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章 自私和以自我為中心

2020-09-03 Latter晚雨

我們在本性上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們在本性上是以自我為中心和固執己見的。但當我們學習基督希望教導我們的教訓時,我們就會與祂的本性有份,從今以後過祂的生活。基督美好的榜樣,祂用無比的溫柔體諒別人的感情,與哀哭的人同哭,與喜樂的人同樂,這一切都深深影響了真心跟從祂之人的品格。他們必以仁慈的言語和行為,努力使疲乏之人的腳所行的道路易於行走。-- MH 157, 158 (1905).【1MCP 271.1】

自私使理智降低——必須始終以自私的利益為次要;因為若是給它用武之地,它就會成為控制性力量,使理智降低,心腸剛硬,削弱道德力。於是人就會失望,使自己與上帝分離,出賣自己去追求沒有價值的東西。他無法快樂,因為無法尊重自己。他低估了自己,在理智上失靈了。--MS 21, 1899.【1MCP 271.2】

自私是人類的罪因——自私是缺乏基督化的謙卑,它的存在毒害人類的幸福,是人類的犯罪的原因,使那些心存自私的人信仰破滅。--Lt 28, 1888.【1MCP 271.3】

擾亂了感官——現今象在基督的日子一樣,撒但統治著許多人的心。但願人會識別和抵制他可怕的工作!自私曲解了原則,擾亂了感官,蒙蔽了判斷力。雖然全部的亮光都已從上帝有福的話語中照耀出來,仍有人抱著這種奇怪的想法,違背真理的精神和實踐。這似乎不可思議。【1MCP 272.1】

希望得到更高的工資,決心剝奪他人天賜的權利,這是出於撒但的心。人既順從撒但的意願和道路,就置身於他的旗幟之下。絕不要依賴那些已經陷入這種網羅的人,除非他們徹底悔改重生了;因為他們已充斥了錯誤的原則,感覺不到這些原則的有害結果。--SpT Series A, No. 10, p 26, Feb 6, 1896. (TM 392, 393.)【1MCP 272.2】

少談論自己(對一位專橫獨斷之人的勸勉)——你要讓上帝聖靈的神聖影響軟化並消融你的心。你不應那麼多地談論自己,因為這不會給任何人帶來力量。你不應使自己成為中心,想像自己必須不斷地照顧自己也使別人照顧你。你要將心意轉離自身,轉到更加健康的渠道。要談論耶穌,放開自我;讓自我淹沒在基督裡面,你的心聲應是:「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2:20)。耶穌會作你隨時隨在的幫助。祂不會撇下你獨自去與黑暗的權勢作戰。不會的!那有能力拯救到底的一位必予幫助。--2T 320, 321 (1869). 【1MCP 272.3】

別再同情你自己了——別再同情你自己了,要紀念世界的救贖主。思想祂為人做出的無限犧牲,然後想想祂的失望,因為在祂為人做了這樣的犧牲之後,人竟會選擇與那些恨惡基督恨惡公義的人結盟,變得與那些放縱不正當食慾的人合而為一,從而使自己的靈魂永遠滅亡。--5T 508 (1889).【1MCP 273.1】

活著只為自我是羞辱上帝——末日的種種危險正臨到我們。那些活著只為取悅和滿足自我的人是在羞辱上帝。祂不能藉著他們行事,因為他們會在那些不知道真理的人面前誤表祂。……上帝可能留心你正在培養驕傲。祂可能認為有必要挪去你的福氣,因為那些福氣非但沒有提高你,反而被你用來滿足自私的驕傲。--MS 24, 1904. (1SM 87.)【1MCP 273.2】

自滿表明屬靈的貧乏——有些人不願作克己的工作。在人勸勉他們去擔負些責任之時,他們就表現出不耐煩地說:「加增知識及經驗,究竟有何必要呢?」【1MCP 273.3】

此語道破了一切。他們覺得自己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其實上天卻宣布他們是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那誠信真實見證者對這些人說道:「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啟3:17,18)。你們的自滿自足,顯明你們是樣樣都缺少。你們是屬靈的病人,需要耶穌作你們的醫師。--5T 265 (1882).【1MCP 273.4】

自我奉承的危險——對我們來說,了解自己是困難的,對我們自己的品格有正確的認識也是困難的。上帝的話是清楚明白的,但將之應用在一個人自己身上時,往往有錯誤。有一種自欺的傾向,以為聖經的警告和責備不是指著我說的。「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17:9)?自我奉承可能會被解釋為基督徒的情感和熱心。自愛和自信可能會使我們確信自己是對的,其實我們遠遠沒有達到上帝話語的要求。--5T 332 (1885).【1MCP 273.5】

