來謹慎,虔誠和成熟觀念的獨立精神,直到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我們錯了。這種獨立的精神,會使我們的思想在流行的各種錯誤中保持鎮靜不變,還能引導身負重責之人細心考慮各方面的證據,不因別人的影響而動搖,不受環境左右,在沒有全面了解情況時就匆匆下結論。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2章心理和健康
    ……【2MCP 396.1】全身各部——頭腦、骨骼和肌肉——和諧一致的活動,對於整個人體組織的充分健康發展來說是必不可少的。--SpTEd 33, c1897. (FE 426.)【2MCP 396.2】大腦的電力給全身帶來活力——大腦的電力受到心理活動的刺激,會給全身帶來活力。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七章 學習研究的原則
    【1MCP 351.1】只要青年願意獻身給上帝,祂就會悅納他們,悅納他們的才能和豐富的感情。他們的才智可以登峰造極。結合上宗教的原則,他們能推進基督降世所要成就的工作。這樣,他們就是與主同工了。--RH, 1877年6月21日. (FE 47, 48.)【1MCP 351.2】不滿足於第二流的工作——真教師決不滿足於第二流的工作。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五章 感知能力的影響
    心理與靈性的一個定律——心理與靈性的一個定律就是:我們所常注意的事物足以改變我們的性格。人的心並不是從純潔聖善的景況一下子落到敗壞,墮落和犯罪的地步的;那些照著上帝形象而造的人墮落到與禽獸無異或與鬼魔一般的地步,是需要相當長久的時間的。心理的定律是:人所注意的事物,必然影響他的品格。人能因放縱不正當的思想,而使自己的心受汙穢的影響,以致他原先所憎惡的罪卻變成他所愛好的事了。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3章 心理和屬靈健康
    愛上帝的心對生命和健康是至關重要的。--SpT Series A, No. 15, p 18, 1900年4月3日. (CH 587.) 【2MCP 404.3】身體的健康對於心靈的健康是很重要的——上帝會被承認為我們生命的創造者。祂所賜給我們的生命不可視同兒戲。在身體習慣上的魯莽也表現在道德品格的魯莽上。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38章教育的均衡
    但這不可成為一種自私和獨佔的教育;因我們所領受那與上帝相似的品格,乃是善良而慈愛的。創造主所賜給我們的每一種才能和稟賦,都是要用來榮耀上帝並造福同胞的。而且惟有這樣作,才能得到最純潔,最高尚,最幸福的收穫。-- PP 595 (1890).【1MCP 359.3】真教育是廣泛的——真教育,並不只是學習某門課程,它的範圍是很廣泛的。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章 自私和以自我為中心
    基督美好的榜樣,祂用無比的溫柔體諒別人的感情,與哀哭的人同哭,與喜樂的人同樂,這一切都深深影響了真心跟從祂之人的品格。他們必以仁慈的言語和行為,努力使疲乏之人的腳所行的道路易於行走。--5T 265 (1882).【1MCP 273.4】自我奉承的危險——對我們來說,了解自己是困難的,對我們自己的品格有正確的認識也是困難的。上帝的話是清楚明白的,但將之應用在一個人自己身上時,往往有錯誤。有一種自欺的傾向,以為聖經的警告和責備不是指著我說的。「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17:9)?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4章 管理心理的律法
    生命的收穫乃是品格。決定今世和來生命運的也是品格。--Ed 108, 109 (1903).【2MCP 417.1】自欺的魔力——自欺在人心上的魔力,是多麼可怕啊! --4T 88 (1876).【2MCP 417.2】心智有辨別力——人的心智賦有辨別是非的能力。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九章 整個人需要和諧行動
    【2MCP 375.1】倘若兒女喜愛在某一方面花心思而忽視在其它方面運用心智的能力,所以只是不斷培養和使用一個或兩個器官,他們便會帶著不平衡的心思和不和諧的品格步入成熟。他們在某一方面可以適應,而且非常堅強,但是在另一些同等重要的方面卻極為不足。他們不會成為能幹的男女。他們的缺陷必顯出來,損害整個品格。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6章 人際關係
