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一束光 眼裡一片海 腦裡一堆書

2020-12-27 恩寵來啦

明天的總是最好的,不是嗎?

21世紀10年代最後一個寒冬結束了,歲末年初,我們總喜歡規劃些什麼。

找一個靈魂伴侶?換一份心儀工作?買車買房?……

你的規劃是什麼?

當我想2020該以什麼一個態度來開始生活時?一句話悄然上線:

心裡一束光,眼裡一片海,腦裡一堆書。

1

心裡一束光,執著一線的希望。

什麼樣的光最耀眼?

不是正午時分的太陽,而是黑暗裡的點點星光。

2019年4月17日,江蘇南京一名95後男子醉倒在地鐵站,身邊都是嘔吐物。

男子西裝筆挺,當晚為了陪客戶喝酒醉倒在地鐵站,他不顧形象趴在地上,不斷念叨著「喝了好多,喝了好多」「沒辦法,真的沒辦法」「大家都為了生活,不容易」。

幾分鐘後,妻子的出現讓上一秒還強裝鎮靜的男子瞬間崩潰,抱著妻子大哭起來,聲音顫抖開始不斷道歉:「寶寶對不起啊,我感覺我沒有用……」

此時,妻子不顧丈夫身上的嘔吐物,輕輕拍了拍他的頭,兩人緊緊相擁。

因為心裡有了承諾,所以他對妻子愧疚。因為心裡有了愛,所以她對丈夫包容。因為有了彼此,他們是彼此的太陽。

「我沒有用」只是今晚的夜,明日晨光升起,依舊為你奔赴沙場。

成年人的世界,處理容易長胖和脫髮,就沒有容易二字。

但有時候一個人、一句話、一本書、一個故事、一個場景、一個無法預料的事或物,總會讓你心懷希望,像一束光,給予你明天,指引你前行,照亮你的生活。

我們無法預料你的光會是什麼,因為每個時候都不一樣,但每個人一定都有一束屬於自己的,那就是你自己,不一定要做別人的太陽,最起碼可以做一根隨音樂揮舞的螢光棒,動次打次……

期待今晚的電視劇更新嗎?嗯對,這就是生活。

2

眼裡一片海,容下喜怒哀樂。

是什麼讓人生有意義?

不是金錢和物質,而是生活本身。

2019年12月1日,一名長安福特AE工程師清晨在朋友圈發下簡短文字:「對不起,我有抑鬱症,工作問題太多,對不起所有人和這個世界」。之後跳樓離開人世,年僅30歲。

985高校吉大畢業,入職8年,已經是項目的負責人,一周前還給孩子過周歲宴,00:44時還給妻子說晚安,早晨8點,終因工作壓力太大導致抑鬱,成為折翼的天使。

該有多大的勇氣和決心,才會選擇放棄生命?

如果有這份勇氣和決心,為何不放棄這份工作,換一份能和家人朋友一起輕鬆度過的工作呢?薪資待遇差一點又有何妨?

大海,時而平靜,時而奔流,既寬廣包容,又激情奮進。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你的心靈會得到洗滌,變得豁達、開闊、進取、坦然。

大海的大,容得下苦難與悲傷,裝的下你的歡樂和幸福,把心放平,把心放輕,少了一些無奈與感慨,多了一份從容與淡定。

如果你還沒看過海,切不可錯過。

3

腦裡一堆書,有趣又有料。

有趣重要嗎?

廢話!!!

一個小夥伴問我:「你看了那麼多書,有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嗎?」

我受何兆武教授著作《上學記》影響,也認同讀書本身即是目的。就如五柳先生所言,「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心理學學家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有目的的,或是意識層面,或是潛意識層面,何兆武教授的目的是「讀書」,五柳先生的目的就是開心。

如果非要給讀書一個理由,我想我讀書的目的有兩個:讀雜書構建三觀理解世界,讀專業書搞好工作。

小時候聽語文老師分析詩句文章總是玄乎地說道,根據文章片段,你就可以了解作者。當時覺得老師在扯淡,然而現在應了真香定律。

理解這個世界有兩個途徑:體驗和讀書。體驗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踩坑,而讀書則是看別人踩過坑後不再去踩。

無法比較哪個是最好的方式,因為他們相輔相成,有時候你要讀過一些書你才能體驗到一些事,有時候你則需要體驗一些事後才能讀懂一些書。

那為何讀的是雜書呢?