心中自高的毀滅性影響——人心中抬高自我的印象是那麼深,那麼強烈地渴望人的權柄,以致許多人的頭腦和心靈已經全神貫注於統治和指揮的念頭。惟有求主賜屬天的眼力才能摧毀人心的這種毀滅性影響。惟有上帝恩典的能力才能使人明白自己的真實處境,為人成就必須在心中成就的工作。--Lt 412, 1907.【1MCP 274.1】

避免極端自信(對一位行政人員的勸勉)——如果你高估自己,你對自己工作的評價就會超過其實際的效果,以致要求瀕於驕傲自大的個人獨立。你若走到另一個極端,自視過低,就會覺得低人一等,且會產生一種自卑感,而大大限制了你向善的影響力。你應避免這兩種極端。情感不應控制你;環境不應影響你。你可以對自己有正確的評價,這樣就會避免兩種極端。你可以有尊嚴而無虛榮的自信;你可以謙遜柔順而不犧牲自尊或個人的獨立,你的人生可以對高低階層的人產生極大的影響。--3T 506 (1875). 【1MCP 274.2】

以自我為中心使人生病(一道個人的信息)——你若要成功,就必須付出認真、徹底、恆切的努力。你必須作為跟從基督的人學會控制每一個煩躁忿怒的表情。你的心思太多集中在自己身上了。你太多談論自己和自己身體的軟弱了。【1MCP 275.1】

你自己的行徑藉著你錯誤的習慣天天給你帶來疾病。使徒勸弟兄們將身體獻給上帝。「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1,2)。--Lt 27, 1872.【1MCP 275.2】

以自我為中心影響感官(另一道個人信息)——你可以在許多方面幫助我們。但我奉主的命令告誡你,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要留心你是如何聽見,如何明白,又是如何挪用上帝聖言的。當你與弟兄們整齊劃一時主就會祝福你。祂所差遣傳揚第三位天使信息的那些人一直在齊心協力地與天上的智能合作。主沒有讓你負責傳揚一道會在信徒中帶來不和的信息。我再說,祂沒有藉自己的聖靈引導任何人去編造一種理論,動搖人對祂已賜給自己的子民要他們傳給世界之嚴肅信息的信心。--MS 32, 1896. (2SM 115).【1MCP 275.3】

要教導每一位兒童忘我的美德——有一種特性是每一位兒童特別要具備和培養的,那就是忘我的精神。它會給人生在不知不覺中帶來一種美德。在所有的美德中,這是最優美的。對於每一個真正的終身事業來說,這是最重要的資格。--Ed 237 (1903). 【1MCP 275.4】

忘我是真正偉大的基礎——耶穌的門徒單是受教得以明白祂國度的性質是不夠的。他們所需要的乃是心靈的改變,以便合乎天國的原則。於是耶穌叫了一個小孩子來,站在他們中間,隨後很親切地將小孩子抱在懷裡,說:「你們若不迴轉,變成小孩手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太18:3)。小孩子的天真忘我和信賴的愛,是天上所認為最有價值的美德。這些就是真正偉大的特徵。--DA 437 (1898).【1MCP 276.1】

自我贖罪是虛假宗教禱告的原則——外邦人認為禱告本身具有贖罪的功勞,禱告越長,功勞就越大。如果他們真能靠自己的努力而成聖,他們就有高興的理由和自誇的依據了。這種禱告的觀念源於自我贖罪的原則。這是一切虛假宗教的基礎。法利賽人接受了這種異教的禱告觀。這種觀念直至今日還沒有消失,甚至在自稱為基督徒的人中也是如此。口中重複刻板俗套的詞句,心裡卻不感覺需要上帝,其性質與外邦人的「許多重複話」(太6:7)是一樣的。--MB 86 (1896).【1MCP 276.2】

基督的生活中沒有一點自私的成分——在祂的生活中沒有一點自私的成分。世人所給予地位、財富和才能的尊敬,與上帝的兒子毫無相干。世人所用來贏得人們忠順或博取崇拜的手段,彌賽亞概不使用。祂那種完全舍己的精神,表顯在以下的這段話中:「祂不喧嚷,不揚聲,也不使街上聽見祂的聲音。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賽42:2,3)。--PK 692, 693 (1917).【1MCP 276.3】

上帝治療自私和妄自尊大的方法——人心原有一個癖性,就是看自己比別人強,專為自己打算,好高騖遠,其結果往往造成無端的猜疑和心懷怨毒的狀況。在聖餐之前的洗腳禮就是要消除這些誤會,使人去掉自私,放棄妄自尊大的態度,存心謙卑,願為弟兄服務。【1MCP 277.1】

從天上來的聖潔的守望者必參加這樣的聚會,使之成為自省悔過和蒙恩赦罪的良好時機。基督要帶著祂豐盛的恩典臨格,為要改變那趨於專求利己的思想。聖靈也必鼓舞那些跟隨主榜樣之人的天良。【1MCP 277.2】