    (見第六十八章《社會關係》)彼此依靠的定理——我們各人都是人類社會的一分子,是彼此密切相連的彼此依靠的定理運行於社會各階層之間。--PP 534, 535 (1890).【2MCP 431.1】人類受造彼此需要——在主的計劃中,已使人彼此需要。若是人人都願竭盡全力幫助那些需要他們的幫助、他們無私的同情和仁愛的人,就可做成多麼有福的工作啊。上帝已把才幹託付給每一個人。我們要用這些才幹彼此幫助,好行在窄路上。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1章 飲食與心理
    --5T 196, 197 (1882). 【2MCP 386.1】飲食與心理的密切關係——我們在彼得的命令中得知「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彼後1:6)。我(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健康改革的福氣和食用適當配合的簡單營養食物的益處。詳細論述了飲食與一個人的心態和脾氣的密切關係。我們擔不起因錯誤的生活習慣而養成壞脾氣。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0章身體影響心智
    它禁止人有害地滿足食慾和情慾。各種扭曲的食慾都會變成與我們敵對的情慾。我們有食慾是為了正確的目的,不應扭曲而成為死亡的執事,墮落到「與靈魂爭戰」。[見下一章《飲食與心理》]--CTBH 53, 54, 1890.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二十八章 自尊
    那些在小事上不忠心盡責的人,就算有律法、約束和處罰管制,也不願實行改革。--SpTPH 62, 1879. (CH 410.)【1MCP 256.1】要堅定地維護自重——要堅定而不斷地維護道德的純潔、自重和強烈的抵抗力。決不要須臾離開正路;一個親暱的舉止,一次的有失檢點,都可能危害心靈,為試探打開一扇門戶,從而削弱抵抗的能力。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六章 動機的原則
    --Lt 10, 1897. (4BC 1159.)【1MCP 344.5】培養正確的動機——要始終將服務的真正動機擺在老年和青年面前。學生所受到的教育要使他們成為有為的男女。要用盡辦法提拔他們,使他們變得高尚。要教導他們最好地使用自己的能力,同等地使用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要養成有秩序和自製的習慣。要始終將一種純潔真誠生活所發揮的能力擺在學生們面前。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十四章 鍛鍊
    但她們的品格是如此顯而易見,以至於無法矇騙明智的人看出她們實在無用。……【1MCP 117.2】一個脆弱、無能、專事打扮、總愛傻笑的人可成不了淑女。健全的頭腦需要堅強的體格。體格的健康以及對於必要家務的實際知識,對淑女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決不會阻礙腦力的發育。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三章 青年所面對的危險
    習慣決定命運——在青年少時期,人的品格是最容易受影響的。自制的能力必須在這個時候養成。日常起居中所發出的影響,其結果足以影響一生。--DA 101 (1898).【1MCP 308.1】自我鍛鍊和自我放縱——世界如今正沉溺於任性放縱之中。錯誤和荒謬之說充斥各處。撒但陷害人的羅網愈來愈多。凡敬畏上帝而願達到完全聖潔的人,必須學習節制和自約的教訓。食慾和情感必須服從更高理智的約束。這種自我的鍛鍊是我們培養心智的力量和屬靈的見識所必不可少的。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二十七章 上帝的愛
    ……【1MCP 247.2】善惡之間的鬥爭史,從它在天上開始直到叛逆勢力的最後傾覆,和罪惡的完全消滅,也是上帝不變之愛的表現。-- PP 33 (1890).【1MCP 247.3】大自然彰顯上帝的愛——大自然和聖經都彰顯上帝的愛。我們的天父是生命、智慧、喜樂的泉源。
  • 第二章 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
    第二章 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 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20-11-23 14:16 江西教師資格證 [您的教師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