數學、語文、化學、物理、經濟、生物、心理學、醫學、哲學等都有一套完整的系統解釋世界,他們各不相同,卻都是正確的,但不一定都是可行的.。

比如,你女朋友有生病了,該不該叫她多喝熱水,你從醫學的角度和心理學的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至於讀專業書,大家都知道,人嘛,總是要吃飯的啦。

人一天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工作的,如果能把工作做好,不也是一件讓自己爽的事情嗎?

《不存在的騎士》裡有一句話我很喜歡:「無論如何,你的骰子已亮出它們的點數。我的骰子還在盒子裡跳躍。

心裡一束光——自信。

眼裡一片海——自律。

腦裡一堆書——有趣。

21世紀20年代會是什麼樣?讓我們拭目以待!

2020,愛你愛你!

這是錦桐的第 18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枕一片海 讀一卷書
    「天涯一卷書」海洋主題書店,位於三亞市天涯區馬嶺社區,臨近天涯海角景區。當我推開這家書店的門,便深信,這就是博爾赫斯心中天堂的模樣。 我沿著浪花的味道,走過極具濱海氣息的街道,走到青龍街的深處,一座小清新風格的書店赫然出現在眼前。書店採取的是複合式空間設計,一樓是惠民書店加閱讀空間,給周邊居民和遊客提供了一片詩意棲居之所。
  • 顛覆認知——神奇腦網絡最新發現纖維束
    彌散張量成像(DTI)是唯一可顯示活體腦白質纖維束的無創性成像技術,能夠立體、直觀的顯示纖維束的走形變化。《DTI神經纖維束結構與功能》一書,詳細講述了大腦內部的微觀結構,詳細講述了大腦神經纖維束的走形、毗鄰和頸髓內的走形關係。
  • 他——心裡有火,眼裡有光
    看到這句話,我眼前浮現出的是他的身影,一個心裡有火、眼裡有光的青年同事——李冉。他的出現讓英語課堂再現靈動,他走到哪裡都帶來一片羨慕與讚嘆。「聽說今年咱們學校來了一個英語專業的研究生」「研究生來我們鄉鎮教初中,太大材小用了吧」……大家的驚嘆聲還沒落下,領導就組織我們觀摩這位研究生老師的課堂。
  • 黑夜裡一束溫暖的光 照亮母女倆前行的路
    本報訊(記者 鄭磊)下夜班後,一名公交車長遇到一對兒騎電動車的母女,因該路段沒有路燈,漆黑一片,車長決定開車「尾隨」,照亮母女倆前行的路……這嚴冬中黑夜裡溫暖的一束光,暖了很多人的心。
  • 一束陽光究竟有怎樣的治癒功效?
    喜歡在黎明時看著光亮逐漸鋪滿整個天空,中意早春午後的陽光懶懶地灑在書上。在有些時候,當我們對著發光處凝望,或許那就是一種對光的索求,對世界的探索。那些光行走了百萬年,而我們,不過是一場百年的孤獨,寂寞的表演。看著暖暖的光,走在被風拂面的樹下,轉眼便是美好。
  • 王開東:一束鮮花引發的慘案
    為何一束鮮花能引發一場慘案呢?事情並不複雜。朔州第六小學畢業班會上,孩子覺得班主任非常辛苦,為了表達感激就買了一束花送給班主任。但這一「駭人聽聞」的消息,被數學老師王某知道了。王某怒髮衝冠,憑欄處,當場發飆,不僅全體學生罰站,還向送花的學生吐口水,侮辱訓斥這個學生。「如果是你,站在我這個位置上,你給別的老師買了,就沒給我買。
  • 一本豆瓣只有154人評價的童書,卻讓我和女兒讀了一整年