當我們記念救主為我們所受的屈辱時,就必聯想起許多事來,一連串的回憶歷歷在目,如上帝的大恩,友人的幫助和安慰,以及許多辜負上帝,虧欠弟兄的事。那曾損害愛心嫩苗的許多毒根也都顯明了。品格上的缺點,本分上的疏忽,對於上帝的忘恩負義和對弟兄們的冷淡無情,都重上心頭。這樣,我們對於罪惡的看法就必與上帝的看法一樣。我們的思想就不再是自滿的,而是自責和自卑的了。我們心力就必堅強起來,足以打破一切曾使我們與弟兄疏遠的障礙。我們也必放棄一切邪惡的意念和誹謗的言語。於是,罪惡都已承認清楚而且蒙了赦免。基督馴服人心的恩典必臨到各人,而基督的愛也必使眾人團結一致。--DA 650, 651 (1898).【1MCP 277.3】

相關焦點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2章心理和健康
    並非只有你一個人感染了這種情感主義,其他人也因你的榜樣和影響而受害。--2T 248, 249 (1869).【2MCP 398.3】健康犧牲於情感(對一位個性強烈的女子的勸勉)——親愛的某姐妹,你具有一種病態的想像力,容許情感完全控制你的理智與判斷力,因此就羞辱了上帝。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5章 個性
    人若認識到事實上自己一切的能力都是來自上帝的天賦要予以利用,不是為了自私的目的,……而是為了榮耀上帝、造福我們的同胞,他們就會利用上帝所賜的才能,使才幹和能力得到發展。--Lt 20, 1894. (HC 90.) 【2MCP 424.3】每一個孩子都有個性——一個孩童可能被訓練得象野獸一樣,沒有自己的意志,他的個性消失於他教師的個性中。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五章 感知能力的影響
    祂知道自我放縱正在破壞人的道德力,也知道人類最大的需要就是悔改——在心靈中由自我放縱變為舍己和自我犧牲。--Lt 158, 1909. (MM 264.)【1MCP 334.3】罪惡模糊了我們的意識——罪惡遮暗了我們的心靈,模糊了我們的意識。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一章 青年的問題
    他們一旦品嘗到自我的犧牲的祝福,除了繼續不斷地向那位大教師學習,就不會感到滿足。對於那些願意響應祂呼召的人,主必在他們面前開闢道路。--6T 471 (1900).【1MCP 281.1】青年必須選擇人生命運——幼年所懷的思想感情,決定每一個青年人的終生歷史。早年所養成正直、善良、大丈夫的氣概,必成為品格的一部分,常常表現在人一生的行動中。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七章 學習研究的原則
    在其中我們可以獲悉那從起初原與上帝同等的主為救贖我們付出了什麼代價,祂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為要使一班人可以站在祂面前,蒙救贖超凡脫俗,按照上帝的形像得到了更新。--Lt 64, 1909.【1MCP 351.4】真教育把智力和道德力結合起來——主久已等待我們的教師們行在祂所傳給他們的亮光中。需要自我降卑,以便基督在人身上恢復道德形像。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十章理解
    凡學不好這種教訓並在待人方面粗魯冒失的人,若參加了傳道工作,在與人交接時,也必在禮貌上、機智上和技巧上顯出同樣的缺點。--《文字布道士手冊》, pp. 41, 42, 1902. (CM 34.)【1MCP 80.4】與易激動、不耐心、驕傲、自私、自尊心特別強的人接觸——與人心接觸,乃是上帝所交託人的最佳美、細緻的工作。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二十九章 依靠和獨立
    他們滿足於保持無能和低效,好象別人必須為他們計劃,多多替他們思考。有些人似乎完全不能親自開闢道路。難道他們必須總是仰賴別人為他們計劃研究,思考判斷嗎?上帝恥於有這樣的士兵。祂不能因他們得到尊榮,因為他們雖參加祂的工作,卻不過象機器一樣。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六章 動機的原則
    【1MCP 342.6】人一旦注視祂,生活就有了中心。青年的熱忱、慷慨獻身和激情,就有了真正的對象。責任變為歡悅,犧牲變為快樂。尊榮基督,效法祂的樣榜樣,為祂作工,成了人生的最高願望和最大喜樂。基督為我們各人而死。衪在十字架上捨命救贖了每一個人。衪這樣做,是為了使人不再過無目的的自私人生,而是為捨命救他的耶穌基督而活了。不是所有的人都蒙召做傳道士,但他們應當去服務。不論何人若為服務自我而活,就是侮辱上帝的聖靈。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二十八章 自尊
    祂從前曾接納這等沒有希望或魅力的人為祂成就大工。祂靈運行在人心中,激起每一機能發揮積極的作用。主在這些粗陋未開鑿的頑石裡,看到了能經得起暴風雨、高溫和壓力等考驗的寶貴材料。上帝看人不象人看人。祂不按外貌評判,而是鑑察人心,按公義判斷。
  • 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內心最自私的四大星座,希望不是你!
