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月25日),「錯換人生28年案」一審第二次開庭已告一段落,未當庭宣判。本次庭審中有哪些重點內容?取得哪些進展?當事人對本次庭審的感受如何?南都記者進行了採訪和梳理。
庭審:
證據質證近2小時
此案曾於9月11日9時在河南省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第一次開庭審理。案件當事人患癌青年姚策及其生父生母向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共計索賠273萬餘元。前次庭審爭議焦點仍在於賠償費用,以及28年前的錯抱行為與姚策後來患癌之間有無因果關係。
關於28年前的錯抱行為與姚策後來患癌之間有無因果關係,在前次庭審中,被告河南大學淮河醫院方面提出應對此進行醫療鑑定申請。被告方當時還提交了新證據,認為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當年屬於省管醫院,不受開封市政策文件影響,同時,當年要求B肝疫苗注射的普及程度非100%,原告提出的賠償金額過高,並認為姚策在其母親懷孕期間就已感染B肝病毒,但未提供相關證據。
9月25日的庭審結束後,姚策及其家屬的代理律師周兆成告訴南都記者,今天庭審的主要內容包括,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對本案後期補充證據進行了充分質證,以及法院依職權調取的證據再次組織雙方進行質證,同時對當事人姚策患病的部分醫療票據進行質證。質證過程近2個小時。
周兆成向南都記者介紹,關於被告此前提出的相關醫療鑑定的申請,目前,法院並沒有明確告知該案是否要進行因果關係的鑑定。庭審中,原告已充分論證了姚策出生時未注射B肝疫苗以及抱錯行為與其罹患肝癌之間的關係,也論證了本案沒有鑑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鑑定的事實證據,關鍵病例已經被被告河南大學淮河醫院遺失,所以啟動鑑定根本不具備現實可能性。」周兆成表示,另一方面,啟動鑑定會客觀上拉長本案的訴訟時間。
進展:
當庭先予賠付10萬元
9月25日的庭審仍然涉及兩個案件,分別為原告姚策親生父母訴河南大學淮河醫院「28年前抱錯嬰兒事件」侵權責任糾紛案,以及姚策單獨訴河南大學淮河醫院「患癌」侵權責任糾紛案,均未當庭宣判。
庭上,被告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當庭給予原告姚策先予執行款項10萬元,以支票形式交付。
「我們在起訴後,希望法院充分考慮本案原告姚策目前患病,急需醫療費,以及他現在已無力支付醫療費用,申請法院裁定先予執行,責令被告先行支付姚策醫療費用360339.54元。」姚策方代理律師周兆成向南都記者表示,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已先予支付10萬元,至於其餘的款項,將等待法院進一步判決。
據周兆成介紹,早前,原告方已向法院提交27組證據,包括28年前,原告杜新枝、第三人許敏在被告生產病例資料以及原告DNA鑑定資料,郭威以及姚策親姐姐B肝檢測結果單、姚策患癌病例資料,以及郭威幼年時注射B肝疫苗等關鍵證人證言等。其認為,前述證據全面鎖定了本案的關鍵事實,以及證實了28年前,原告親生母親杜新枝在被告生產中被告存在重大過錯的責任。
「雖然沒有當庭宣判,但作為本案的代理律師,我們還是對該案的判決結果充滿信心。」周兆成表示。
當事人:
坐著輪椅被抬上三樓
罹患肝癌晚期的姚策也參加了本次庭審,是坐著輪椅來的。近期,他連著做了兩個手術,疼痛明顯。9月25日早上來法院前,他服了止痛藥。
法庭位於鼓樓區人民法院的三樓,沒有電梯。法院的多名工作人員一起將坐在輪椅上的姚策從一樓抬到了三樓。
上一次開庭前,姚策就很想來庭審現場。他曾在給法院的申請書裡寫,哪怕是躺在擔架上也一定要參加庭審,想直面被告,想當庭質問他們。但由於病情,第一次開庭時姚策沒能出席。
得知此次開庭的消息時,姚策就在河南。因被抱錯離開真正的家鄉河南長達28年後,他非常想回河南老家看看,就於9月20日攜妻兒從江西趕赴河南,前往駐馬店、洛陽、蘭考等地探親。姚策表示,河南之行是他一直期待的,儘管由於身體原因,基本上都坐著輪椅。他說,這幾天,看了他本應該成長的環境,見了很多親戚,很開心,也很感動。
庭審前,姚策告訴南都記者,比起賠償,他更渴望了解真相。對於這次的開庭結果,姚策表示,很感謝鼓樓區人民法院的辛勤付出,感謝法官對責任的裁定。他想通過他的經歷,警示更多的醫療機構和醫務工作者,更加嚴謹認真地對待每一位患者。庭審結束後,姚策說,想親自去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看看,重遊改變了自己一生命運的地方。
來源:南方都市報