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抗衰老之父」首訪中國 曾獲諾貝爾獎提名

2020-12-18 中國網

點擊視頻播放: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wMjA2ODcwMA==.html

 

    12月2日上午,美國「抗衰老之父」文森特·吉阿母帕帕博士(Dr. Vincent·Giampapa)在北京大學醫學部發表了專場演講,介紹了自己從事抗衰老研究的經歷與重要成果。

    吉阿母帕帕博士是全球抗衰老醫學界的先驅者。他是全球第一個獲得抗衰老政府認證和擁有執照的醫師,擁有24項有關細胞傳遞、幹細胞和外科儀器設計的專利技術,是美國抗衰老醫學會的創始會長,也是用計算機模型定量衰老的創始人,被譽為美國「抗衰老之父」。

    吉阿母帕帕博士因其開發了首個衰老測量電腦程式,榮獲美國抗衰老醫學科學院(A4M)科學技術獎,因其以畢生精力研究開發的抗衰老保健品HealthycellPlus,榮獲愛迪生獎,同時以其在幹細胞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獎提名。

    吉阿母帕帕博士是在環球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隆重邀請下訪問中國的,這是他首次踏上中國土地。他將在北京出席一系列活動,為 Healthycell系列產品在大中華區登陸預熱。

    Healthycell是一種高級細胞營養劑,融合了超過90種的植物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以及酶——迄今為止其他任何產品都無法獲得這樣的組合,在細胞水平上保障人體的健康,延緩人體衰老。

    環球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曉預計,Healthycell系列產品正式登錄中國後,將在抗衰老醫學領域掀起一場風暴。

    環球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香港。公司擁有美國、日本等全球高端的專家智庫和豐富的科研資源,與全球眾多諾貝爾獎獲得者保持著密切的聯繫。