    每個人都是自私的,這是人性,老話說的好,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是如果太過自私,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的話,我想在如今這個時代裡,也是很難有朋友的吧,比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是相互的,不可能總是想著自己的。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裡最自私的幾個星座吧。
  • 19世紀英國自由主義的「品格」論:以約翰·密爾為中心
    19世紀英國自由主義的「品格」論:以約翰·密爾為中心作者簡介:盛文沁,江蘇金壇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歐洲思想史、當代西方政治理論。本文原載於《學海》期刊2014年第1期。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38章教育的均衡
    --PP 595 (1890).【1MCP 359.2】一切天賦都要發展——世人所有各種不同的天賦——心志,靈性和身體的良知良能——都是上帝所賦予,是要用來達到最高的程度的。但這不可成為一種自私和獨佔的教育;因我們所領受那與上帝相似的品格,乃是善良而慈愛的。創造主所賜給我們的每一種才能和稟賦,都是要用來榮耀上帝並造福同胞的。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1章 飲食與心理
    --5T 196, 197 (1882). 【2MCP 386.1】飲食與心理的密切關係——我們在彼得的命令中得知「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彼後1:6)。我(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健康改革的福氣和食用適當配合的簡單營養食物的益處。詳細論述了飲食與一個人的心態和脾氣的密切關係。我們擔不起因錯誤的生活習慣而養成壞脾氣。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0章身體影響心智
    它禁止人有害地滿足食慾和情慾。各種扭曲的食慾都會變成與我們敵對的情慾。我們有食慾是為了正確的目的,不應扭曲而成為死亡的執事,墮落到「與靈魂爭戰」。[見下一章《飲食與心理》]--CTBH 53, 54, 1890.
  • 孩子自私、任性、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怎麼辦?
    4歲的小布丁一邊喊著,一邊拼命的用手和胳膊護著他面前的一大堆色彩鮮豔的拼圖。「我也想玩,給我拿走幾塊。」艾米兒站在旁邊說。「不行!你不能玩,我需要所有的拼圖,你一個也不能拿走!」小布丁急紅了臉。「發生了什麼事?」老師走了過來,微笑著對小布丁輕聲的說,「小布丁是最棒的,這麼多的拼圖,分給艾米兒一些,好嗎?」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6章 人際關係
    這些人若是能看到自己對不信之人的無禮作風和無情話語的影響,以及這種行為在上帝看來多麼討厭,他們就會以改掉自己的習慣,因為缺乏禮貌對罪人來說乃是一塊最大的絆腳石。自私、抱怨、壞脾氣的基督徒擋住了道路,以致罪人無意來接近基督。--RH, 1885年9月1日. (HC 229.)【2MCP 433.1】要可愛——要在你一切的行為中彰顯基督。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3章 心理和屬靈健康
    愛上帝的心對生命和健康是至關重要的。--SpT Series A, No. 15, p 18, 1900年4月3日. (CH 587.) 【2MCP 404.3】身體的健康對於心靈的健康是很重要的——上帝會被承認為我們生命的創造者。祂所賜給我們的生命不可視同兒戲。在身體習慣上的魯莽也表現在道德品格的魯莽上。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44章 管理心理的律法
    --3T 72 (1872).【2MCP 415.1】創造主設立心理的律法——那位創造人心智並設立其規律之主,也為它按照這些規律發展而作了準備。--Ed 41 (1903).【2MCP 415.2】上帝偉大的律法——自然界有許多大定律支配,屬靈的事同樣受原則支配。
  • 自我中心和社會中心
    人類非理性行為(打鬥、發動戰爭、殺戮、自殘、目光短淺、睚眥必報……)背後隱藏的兩個動力因素是人類自我中心和社會(群體)中心。自我中心會導致傾向於自我服務,很多時候是以自私地犧牲他人利益和需求,去追求個人(所在群體)滿足或使原本荒謬的群體信念和行為合理化。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三章 青年所面對的危險
    --DA 101 (1898).【1MCP 308.1】自我鍛鍊和自我放縱——世界如今正沉溺於任性放縱之中。錯誤和荒謬之說充斥各處。撒但陷害人的羅網愈來愈多。凡敬畏上帝而願達到完全聖潔的人,必須學習節制和自約的教訓。食慾和情感必須服從更高理智的約束。這種自我的鍛鍊是我們培養心智的力量和屬靈的見識所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