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卦象傳:「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前文中,我們結合卦象解析了蠱卦的種種意象。那麼為什麼山下有風?就是範指一個家庭,人的身體,或者一個國家的廟堂出現了弊毒,出現了積弊。而這種積弊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是經歷了大有之盛世,豫之快樂,隨之漸變而產生的蠱。就像我們中國漫長的封建王朝歷史周期律一樣,大凡從天下大亂到明主匡扶,再到艱苦創業以後就會出現國泰民安的盛世發端,隨著馬當南山,刀槍入庫,君王則逐漸倦於政事,以致朝廷內部開始黨爭則漸漸政令不同,黨同伐異。
我們都看過《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劇中康熙皇帝,這個創造了康熙盛世,死後廟號聖祖仁皇帝,更被後世稱之為千古一帝的偉大帝王,晚年也曾因為九子奪嫡而倦於政事。以至於自己的兒子們為了爭奪皇帝位而大肆結黨結派,把好好的康熙盛世攪成了一個國庫空虛的假盛世。
而整個《蠱》卦的六個爻辭,普遍使用了幹父之蠱和幹母之蠱對比從陰陽兩個方面來闡述腐敗、弊政的根源。其中幹是治理的含義。在易經的框架中一直離不開陰陽二字,其中我認為陽一般是指精神、氣、能量、無形或者運動的事物。而陰一般是指實際存在的,靜止的物質。那麼幹父之蠱和幹母之蠱實際就是這種腐敗、弊政的陰陽兩個方面。
電視劇《雍正王朝》上映在90年代,至今仍在重播,是屬於國產古裝電視劇中的經典之作。原因就是客觀、準確地還原了整個康熙晚期,因為九子奪嫡事件而引發的一代雄主晚年倦於政事,令康熙盛世名存實亡。關於九子奪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其根本原因在於康熙皇帝有太多的選項可供選擇了。我們要知道,康熙皇帝是自古以來生育能力超強的皇帝,先後有皇子24個,其中有9個皇子參與了皇位的爭奪。其中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這九個阿哥每一個都不是好惹的,都是在文治武功方面各有千秋的佼佼者。他們內部也有黨派,其中老九,老十都是緊密團結在老八的周圍,後來老八見自己繼位無望又都組團把寶壓在了老十四身上。而「冷麵王」,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胤禛只有一個老十三鐵桿支持。最開始胤禛和老十三都是全新支持太子胤礽的。但太子反覆被廢,使胤禛有了直接奪嫡的想法。皇子們尚且如此,底下得大臣們為了自己的仕途也是紛紛站隊。可以說當時表面上被稱為康熙盛世,實際已經是內政外患頻頻。
而康熙皇帝又是一個對繼位人選務必精益求精的人。這就導致了長期太子人選真空期,老皇帝越想觀察繼位人選,皇子們也就不可能死心。所以就出現了奪嫡站隊重於國家治理的可怕局面。
實際這就是蠱卦的山風蠱的卦象,艮山就相當於當時的大清王朝廟堂之內。而巽風則是在廟堂之內流傳的陣陣陰風,內政外治不同,導致流言四起,有的皇子甚至真的採用巫蠱之法互相坑害。最後,我們的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到最後一刻也沒能親口傳達繼位詔書,導致正大光明牌匾後的詔書,傳位四皇子胤禛的遺詔一直被後人懷疑,猜忌。
種種的蠱弊之毒一直侵襲了整個十三年的雍正王朝。雍正皇帝為了整頓父皇在位時留下的種種弊政而嘔心瀝血整治十三年才使內政外治得以清明,真正奠定了康乾盛世的根基。而要辭初六爻曰:「幹父之蠱,有子,考無咎」無意中揭示了歷代王朝從興到衰而再到中興的過程。初六爻意思就是整治父輩的腐敗,有繼承人,就是沒有大錯的,去世的父親是沒有過錯的,因為沒又父輩留下的弊端也無法鍛造後世的賢達子孫,也有孝道的含義在裡面,自古我們的先人都會認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而九二爻為什麼說幹母之蠱,不可貞?整治母被的腐敗,積弊則不可以來真的,那麼認真,因為這個母就是家庭內部的事情,不管是皇室還是普通家庭,往往清官難斷家務事。皇帝的家事儘管不像電視劇後宮甄嬛傳裡描述的那麼複雜,但也確實千頭萬緒,整理家事不同於治理國家。
九三,六四和六五則分別描述了在整理國家的不同方面採取得不同辦法,幹父之蠱與裕父之蠱是先鐵腕後仁治的一個過渡階段。法盡則無民也。
上九爻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則是一種政治腐敗,弊政成功後而功成身退的理想狀態。當然功成身退的道理自古有之,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