相關連結:http://news.china.com.cn/2015-12/02/content_37216441.htm?f=pad

相關焦點

  • 美國「抗衰老之父」首訪中國—新聞—科學網
    12月2日,美國「抗衰老之父」文森特•吉阿母帕帕博士在北京大學醫學部作了專場演講,介紹他從事抗衰老研究的經歷與重要成果。 吉阿母帕帕是全球抗衰老醫學界的先驅者。他擁有24項有關細胞傳遞、幹細胞和外科儀器設計的專利技術,是美國抗衰老醫學會的創始會長,也是用計算機模型定量衰老的創始人。 因開發了首個衰老測量電腦程式,吉阿母帕帕榮獲美國抗衰老醫學科學院(A4M)科學技術獎,他以畢生精力研究開發的抗衰老保健品Healthycell○RPlus榮獲愛迪生獎,同時他以在幹細胞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獎提名。
  • 非洲現代文學之父阿契貝去世 曾多次獲諾獎提名
    欽努阿·阿契貝  (Chinua Achebe1930.11.16~2013.3.21)奈及利亞小說家、詩人,被譽為「非洲現代文學之父」、「非洲最偉大的小說家」。  生前多次獲諾獎提名;代表作「奈及利亞四部曲」  新京報訊 (記者姜妍 實習生吳月)被譽為「現代非洲文學之父」的奈及利亞作家欽努阿·阿契貝21日在美國波士頓去世,享年82歲。阿契貝生前多次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候選人,奈及利亞媒體曾經這樣評價阿契貝與諾獎的關係,「不是阿契貝需要諾貝爾獎;正相反,是諾貝爾獎需要阿契貝來證明自己。」
  • 盤點曾獲諾貝爾獎的華人,你認識幾個?
    1957年,由於與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觀念被實驗證明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此外曾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裡程碑性貢獻。楊振寧和李政道曾為摯友,他們是最早獲諾貝爾獎的華人,然而也因合作中的嫌隙而發生決裂。
  •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不提名袁隆平?
    諾貝爾獎是當今世界公認的至高獎項,專門用來獎勵在物理,化學,文學等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們。諾貝爾獎頒發了一百多年,一直到近年來才有中國籍的學者入圍,他們分別是屠呦呦和莫言,一個獲得了201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另一個則獲得了201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 「行為經濟學之父」、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獎
    今年諾貝爾獎的「壓軸大戲」中,理察·塞勒,被稱「行為經濟學之父」的芝加哥大學教授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研究人的非理性經濟行為的「行為經濟學之父」,理察·塞勒被問及:你會怎麼花費9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72歲的老爺子繼續開起了玩笑:「我會盡最大努力,用非理性的方式把這些錢花光。」
  • 兩次獲諾貝爾獎提名,東京大學前校長有馬朗人先生去世
    有馬先生於1930年出生在大阪,畢業於東京大學理學部,獲博士學位,是國際著名的核物理學家,其「有馬·堀江理論」(配位混合的理論)對世界核物理發展產生了重要貢獻,兩次獲得諾貝爾獎提名。1989年,有馬先生擔任東京大學校長。1993年開始出任理化學研究所理事長。1998年,受當時的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的邀請,參加參議院議員競選並當選。
  • 袁隆平等7位科學家獲未來科學大獎 有人稱之「中國的諾貝爾獎」
    記者:蔡文清未來科學大獎成立於2016年,是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共設置了「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每個單項獎獎金為100萬美元,大獎評審體系主要參考諾貝爾獎等國際著名獎項,因此也有人將它比作「中國的諾貝爾獎」。
  • 小說《花鼓歌》引進 改編電影曾獲奧斯卡五項提名
    1957年,《花鼓歌》被改編為舞臺劇在百老匯上演,大獲成功,前後演出達600場,多年不衰。後來又被拍成了電影。其實不管是歌舞劇還是電影《花鼓戲》,故事想必已被那些單憑想像的外國人改得面目全非。但該片曾獲第34屆(奧斯卡)學院獎藝術指導、攝影、服裝設計、編曲(音樂劇類)、錄音5項提名,成為當年全美十大最賣座電影之一。
  • 中國科幻小說《三體》英文版獲美國「星雲獎」提名
    新華網上海2月21日電(記者許曉青 姬少亭)記者21日從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獲悉,中國知名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的英文版已獲得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2014年度「星雲獎」提名。    業內人士分析,儘管目前僅是獲得提名,但對中國科幻長篇創作而言,具有重大意義。
  • Healthycell Plus抗衰老系列產品即將登陸中國
    12月2日,全球抗衰老領域的領軍人物、被譽為美國「抗衰老之父」的文森特·吉阿母帕帕博士(Dr. Vincent·Giampapa)在北京演講交流會圓滿舉辦。吉阿母帕帕博士回顧了自己從事抗衰老研究的經歷,隆重介紹了自己研究的重要成果——Healthycell Plus抗衰老產品,受到了與會嘉賓的高度認同。
  • 中國核潛艇之父、天氣預報奠基人分別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其中黃旭華院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是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研製的創始人之一;曾慶存院士是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國際數值與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他在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他們為中國核潛艇研製、數值天氣預報做出重要貢獻黃旭華院士於1924年2月24日出生於廣東省汕尾市,在194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他曾擔任中船重工集團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是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飛彈核潛艇總設計師,他曾在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的多次海上實驗任務中,作為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副指揮,開拓了中國核潛艇的研製領域
  • 中國粒子加速器之父去世 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國粒子加速器之父去世 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6-02-21 03:44:56  中國粒子加速器之父  謝家麟1920年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4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物理系,1951年在史丹福大學獲博士學位。1955年,他在美國芝加哥醫學中心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臺以高能電子治療深度腫瘤的加速器,開拓了高能電子束治癌的全新領域。1955年,他衝破重重阻力回國。
  • 12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美籍華裔生物化學家,1952年生於美國紐約,祖籍浙江杭州,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生於中國臺灣省新竹市,先後就讀於新竹國民小學、新竹中學;1959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化學,1961年在臺灣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曾獲得美國化學學會的哈裡遜豪獎、彼得·德拜物理化學獎、美源都的勞倫斯獎、美國國家科學獎、英國皇家化學佰法拉第獎和 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等。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臺灣省人。
  • 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
    1948年,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名譽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1980年7月24日,錢三強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學技術發展的簡況》為題講課。[2]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9歲。[3][4] 在核物理研究中獲多項重要成果,特別是發現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現象並對三分裂機製作了科學的解釋。
  • 短史記 | 「老舍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的傳聞被證偽
    自80年代起,老舍之子舒乙曾多次說過類似意思的話:「1968年……瑞典人……經過投票準備授獎給他,但是老舍當年已經逝世,按諾貝爾文學獎規定,不能授予,所以將當年文學獎授給了川端康成。」②意即老舍是1968年距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人。
  • 諾貝爾獎評委:我們很關注中國物理界
    其中,戴維·索利斯獲得諾貝爾獎的一半,另外一半由鄧肯·霍爾丹及麥可·克裡特裡茲共享。3人均是出生於英國,而就職於美國大學的科學家。諾貝爾獎近年來一直積極的聯繫中國的高校和研究院,傳播諾貝爾提名的方法,希望在諾貝爾的提名中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提名科學家。去年博特納女士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就曾表示「物理學獎評委會每年都會向中國大學發出邀請信,希望聯繫上物理學領域的教授,繼而由他們向評委會推薦物理學獎候選人。但多年來幾乎未得到來自中國的回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今年來自中國的諾貝爾物理獎提名者數量有所增長。
  • 中國胰島素拒絕諾貝爾獎提名原因解密
    這是中國現代科學家在基礎科學領域取得的一項重大成就,毫無爭議地載入了共和國的科學史冊。2011年5月中國科學院院史館對外開放,這一成果在院史陳列中也佔有顯著的位置。很多參觀者在牛胰島素結構模型前面駐足,卻常常忽略了陳列在展櫃中的一件文件。這是外交部和中科院向國務院呈送的一份報告,名為「關於楊振寧擬提名我國化學工作者為諾貝爾獎金一九七四年化學獎候選人問題的報告」。
  • 中國首次申報諾貝爾獎,結晶牛胰島素緣何落選
    結晶牛胰島素作為上世紀中國的重大的科研成果。在中國人心目中,這是一項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的傑作。但事實卻未能如我們所願,因為諾貝爾獎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必須完全創新的成果。其實合成胰島素的目的並不是用於治療糖尿病,而是用科學手段來合成蛋白質。在當時,這是一場科學界的「分子戰爭」。而中國舉全國之力參與這場戰爭並不是為諾貝爾獎,而是探索生命的起源。
  • 盤點12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3  錢永健(1952.2.1 - )  Roger Yonchien Tsien  美籍華裔生物化學家,1952年生於美國紐約,祖籍浙江杭州,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 拜登或提名首位華裔女性美國貿易代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隨著拜登離「美國總統」越來越近,世界普遍關心,在飽受川普政府單邊關稅措施的衝擊後,拜登如何恢復正常的貿易秩序,特別是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在這個關鍵節點,拜登執政團隊又一重要職位曝光,那就是美國貿易代表,獲提名的將是一名華裔女性。 當地時間12月9日,多家美媒報導稱,拜登預計提名 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首席貿易法律顧問、美籍華人 凱薩琳·戴 擔任美國貿易代表。如果提名通過,她將成為首個擔任該職務的有色族裔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