    冬天,等雪來的時候,我們一起念了這首《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願飄到小河裡,變成一滴水,和小魚小蝦遊戲。我願飄到廣場上,堆個胖雪人,望著你笑眯眯。讀這首詩的時候,我腦海裡出現了一幅畫,而孩子想像力比我們更豐富、更奇幻,在他們的心裡、眼裡看到的比我們要多得多。這本《蝴蝶·豌豆花》(中國經典童詩),我和女兒讀了整整一年,從春夏讀到秋冬,卻還覺得沒讀夠,因為詩歌之光一直照耀著我們。
  • 福建有一個地方被稱為小墾丁,心裡有一束光,眼中有一片蔚藍的海
    福建有一個地方被稱為小墾丁,心裡有一束光,眼中有一片蔚藍的海漳州港的天氣不能說太好吧,灰濛濛的,不過好歹不用被暴曬,也挺好。燈塔一新一舊,高聳的山坡上 凝望歸港的漁船,從燈塔返程,俯瞰成片的沙灘,好多小朋友在玩耍。天晚得真快,安靜的漁船,掛滿牡蠣的浮漂被暈染成淡淡的黛青色。到了沙灘,自然是下去踩踩沙子玩玩水啦。海岸邊高架一排五顏六色的貨櫃,面朝大海。風吹日曬已有鏽跡,不過應該還能住人。
  • 多 彩 大 腦 | 國內首部大腦 DTI 神經纖維束專著發布(附培訓教程視頻)
    神經纖維束的走行和分布與行為、功能的關係一直是腦科學關注的核心問題,也是臨床神經病學的定位和定性的基礎。彌散張量成像(DTI)是唯一可顯示活體腦白質纖維束的無創性成像技術,能夠立體、直觀的顯示纖維束的走形變化。本研究採用DTI觀察大腦神經纖維束的走形及位置毗鄰關係。從而為了解每個神經纖維束在運動、感覺、視覺信息的整合、語言、習慣、情緒、行為、認知、記憶、整合等功能中打下基礎。
  • 人物專訪 | 退伍藏兵李卓陽眼裡的火,心裡的光
    卓陽朝九晚五的日子沒過多久,他就毅然決定結束這種看得到天花板的生活,去追尋心裡的「光」。卓陽回憶起自己的主持生涯,眼裡冒著火。這一崇高的願景,會成為人們心中一個永不落幕的信念,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眼裡冒著青春之「光」,去拼搏,去創造,去抓住心裡的「光」。
  • 考試後一堆書怎麼處理?
    更絕的是小令把紗網放在牙籤罐裡隨身攜帶,可以隨時拿來捕捉昆蟲、抓魚,抓到的魚還能放罐子裡。在課堂中我提了一個挑戰:每個學期期末考試結束後有一堆的書本期刊如何處理?堆我家地上的書和報刊小夥伴先採用白色思考帽收集信息,獲得每個人現在處理學習結束時書籍的方式。
  • 一束鮮花,是不是變成了發飆老師放下尊嚴的最後一根稻草?
    最近網上一段視頻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山西朔州某小學的班級畢業會上,有個學生手棒一束鮮花送給了班主任,卻沒有送給旁邊的數學老師。數學老師很生氣,當場情緒失控,公開辱罵學生,指責他們平時做為任課老師,並沒冷落孩子們,為什麼眼裡只有班主任,而沒有其他老師?罵他們忘恩負義,說他們偏心,不懂得感恩。
  • 一束鮮花、一枚黨徽、一本臺帳 他在小院子裡做出大文章
    「這篇文章讓我看到了院委會工作的苦與難,感謝你們的辛勤付出……」5月26日,記者在金牛區西安路街道棗子巷社區的居民群裡看見,在金牛區開展的「鐵軍精神伴我行·金牛黨員在行動」抗擊疫情主題徵文活動中,轄區青羊東一路68號院院委會主任常炳文所寫的《一束鮮花的故事》,在312篇文章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優秀獎。
  • 【海大表白】海科陳瑋萱,你的憨厚,傻傻的笑容放佛一束陽光照進我的心裡.
    ❤表白6:表白海科陳瑋萱,每一次經過你身旁 都會羞澀的瞟你幾眼,你不帥,不高,不白,但是我就喜歡你的陽光,你的憨厚,傻傻的笑容放佛一束陽光照進我的心裡,什麼時候你才能與我四目相對,訴說著屬於你我的情話你從我的青春裡走過,留下笑靨,我在你的花季裡停留,溫暖了我的想念,又泛濫了你的情絲。或許我們的相遇是三百年前就註定的,一分不多,一秒不少,剛剛好,在我最美好的年紀遇見最美好的你。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巧克力,有點甜,又有一點苦。親愛的女孩,明天剛剛是我們一周年,去年的明天,深夜歸來,點點微雪,雪裡夾著蜜,甜甜的,前天我們一起去看獅子座流星雨,夜靜靜的,你美美的,我甜甜的。有你的日子,歲月靜好!
  • 【谷麗莎專輯】她的小提琴裡能聽見「風與海」的聲音
    2 ▏風之海開篇是鋼琴慢慢傾訴,當小提琴的音色慢慢走近時,輕靈優婉,像溫潤和煦的晚風,呈現給我們的是充滿希望的感覺,而後隨來的是大提琴低沉的聲音,就像是歷經滄桑大海的胸懷般深厚。若你在晨間冥想,當在《風與海》中徜徉。谷麗莎描繪的世界清風吹面,細浪拂灘,海面平靜而遼闊, 風與海輕聲低語。
  • 一本集結了心理學、腦科學、哲學的書是怎樣的?
    一重是腦科學,一重是哲學,一重是心理學。1.腦科學腦科學是時下最熱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作為一本腦科學的科普書,它還有一個很大的價值表現,就是「新」。原文書是2018年出版的,相當新鮮。這本書所分成的三部分章節,可以簡要地理解為:一、作者對人的意識現象的解釋的基礎;二、作者對人的意識現象的闡述;三、作者本著自己對人的意識現象的觀點,對一些普遍的文化、哲學主題的簡要比較。
  • 教師未收到鮮花謾罵學生:每一束鮮花都屬於值得的人
    《小王子》裡有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既然有所羈絆,就要承受眼淚的風險。這句話我對其理解就是,想要得到什麼,就要付出什麼,通俗點說,不行春風,難下春雨。但很多時候,很多人可能不會想到這一點,總是覺得自己作不作為,有沒有羈絆,都無所謂,別人付出是理所當然的。
  • 喜歡你,是我眼裡藏不住的光
    跟往常一樣乏味的聯誼,她安靜地坐在角落裡,看著身邊的人說說笑笑。她輕輕地不斷吸著往外冒的鼻涕清水,再假裝不經意地拿出紙巾擦擦。這是最後一張紙巾了,她在心裡打好等會兒要提前離場的草稿,哪知剛想起身,就有一包清風的紙巾遞了過來。
  • 對話|孫振華:「隔離」在家 守著一堆書不會寂寞
    同時,孫振華在這段時間裡,把去年所有未了的工作,例如欠的文稿,都清了,天天悶在家裡,只能做一些文案的工作。好在去年他把所有的書都搬到武漢了,所以守著一堆書,不會寂寞。春節後孫振華和上海書畫出版社聯繫了出書的事,報了一個選題,打算在2020年出本公共雕塑方面的書。如果選題通過,他就可以著手了。
  • 牽手6年來磕磕碰碰,58歲女人:幸福不在別人眼裡,而在我心裡
    可單阿姨卻感慨,幸福不在別人眼裡,而在她的心裡!58歲的單阿姨01我與老耿能走到一起,在身邊人看來,既出乎了意料,又不在情理之中,原因是我們倆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都是那麼不搭調,不般配。我性格潑辣,敢作敢當,儘管不再年輕了,但身材、氣質依然還是很好的,家庭條件更是沒得說,有房有車還有積蓄,一兒一女也都挺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